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空巢期是上帝的機會

如何從大使命的角度重新思考為人父母的生活?

Christianity Today August 23, 2023
Hero Images / Getty

近期,我的一個朋友熱淚盈匡地跟我說:「我再也不是媽媽了。」她的意思是,她的孩子們去不同州讀大學了,她的巢空了,她的心因著這種巨大的變化而難過。過去二十年來,她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圍繞著孩子,她需要時間消化孩子離巢的悲傷,這很正常。

許多孩子已經成年的基督徒媽媽也有同樣的感受。至少令人欣慰的是,母親的身份不是短期的委身,而是一生的盟約。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耶穌傳道的整個過程中都在場,並被提及是見證耶穌受難的人之一。事實上,耶穌死前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確保祂的母親得到認可且有人照顧(約翰福音19:25-27)。如果馬利亞是我們的榜樣,那母親的身份就不會受到年齡或距離的限制。

雖然當我們的孩子離開時,我們的家或「巢」可能感覺空蕩蕩的,但為人父母不僅止於他們的童年時代,更不僅止於家的圍牆。當我們試圖重新構想我們的「巢」時——尤其在節日即將來臨之際——不妨想想以下四種可能性:

1. 視你的巢為「開放」的,而非「空的」

「空巢老人」一詞有時帶有空洞、無盼望和喪失身份感的含義。但是,這些養育過孩子並將他們推向世界的人有著獨特的智慧、知識和恩典。我們的生命是充實的,不是空虛的,我們在歲月裡得來不易的智慧是上帝可以使用的工具,用以向周圍的人傳福音或帶領門徒。正如《約伯記》的作者所說:「年老的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約伯記12:12)。

此外,母親的身份不僅僅局限於我們親生的孩子,也包括我們被呼召去關心和愛護的其他許多人——我們朋友的孩子、我們主日學的學生、我們的同事、朋友和鄰舍。換句話說,我們的巢不是空的——它一直延伸至我們周圍的人。

2. 與年輕的母親同行

聖經邀請長輩以生命影響年輕的一代(提後1:5;提多書2:3-5;希13:7)。當我們視自己的巢穴為一個成長的空間,而不是一個空巢時,我們會發現我們需要為其他需要我們支持的女性騰出空間。正如萊維娜·穆蘭迪(Levina Mulandi)所:「提多書2:3-5告訴我們,年長的婦女被呼召參與在年輕女性的生命轉變裡⋯⋯這種模式不僅能改變ㄧ個人的生命,也能改變我們的社區和基督的永恆之城。」

多年前,我有幸加入一個MOPS小組(美國各個教會間行之有年的媽媽團體),該小組為每位母親指派一位指導媽媽。擔任輔導的媽媽通常有至少一個念國中的孩子,比被輔導的年輕媽媽更年長、更有智慧。直到今天,我仍然和我的導師保持著聯繫。無論我是每天還是每年與她聯繫一次,我都知道她的智慧對我的母親之路有所啟發,能指引我回到上帝身邊。

當你組織著自己的空巢時,找一位你可以在背後為她禱告的年輕母親,她能在智慧的光照下接受你的指引。如《箴言》告訴我們的:「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安居」(箴言11:14)。

3. 重振與青壯年孩子的關係。

發展心理學家愛利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認為,儘管青壯年子女正在從父母那裡獨立出來,他們仍在尋求親密關係。他們渴望與人建立深厚的關係,當他們無法滿足這種需求時,往往會感到孤立和孤單。

換句話說:雖然我們的青壯年子女可能在地理位置上和我們很遠,他們內心仍渴望與我們有親近的關係。他們希望被視為成年人,而不是孩子,我們之間的關係氛圍自然地有所變化。但是,當我們把孩子們當作成年人來接納,以同理心和洞察力與他們相處時,我們就能敞開ㄧ座大門,與他們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以及更深層次的屬靈門徒訓練。

在這裡,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再次成為我們很好的榜樣。我們可以說,她「養育」成年兒子的方法,就是在祂服事、成年及死亡的人生轉變過程裡與祂同在,甚至是最終站在祂的十字架前(路加福音2:19)。

我們的孩子也需要我們的陪伴——即使我們在很遠的地方。

4. 思考巢穴外的事

有些基督徒成為母親後會暫停自己的事業,等孩子離家後再重新開始。我自己的母親正是其中一員。身為沒有多餘資金或額外時間的年輕父母,我出生後,母親便無法完成護理學位。然而,在我高中畢業那年,她開始一邊全職工作,一邊完成學業。我看著她追求埋藏多年的熱情,反過來又給了我勇氣,讓我記住,無論我在孩子們年幼時放下了什麼,未來都可以在上帝的安排下重新拾起。

艾瑞克森認為,中年人的核心挑戰是找到值得自己投資的事物,也就是所謂的「生成力(generativity)」。生成力包括透過做志工、第二職業(例如我母親)、有益於社區的嗜好或其他慷慨的行為,有意識地為下一代留下自己的印記。根據基督徒的大使命(馬太福音28:19-20),這個時期讓我們有機會將我們的巢穴擴展到自己家庭以外的地方,將福音傳給我們接觸到的人。

正如聖經所述,上帝喜悅我們生命中的每個細節。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能持續茁壯成長、結出果實,將榮耀歸給上帝。詩人告訴我們,那些「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的,必發旺在我們神的院裡。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篇92:13-14)。

當我們心裡惦記著上帝永恆的旨意,我們便能相信祂會看顧我們孩子成熟的過程,也會在我們努力向他人敞開我們的巢穴時看顧著我們。

維多利亞·里奧拉諾(Victoria Riollano)是六個孩子的母親、作家、演講家和心理學教授,居住在華盛頓特區。欲了解她的事工Victory Speaks,可至Facebook或victoryspeaks.org。

翻譯:Yiting Tsai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Telegram關注我們。

Our Latest

中國教會嘗試更深入紀念聖誕節的意義

中國教會在宗教限制及神學變化的背景下尋求深度參與節期的方式。

「主禱文」的真實意義

主禱文是個邀請我們加入一個「逆文化而行的群體」的邀請函。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讓天和地啼哭吧!

那使天地萬物存在的「道」竟然成了肉身——從和我們一樣的起點開始,成為一個只能以啼哭表達自己的嬰孩。

台灣人的薩滿信仰

在這片鬼魂遍地的土地上,聖靈還有空間運作嗎?

為憤世嫉俗的心找到解方

當基督徒專注於眼前的鄰舍,能帶來更實際的改變、成為社區裡的一道光。

基督徒應是公共廣場的光芒

在最佳狀態下,基督徒的見證能夠照亮公共領域;但在最糟狀態下,我們讓自己成為狡猾的政治利益的道具。

將臨期與「世界末日」息息相關

盼望來自於人類歷史外的某種事物,超越樂觀及絕望的循環。這種盼望存在道成肉身的上帝之中。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