In this series
倪柝聲在中國近現代教會史上影響深遠,而在他早期的同工團隊中,有一位姊妹發揮了重要作用。 她是李淵如(又稱如愚,1894-1967)。
1894年,李淵如出生於湖北省沔陽縣的貧苦家庭,父親早亡。 雖命途多舛,但李淵如憑藉自身的勤奮與努力,順利畢業於武昌第一女子師範學校。 求學期間,李淵如的內心比其他學生相對早熟。 雖然她活在無神論的環境中,不知到底有沒有一位終極主宰,但或許是因著所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影響,她總有一些「畏罪敬神」的觀念。 她承認,「我有隱惡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我有罪行親友不知道,自己知道……在校成績雖好,只是墳墓前的花草,一種死人的榮耀。學校僥倖畢了業, 道德卻已破產!」
即將畢業前夕,她又經歷了母親的突然過世。 這對她無異於晴天霹靂,使她一度情緒消沉,甚至悲觀厭世。 她說,「一旦母女隔絕,我就不知人間還有什麼比這更悲慘的事了!」儘管她在求學期間意識到自己道德的危機,但遭遇苦難的無助和傷痛,外加當時整體 社會環境的影響,堅固了她心中無神的思想。
畢業後,李淵如曾去保定、天津等地教書。 1917年,她來到南京女子師範學校任校監。 當時,已歸信基督的蔡蘇娟因在該校帶領學生相信耶穌而引起家長反對。 彼時上海的《申報》報道了此事。 當李淵如看到這條消息時,曾以手擊案喊著說:「就是全世界都轉向基督教,唯有我永不信。」
李淵如到校後不久,蔡蘇娟辭職離校。 身為校監,李淵如嚴厲對待基督徒學生,把他們的聖經搜出來燒掉,但基督徒學生卻為她禱告。 1918年,南京城內發生鼠疫,學校停課,師生外出避難。 期間,李淵如得到同校基督徒音樂老師鄭女士的幫助,內心開始軟化,開始閱讀聖經,思考基督教信仰。
後來在蔡蘇娟與其誼母瑪麗李曼(Mary Leaman)的幫助與引導下,李淵如開始禱告,追求信仰,終於接受福音,隨後辭去女子師範學校校監職務。
1918年9月,受瑪利亞的邀請,李淵如到李曼所創辦的基督教學校――南京明德女子中學擔任校監;同年12月在顏料坊福音堂接受洗禮,成為長老會教會的會友。 1919年初,李淵如的文學造詣和文字表達能力被賈玉銘、高師竹和成寄歸等牧師的賞識,聘請她兼任基督教刊物《靈光報》的主編。 在許多事工中,她深深感到需要有內在的能力,為了得到這種能力,她在祈禱上狠下功夫,幾年後她寫岀具有震撼力的《祈禱的發源》。
1923年,李淵如應王載之邀到福州主領福音聚會,帶來當地的屬靈復興,並結識了倪柝聲。 1926年,李淵如和成寄歸邀請倪柝聲去南京養病,那時她已經接受倪柝聲地方教會(小群教會)的道路,和她的學生繆韻春、張耆年,開始了南京的擘餅聚會。
1927年3月,北伐軍攻打南京時,砸壞了《靈光報》報社,於是倪柝聲從軍的弟弟用軍車把倪柝聲、李淵如、繆韻春、張耆年接出南京,前往上海,加入在新閘路 趙慶裡汪佩真家的聚會。 同年,李淵如開始與倪柝聲同工,負責上海福音書房的文字編輯工作。 李淵如、繆韻春、張耆年三位姊妹在哈同路文德里26號租房居住,擘餅聚會就搬到文德里26號樓下的客堂。 1928年初,聚會遷到同弄34號倪柝聲住所的樓下。
1933年,福音書房出版《通問彙刊》,1937年出版《敞開的門》,李淵如作為倪柝聲的代理編輯,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李淵如主持下,聚會處的《復興報》、《基督徒報》和《講經記錄》等刊物不定期陸續出版。 李淵如在其中撰寫了大量有分量的文章、資訊。 她也和許多不同宗派的教會領袖,如賈玉銘、楊紹唐、趙世光、陳崇桂等,保持著主內友愛的關係。
除文字工作外,李淵如還曾到山東濟南、廣東汕頭、香港、湖北漢口、湖南長沙、江蘇蘇州等地佈道,帶領各種聚會,探訪弟兄姊妹。
抗戰期間,李淵如在重慶、四川等地開展巡迴工作,並開始了差傳事工。 她曾於1938年9月和汪佩真、張耆年等人到貴陽拓荒佈道;同年10月到達雲南昆明。 同時,她的文字工作從未間斷。 1928年,考門夫人的靈修著作《沙漠甘泉》的英文版寄到上海廣學會林享理師母手上,師母在尋找書中文編譯者的時候諮詢了余慈度姊妹等人,大家都異口同聲地 說,在基督教出版界,最有水準的編輯,就是李淵如姊妹了。 於是,她承擔了該書的編輯工作。
1939年,在李淵如的聯絡與推動下,《沙漠甘泉》正式面世。 李淵如在編輯此書時,並沒有照原著全部譯出,而是有的地方節譯、有的地方刪減、有些地方採用中國信徒的著作、更有幾篇是她自己寫的。 這本靈修著作出版後引起巨大反響,成為對中國基督徒最有影響的靈修作品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滋養著許多心靈。
抗戰期間,李淵如前往西南一帶佈道。 1942年,上海地方教會許多信徒批評倪柝聲經營中國生化製藥廠,常有信徒到李淵如家去告狀。 李淵如被捲入這一風波,意志消沉,和張耆年離開侍奉到蘇州隱居。 但到1946年時,她已經懊悔自己的舉動。 1948年春,李淵如與倪柝聲又恢復了聯繫,繼續任上海福音書房編輯。
1950年代初,李淵如投入很大精力,幫助倪柝聲將1948年和1949年鼓嶺訓練中所釋放的重要訊息,如《人的破碎與靈的出來》《神話語的職事》《主工人的性格》等,以最快的速度出版。
1956年1月29日晚,62歲的李淵如和汪佩真、張愚之、藍志一等同時在上海被公安機關以「倪柝聲反革命集團的骨幹」和「死黨」的罪名逮捕,彼時的上海市公安彼 局控告「倪柝聲反革命集團」「用盡心思毒害青少年……李淵如要青年教徒『不能愛祖國,不能愛前途,不能愛學業。』」最終,李淵如被判處15年徒刑,和汪佩真一同囚禁在 上海市提籃橋監獄女監。 李淵如一直沒有出獄,於1967年左右病故。
根據汪純懿在《何等奇妙》一書中的描述,李淵如和汪佩真在坐監期間放棄了信仰,但細節究竟如何,恐怕後來者很難做出精確判斷。 儘管在十多年的監獄生活中,李淵如可能有過軟弱、灰心,甚至某些撇棄信仰的言行,今天的我們並不能因此否定她畢生對神國事業的委身和貢獻,以及她最終是 死在牢中、為主殉道的事實。
李淵如從排斥福音,到為主坐監、殉道,見證了基督福音的大能;她和許多中國基督徒在那個動盪撕裂的時代對信仰的委身,如今仍然成為我們的激勵和榜樣。
荒原人,福音媒體編輯,現居中國陝西。
本文是「中國近代史上深具影響力的女性基督徒」系列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