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CT過去一年中的中文熱門文章,文章排序依照其熱門程度,從低到高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Check out the rest of our 2020 year-end lists here.
一位台裔美國人宣教士飛行員在印度尼西亞墜機,為什麼福音派關於川普總統意見分歧,全球大流行期間的20個祈禱。
閱讀CT過去一年中的中文熱門文章,文章排序依照其熱門程度,從低到高
Check out the rest of our 2020 year-end lists here.
今日基督教(CT)的每日靈修。
跳至每日閱讀: 週日 | 週一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今日經文:路加福音2:8-20
圓滿的時刻已經到來。 幾千年來,神的子民一直在等待大衛的更偉大的子孫,就是彌賽亞、以色列的王的到來。 他是應許和平的君。 現在,他們的先知最大膽、來自神啟的夢想終於實現了,眾天使合唱: “王就在這裡!就在這一天降生” 。
對於彌賽亞的到來,我們驚異於主的天使的宣示,但這在我們的期待之中。 對於大隊天使齊聲讚美,我們會瞠目結舌,但這也是在我們的期待之中。 我們甚至可能期待這一宣示在王家大廳或聖殿中迴響,卻不曾預期這會發生在伯利恆附近的無名的野地… 向牧羊人傳達。
他們衣服上帶著的牲口的味道、卑微的社會地位以及指甲下的污垢,都沒有使這些牧羊人失去領受主的話語的資格。 畢竟,這一喜訊是“關乎萬民的”(路2:10),而且在後文會讀到,特別是“給貧窮的人”的(4:18)。
關於這極好的消息,天使說會有什麼表徵呢?找尋彌賽亞的貧困:他將躺在馬槽裡。 一個餵牲口的槽子。 他身上會有像你這有福的牧羊人一樣的味道。 在卑微的環境中, 被推到了邊緣。 的確,“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6:20)。
像牧羊人一樣,當我們聽到了這個好消息,就急著動身去見耶穌,我們也是有福了。 我們不就是這樣開始認識基督的嗎?我們並不了解他的一切、他所做的一切,以及這一切將如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 我們只知道我們需要見他,與他相會。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怎麼能不為自己所見所聞的一切,宣示這好消息,“歸榮耀與神,讚美他”呢(2:20)?
這種節奏——聽到福音,趕緊去見耶穌,然後宣揚福音,讚美神——這不也正是我們繼續秉持信仰的方式嗎?這不就是激發我們忍耐力的敬拜的訣嗎?這不就是希望綻放的土壤嗎?
神的國度充滿了這樣的故事:卑微的牧羊人成為受人尊敬的救贖先驅;稅吏和妓女成為神的朋友;愚昧、軟弱的人讓聰明、強壯為自己感到羞恥。 甚至我們的盼望,“救主,就是主基督”(2:11)他自己,也曾經躺在馬槽裡。
吉娜·阿拉貢(Quina Aragon)
今日經文:路加福音 2:22-38
西面和亞拿在他們的風燭殘年之際,對於當大多數人來說,可能認為他們的希望和夢想之船早已啟航離他們遠去,神却令人驚奇地出現。 就是在這樣的時刻,從人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希望似乎都已消失時,馬利亞和約瑟竟輕輕地把新生兒耶稣——彌賽亞,他們的希望和夢想的象徵——放在他們的懷抱中。 神就是這樣, 當所有的盼望都落空的時候,祂一次又一次地顯現在人類的歷史和我們的生命中。
或許像西面一樣,我們一生喜樂地事奉和愛慕神。 我們也許感覺到神在對我們說,現在所經歷的並不是到此為止,前面還有更多的。
有可能像先知亞拿一樣,我們一生都緊跟隨著神,同時也僅可能地與神的子民在一起。 我們一直在效法神——為人犧牲和愛人——但我們在這過程中也經歷了痛苦和折磨。 也許每天早上我們滿懷期望地醒来,之後却又感到失望。 或許日子一天天過去,事情卻依然如故。 甚至生活本身就是失望。 我們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曾真的聽到神的聲音。
對西面和亞拿來說,那是一個普通如往常的日子,但突然間,一切都改變了。 馬利亞和約瑟來聖殿履行摩西律法,將長子耶稣奉獻給神。 在那關鍵的時刻,聖靈推動了西面,然後又推動亞拿,向耶穌一家的方向走去。 他們倆人雖是風燭殘年——鬆弛的皮膚上處處浮現著老年斑,身驅岣嶁,行動緩慢,小心翼翼——神就在他們面前出現,祂歷久常新,充滿生命氣息,像新生兒一樣活潑,還有燦若星辰的眼睛和柔軟的皮膚。 祂是不可預知、出人意外的。
西面和亞拿的見證在對我們說話,提醒我們,神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常常是不可預期的。 祂有時不請自來,卻為我們平凡的日子帶來超乎想像的喜樂。
不僅在今生,也在來生——屆時我們的希望和夢想最终會在神自己身上實現。
所以,讓我們與西面和亞拿一起,高聲呼喊如詩歌所流露的:“耶穌,人心仰望的喜悦!” 我們的希望和夢想在基督裡得以實現,在當今和永恆中。
瑪琳娜·格雷夫斯(Marlena Graves)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1-12
神偉大的救贖故事充滿了反諷的事件。 雖然馬太强調耶稣是所應許的彌賽亞,憑藉的是祂的出生應驗了聖經的應許,他也同時向猶太讀者介紹了一群神秘的外國人:來自東方的博士。 在這裡,我們就看到嬰孩基督已使萬國來 “尋求祂”(賽11:10;60:1-6)。
這一支由外邦人組成的移民隊伍進入聖城——猶太人的宗教中心,也是所謂“猶太人的王 ”希律的居所——意在找尋和敬拜真正的 “猶太人的王”(太2:2)。 這個對比幾乎會引人發笑,直到我們意識到祭司長和文士們對基督的誕生似乎無動于衷。 我們也看到希律虛僞的敬拜竟導致許多無辜的婴兒被屠殺。
這樣的反諷不僅有娛樂性,也頗有說服力。 博士們的企圖心與希律的野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雖然他們都從聖經中得到線索,也都想發掘基督的下落,但希律却採取了掩人耳目的陰謀,試圖消除這個潛在威脅,而博士們却只是單純地跟隨那星,終究獲得了極大的喜悦。
我們還看到,博士們以敬拜作為回應與祭司長和文士們的不作為形成了明顯且關鍵的對比。 顯然,僅是知道真理是不够的。 這些彌賽亞的專家們竟没有在那些異教徒博士們之前覺察到基督的降臨,這不是很尴尬的事嗎? 為什麼他們的神學知識沒有喚醒他們作準備就像博士們一樣呢? 是否因他們與暴虐的希律王結盟後,他們對權力的追求和對特權的渴望使他們該有的屬靈反應遲鈍了?
《聖經》告訴我們“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 這就是那些外邦人博士們所表現的事實。 當他們看到那閃爍發光的希望之星停留在世人的希望居住之處的上空時,他們的喜樂溢於敬拜(民24:17)。 他們從遠方趕來,欣然向這位 “猶太人的王”屈膝敬拜,因為祂更是“萬國的王”(啟15:2-4)。
神的愛會令人震撼,是過多無容器可容納,太意外無人可预測。 它使異教徒成為基督的敬拜者,使外邦人成為信心的英雄。 我們是否願意學習這些意料之外的领袖和他們慷慨謙卑的敬拜呢? 如果我們願意,也許我們也會展現出一種美好的對比——一種顛覆的喜悦、一種耀眼的希望,劃破我們這時代的黑暗。
奎娜·阿拉貢(Quina Aragon)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2:1-18;約翰一書3:8
在耶穌誕生的故事中,直到此刻,都是充滿歌頌和歡欣。 是天使合唱團、匆忙的牧羊人和博士們尋求崇拜他。 但在馬太福音2:16-18中,我們得到殘酷而直接的提醒,當初為甚麼耶穌要來到這個世界。 “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第16節)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面對一個令人不安的和嚴峻的現實:這個世界上有敗壞和邪惡。 罪惡的恐怖控制和統治著男人女人的心。 當我們自己作主,再加上那惡者的影響下,人類會被兇殘的謊言和欺騙控制。 我們從希律的作為中看得很清楚;沒有比這更邪惡的了。 在耶穌誕生的故事中,當我們還在聽天使唱歌時,撒旦和他的部下 殺掉 無數的嬰兒。
希律的沮喪被憤怒取替,他釋放了這邪惡的憤怒。 我們只能想像當希律派遣行刑隊前往殺死男嬰時,伯利恆所經歷的恐懼。 這是一個在撒旦影響下的殘暴統治者那既兇殘又可怕的作為。 耶誕節故事中的這種暴行,在我們歌唱時,既嚴肅又冷靜地提醒我們耶穌來的原因是要戰鬥。 有一場爭戰,而耶穌來是要征服我們的罪。
耶誕節不是關於絲帶和禮物牌, 也不是關於包裹、禮物盒或禮物包, 而是一場屬靈的爭戰。 約翰一書3:8告訴我們,神的兒子出生是要征服我們的罪和毀滅魔鬼的作為。
讓我們慶祝耶誕節的平安與美麗。 當我們唱頌:“普世歡騰!救主下降”時, 我們一同慶祝。 但是,讓我們也記住耶誕節的故事中這件哀傷事件,因為伯利恆的嬰兒大屠殺提醒我們 為甚麼 耶穌要出生。 基督來到這個世界是要征服我們的罪和毀滅那惡者的作為。
安東尼·卡特(Anthony Carter)
本文改編自安東尼·卡特(Anthony Carter)2017年12月24日的講道, 得到使用許可。
今日讀經:約翰福音1:1-18
道——創造的源頭、真光——以一個無助的嬰兒,在卑微的狀況中進入人類世界。 從人類的角度來看,耶穌的出生是令人相當震驚的。 為甚麼這位神人,他不以一個槐梧的年輕人出場,讓所有人看到他展示他的神奇肌肉和英勇事蹟? 天使們本可以向全世界宣告他的降臨! 但他們沒有,一個天使合唱團只為了幾個遠方的牧羊人燃亮了夜空。
把耶穌臨到與第一世紀的羅馬將軍們對比一下,後者打勝仗後,會大張旗鼓地進入城裡。 他們希望看到和被看到,旨在留下深刻印象,他們要顯示力量,並要求被崇敬。 耶穌卻是悄悄地、不顯眼地來了,一無所求。
假如要說服世界他就是彌賽亞的話,耶穌臨到的方式,他在猶太農民中的生活,以及最終作為罪犯被處決等,看起來肯定是一個不似預期的計劃。 然而,約翰堅定地告訴我們:“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一兒子的榮光”(1:14)。
約翰見證的榮耀與人類關於榮耀和能力的概念並不相符。 縱使門徒目睹了許多基督能力的神跡例子,在約翰福音中,耶穌榮耀的最偉大表現是 十字架。 耶穌自己很清楚地表明:“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我從地上被舉起來的時候,我要吸引萬人來歸我。”耶穌這話是指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12:23,32-33)。
馬槽那令人震驚的謙卑把我們指向十字架的屈辱。 這就是我們那不可思議和屬於另一個世界的盼望:道,以一無助的嬰孩出生,是我們的救主,他到來是要以罪犯的死刑被處死,就是為了我們。 約翰說:當我們接待他時,我們便進入他的光和生命。
有時,我發現自己好像耶穌的門徒仍然在問題中糾纏(例如,馬太福音28:17;馬可福音9:24;約翰福音20:24-29)。 當我這樣做時,我會回到約翰福音1:14。 門徒看見耶穌,並與耶穌在一起。 他們和他一起吃飯,和他一起遊歷,和他一起釣魚,和他一起歡笑,和他一起悲傷—— 與上帝一起,面對面。 在他的生命、死亡和復活中,耶穌深切地改變了他們,以致他們願意放棄一切去受苦,甚至為耶穌而死。 這個現實平息了我的疑慮。
我也思考我們慶祝的這個平安夜奇跡:耶穌,在馬槽裹的嬰孩,是“本有神的形象”,但卻為我們“虛己”(腓立比書2:6-7)。 我想到基督由孩子長大成人是為我的罪而死亡和復活, 這些給予我真正的盼望,讓一切更新。 在那些時刻,耶穌,信實及真確,道路,真理,和生命,對我來說都是新的(啟示錄19:11;約翰福音14:6)。 再降臨。
馬萊娜·格雷夫斯(Marlena Graves)
今日經文:以賽亞書9:6-7;路加福音2:4-7;彼得前書1:3-5,13
希律和魔鬼試圖阻止聖誕節的到來,因為作為萬王之王的到來對他們是一個可怕的想法。 但聖誕節到底還是來了。 撒旦無法阻擋神的計劃,這計劃已經永遠堅固了。 他無法阻止基督的誕生; 他無法阻止耶穌死在十字架上; 他無法阻止基督從死裡復活; 他無法阻止基督建立他的教會; 他無法阻止基督拯救你; 而撒旦也無法阻止基督帶你回家。 你把你的信任放在萬王之王的身上,他不僅來過,而且有一天還會再來。
這個聖誕節,在慶祝基督降生的同時,我們要關注的是他為什麼來。 我們還記得,還有另一個聖誕節即將到來。 主我們的神還有沒做完的事。
不論唱反調者怎麼說,耶穌還是會再來的。 不論質疑者怎麼質疑,耶穌還是會再來的。 不論懷疑論者怎麼說,基督_還是會_再來的。 正如《聖經》告訴我們的:“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啟1:7)。
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記住:每一個聖誕節來臨,都是離_最後一個_聖誕節更近一步,屆時主耶穌自己要在呼喊、天使的聲音以及神的號角聲中從天而降(帖前4:16)。 如果你認為天使向牧羊人宣布基督降生的聲音是響亮、榮耀的,那就等候他的第二次降臨吧!
對於那些不相信的人來說,基督的降臨將是可怕的。 但對那些信靠基督的人來說,主的到來是令人興奮的。 我們說:“主必要來!” Maranatha! (林前16:22)。 儘管我們不知道他何時、如何來,我們還是要禱告:“主耶穌必再來!作為你的子民,我們在等候你。 願主知道我們的忠誠, 我們要堅忍。 主耶穌必來。 ”
在這個聖誕節,我們慶祝道成肉身的奇蹟。 我們和牧羊人一起急忙趕去看馬槽裡的嬰孩,榮耀、讚美上帝。 我們與智者們一起些跪在基督嬰孩面前,敬拜他。 我們在恩典的好消息中歡欣鼓舞,而這恩典是耶穌為之而來、而死,又為之復活的。 我們生活在希望之中。 我們記得,這個聖誕節只是讓我們更接近所等待的榮耀的最後聖誕節的又一個聖誕節。 盡我們的一切,我們唱,“來吧,主耶穌必來。 ”
安東尼·卡特(Anthony Carter)
本文改編自安東尼·卡特(Anthony Carter)2017年12月24日的講道,經授權使用。
奎娜·阿拉貢(Quina Aragon)是一位作家和口語藝術家。 她所著兒童圖書包括《愛創造》和即將出版的《愛給予》(2021年2月)。
安東尼·卡特(Anthony Carter)是喬治亞州東點市(East Point)東點教會的主任牧師。 他的著作《逃離憐憫》和《黑人與改革宗》。
瑪琳娜·格雷夫斯(Marlena Graves)是一位作家和兼職教授, 她是《上行之路是向下的》和《美麗的災難》的作者。
翻譯:吳京寧, 江山, 季小玲
今日基督教(CT)的每日靈修。
简体中文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Português | 한국어 | Bahasa | Galego
—
跳至每日閱讀: 週日 | 週一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 週六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1:1-17
在降臨節期間,當我們試圖遇見並敬拜基督時,我們常在那顆閃亮的星辰中尋找祂,那顆星將博士引到在馬槽中降生的奇蹟。 我們在黃金、乳香和沒藥的禮物中尋找基督。 我們在眾天使向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的歌唱中尋找祂的身影。
我們卻不常想到要在耶穌的家譜中尋找祂。 在這裡面,我們看見被提及的偉大人物,比如信心之人的父亞伯拉罕,或者戰士和敬拜者的大衛王。 但彌賽亞的家譜突顯的不僅是偉大,還有恩典。 祂的血脈中不僅有領袖的名字,也列出了一些最不可能的名字——其中包括她瑪,一個有污點的女人;路得,一個摩押女子;還有喇合,一個妓女。
一份家譜不僅僅是一個名字的列表,讓人浮光掠影快速讀過。 家譜中常常充滿悖論,卻都指向一位不可能的神。 這位神早在祂的心意中,就定意叫我們的彌賽亞既出於國度和冠冕的血脈,也從罪犯和被拋棄的人中來。
“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不僅邀請我們思考,上帝揀選最不可能的人、地點和事件來完成祂對祂子民的計劃;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於應許和預言的記錄。 這些應許和預言來自這位信實之神的心意,祂也已經將所預言的未來實現了。 馬太的耶穌家譜不僅是一個滿是名字的總結,它更揭示了彌賽亞必“從耶西的本”發出(賽11:1)的預言已經實現,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即“地上萬國”都必因他“得福”,他的子孫要多得“如同天上的星”(創22:17-18),已然成就。
所以請仔細查看這份名單。 讓它帶領你進入聖潔的生活,當我們在基督降生和基督再來之間的時間和空間中持守忍耐時。 讓它提醒你,我們可以相信神的話,相信祂的應許,把我們這似乎無法變好的生活變好,最終也把這個似乎不會變好的世界變好。 所以,在基督的家譜中多逗留一會兒,為神所做的一切讚美祂,同時也等待——以熱切和期冀的盼望——等待那要來的一切。
瑞秋·康(Rachel Kang)
今日經文:路加福音1:5-25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我們可以在線訂購商品並在一小時後拿到。 這讓我們常常很難等待。 然而,正如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所說:“在期待中的耐心等待是靈性生活的基礎”。
撒迦利亞和他的妻子伊麗莎白已經等了很久。 “只是沒有孩子,因為伊麗莎白不生育,兩個人又年紀老邁了”(路1:7)。 “撒迦利亞”名字的意思是主所紀念的人。 這裡有一個痛苦的諷刺,因為雖然他的名字意味著主紀念,但在這麼多年的漫長等待中,很可能覺得主已經忘記了他。
但在路加福音1:5-25,一切都變了。 天使加百列向撒迦利亞顯現說,你將有一個兒子。 這個消息太不可思議、令人震驚了,以至於撒迦利亞回答,這是不可能的。 撒迦利亞很難相信這一切會發生。 因為他不信,撒迦利亞在接下來的九個月裡得了一場“天使性”的咽喉炎,直到他的兒子出生。
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的故事提醒我們,對等待充滿信心的回應方式就是祈禱。 加百列告訴撒迦利亞說:“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13節)。 這句話讓我們得以知曉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如何回應他們長年的失望:他們堅持禱告。 即使事情沒有按他們的預期發展,他們依然禱告。 他們緊緊抓住神,即使在社會的恥辱、自身的失望和無望中。
但當然,他們的等待並不完美。 請看第20節:“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你(卻)不信”(斜體字加強語氣)。 儘管撒迦利亞缺乏信心,神還是行了神蹟。 降臨節提醒我們,即使我們的信心不一定總是堅固,但神是信實的,祂必再來。 我們可能會懷疑、沮喪、灰心,甚至想放棄,但神依然滿有恩典,祂必再來。
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的故事既美麗又令人沮喪。 美麗是因為他們漫長的等待以禱告得到回應作為結局。 同樣令人沮喪是因為我們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禱告都會得到同樣的回應。 這就是降臨節的複雜性——人的苦難和神的恩典——我們同時承受著兩者。 無論是今生還是來生,我們都知道神會把這一切都更新。 所以讓我們和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一起,堅持下去。
里奇·威洛達斯(Rich Villodas)
本文改編自里奇·威洛達斯(Rich Villodas)在2019年12月8日的講道,經授權使用。
今日經文: 路加福音 1:26-38
馬利亞今天非常有名,但她曾經完全不為人知。 她只是在拿撒勒的一個十幾歲農民女孩,一些學者說,拿撒勒的人口可能不到100人。 像她同齡的人一樣,馬利亞可能是文盲。 從她的地位來看,她應該會嫁給一個卑微的人——一個貧窮的勞工階層小伙子。 他們的家庭可能會經常挨餓,因為沒有足夠的錢來維持生計。
當宇宙之上帝決定選擇一個母親時,他沒有去找一個有錢有地位的年輕女子。 相反地,上帝去一個很小的鎮,找一個不識字的農家女孩。 耶穌的家譜(太1:1–17)給我們看到,要參與上帝的故事,不需要是特定的種族,也不需要是“內幕人士”。 當我們看馬利亞時,我們看到我們不需要有錢、來自大城市、受過高等教育,或在社會有重要地位。 我們可以極其平凡,也能成為這個永恆故事的一部分。
上帝究竟要求哪一個條件? 當天使加百列來到馬利亞那裡告訴她:“你要懷孕生子——就是至高者的兒子”,馬利亞打開她的心說,“是的,我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 要成為這個故事的一部分,要體驗上帝把他的生命誕生在我們裡面,我們只需要說 “是”。 我們需要同意聖靈在我們內心工作。
最近,我在做一個“歡迎的祈禱”。 我這樣祈禱:聖靈,我同意你在我裡面工作,我放棄我對安全的慾望,對親情和被尊重的慾望、對權力和控制的慾望。 這就是馬利亞對上帝說“是”的精髓。 她放棄安全、親情和被尊重、權力和掌控。 這樣做的結果是,在她的餘生中名譽將會蒙上污點。 有一天,她看到她成年的兒子被嘲笑、吐口水、毆打,並被釘在一個羅馬十字架上。 這感覺就像一把刀刺透她的心 (路2:35)。 然而,她說 “是”。
願我們像馬利亞一樣祈禱,“聖靈,我答應讓你在我裡面工作。” 願上帝的生命誕生在我們裡面。 願我們也在上帝宏偉和永恆的故事中扮演我們的角色。
重松健 (Ken Shigematsu)
本文改編自2019年12月25日重松健(Ken Shigematsu)的一篇 講道, 得到使用權的許可。
今日經文:馬太福音 1:18-24
約瑟對生活有甚麼夢想? 我們對這位很久以前的木匠瞭解不多。 馬太告訴我們,他既公義又真誠。 我們親眼看到他富有同情心,即使他的前途崩潰了,他還是要保護馬利亞。 約瑟知道如何為了責任而犧牲,在令人不安的情況下成為馬利亞的丈夫和耶穌的父親。 後來,他離開自己的家和家人,逃到埃及,努力保護那個蹣跚學步,又不是自己的小男孩(太 2:13-15)。
我們看到一瞥有關約瑟的選擇,但我希望我們知道更多。 天使奇怪的消息對他意味著什麼,他是怎樣理解這一切的? 約瑟渴望結婚和組織家庭嗎? 他深愛馬利亞嗎?還是由她父母定的婚約? 當他第一次得知她懷孕時,他是心碎? 還是生氣? 還是為和她離婚的繁瑣手續而沮喪?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約瑟對生活有甚麼夢想,但肯定不是這樣:一個懷孕的未婚妻,一個未出生的孩子——又不是他自己的,一生的流言和誹謗在前頭。 誰會相信天使的故事? 你會嗎? 他 呢?
也許他沒有完全相信。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不能,就算我們多麼想要相信。 當時嬰兒的受孕方式和現在一樣。 也許約瑟與揮之不去的疑慮搏鬥,像另一個在聖經裡的父親那樣祈禱:“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 9:24)。
無論約瑟想從生活得到甚麼,或從婚姻和做父親中得到甚麼,我們知道他前面的道路比他想要的更艱辛。 然而,他挺身而出。 約瑟積極地將臉朝向一個長期的盼望,盼望上帝將被顯明是又真實又誠信的,盼望一個遙遠的救贖會有足夠的力量推翻現在所有的痛苦和黑暗,所有的艱辛和失望。
他們給馬利亞的兒子取名耶穌,一個普通的名字,同時相信他還有另一個名字——以馬內利,相信這個被人看為可恥的出生故事會被神聖的奇聞所挽回:“上帝與我們同在”。 約瑟把他的生命、家庭、前途和身份都押在這一個可能性上,就是上帝是信實的——這個普通的男孩,這個當初使約瑟的生命如此失望和動蕩的源頭,確實是世界的希望。
凱薩琳·麥克尼爾 (Catherine McNiel)
今日經文: 路加福音 1:39-56
在路加福音1:39-56的記載中,馬利亞離開家鄉,去她的親戚伊莉莎白那裏。 當她到達的時候,她看到伊莉莎白也懷了孕。 伊莉莎白看到她,腹中的嬰兒就歡喜跳動。 伊莉莎白說:“馬利亞,上帝的恩惠臨到你了。” 她肯定地確認上帝對馬利亞所說的話。
在這次相遇的喜樂中,馬利亞開始歌唱。 她興高采烈地歡欣起來。 她歌唱上帝的善良,然後專注於上帝的憐憫。 她說:“他憐憫敬畏他的人”(50節)。 她唱:“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 … 為要施憐憫”(54節)。
我們傾向於把憐憫局限在一些範圍裏,如為痛苦中的人提供解救。 但在《聖經》中,憐憫比這深遠得多。 是的,它講到慈悲,但也講到上帝對他子民的信實和強烈的愛。
馬利亞的歌也是一首公義與公平之歌。 她唱:“那狂傲的人 … 被他趕散了。 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 叫饑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51–53節) 當馬利亞唱這歌時,她就是在說,上帝的公義與公平就要來了。
照《聖經》的講法,公義與公平是有關上帝把世界上所有的錯誤拿掉,使它變成對的。 在上帝的國度裡,一切被顛倒過來, 最小的變成最大的, 在後的變成在前的。 公義與公平是上帝把破碎的變成完整的。 在降臨節,一個渴望和期待的季節,我們等待上帝把事情變好。 這就是馬利亞歌曲中的一個關鍵主題:主啊,把一切都變成好的。
馬利亞的歌提醒我們,沒有罪會深到上帝的憐憫不能到達。 基督降臨節的好消息是,上帝來了,上帝以耶穌的身分來臨——他提供的憐憫比我們罪更深。 馬利亞的歌也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的錯誤沒有大到上帝的公義與公平不能有一天把它變好。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唱:因為上帝的憐憫,因為上帝的公義與公平。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等待耶穌再來:因為當他再來的時候,他會把一切都更新。
里奇·維洛達斯 (Rich Villodas)
本文改編自2019年12月5日里奇·維洛達斯的一篇 講道。 得到使用權的許可。
今日經文: 以賽亞書 9:2-7,40:1-5; 路加福音 1:57-80,3:1-6
撒迦利亞和伊莉莎白給他們的孩子取名約翰,意思是“上帝是恩慈的,他賜恩惠給我們。” 撒迦利亞被聖靈充滿,預言有關他的兒子:“你要行在主的面前,預備他的道路,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到救恩。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陰裡的人”(路 1:76-79)。
當我們快速地轉到施洗約翰的成年生活,我們就看到他就是這樣做。 路加是這樣記述的:
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的話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崗都要削平, 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 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路3:3–6)
在當時的世界,以賽亞所講的重塑山谷、丘陵和道路,使道路變成平坦的這些想法,是與君王的到來有關。 是的,約翰的事工就是專注於這一件事:宣布君王的到來。
撒迦利亞對他的新生兒的預言包括另一段出自以賽亞書的記載:“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陰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 9:2)。 聽到撒迦利亞這預言的人,已經確切地知道以賽亞這段經文所講的是關於一個應許:將來有一位君王來臨。 這熟悉的經文的另一部分,宣稱:“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賽9:6–7)。
這為我們帶來何等大的盼望。 儘管我們可能喜歡相信,我們可以藉著自己的努力,帶進我們渴望的和平與喜樂,施洗約翰的故事和撒迦利亞與以賽亞的話,強調地宣佈,在這君王到來之前,人類渴望的和平與喜樂不會實現。 施洗約翰為了宣告這個真理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幫助人們看到光明即將打破黑暗。
傑伊·金 (Jay Y. Kim)
本文改編自 2018年12月9日傑伊·金(Jay Y. Kim)的 講道, 得到使用權的許可。
今日經文:路加福音2:1-7
據說,遠古世界的神靈生活在時空之外,與我們凡人的存在不同的空間上,遙不可及。 在地上,因為希望能瞥見神性,古人設立了神聖之處,比如神樹或神山,神廟或神城。 他們相信這些處所同時存在於兩個空間,就像通往天堂的窗口。 人們在神聖的日子裡前往這些聖地,相信神性和世俗可能在某一虔誠的時刻幾乎重疊在一起。
路加不厭其煩地強調,這個故事,這個神,這個神性和人性的交融是完全不同的。 造物主來到了這裡,來到了我們這個充滿泥濘、塵埃、物質、情感,既美麗又可怕的世界。 就像一個接生婆小心翼翼地記下出生的時間和地點一樣,路加闡明,神降生在特定地方(小城伯利恆)、特定的家族(大衛家),打斷了一個特定的事件(羅馬的人口普查)。 在歷史中,耶穌在此時、此地由一個特定的婦女生下。 我們可能不大在意這些局部細節,但對外邦人讀者來說,路加的說法會令人震驚。
在這個夜晚,神並不像以前的神一樣,駕著雲彩或暴風雨而來,其不可撼動的力量只能透過神鏡勉強窺見。 不,神落入母親的懷抱,以與我們所有人一樣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上。 幾個月來,她腹中懷著他。 有好幾個小時,在痛苦、血和掙扎的生產過程中,她使勁將嬰兒推出,直到神來到地上,誕生在我們中間,一個脆弱的、皺巴巴的、濕漉漉的嬰兒。 經歷了磨難,現在已經筋疲力盡,睡著了,但很快就會醒來,嚎啕大哭、飢腸轆轆。
這就是《路加福音》所傳達的不可思議的信息:真神以一種我們可以用眼看到、用手摸到的方式,實實在在、可以感知地靠近我們。 在我們能記住的那一年,神來到了一個我們能走到的村莊。 神性在母親的子宮裡採納了肉體的形式,像其他的出生一樣,打擾了一段婚姻、一個夜晚和一個村莊。 我們不再是在神聖的地方、屬靈的領域裡與神相遇,而是在這裡,在地上、在塵土中,在我們的家庭中,以血肉的形式。
即使對這麼多世紀以後的我們來說,這也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想法。 神聖與世俗之間不再有隔閡。 我們凌亂的日常生活,正是神的所在、神做工的地方。 這是一個我們可以觸摸的神。
凱瑟琳·麥克尼爾(Catherine McNiel)
瑞秋·康(Rachel Kang)是一位著有散文、詩歌及其他作品的作家,也是網上創意社區Indelible Ink Writers的創始人。
傑伊·金(Jay Y. Kim)西門教會(WestGate Church)的主任教導牧師,葡萄佳期信心教會(Vintage Faith Church)的常駐教師,也是《模擬教會》的作者。 他和家人住在矽谷。
凱瑟琳·麥克尼爾(Catherine McNiel)是一位作家和演講者。 她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和《長日小事》的作者。
重松健(Ken Shigematsu)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市第十教會(Tenth Church)的主任牧師,也是《關於神在我的一切中》(of God in My Everything)和《靈魂生存指南》(Survival Guide for the Soul)的作者。
里奇·維洛達斯(Rich Villodas)是紐約皇后區一間多種族教會“新生命團契”(New Life Fellowship)的主任牧師。 他是《深受影響的人生》(The Deeply Formed Life)的作者。
翻譯:吳京寧, 許珏, 勵元達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Português | 한국어 | Bahasa | Galego
今日基督教(CT)的每日靈修。
跳至每日閱讀: 週日 | 週一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 週六
今日經文:出埃及記1:1-3:10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激發了無數代人的想像力。 它的核心是一個關於希望的故事。 以色列人一開始看不到這一點。 他們作為被鄙視的少數族群,受到野心勃勃、貪婪的法老的奴役,以實現法老低成本、高利潤的目的。 儘管要依賴他們的勞動,但法老還是把以色列人——尤其是男人——視為潛在的威脅。 不僅把他們累得筋疲力盡,他還要殺掉他們的兒子。
《出埃及記》的作者首先關注的是故事中的女性:接生婆、母親、她的女兒、僕人,以及法老的女兒。 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行動,以抵制法老的殘暴政策。 通過共同努力,他們拯救了幼小的摩西。 他們滿懷希望地行動,拒絕向那強迫他們的政權屈服。 作者在描述他們的大膽行動時所使用的詞彙,以後也用於描述神對以色列民族的拯救。
考慮一下這些例子:摩西的母親_“見到他俊美”_ (出2:3——譯者註),這一描述提醒我們,神重視每一個按照祂的形象受造的人。 她把他放在蘆葦叢中的方舟(或作“蒲草箱”)裡,這裡的方舟使我們想起神拯救挪亞一家免於滅亡在洪水中。 對摩西的營救,預示著以色列人將來要渡過蘆葦海(或作“紅”海)逃生,法老的女兒看到方舟,看到嬰兒在哭,就憐憫他。 突然間,這個本已註定要死的孩子有了盼望。 然後我們看道,神看到他的子民受苦,聽到他們的哀求,就看顧他們。 當神委派摩西領百姓出埃及時,是神的看顧使他開始行動。
基督徒的盼望植根於神的看見,沒有什麼能逃過祂的注意力。 降臨節的核心在於明白這一點,即神看到這世界出了錯,祂會做一些事情來糾正它。 當我們受苦時,儘管祂有時可能顯得很遙遠,但是祂始終如一地信守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創17)。 也是因為這個約,神差遣耶穌來到世上。
出埃及的故事邀請我們參與神大膽的救贖工作。 故事中的婦女並沒有聽到上天的號角來促使她們行動。 她們只是在生活中認定神能看到一切,並照此而行。 她們知道該什麼是該做的事情,並且他們去做了。
卡門·喬伊·伊姆斯(Carmen Joy Imes)
今日經文:詩篇46篇和112篇
詩篇46篇信心十足地宣稱:“地雖改變,山雖動搖到海心,我們也不害怕”(第2節)。 我們的世界,就像詩人的世界一樣,正在崩潰之中:流行病、經濟衰退、種族不公正、山火、颶風、洪水,還有緊張的選舉季。 我們的大地正在崩潰,山巒正在墬入大海中。
這首詩卻要人静下來的呼喚,這讓我很有感觸:“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第10節)。 這種静止不是煩惱解決後的副產品。 詩人仍然被國家的動亂和自然災害所圍困。 即使在動亂中,神也命令要安静。 這使人想起耶稣在暴風雨中安然睡在船上(可8:23-27)。 祂的信心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祂能在波濤洶湧中安睡。 這種超自然的平安,是我們任何一位認識神的人也都可以得到的。
在第10節中,神給我們可以静下心的理由:“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神知道這個故事是如何展開的。 祂终究會得勝。 這種確知塑造我們如何應對人生的挑戰。 這位神—祂是必得勝的神—與我們同在(第7、11節)。 祂是我們在暴風雨中的避難所。
雖處在麻煩的最核心,我們仍會有盼望——不慌亂也不害怕——不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有信心,乃是因為那位鑒察萬事、遍觀天下的神與我們同在。
這就是降臨節的希望。 耶穌道成肉身,進入人類歷史中的一個混亂時段。 他誕生在一個充滿傷痛的世界裡,羅馬人施行不公平的税徵,並掌控以色列人的崇拜活動。 而當耶稣為我們最終的救贖再來時,祂將再次進入這仍然被麻煩所困擾的世界。
正如詩篇112篇所說: “正直人在黑暗中,有光向他發現 … 他們必不怕凶惡的信息;他們的心堅定,倚靠耶和華” (第4、7節)。 堅定的心知道故事的結局,所以他可以信心十足地度過風暴。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
卡門·喬伊·伊姆斯(Carmen Joy Imes)
今日經文: 以賽亞書 2:1-5
以賽亞書第2章描述了一個異象,即主的殿在其山上,那的確是聖殿所在之處。 但在異象中,這座山已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山,因此成為世界的旅游景點,“萬國”都匯流到這裡。 人們之所以來,是想求教於主。 主將教導萬民,祂也在那裡審判各民族,解決他們的之間的糾紛。
這是一幅很奇特的景象,有很多原因。 實際的一個是,主的殿座落之處的錫安山,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它不過是夾雜在眾高山之間一座不足為奇的小山(就是橄欖山都比它高)。 但我想這異象說的不是山外表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以賽亞之前一直在描述耶路撒冷是一個有如妓女般的城市——一個不忠實、没有真理、没有正當的政府、忽視弱勢群體的地方(1:21-23)。 就在這個評價之後,他又宣示神會潔淨這座城市的應許,並再次被稱為 “忠信之邑”、“公義之城 ”(26節)。 就在這時,以賽亞述說這個令人驚訝的第二次轉變的異象(2:1-5)。 既然有了前一個轉變,也許這個世界被吸引到耶路撒冷的異象也可以實現。
上周我参加了一個禱告會,與會的一位同事說,我們正身處於四重危機中:健保危機、種族危機、政府危機和經濟危機。 在這種境況中,世人並未轉向屬於耶稣的人,覺得我們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危機;以賽亞的異象所描繪的人們被吸引到耶路撒冷的那種情況,似乎並未發生,世人並没有轉向神的子民。 但那仍然是神的應許。
當耶稣再來時,祂是為兌現神所有的應許而來(林後1:20)。 神没有立即實現祂所有的應許,但祂保證這些應許終會得到實現。 願我們對這個異象和應許所作回應,能像以賽亞敦促他的同胞一樣。“來吧!… 我們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
約翰·戈爾丁蓋 (John Goldingay)
今日經文:以賽亞書 40:1-11
在過去二三十年中,以色列國家公路管理局在全國建立了令人稱許的公路網。 目前的一個項目是一條包括隧道和橋樑的城市大動脈,當特拉維夫高速公路到達耶路撒冷城市邊緣時,將人們直接帶入耶路撒冷市中心。 麻煩的是,施工會觸動一些1900年前的羅馬墳墓,這已經引發了抗議。 但是人們想快速到達耶路撒冷,他們感到需要一條能越過障礙的高速公路,這有點像以賽亞40章中神所交託的那項任務: “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神的道。”(第3節) 。
在主前587年,神基本上離開了耶路撒冷。 祂之所以離開,是因為祂的子民不忠。 正如以西結書第10章所言,祂的榮耀離開了。 當神離開了,尼布甲尼撒就可以自由進入了。 尼布甲尼撒開始徹底地摧毀這座城,讓它基本上不宜居住,以至於他不得不把省會設在別處,即米斯巴(Mizpah)。
有半個世紀什麼都沒發生。 然後,在以賽亞書40章中,神告訴祂的一個助手委託超自然的承包商,鋪設一條兼備公路橋和地下通道的高速公路,以便祂回到那城,將祂流散各地的子民一起帶回。 神確實回來了。 一些被放逐的人也回來了,他們盡了最大的努力,讓這個城市再次適宜居住。 《以斯拉記》講到他們如何重建聖殿,神回來住在那裡,與他們再次相見。
總的來說,在下面的500年裡,神和祂的子民之間的關係要比過去好,儘管在大部分時間里他們仍然受一系列不同帝國的轄制。 他們仍然渴望獨立。
在主後30年,施洗約翰來了,拿起《以賽亞書》40章,宣告人們需要轉向神、清除罪惡。 神再一次說, 修直我的路,我將再來,我將決定你的命運 (參太3:3)。 這一次,這條路是道德和宗教之路,約翰受命修建這條路。
實際上,在每個基督降臨節期,神都像在《以賽亞書》40章那樣,再次對我們說, 修直我的路。 你想見耶穌嗎? 他將再來。
約翰·戈爾丁蓋(John Goldingay)
今日經文:以賽亞書64:1-9
“願袮裂天而降;願山在你面前震動!” 這是以賽亞書64章的禱告。 《以賽亞書》的章節順序表明,這個祈禱發生在波斯人終結了巴比倫對中東的掌控之後。 當時的麻煩在於,猶大國發現,這一霸權更替並未導致它的境遇改善。 先知告訴猶大,上帝會降伏所有那些超級大國,但那個時刻似乎永遠不會到來。 波斯從巴比倫接過霸權凸顯了這一點。 一切都變了,但一切也都保持不變。 主啊,願袮裂天而降,整頓這世界!
但是在下一章,就是以賽亞書65章,神發怒了,基本上在說, 你好厚顏無恥! 對以賽亞書64章中猶大人所表現的膽大冒犯,神似乎以憤怒作答。
當耶穌降臨的時候,神 確實 把天撕裂了,來清理世界。 福音書沒有把這樣的詞彙用於道成肉身方面,不過確實把它們用於描述耶穌受浸時的聖靈降臨(可1:10)、耶穌的變形(可9:7)以及他即將被處決時的禱告(約12:28-29)。
幾十年後,一些相信耶穌的人在問一個類似當年猶大人問的問題:為什麼一切都保持不變? (彼後3:4)。 實際上,他們也在禱告, 我們願袮裂天而降! 彼得也以一種對抗性的方式回應他們。 他提醒受信人,世界以前曾被大水震撼,以後它將再次被震撼,但這次是被烈火(5-7節)。
猶大人和早期的基督徒在本質上都是大帝國控制下的小人物。 但我們大多數人不是。 在許多方面,我們 就是 帝國 。 當我們像以賽亞書64章那樣禱告,“我們願袮裂天而降,來清理帝國強權,來處理不公正”,神的反應可能是可怕的。 我們會發現,神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正做些清理。 當我們祈禱 “主啊,願你來!”時, 我們在邀請神來質對 我們 ,定 我們有罪。
約翰·戈爾丁蓋(John Goldingay)
今日經文:以賽亞書9:2;約翰福音1:4-5,9
我們有些人是在城市里長大的,所以我們實際並不知道什麼是黑暗。 在城市裡,不論什麼地方,總會亮著一盞燈,你可以接著這盞燈看到周圍。 但我們中的一些人則是在鄉村長大的,遠離城市的燈火,在那裡的黑暗確實是黑暗。 在那裡,會黑暗到把手放在臉前都看不到。
這就是《以賽亞書》9:2中的形象,罪的黑暗是如此的深沉和徹底,它使人喪失能力、無法動彈。 你不能有把握地走在裡面, 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 你迷路了。 這裡的黑暗象徵著罪帶來的盲目和死亡。
但神用聖誕節解決了這個罪和死亡的問題。 那些在黑暗中行走的人“看見了大光明”。 他們並沒有開燈,而是光已經照到他們身上。 神帶著新的希望、新的眼光和新的義的生命,衝破了罪的黑暗。
幾乎每一部福音書在描述耶穌如何來到世界上時,都會回到《以賽亞書》中的這個預言,對此我們不應該感到驚訝。 例如,當約翰告訴我們耶穌的誕生,即道成肉身時,他就是用的這個光的象徵。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約1:4-5,9)。
耶穌就是那真光。 在這一季,神差遣這光進入世界,將救恩賜給所有願意相信他的人。 聖誕節不是關於樹上的彩燈,也不是關於裝飾房子的燈。 這些最多只是一個勉強的象徵,象徵著給世界帶來生命的更強大的光。
在耶穌誕生前700年,以賽亞就看到了。 兩千年前,使徒們注目主耶穌基督臉上的那光。 而今天,他在福音的信息中給了我們這光。 每一個在黑暗中的人,都必須悔罪,相信這光,才能進入神的國度。 主就是這樣改變我們。 這就是帶來生命的光的信息。
薩比提·安雅布維爾(Thabiti Anyabwile)
本文改編自2017年12月17日薩比提·安雅布維爾(Thabiti Anyabwile)的講道,經授權使用。
今日經文:以賽亞書7:14;9:6-7
以賽亞書9:6-7是耶穌榮耀的、預言性的傳記。 以賽亞所描述的兒子就是“奇妙的策士”。 奇妙與《舊約》中常用來形容神蹟的,即神在世上所行的“奇事”,是同一個詞。 而策士則讓人想到了神的智慧。 這就是耶穌,我們奇妙、神奇的策士,他對我們說話,引導我們走在公義的道路上。
這個兒子就是“大能的神”。 這就是《以賽亞書》7章14節所說的獨一無二的孩子,將由處女所生,並命名為“以馬內利”,意思是“上帝與我們同在”。 大能而強壯,在神的身上沒有軟弱。 即使是作為在馬槽裡的嬰兒,耶穌也在用他的大能言語撐起宇宙。
這個兒子就是“永生的父”。 這並不意味著他和父神一樣,父和子是三位一體的不同人位格。 更確切地翻譯,是說他是時代的父親,超越了時間;在對子民的態度上,他永遠是父親一樣。 詩篇103:13這樣說:”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 在福音書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被告知,耶穌看到人,表現出同情心。 他是一個救世主,有著爸爸對孩子的溫柔。
而這個兒子就是“和平的君”。 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寫道:“作為和平的君,他使我們與神和好。 他是心靈和良心中的賜和平者;當他的國度完全建立時,人們將不再學習爭戰。 ”
耶穌是一個奇蹟。 他的謀略從來沒有失敗過, 他是萬能的神, 他有一顆父親的心, 他給所有相信他的人帶來君王的平安。 他不僅僅是一個嬰兒, 他是神來到世界上。 不要錯過最重要的一句話:他是賜給我們的。
如果我們願意接受他,他就是我們的。 在他所有的智慧、所有的能力和他所有的父愛中,這同一個耶穌來到了信靠他的人的心裡。 這就是世人所等待的人子。 他來到世上,把自己交給我們。
薩比提·安雅布維爾(Thabiti Anyabwile)
本文改編自2017年12月17日薩比提·安雅布維爾(Thabiti Anyabwile)的講道,經授權使用。
薩比提·安雅布維爾(Thabiti Anyabwile)是華盛頓特區安娜考斯提亞河(Anacostia River)教會的牧師。 他著有多本著作,包括《在<路加福音>中高舉耶穌》。
約翰·戈爾丁蓋(John Goldingay)是富勒神學院的《舊約》資深教授。 《初約》(The First Testament)是他翻譯的整全本《舊約》。
卡門·喬伊·伊姆斯(Carmen Joy Imes)是草原學院(Prairie College)的《舊約》教授,也是《奉神的名:為什麼西奈仍然重要》的作者。
翻譯:吳京寧, 江山
今日基督教(CT)的每日靈修。
在困難的時候擁有盼望意味著什麼? 盼望不僅僅是一種感覺;它不只是不斷地樂觀或有一個 “懷有希望” 的心態。 聖經給我們一種更加健全的盼望。 基督徒的盼望是有力量、耐力和目的,而上帝是它的泉源。
上帝,“照自己的大憐悯…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前1:3)。 正是我們那“使人有盼望的神”使我們能夠“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這種現實不僅是在好的時候才呈現。其實,在黑暗和困難的時候,盼望才真正顯示出它的本質。
正如傑伊·金(Jay Y. Kim)在《盼望:一個期待的飛躍》中所寫,
“這就是基督徒的希望。 它並不是不理會恐懼、焦慮和懷疑,而是面對他們。 它維持平穩,在混亂中依偎著平安。 經過生命中許多危險的風暴…基督徒的盼望是基於一些比自己更偉大, 已經發生了的事情 與一些更偉大 將要發生的事情。”
在2020年的基督降臨節,CT將以盼望為主題,探索這穿梭在整個《聖經》故事裡的教導。 在這些每日靈修的反思中,我們默想《舊約》中神的子民所持有的盼望,他們在困難和艱辛中完全依賴神。 我們看先知的預言和所應許的盼望,指向基督第一次降臨:就是彌賽亞的來臨。 我們反思那賜人有盼望的神,裂天而降的神跡,當“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成為一個嬰兒,包著布,臥在馬槽裡(約1:14;路2:12)。 我們默想對基督再來的盼望——我們等待的第二次降臨——這給了我們每日生命的耐力、信心和喜樂,無論我們面對什麼困難。
這是我們“活潑的盼望”,或者如 “當代聖經”(New Living Translation)譯本 所譯成的,我們“巨大的期望”。 我們充滿把握的期待鼓舞著這盼望,就是那生下來的嬰孩 將會 有一天在榮耀裡再來,伸張公義,他的國將沒有窮盡。
凱莉·特魯希略(Kelli B. Trujillo), 編輯
翻譯:勵元達
責任編輯:吳京寧
今日基督教(CT)的每日靈修。
[Read in Simplified Chinese]
跳至每日閱讀: 週日 | 週一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 週六
今日經文:啟示錄1:4-9;19:11-16;21:1-5,22-27;22:1-5
《啟示錄》的開篇幾乎立刻就讓我們抬起眼目,注視一種完全超越我們世間環境的榮耀。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1:8)。 “愛我們, …使我們脫離罪惡”的救主_將會再來_;“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1:5,7-8)。 約翰接著描述了關於基督本人的奇妙異象——這種經歷是如此令人敬畏,以至於約翰“仆倒在他腳前,像死了一樣”(17節)。
但就在這兩段榮耀的經文中間,有一句話我們可能很容易忽略:約翰對自己的生活及其書信收信人生活的簡單描述。 約翰寫道,他是“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裡一同有分” (9節)。 約翰在放逐中寫下了《啟示錄》,它在一個面臨壓力、迫害,正在受苦的教會中流傳,而在未來的幾十年中,這種迫害只會越來越嚴重。 《啟示錄》最初的收件人生活在相互重疊的兩個現實中:他們對基督的主權統治和榮耀在來的確信,以及他們在地上的、日常的等待、受苦的經歷。
大約兩千年後,我們仍然生活在這些重疊的現實中。 在這裡,在基督第一次降臨和他的榮耀再來之間,我們的生活可能也會感覺像是一種在等待、受苦中的國度與信心的混合。
難怪約翰關於受苦、需要耐心忍耐的真誠話語交織在他對榮耀的異象之中,因為正是這種對未來的異象,使這種忍耐得以實現,並對這種忍耐予以鼓勵。 想想《啟示錄》大結局所描繪的現實:得勝的基督騎在白馬上,打敗了邪惡;沒有憂傷和死亡的“新天新地”,“神的帳幕在人間”(21:1,3) ;在聖城中,萬民聚集在神榮耀的光中。 看見了這個終極的、永恆的現實,任何暫時的境遇——無論多麼可怕——都會變得不重要了。
關於耐心忍耐的想法在啟示錄1至3章中重複了多次,常常與戰勝和征服的語言相配合。 忍耐不僅僅是關於耐心,還包括頑強、勇敢、堅強。 這也是神賜予我們的,因為我們活在這兩者中間。 正如一首經典的讚美詩所說,在基督裡,我們找到了“今天的力量和明天的光明希望”。
凱莉·特魯希略(Kelli B. Trujillo)
今日經文:撒迦利亞書9:9-17;羅馬書5:3-5,8:18-30
“盼望在黑暗中開始…” 我永遠不會忘記安妮·拉莫特(Anne Lamott)的《鳥兒們》(Bird by Bird)中的這句話。 這種充滿盼望的語言最近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個主題——不是抽象意義上的,而是作為一種活生生的活動、一種掙扎、一種承諾、一種自律。
神學家於爾根·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將盼望的語言植根於耶穌的複活和抗議的實踐中。 有時候,盼望似乎是唯一足以對抗絕望的語言。 或者用拉莫特的話說,這是一種”革命性的耐心”。
不管是什麼樣的盼望,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期待的東西在吶喊。 有時聽起來像耳語,但它確實就在那裡。 然而,儘管盼望來自靈魂深處,但它卻往往是從陰影中走出來的。 盼望始於混沌。
有些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從耶穌受難時那片覆蓋在地球表面的陰雲下面逃脫出來。 我們這個世界的破碎和沈重,讓人覺得與黑暗是如此相像,以至於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在重述奧斯維辛集中營和大屠殺的恐怖時,只能稱之為《夜》。 我們要說出痛苦的真相,還有盼望的痛苦。
前段時間,我和奶奶坐在一起,讓她給我講講她的生活。 起初她並不想。 可想而知,八十多年來,她的靈魂承受了多深的傷痕。 她的經歷很艱難。 很難描述,對於像她這樣黑人女性,生活在南方意味著什麼。 有一個詞似乎能恰到好處地描述在這殘酷世界中生存的膽識:愛。 她說,“神還沒有讓我失望過”。
激進、改變生命、改變社會、改變世界的愛,畢竟就是耶穌的方式。 他來傳講天國的好消息,醫治各樣的病痛。 預言盼望是一種危險的愛。
馬丁·路德·金說過:“權力的最佳狀態是以愛實施正義的要求,而正義的最佳狀態是以愛糾正一切與愛相悖的東西。 ” 這就是以愛、力量和正義的先知的身份立於世間的意義,或者用《撒迦利亞書》中的聖經語言來說,就是成為“被囚而有指望的人”(9:12 )。 就像有人曾經說過的:“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但我知道誰掌管明天”。 雖然明天將要來臨,但我今天要預言盼望。
但丁·斯圖爾特(Dante Stewart)
本文改編自2019年10月21日發表在ChristianityToday.com的一篇較長的文章《為什麼我們還在預言希望》 。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 1:1-5, 14; 啟示錄 22:12-13, 20
約翰在他的福音書裡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1:1,14)。 我們有一位來到我們中間的上帝。 他來使無形的變成可觸摸的,使看不見的變成看得見的。 他來使他自己可以被認識。 但我們的盼望不只是他來了;他也 正要來 。
他正在回來的路上。 這個承諾使我們能夠理解我們今天在地球上所經歷的痛苦和挫折。 當他回來時,他會為義人申冤。 當他回來時,他會維護你的榮譽,就是從前別人嘲笑你相信一位看不見的上帝。 當他回來時,所有試圖使自己成為強權和統治者的人,將會被屈服於地。我們將看到,一直以來,只有一位萬主之主,萬王之王。 突然之間,我們的信仰變成眼見。 我們所交談過和談論過的那一位,我們會看見。
在啟示錄22章裡,耶穌說:“看哪,我必快來! 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12–13節)。 約翰記錄到,“證明這事的說:‘是的,我必快來’”(20節)。 約翰在結束這信之前好像沒有什麼其他可說的,除了:“阿們! 主耶穌啊,我願你來”(20節)。
當我們展望未來時,事情的進展可能不會符合我們對我們國家的期望。 可能經濟不會按著我們的理想改善。 可能有更多的兒童在街上受到槍傷、受到性與毒品的販賣所傷害。 可能婚姻會面臨掙扎,可能會患上疾病,可能會為我們的孫兒孫女擔心。 在這一切當中,有這個盼望:縱然如此 ,主耶穌啊,我願你來。
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我們知道他會回來。 有一天,天空要裂開,天使要吹號筒,全世界都會一起看到。 當我們的主從天堂的陽臺上走下來說: 現在就是我來救贖我的教會的時候 。所有的被造物都會回應說:阿們! 主耶穌啊,我願你來!
查理.戴茨(Charlie Dates)
本文改編自查理·戴茨(Charlie Dates)在2019年12月22日的一篇 講道 , 得到使用權的許可。
今日經文: 馬可福音 13:24-37; 路加福音 21:25-28
在基督降臨節期間,我們聽到一些《聖經》的經文,帶有幽暗、災難性和啟示性的語言。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各有一整章講述世界末日的啟示。 在馬可福音13章中,耶穌說:“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8節)。 這段經文變得越來越幽暗。 “在那些日子,那災難以後,日頭要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墬落,天勢都要震動”(24–25節).
為什麼耶穌談論死亡和毀滅, 而不談論羊、牧羊人和天使天軍?
在聖經裡,世界末日啟示性的寫作很多是在災難中寫的。 以色列人是一個被上帝眷顧的民族;上帝應許他們會有一個安全和繁榮的未來。 但後來他們被征服,被擄到巴比倫帝國。 從人的觀點,他們沒有希望。 當以色列人發現自己處於危機中時,這是一個“神學上的緊急狀況”。 就是從這緊急狀況中,一種新的末世啟示性的思維方式成形了。 它開始於以賽亞書的後半部分(40-55章)——是在被擄到巴比倫期間寫的,當時一切都似乎絕望——並從那裡開花結果。 到耶穌時代,末世啟示性文學無處不在。
末世神學首先是有盼望的神學,這盼望與樂觀思維是兩極對立的。 當樂觀思維在黑暗中被吞沒時,它就失敗了。 反過來,盼望超越了人類歷史之外。 它是在道成肉身的上帝裡找到的。
在《路加福音》裡,耶穌以末世啟示性的口吻講到“日、月、星辰要顯出異兆”和“地上的邦國也有困苦”。他結束時說,人類“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雲降臨”(21:25–27)。 他正在談論他的第二次再來。 他告訴我們,我們最大的盼望不是來自任何人類的發展,而是來自他自己。 他所擁有的主權,不在乎人類歷史的發展。 儘管有明顯的幽暗,上帝在基督裡正在按照他神性的目的塑造我們的歷史。
基督降臨節告訴我們要正視幽暗,並承認它是幽暗。 但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 耶穌說:“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
弗萊明·魯特利奇 (Fleming Rutledge)
本文是改編自一篇題為“末世的啟示對基督降臨節的必要性”的較長的文章,於2018年12月18日發表在ChristianityToday.com。
今日經文: 彼得後書3:8-15
是什麼在耽延呢?為什麼耶穌還沒有履行祂要回來的應許呢? 彼得第二封信的收信人可能一直在問這樣的問题——同樣的問題仍迴盪在我們這個世代。 彼得用一種奇特的保證回答他們:首先,神的時機彰顯祂的耐心和拯救的爱(3:8-9);其次,主的日子會是很可怕的,將包括烈火造成的毁滅。
彼得對世界末日這樣的描述(類似於耶稣在馬可福音13章和路加福音21章說的話)當然值得我們思考。 “被烈火銷化”和“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是什麼意思? 我們該為此感到恐懼嗎?
《彼得後書》前面的經文為理解第三章所用的毁滅言語提供了一些說明。 在2:5中,彼得用挪亞時代的例子作為比較。在挪亞時代,神用洪水毁滅了大地。 那次的審判並不意味着神徹底冲走了所有的受造物;同樣的,最後烈火的審判有可能也不意味着神要焚毀大地,為新天地的到來作準備。 正如彼得在《使徒行傳》中所描述的,基督必須留在天上 “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就是神從創世以來,藉着眾先知的口所說的”(3:21)。 新的世界將會是神偉大的復原和重建我們現今的世界。
交織在這討論中,彼得還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题,那比我們臆測神的時間或基督再來會是什麼情況更值得關注。 鑒於主的日子即將到來,彼得問道:"你們為人該當怎樣?"(彼後3:11)。彼得敦促信徒以過聖潔的生活和殷切的盼望作為回應,“盼望”新天新地(11–14節)。 我們看到彼得在第一封書信中也强調這些信徒的特性,他敦促信徒的生活要有喜樂的確信和儆醒,並專心盼望基督的再來(彼前1:3-5,13)。
我們是有盼望的人,就如人已經知道一本充滿曲折、變化和出人意外的小說的收場一樣。 我們知道這故事如何結尾;我們對那等待着我們的奇妙結局的認知將會影響我們如何過現今的日子。 我們可能不明白何時或如何發生,但我們可以確信,那結局包括審判和平反神的子民。 為什麼這最後審判的消息是激勵而不是恐懼的理由? 因為神將會把這世界中最好的轉變成遠比我們能想像的更美好。 審判、平反和改變即將來臨。 真正的應許之地在等待着。
文森特·巴科特(Vincent Bacote)
今日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3-5:11
身為教授,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播放所謂 "末世論劇情 "的電影。 許多這些影片都著重在“被提”(Rapture)這主題,這對帖撒羅尼迦前書4:17作解釋,其中 “被提”被理解為在大災難開始之前,耶穌會再來並帶着祂的教會一起上天堂。 這些影片的目的是讓人們意識到耶稣可能隨時都會再來。
人們對被提和其他關於末世議題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當我們讀《帖撒羅尼迦前書》第4和第5章時,我們很容易發現自己只關注那部分的經文。 但是,這裡還有許多關於基督再來的重要觀點也值得我們注意,包括保羅似乎更强調的是:如何鼓勵現在還活着的基督徒,讓他們知道已過世的信徒會如何。 當耶稣再來的時候,他們會不會被“遺棄”而錯過被提呢?
保羅鼓勵帖撒羅尼迦人(和我们),不需要擔心神會忘記那些去世的人。 基督的復活就是一種保證,死亡不會阻礙我們進入那隨着基督降臨而來的新世界。 無論我們是生還是死,與基督的關係才是當主的日子到來時我們是否在賓客名單上所需要的條件。
當基督再來時,那將會是一個盛大的場面,還有號角齊鳴。 那將包括“神的號吹響”(4:16)——帖撒羅尼迦人知道這代表君王得勝凱旋的意思。 不同於其他任何號角的呼喚,這號角使死人在基督裡復活,他們將與活人一起歡迎基督。
我們在保羅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也看到類似的事,他在信中安慰信徒對死亡的憂慮,即基督要毀滅的 “末了的仇敵”(15:26)。 保羅向哥林多人保證,“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15:52)。 死的 “毒鈎”將因基督的最终完全的勝利而變得毫無能力。
當我們等待那一天的到來,我們被呼召要做好準備,“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做頭盔戴上”(帖前5:8)。 這個“夜間的贼”的到來會讓人感到意外,因為除了父神之外,没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但對於我們這些熱切期待祂再來的人來說,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驚喜宴會。
文森特·巴科特(Vincent Bacote)
今日經文:哥林多前書1:1-9
當我們在《哥林多前書》中讀到基督的再來時,重要的是要記住保羅寫信的背景。 哥林多的教會是一個混亂失調的社區。 在保羅的書信中,我們了解到教會中效忠於不同領袖的各派系、充滿醜聞的性行為、就曾用於偶像獻祭的祭肉的爭議,等等。 雖然這個基督徒團體充滿了混亂失調,但在哥林多前書1:1-9中,保羅將他們認定為成聖的人(用欽定版的話說就是“聖徒”)。 他接著提醒他們,神一直慷慨地提供屬靈的恩賜給他們,並把他們描述為“熱切等候”基督再來的人。 保羅強調神的恩典(4節)和對他們的承諾:“他也必使你們堅固到底… ”(8節)。 不論他們軟弱的信心如何在其罪惡的行為、態度上暴露出來,神對他們(和我們)的信實都包含了神對於幫助祂的子民成長、轉變為基督樣式所許下的承諾。
第一章強調神藉著祂的恩典,要使哥林多基督徒“堅固到底”。 同時,在同一封信中,保羅也描述了基督的再來,並敦促哥林多人:“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_堅固_不可搖動。 ”(15:58)。 他呼召他們要有一種堅定的態度,這是等待基督再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儘管他們有缺點和失敗,保羅還是呼召他們轉變、痛下決心。
在保羅的另一封信中,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堅決的畫面:“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神的恩典“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多2:11-14)。
當讀《哥林多前書》或其他保羅書信時,我們不能不注意到保羅是多麼強烈地指出罪和(教會的)無法正常運轉。 但正如哥林多前書1:8-9所揭示的,保羅是在_充滿盼望的背景_中來討論這些嚴重的問題。 我們被呼召盡我們的本分,而神則以祂的恩典在我們的生命中做工。
這是榜樣,也是對我們的鼓勵。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屬靈混亂的時候,但我們不應該主要聚焦於自己的失敗。 相反,我們當仰望耶穌,他不僅使我們與神的和解成為可能,而且也向我們承諾,當他的國度降臨時,我們將作為無罪的人呈現在神面前。 感謝神,他的信實比我們的屬靈混亂更大。
文森特·巴科特(Vincent Bacote)
文森特·巴科特(Vincent Bacote)是惠頓學院的神學副教授。 他是《政治化的門徒:公共生活的神學》(The Political Disciple: A Theology of Public Life)的作者。
查理·戴茨(Charlie Dates)是芝加哥進步浸信會的主任牧師。 他在三一福音神學院獲得歷史神學的博士學位。
弗萊明·魯特利奇(Fleming Rutledge)是一位聖公會牧師,在主持教區事工21年後,成為一位講師、作家和其他傳道人的老師。 她著有《被釘十字架》(The Crucifixion) 。
但丁·斯圖爾特(Danté Stewart)是一位作家、傳道人,正在埃默里大學的坎德勒神學院學習。
翻譯: 吳京寧、勵元達、江山
降臨節提醒我們,基督徒的盼望是由已經發生和還要發生的事塑造而成。
我的母親金英,1948年出生於朝鮮。 當時的朝鮮正處在內戰的邊緣。 到她五歲時,國家已經一分為二,南北朝鮮各一方。 原本殷實的家庭此時已一無所有。 她的父母在她十幾歲時去世了。 幾年後,她又失去了兩個哥哥。 最終母親的婚姻也出現了問題。 她和父親分居,30多歲的她以單身母親的身份移民美國,只帶了一袋子衣服,幾塊錢美金,和當時還在蹣跚學步的我。 她的一生是一個關於掙扎、傷痛和失去的故事。 然而,儘管面臨挑戰,她一直是我認識的最有盼望的人。
如果你有機會問她,她會毫不懷疑、毫不猶豫地告訴你,耶穌是她盼望的唯一來源。 她會告訴你,自從近40年前她遇到復活的基督的那一天起,環境就不斷退居幕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經久不變的東西。 但這並不是建立在快樂的想法、或對零難題生活的幻想上的一種或單純或複雜的烏托邦童話。 她的希望是對一些更本質的事物的把握。 這種把握異常堅定,儘管充滿艱辛。 這是一種對某件已經發生、而且還要發生之事的毅然決然、毫不動搖的堅持。
在彼得前書1:13中我們讀到:“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 在希臘原文中,譯為“約束”的詞(anadzonumi)一般用來形容身體上的準備。 它源於古代近東的一種普遍做法:人們把長長的外衣收起來、塞進衣服裡,為身體行動做準備,無論是農夫去田間地頭,或是士兵去戰場,還是跑步者束起衣服毫無阻礙地參加比賽。
我琢磨彼得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寫下這些話時,是否正回想起他與復活的基督的一次相遇。 在《約翰福音》的最後,我們讀到了復活的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向門徒顯現的故事。 彼得和眾人正在捕魚。 當發現耶穌在岸上呼喚他們時,彼得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21:7)。 他“束”上一件外衣。 這和他在彼得前書1:13中使用的是同一個詞和同一個意象。 當彼得看到耶穌在加利利岸邊顯現的時候,他立刻束上衣服,採取行動。 幾十年後,彼得邀請耶穌的早期追隨者採取同樣的行動,向著他們–也是我們–所有的希望,“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
有些語言學家認為,英語中“盼望”一詞(hope)與英語“跳躍”一詞(hop)有共同的詞源。 “盼望”意指在期待中的跳躍,即“跳向那可能性”。 不管是不是真的,這個想法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 在我們這個時代,盼望的概念已經被一種被動性所取代,其本意的行動性已然不再。 我們盼望隊伍不要太長。 我們盼望會有一個好的診斷結果。 我們盼望一切都能順利進行。
今天,盼望最常被認為是“長大版”的願望。 所以,當我們的盼望顯得有些過於離奇時,我們可能會說它是“一廂情願”。 但基督徒的盼望不是一廂情願。 基督教的盼望是在期待中的縱身一躍, 我們採取行動。 我們生活在行動中。 在《信息本聖經》(The Message)中,尤金·畢德生(Eugene Peterson)這樣演繹彼得前書1:13的開頭:“所以挽起袖子。 ” 基督徒的希望就體現在挽起袖子、投入工作。 這是一種藍領式的盼望,它讓我們做好準備,躬身力行,通過勞動和努力走向期望和應許。
基督徒盼望的這種與直覺背道而馳的本質,是由堅韌和毅力所塑造的;而這種堅韌和毅力正是當下的流行文化對盼望的渲染中是嚴重缺失的。 基督徒的盼望不是迴避、而是沖向這世界的苦難和痛苦。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寫道:“當其他世界觀把人引向坐享人生之歡樂、坐視將來之傷痛時,基督教卻賦予其信徒能力,讓他們安坐世界之傷痛之中,樂嘗將來之喜樂。 ” 基督徒的盼望不是一方面被世界對今生舒適安逸的應許所欺騙,一方面又焦急地等待塵埃落定。 相反,基督徒的盼望通過力量和決心紮根在人類經驗的鬥爭中。 是的,今生有痛苦和苦難,但基督教的盼望使接受它的人能夠照著上帝的形像有尊嚴地挺身而立。
我想起了我的朋友蘭登和莎拉·貝克一家。 當他們告知懷孕的消息時,我們的教區成員們都為他們歡喜。 但孩子出生後出現了並發症。 在全球新冠流行的情況下,我戴著口罩走進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將一個美麗的小女孩獻給神。 她在人間的生命將只剩下不到三天的時間。 年輕的父母流著淚為女兒祈禱,抱著她、直到她呼出最後一口氣息、進入永恆。 他們為她讀《詩篇》,唱出對耶穌的愛。 即使在痛苦中,他們的盼望也從未動搖過。
我想起了我的朋友達倫·約翰遜。 他一年多沒有工作。 由於要養家糊口,還要支付賬單,情況十分嚴峻。 他不是因為不努力而失業。 事情總是不順利,他也不知原因為何。 但在迷茫中,他繼續禱告、敬拜,勇敢地帶領家人,服務所在的教區。 他相信,即使在這令人困惑的境遇的細枝末節中,上帝依然在工作、行事,儘管是以他不知道的方式。 在他的不確定中,他樹立了不朽的信念。 他的盼望從來沒有動搖過。
我想起了我的朋友克里斯蒂娜·唐。 她是一位20歲出頭的天才作曲家,在她創作一組歌曲時突然收到了罹患胃癌的消息,而且病勢兇猛。 四圍全是悲傷和迷茫。 但她下定了決心。 即使身體日漸衰弱,克里斯蒂娜還是繼續創作和錄音。 她找到力量不時在教會帶領敬拜。 當她的手無法彈奏吉他時,她就找樂手朋友來一起演奏。 在她去世幾週後,我們給教堂裡的每個人都發了一張她的新專輯:其中的六首原創歌曲都是她在人生最後幾個月中精心創作和錄製的。 她的盼望從來沒有動搖過。
這就是基督徒所具有的盼望。 它不是忽視恐懼、焦慮或疑惑,而是直面它們。 它根基穩固,在混亂中持守平安。 經歷了生活中許多險惡的風暴–無論是流行病、政治分裂、社會動盪,還是個人掙扎–基督徒的希望被一件更大的事所託住,這事已經發生過,而且還要發生。
降臨節就是對這一點的重要提醒。 到了11月底,我們會開始看到前院變成了聖誕景觀。 但我們即將進入的這個季節,與其說是一次歷史之旅,不如說是一次走向未來的旅程。 “降臨節”一詞來自拉丁文“adventus”,意為“到來”。 降臨節讓我們在歷史的映照下,長久而安穩地眺望將來。 聖誕故事的光芒打破了黑暗,黑暗中有我們過去的愧疚、現在的痛苦和未來的焦慮。 但這光芒將我們指向未來光明的日子。
在使徒行傳1:11中,當耶穌最早的追隨者目睹祂被接上升的時候,他們被提醒說:“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 祂會回來。 這是我們在降臨節期間所慶祝和紀念的應許,也是基督徒盼望的基石。 請記住彼得的話:“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 我們挽起袖子,繼續做基督徒盼望的工作,因為基督要再來。 我們可以用堅韌、毅力和耐心面對任何事、一切事,因為降臨節提醒我們故事的結局是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保羅寫道:“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 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 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 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8:18, 24-25)。
幾年前,我母親70歲了。 去夏威夷旅遊早已列入了她的遺願清單,所以我們就去了。 我們住在威基基海灘附近,從酒店的窗戶可以看到鑽石頭山,這是島上最受歡迎卻也是最艱苦的徒步線路之一。 我問媽媽她想不想試試。 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鑽石頭山的小路往返1.6英里,幾乎是直上直下,從小路口到山頂爬升近600英尺。 我馬上就後悔問了,我不知道她這個年齡能不能做到。
第二天早上,我們驅車來到了小路的起點。 我又問她是否真要爬,而且安慰她說,我們可以掉頭回去在海灘上享用夏威夷蓋飯(poke bowl)。 她笑了笑,開始往前走。 大約走了一半,看到她的疲態和疲憊的自己,我又問她要不要回頭。 她看著我笑了笑,挽起了袖子。 我們繼續前行,最終得以欣賞山頂壯麗的景色。 我們當然是做到了。 這就是盼望對我母親的作用。 這就是基督徒的盼望的作用。 我們挽起袖子,一步一步地艱難前行,直至到達。
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後,我們用FaceTime給在家裡的我的孩子——她的孫子——打電話。 母親笑瞇瞇地把征服鑽石頭山的事告訴了她剛出生的孫子。 他三個月前剛出生,她就給他起了韓文名字:So-Mahng,意思是“盼望”。 當然啦。
傑伊·金(Jay Y. Kim)是西門教會(WestGate Church)的主任教導牧師,葡萄佳期信心教會(Vintage Faith Church)的常駐教師,也是《模擬教會》的作者。 他和家人住在矽谷。
翻譯:許珏
莫妮加和瑪克里娜不單影響了奧古斯丁和尼撒的貴格利, 她們自己就是聖經傳釋者。
“你在做甚麼? 在你讀過的書裡,我曾否聽說過有女性捲入這些爭論中?”這個直接得幾乎令人尷尬的問題,來自於奧古斯丁的母親莫妮加(Monica)。當時,她發現他正在記錄她的評論,以用在他的著作《論秩序》中。 對於因為引用她的話而可能給他帶來的譴責,她感到的不是榮幸,而是傷心。 對此,奧古斯丁承認,有些人可能會因為他在他的著作中接納了一個女人的意見而摒棄他。 但他說,他不會理會這類批評,這種“傲僈和無知的人”應該多關心他們所讀的東西的實質內容,而不是那件“衣裳” 。
雖然他預期一些頭腦膚淺的人會因為他接納了一個女人的想法而看不起他,奧古斯丁仍然接納莫妮加的貢獻,因為她的想法實在很好。 他希望她成為討論的一部分,是因為她的屬靈領會和思考能力使她不可或缺。 關於他的母親,他這樣寫:“通過長時間的緊密接觸和細心的觀察後,我已辨識到她對於神聖事物的敏銳和熾熱的渴求… 她展示在我眼前的思維是如此難得,似乎沒有其他更應被視為真正的哲學。 因此,我決心盡我所能地使她在我們的對話中出現。” 所以,通過奧古斯丁的敘述,我們得以珍貴一瞥這位傑出的教會母親。
在當今被廣為人知的少數早期基督教女性中,莫妮加和跟她差不多同時期的瑪克里娜(Macrina)也許是最為人熟悉的。 但是,縱使我們能讀到關於她們特出的屬靈和智慧天賦的記述,她們的能力並不是眾所周知。 這些四世紀教會母親反而是因為她們與其他人的關係而為人所知。 莫妮加的浪子兒子奧古斯丁成為西方教會的教父。 瑪克里娜的兩位弟弟,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巴西流(Basil)一直以來與他們的朋友拿先素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一同被譽為加帕多家三教父(Cappadocian Fathers)。 這些讓莫妮加和瑪克里娜出名的人塑造了整個基督教傳統的神學框架,為我們現在視為基本的教義,如三位一體、恩典和聖靈等,作出經典的表述。
像友妮基對提摩太、米利暗對摩西一樣,莫妮加和瑪克里娜是偉大的信心之母,她們讓偉人的使命得以成全。 奧古斯丁和貴格利一直到成年都服從莫妮加和瑪克里娜的屬靈領導、教化和勸誡,以致這些教會父親成為當時的偉人。
但是,對於莫妮加和瑪克里娜因着自己的能力而成為信實的《聖經》傳釋者,我們可以說甚麼呢? 就這倆例而言,正如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中所描繪的,她們的遺傳中鮮為人知卻又最基本的方面,在於她們作為神的話語的學生和教師所作的工。
奧古斯丁形容他的母親為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渴慕和追求聖經的女人。 作為他的早期哲學對話《論秩序》中的一段幽默插曲,他重述了他的一位學生最近怎樣學會了頌唱詩篇80:19。 這個年輕人就是不停地唱: 他早上唱,他整天都在重複唱。 正如奧古斯丁巧妙地描述的:即使是當他“去解決自然的需求時”,他還是一直在唱。 奧古斯丁告訴我們,此時莫妮卡提出抗議,“因為這種地方並不適合頌唱”。 那位年輕人“開玩笑地回答說:‘好像如果有敵人把我困在這裡,上帝就聽不到我的聲音似的!’”在我們現代人的理解中,莫妮加的責備似乎很古板,甚至是假裝正經。 但是提這段本意幽默的小軼事,卻以一個輕鬆的方式表現了莫妮加對《聖經》的高度尊重。 她渴望崇拜和《聖經》在她周圍人的生活中擁有崇高的地位。
除了尊重《聖經》,莫妮卡還渴慕它的信息。 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告訴我們,莫妮加渴望聽到神的話語:“不加入無益的八卦和老婦的饒舌,[她想]聽到袮的話,並在她的祈禱中與袮說話。” 莫妮加向她的造物主傾訴她最深切的希望和渴求,她一年又一年地每天為她兒子的得救禱告,把眼淚傾流於祂。 同時,她也想聽到上帝自己的計劃。
藉着固定每天兩次去教堂的基督教崇拜,莫妮卡聽到神的話語。 她著名的牧者安波羅修(Ambrose)所講的道吸引了她,她“會熱心地跑到教堂去傾聽[他的]話語,領受‘那直湧到永生的泉源’(約4:14)。” 由於她的社會地位,莫妮加與古代世界的許多女性不同,她很可能會讀寫,並能夠藉着在家中閱讀而跟進她在教堂裡聽到的信息。 莫妮加在崇拜中與神的道的接觸是頻繁的、一致的和能使生命成長的。
莫妮加細心聆聽《聖經》,使她能夠將神話語的真理傳遞到她心愛的兒子奧古斯丁的生命中。 他描述到,因為同時為母乳和基督的名哺育,激發了他對道的深潛的渴求。 雖然他第一次自己讀《聖經》時,覺得它太古板了,但它的吸引力卻是奇妙的。 最後,奧古斯丁無法抗拒它。 當她的兒子進入青春期時,莫妮加再次證明她是神話語的工具。 看到他被青少年的慾望所吞噬,她試圖約束他。 當時,奧古斯丁並不理會那“婦人之見”。 但他後來發現,她的忠告就是上帝的聲音。 傷感地回顧往事,他祈禱道:“我以為你是沉默的,又以為是她在說話,原來袮是透過她在跟我說話。”
莫妮加繼續將神的話語傳遞到奧古斯丁的成年生命中,正如另一個早期對話《幸福生活》所記述的。 最後,奧古斯丁說幸福的生活就是認識三一神。 恰在此時,莫妮卡以哥林多前書13:13作結論:“毫無疑問這就是幸福生活,而且我們必須認定,這完美的生活可以通過堅實的信仰、活潑的盼望和熾熱的愛而達成。”
現在,奧古斯丁已成年,並且成了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感恩地接納莫妮加那些受《聖經》所啟發的話語。對於那群聚首一堂一起討論的男性基督徒,或是他的著作在當時及後代擁有的眾多讀者,這些話成為了有份量的最終結論。
正如莫妮加被上帝教導成為奧古斯丁的老師一樣,尼撒的貴格利反複地稱他的姐姐瑪克里娜為“老師”。 在對話《靈魂和復活》中,當瑪克里娜捍衛基督教信仰時,貴格利提出了很多重要問題,這給了我們一線窗去瞭解瑪克里娜如有何使用聖經。
瑪克里娜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除了有基本讀寫能力之外,她很可能還享受着良好的教育。 在《論靈魂及其復活》中,她將自己的先天聰慧與後天學識展示出來,其成熟、技巧,均能與她的兄弟們和同時期的其他思想領袖媲美。 事實上,因為她是如此智慧,她的兄弟們總是非常尊敬她。
這本著作以高昂的情感開始。 貴格利出發去看望他的姐姐,傳達他們兄弟巴西流去世的壞消息。 但當貴格利見到瑪克里娜時,他震驚地發現她也將不久於人世。 在貴格利表達了他的哀傷之後,瑪克里娜“用使徒的話來責備我:至於已睡了的人,你們不要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這些來自帖撒羅尼迦前書4:13的話,就是瑪克里娜在此書中第一次引用《聖經》。 使用經文來處理家庭危機,只是她作為神學教師使用《聖經》的許多方式之一。
瑪克里娜使用《聖經》經文來設定界線。 她這樣說:“我們要以《聖經》作為我們所有教義的條例和規則。 因此,我們必須留心這個標準,並只接受與這些話語一致的。”
然而,正如瑪克里娜所展示,《聖經》以外有建設性和批判性的觀點仍是可接納的。 在對話中,她參考各式各樣的哲學理念,某些她摒棄,某些她接納。 《聖經》就是這種區別的準則。
瑪克里娜讓《聖經》引導她把她的神學探索專注於哪些方面。 她認為保羅引入了一個關鍵的區別:“使徒說,他相信這年代本身和它裡面的一切是由神聖的旨意所形成 … 但他卻沒有審視它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知道有些事情是真確的,因為《聖經》告訴我們,縱使我們不明白它們是如何地真確。 瑪克里娜用這種區別來避免陷入無法解決的思考難題,以致她可以專注於上帝呼召和裝備她去解決的問題。
瑪克里娜還利用《聖經》來傳遞信仰的內容。 她會從個別的經文入手。例如,她確認理智是應該控制情緒,因為根據創世記1:28,用她的話說,人類受命“管理一切非理性生物”。 她也會宏觀地看《聖經》的敍述,例如,以不同的聖經偉人(但以理、非呢哈、摩西)為例,指出情緒本身沒有好與壞,只在乎我們如何有智慧地運用它。 和許多其他早期的基督教思想家一樣,瑪克里娜用《聖經》來解釋《聖經》。 在一段相當優美的段落中,她把《聖經》中的一系列比喻編織在一起,以描繪保羅將上帝形容為“在萬物之上”的含義(林前 15:28)。 她說,有一天,上帝將是我們的一切:“是聖人的居所,是房屋、衣服、養份、飲料、亮光、財富、國度,以及每一個我們看為美好生活的概念和事情。 祂就是一切,也會在一切當中。”
至終,瑪克里娜對《聖經》的真理充滿穩妥的信心。 我們可以安穏地信靠《聖經》所說的,而不必事事都爭論一番。 貴格利一度對那些拒絕上帝的存在或創造力的人表示擔憂:如果他們不接受神是真實的,我們該如何在復活這件事上說服他們呢? 瑪克里娜的回答是:我們根本不用嘗試。 “她說,‘在這些問題上保持緘默是較為合適的,不要視那些愚蠢和輕率的建議為有價值的答案,特別是因為經文叫我們不要照愚昧人的愚昧回答他[箴26:4-5]。 正如先知所說,那說沒有神的是愚頑人[詩14:1]’”。並不是瑪克里娜不關心這樣的人。 她的觀點是,《聖經》給我們自由以平和來對待別人的批判;我們不需要去捍衛。
不是勉強地用《聖經》去反擊那些根本不屬於它的範疇的事情,瑪克里娜首先引用經文,讓它自己說話:“我認為,我們應該首先簡要地瞭解,關於這教義,《聖經》在不同地方都談了些什麼。” 然後,她以不同的段落為復活建立堅實的基礎(四福音書,以及詩103,結37:1-14,林前15:51-53)。 只有在正面討論《聖經》根據後,她才聆聽貴格利的反對意見。 即使在那一刻,她仍強調<聖經>:“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有關復活的教義的目的,為甚麼神聖的啟示要作此宣告,以及為甚麼我們相信它。” 在提供最後的評斷時,瑪克里娜直言不諱。 “當我們探究使徒的智慧有多深奧時,我們應該真確地看清反對意見的多餘和無能。” 瑪克里娜認為,當我們沉浸於《聖經》的深奧時,我們就會看到這些論點的膚淺。
在《論靈魂與復活》裡,瑪克里娜引用莫妮加曾在《幸福生活》的結尾處也引用過的:哥林多前書13章。 瑪克里娜認為,人生的目的是不斷加增的愛,因為上帝的美是無限的:“但是當我們所盼望的事情到來時,其他一切都靜止下來,只有愛仍在運作,也不會有其他任何東西可以取代它。”
對於莫妮加和瑪克里娜來說,《聖經》為日常生活提供了一個腳本:向上帝詠唱頌讚的詩篇,養育一個孩子,承認智力的有限,在堅持真理的同時向他人學習,為垂死的親人哀傷。 但對於這兩位女性來說,歸根結底《聖經》不僅僅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手冊。 它將我們引向我們的造物主那使人驚歎的美,以及我們生命那光榮的終極目的,為每一個微小的關注賦予意義:它教導我們在上帝裡的喜悅。
漢倫·康策爾·科姆林(Han-luen Kantzer)在密歇根州荷蘭市 西方神學院(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 教授教會歷史和神學。 她是 《奧古斯丁談意志:神學記敘》的作者。 本文是專注於在解釋、應用《聖經》方面女性聲音的CT特刊“為甚麼女性喜愛聖經”中的一部分。 您可以在這網址免費下載此文的pdf版,或訂購印刷版MoreCT.com/special-issue。
翻譯:季小玲
責任編輯:吳京寧
對教會聚會的限制令人不安,有時甚至不合法。 但美國的基督徒們請不要把這些事和“迫害”連在一起。
在新冠流行導致實體教會的暫時關閉期間,我不斷聽到有人把這種“關閉”和“迫害”一詞聯繫在一起。 在此,我想很誠摯地對美國基督徒同胞們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我過去二十年的職業生涯,都是在致力於推動全球宗教信仰自由,因此我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受迫害的基督徒。 我聽到過他們無數多的故事,看見他們的淚水和傷痛,我也有朋友被迫害致死。 從他們的遭遇中,我了解到宗教迫害是多麼強烈、多麼暴力!
因此,我希望我的美國同胞們不要輕易用“迫害”這個詞,不要讓這個詞失去它應有力度和真實性。
美國是宗教信仰最開放、最自由的國家之一。 從最早一批尋求信仰自由的定居者,到我們賴以建國的基本理念,以憲法第一修正案為起點,以及其後衍生的各項法律條文,還有多年來最高法院一連串的勝訴,使得美國人,不管信仰什麼(或者沒信仰),都習慣了享受不斷擴大的宗教自由。 這已經成為美國優越論(或稱美國例外論, American Exceptionalism——譯者註)的一個部分。
正是這種優越性使得我們的國家在全球推動和保護宗教自由。 我在美國外交部為奧巴馬和特朗普政府都工作過,我們一直在開展這項國際工作。 我們推廣宗教自由有助於社會進步的理念,同時也直接對抗宗教迫害者。 在這方面,美國是國際上最重要的倡導者——沒有之一。 因信仰受迫害的人都祈盼我們的干預,並希望逃到我們這裡避難。
隨著疫情的發生,地方政府和州政府以健康為由要求關閉教堂的主日崇拜和聚會(這也包括猶太教堂、清真寺和寺廟)。 這使我們深感不安。 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從未經歷過這種事。 但是我知道許多教會已經找到各種創新的方式,在網上或戶外繼續主日崇拜和各種聚會。 我自己的教會也不例外。 這總比沒有聚會要好得多。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網聚使我們這個信仰團體可以彼此幫助,共同受益。
臨時關閉教會可能對美國人來說已經很受不了,但在世界其它地方,政府動不動就會把敬拜場所徹底關閉。 而且很不幸的是,這種情況司空見慣。 全世界的宗教迫害程度現在是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在從事宗教活動上都面臨嚴重限制。 這包括各個教派的基督徒、其他信仰的人,甚至沒有信仰的人。 他們每天都有可能因他們所信的而被逼迫。
在我的外交工作中,我見過教堂被封,敬拜被判違法。 我的書架上專門收集了一些實物的碎片,都是被各種專制政府強拆的教堂、清真寺和猶太教堂的碎片。 基於這些經歷,我們美國的基督徒應該明智地迴避一件事,就是把我們的情形隨意貼上“受逼迫”的標籤。 原因有三。
首先,動機不同。 據我觀察,在這樣一個對疫情控制誰都沒有什麼把握的時候,大多數州政府和地方官員都在誠心誠意地尋找損失最小的選擇。 當然,有一些人懷有反宗教或反基督教的企圖。 我也見過那些令人沮喪的決定,它們看起來前後矛盾,過於武斷。 但如果他們的決定是違憲的,我們的司法系統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手段。 要記得我們的政府官員在面對一個前所未有的疫情,他們做決策時常常缺乏足夠的信息,而且在不斷地受到各種輿論的挑剔和指責。 在大多數的情形下,他們仍在盡其所能地減低公共防疫對公民權利的限制。
第二是持續時間不同。 教堂因防止病毒傳播而被關閉都是暫時的,只延續到疫情改善為止。 當地方官員做出這些決定時,他們並沒有禁止我們的信仰,也沒有把我們所信的定為非法。 事實上,我甚至見過政府官員親自來鼓勵信徒參加崇拜,只不過是在網上而已。 在許多行政區裡,我們仍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或以較小的規模進行聚會,這些都不受到限制。
第三點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不同,真正的宗教迫害是兇殘和暴力的。 早期教會信徒所受的逼迫,在希伯來書11章35-37節就有生動的描述。 信徒們在幾個世紀裡都面臨著這樣的迫害。 在今日,我也可以舉出不少實例。
這些例子是提醒美國的基督徒,我們應該非常小心地不要把我們目前的情況貼上‘受逼迫‘的標籤。 雖然‘行政限制‘和’直接迫害’好像有些關聯,但是不要忘記,如果有問題,美國的信徒們可以向法院提出訴求,也可以利用不少經驗豐富,同時又是無償服務的機構為我們據理力爭。 或者我們可以要求我們的民選代表直接去修改法律。 要知道這些強有力的保護宗教權利的工具在不少國家是根本沒有的。
今天在美國發生的事情不是迫害。 它只是把我們按部就班的日子打斷了。 它使我們感到難受。 它使我們覺得不方便。 個別情況下我們可能遇到些不合法的事。 但這絕不是迫害。
我們常常忘記我們在這裡享有宗教自由,是多麼大的福氣。 的確我們不完美——排猶主義、反穆斯林情緒、種族主義等等各樣弊端仍然存在–因此我們還需要不斷努力去改善。 但是請記住,在當下的美國,宗教自由被限制的壞日子,也比其他地方的好日子要好得多。
所以,當我們在談論新冠肆虐中在美國發生的事情時,我們絕不該去碰“迫害”這個詞。
諾克斯·泰晤士(Knox Thames)是美國國務院前宗教少數群體特別顧問,曾在奧巴馬和特朗普政府任職。 說出來》是《今日基督教》的客座意見專欄,(與社論不同)不一定代表雜誌的觀點。
翻譯:以斯拉
《舊約》與《新約》中的倫理教導並不矛盾。 它澄清了它們。
編者按:本文是匯集著名學者回顧“初約”(即舊約–譯者註)在當代基督信仰中地位的六集系列中的第四篇。
基督徒常有一個疑惑。 我們知道我們應以《聖經》作為倫理道德的基礎,但有時《聖經》卻對我們認為很明了的倫理問題含糊其辭。
比如說,《新約》並沒有對奴隸制提出任何疑問。 保羅指示奴隸“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弗6:5)。 在整個基督教歷史上,這樣的文字一直被用來為那些相信《聖經》是“站在他們一邊”的基督徒那些可怕的、非人性化行為辯護。
但《舊約》幾乎從未對奴隸制度保持沉默。 它說,賣身的奴僕服侍你六年後就應得到釋放。 為什麼《新約》沒有提到這個條例?首先,很現實的一層考慮是,相較於以色列國,在羅馬帝國統治時,人心變得更加堅硬了。 相比之下,《舊約》對奴僕制度的限制嚴格到幾乎排除了對以色列同胞的實際奴役(最近一些譯本在《舊約》中使用“奴隸”一詞是有誤導性的)。 《舊約》認為,工作通常是一種在群體關係中開展的行為。 它對勞役有明確的限制。 以色列人從來都不會彼此“擁有”。 他們所有的服侍都是暫時的,也都會以某種方式得到補償。 而且有嚴格的規定確保外邦奴僕(被擁有的人)受到尊重和同情。
儘管我猜測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相信《舊約》是上帝的默示之言,但我們的表現常並非如此。 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發現《舊約》中某些內容似乎讓我們感到厭惡,甚至駭人聽聞。 但更多時候,只是因為我們不曾尋求它的指引。 提摩太后書3:16說,《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益都是有益的。 所以《聖經》的功用之一是預備我們行各樣的善事。 這段經文所指的《聖經》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舊約》——保羅給提摩太寫信時,《新約》還正被寫成。 既然我們相信《舊約》是神所默示的,並且我們認為這個事實很重要,為什麼我們不多向它尋求倫理上的教導——聖經於我們有益這一應許的目的不正在於此嗎?如果我們照做又會怎樣呢?
保羅告訴羅馬教會,當我們隨從聖靈,妥拉(Torah,這個希伯來詞在現代聖經中被譯為“律法”)對義的要求就在我們身上成就了(羅8:4)。 讓我們把這句話和前面《提摩太后書》中的話放在一起思想:如果我們要隨從聖靈而行,我們就需要知道《舊約》是怎麼說的。 我們需要了解並熟悉《舊約》經文,包括我們很多人在讀《舊約》時會避開的條例。 沒有這些,我們就無法了解神對人類行為的理想和期望,而這恰是重要的基礎,為那些最困擾我們的倫理問題提供了最為全備、合乎聖經的答案。
當我們真的思考《舊約》和倫理時,我們通常會以以下兩種方式之一展開。 一個方式是在《舊約》中對我們認為重要的問題尋找見解或依據——例如關於正義、或關於創造、同性婚姻、照顧移民等問題。 另一種是不解於《舊約》似乎給我們提出的問題——比如一夫多妻製或對迦南人的種族滅絕等。 對於第一種方式,我們已經定意要讓《舊約》為那些對我們重要的事情說點什麼。 (“看到了嗎?《舊約》還是有用的!”) 第二種情況下,我們認為自己知道什麼是對的,當《舊約》與我們的理解不一致時,我們就把它放到一旁。 (“真的沒有看起來那麼糟糕。 ”)
但是,如果我們查考《舊約》本身看待倫理問題的方式,看它如何提出我們必須回應的關切,情況會怎樣呢?如果不讓《舊約》來適應我們的需要,而是讓它來塑造我們的理解,情況又會如何呢?這樣做很有挑戰性。 但對於活出信實的基督徒倫理來說,這是寶貴的,也是必要的。
將《舊約》作為一個整體辨析其意義是一件難事。 其中一個原因是它不是一次性寫成的。 《舊約》書卷由許多作者在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裡寫成。 它的文化背景也不同於我們的西方生活。 因此,它會顯得離我們很遙遠。 而且它也好像可以接受一些我們以為上帝不會接受的東西。 經文內容所關注的事件又與我們當下的景況很不同。 神需要聖經經文在不同的情境中以不同的方式說話。
在指導我們孰是孰非方面,《舊約》並不繫統。 它不是按主題組織的。 《舊約》充滿挑戰且煙波浩渺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豐富多彩。 這些各不相同的書卷在恰當之時被集結成一本書。 它們要如何為我們所用呢?耶穌為我們回答這一問題指明了方向。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最早的教訓之一,就是他來不是要廢掉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太5:17)。 “成全”聽起來像技術術語,但馬太用的其實是個普通的詞,意思是“填補”。 耶穌來,是要把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填滿、並顯明出來。 他是怎麼做到的?當耶穌接著說:“你們聽見有話說… 只是我告訴你們”時,他舉了很多例子解釋這種“顯明”。 例如,人或許會謹守不可謀殺的誡命卻忽略《舊約》中關於憤怒的警告。 耶穌所說的並非新的要求,好像《舊約》並未意識到憤怒是應當避免的一樣。 《箴言》書已將這一點說明。 相反,耶穌通過點明《舊約》所明說或暗示的內容——後者恰是人們傾向於迴避的——來成全律法和先知的要求。 他把經文的全部含義揭示了出來。
在另一個例子中,律法書中說:“要愛你的鄰舍”(利19:18,和合本作“要愛人”——譯者註)。 從上下文可以看出,《利未記》所說的鄰捨與你相處並不融洽,你甚或視他為敵。 也許耶穌知曉一些人,他們以為只要愛自己的好鄰居,就可以恨他們的敵人。 但《舊約》從未說過可以恨人,其他猶太著作也沒有。 《利未記》本身暗示人必須愛自己的仇敵,但人可能會錯過這一層暗示。 所以,在這樣“顯明”律法的過程中,耶穌講了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以此彰顯了律法的真意:你的鄰居可能不是你喜歡的人,但你仍然要愛他們。
我的一位朋友提醒我說,基督教倫理現已成為原則主導,充斥著諸如“我與耶穌一同站在愛、公正和解放一邊”這樣的情懷錶述。 我們自以為“愛、公正、解放”的意義是顯然的。 要落實這些原則,我們必須冒風險去接受並鼓勵其他或進步或保守的人委身於這些原則。 其中的危險則是,我們的思維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被我們的文化、社會背景所塑造。 我們很容易認為自己的思維方式一定是大體正確的——畢竟我們是基督徒,我們委身於《聖經》,不是嗎?但或許我們所需要的恰是與我們的認知對峙,或至少是對它做一些調整。
以我們對“公正”的思考方式為例。 我們很容易認為,每一個人在一般意義上都會認同何謂“公正”。 然而,不同文化對“公正”的定義各不相同。 《舊約》有一個表述被翻譯成“公正與公義”(justice and righteousness)。 對它正確的理解應是《舊約》所表述的“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 但這裡所指的社會正義又不同於我們現在對這一表述的普遍理解。 單獨地看,這兩個希伯來詞,哪一個都不能按照在英語中我們所用的這兩個詞的本義,翻譯成“公正”或“公義”。 被譯成“公正”的這個詞(mishpat)包含著諸如合理行使權威和權力的意思。 而被譯作“公義”的詞(sedaqah)則意指信實,如在個人與團體的關係中做正確的事,而對應的英文單詞“righteousness”(義或公義——譯者註)卻意味著過一種高尚的個人生活。
對我們來說,關注“公正”可能主要意味著倡導何為正確。 在《舊約》中,“公正和公義”至少意味著你所做的與你所倡導的一樣重要。 這一要求非常實際,要求實踐;關乎每個人,並要付出代價。 它意味著個人要代表他周圍的鄰舍,做力所能及的事。 對一家之主來說,它意味著要確保家庭的資源要與家庭以外有需要的人共享,並且不能因為向外人提供了工作機會就因此剝削他們。 對我們來說,這一要求就不再只局限於談論一座城市應如何解決無家可歸者的問題。 它更是指當我看到無家可歸的人就在我家附近時,我可以做點什麼為他們提供住處和所需的援助。 這不只是關於遊說政府或企業去做一些保護的工作。 這更是關於我個人——如何少坐一些長途、大量污染環境的航班橫跨大西洋。
雖然泛讀《舊約》對了解基督教倫理是必要的,但如果我們必須將它歸納為一點,那麼律法書中最重要的命令是什麼?耶穌對這個關鍵問題的回答為我們理解聖經倫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導(馬太福音22:36-40)。 猶太神學家喜歡爭論哪條誡命是最重要的,儘管答案幾乎確定無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申6:5)。 與其他一些猶太教師相似,耶穌還用律法書中的另一個命令來強調這一條誡命,即要愛自己的鄰居。 他教導說,愛人如己應與愛上帝並列。
隨後,耶穌又補充了一個發人深省的觀點,那就是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這是一個驚人的說法,但它也是理解《舊約》倫理的核心。 當你好奇律法中某個個別規則的意義、或不解上帝為何竟會要求某條特別的命令時,總是值得發問:“這條命令怎樣叫人活出對神、對鄰舍的愛? ”
讓我們來思考一個例子:按照《舊約》的教導,人若埋葬去世的家人就會變得不潔;男人射精後也會變得不潔。 這些關於潔淨的條例是如何表達對神的愛的?我們很容易認為它們和罪有關。 但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 關於潔淨的條例本身並不關乎罪——直到你忽略了它們。 參加葬禮,或與合適的人發生性關係,在道德上並無不妥。 錯的是忘記了造物主和祂的造物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潔淨的條例的一個重點,就是人與神之間的這種重要區別。 這也是《聖經》所說的“聖潔”的部分意思。 這些條例承認,上帝在祂的本體中與死亡和性無關。 我們很多人所生活的文化環境都避諱思考死亡,卻痴迷於性。 《利未記》中的條例提醒我們,死亡是人類經歷中的一個慣常部分,但也是非自然的,是由人類墮落而來的。 同樣,這些也提醒我們,性是人所有的,固然好,卻不在神性的範疇。 這一切都進一步說明,倫理在《舊約》中並非一個獨特的範疇。 我們是誰,神是誰,與我們應該做什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舊約》承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並據此陳說。 我們在耶穌與一些法利賽人關於離婚的討論中清楚看到了這一點(馬可福音10:1-12)。 當被問及對此問題的看法時,耶穌反問他們:“律法怎麼說呢?”他們表示律法允許離婚。 但耶穌指出,律法允許離婚是因為以色列人的心剛硬。 如果回顧創世之初,神造了第一個男人和女人時,你無法想像離婚會是這場景中的一部分。 但在《申命記》頒布這些條例時,神承認有些男人會把妻子趕出去,所以祂提供了一個規則來規範這種駭人事件的發生,同時為妻子提供一些保護。 就像奴隸制問題一樣,在這裡,律法既闡明了上帝創造之初的理想和願景,也為我們沒有能力達到這個理想和願景的事實留出了余地。 這種模式絲毫沒有削弱神的公義,反而更加突出了祂對我們的憐憫。
那麼,我們今天應如何應用《舊約》及其所描述的道德準則呢?基督徒要怎樣才能遵守被使徒和早期基督徒珍視為“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益都是有益的”經文呢?在我們在努力學習《舊約》、尋求按著神的啟示生活的時候,可以提三個問題:《舊約》中教導的涵義需如何“顯明”出來? 《舊約》中的教導是如何表達對神和對鄰舍的愛?最後,《舊約》所闡釋的創世理想究竟有多完備,卻又在多大程度上體恤了我們的頑梗心腸?
可以肯定的是,追求創世之初的理想、而不僅僅滿足於妥協,這是很大的挑戰。 但《舊約》的倫理是耶穌教導的基本內容,他給了我們實踐這些教導所需的工具。 如果《舊約》對耶穌來說有如此的核心要義,那麼真正的問題就從“作為基督徒,我們怎樣才能把《舊約》倫理應用到生活中去”變成了“我們怎麼能不這麼做?”耶穌已經讓我們有了做到的可能,藉著祂的死和復活,在我們還根本做不到時祂就已經覆庇了我們。
約翰·戈爾丁格(John Goldingay)是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舊約》教授。 本文改編自他的《舊約倫理學:導覽》一書(校園團契出版社學術書庫)。
翻譯:許珏
責任編輯:吳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