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腓立比書2:5-11
對腓立比書2:5-11中對耶穌基督美好頌讚的一種常見解讀,是認為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完全無法理解的悖論:神的大能之子,與祂的父一起從無到有創造一切,後來卻虛己成了卑微的人——相當於強大的君主淪為一隻匍匐爬行的蟲。
這種閱讀《腓立比書》2章的方式,強調了聖子道成肉身前的榮耀與祂在塵世生活中所受的屈辱之間的不匹配。在大多數英文譯本中,though(即“儘管”,《和合本聖經》沒有做類似強調——譯註)這個小詞一直是這種解讀的重要線索:“儘管他本有神的形象,卻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第6-7節,斜體字強調)。儘管與父神同等,聖子耶穌卻選擇為我們放棄這種地位。
這當然是對保羅話語的一種合理解釋。但是原文的語言似乎模棱兩可,翻譯時也可以不使用“儘管”這個表示反差的連繫詞。保羅的本意可能就是要表達一個很微妙的不同的意思:因為他本有神的形象,所以耶穌才虛己。 以第一種方式解讀時,神之子的榮耀與祂的虛己之間存在著一種根本性的不相稱。我們知道前者,即使我們也知道後者。用這種方式來理解保羅的話顯然也有不少真意,因它強調了神為了親近我們而願意付出的代價。
但用第二種方式解讀保羅的讚美詩時,神兒子的永恆光輝與祂在道成肉身中的自願虛己之間卻有著某種神秘的一致性。後者顯明或解釋了前者的真正含義,可以說,神的品格“自始至終”都是無私給予的愛。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了解聖子耶穌與父神同等的真正含義——當這種同等轉化為人類生命形式時是什麼樣子的——那麼我們就應該看向馬利亞懷中的小嬰孩,看向那在髑髏地十字架上的淒慘形象,以及那在第一個複活節的清晨對他的朋友們說平安的溫柔園丁。通過為我們生、為我們死、為我們復活,耶穌不僅向我們展示了真正的人性——祂更向我們展示了神的神性本質上所能企及的程度。
衛斯理·希爾(Wesley Hill)是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聖公會三一主教座堂的牧師,也是密歇根州荷蘭西部神學院的新約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