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減的好處

12月14日將臨節靈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4, 2023

約翰的門徒和一個猶太人辯論潔淨的禮,就來見約翰,說:「拉比,從前同你在約旦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他那裡去了。」約翰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我曾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見證。娶新婦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著,聽見新郎的聲音就甚喜樂。故此,我這喜樂滿足了。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約翰福音3:25-30

覺自己被取代的滋味總是很不好受,施洗約翰的門徒也很不喜歡這種感覺。當約翰和他的門徒在撒冷附近為人施洗時,耶穌也開始在附近的猶大農村為人施洗。約翰的門徒擔心「每個人」都去耶穌那裡受洗(約3:26),也許他們以為他們的老師也會有類似的憤慨或競爭性的回應,但約翰卻向他們展示了福音的悖論之美。

約翰的門徒擔心事情稍後會有意想不到的轉變,但約翰提醒他的追隨者們他經常說的話:「我曾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祂前面的」。事實上,當聽到耶穌的事工滿有成果時,約翰說他的喜樂「滿足了」(約3:28-29)。約翰受歡迎的程度正在慢慢遞減。他的成就正在消退。他的影響力正在下降。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會讓人感到沮喪和嫉妒,但對約翰來說,這為他帶來了喜樂。這就是福音的美麗悖論。基督徒的生活就是為了尋見而失去。為了獲得那不能失去的而付上那能失去的。甚至是為了活著而死去。這意味著,有時後越長越渺小、失去對外界的影響力或地位下降,也許是件好事。

約翰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30)。在聖誕/降臨節這個季節裡,我們的生活通常更是忙碌且有著各種「增長」——有更多的事要做,有更多的東西要買,有更多的人要見——但也許,你正處於一個遞減的季節。你可能失去了你愛的人,餐桌上的椅子變少了。丟掉工作後,你的行程表可能更空了,聖誕樹旁的禮物也可能更少了。就像約翰的門徒一樣,我們可能會擔心或哀悼這些充滿不確定性的變化。然而,在提醒門徒他不是彌賽亞之前,約翰提醒他們這一切都是上帝給他們的禮物(27節)。我們見到,約翰對自己的任務有正確的認知。他沒有把自己看得太高,好像自己就是基督,但他也知道自己在上帝的計劃裡是有價值和目的的。在約翰福音第一章中,作者提醒讀者們,施洗約翰「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基督才是「真光」(1:8-9)。約翰知道自己的角色很重要,但他的任務並不是上帝最終的目的。

在這個將臨節,我們可以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任何成就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功勞,而是上帝的恩典毫無保留地澆灌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可以順服上帝對我們的安排,無論祂是給予我們或收回什麼,因為我們的生命不是自己的,而是屬於上帝的(林前6:19)。無論我們的人生處於何種境地,我們都可以謙卑地相信真光的計劃,並為祂的名做見證。

默想:

在我們的影響力下降或減弱的季節裡,我們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找到喜樂和目標?聖靈的提醒(「我們所有的恩賜和成就都來自上帝」)如何在將臨節調整我們的視角並鼓勵我們謙卑地相信祂的計劃?

Laura Wifler是作家、播客主持人和Risen Motherhood事工的的聯合創始人。她著有多本兒童讀物,包括《Any Time, Any Place, Any Prayer》。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Books

從聖經神學看左派與右派之分

如何在投票中讓上帝國的價值得以在現世的政治中彰顯,是現代民主社會中基督徒作為公民應有的倫理責任。

台灣選民在總統選舉中投票

台灣選民在總統選舉中投票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3, 2023
Andrew Wong / Getty

我們偶爾會在網路新聞看到某國「右派政黨於此次國會大選中受挫」或者「左派分子不滿G7領袖高峰會的決議」等類似的消息。究竟什麼是「左派」和「右派」?這些政治、經濟學領域的術語跟基督徒有什麼關係?從漸進啟示的聖經神學的角度,基督徒應當這樣對左右派思維慎思明辨?

左右派分類的歷史

在電視新聞或社群評論文章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左派」或「右派」這樣的用語,指某政治人物立場偏左或偏右,或是稱某政黨為左派政黨、右派政黨等。

以左或右來分辨政治立場的方法,大約從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開始,那時法國國民議會中支持傳統君主制的議員,通常坐在主席的右邊;主張激進改革的議員則通常都坐在主席的左邊。於是,長時間下來大家就習慣以「左」和「右」來指稱這兩派不同的政治主張。

十八世紀的歐洲正處於近代民主自由思想的萌發期,加上工業革命促成了生產及經濟運作模式的改變。於是,經濟上新興的資本家和政治上的舊有貴族聯合在一起,與之相對的就是工業社會中新興的勞工和普通老百姓。資本家需要傳統政治勢力保護其財產,甚至有些資本家本來就是傳統封建貴族,他們需要國家武力協助拓展海外巿場,於是就較為支持原有君主封建制度。新興的勞工及普通老百姓則希望社會階級流動,資源能重新分配,於是就傾向改革現狀。這就形成一般認為右派屬於傳統保守,左派則支持改革,甚至有些激進的印象。

同一派的矛盾主張

然而,政治學中對於左右派的定義和內容隨歷史發展變得不易界定。甚至當代政治學在定義左右派的主張時就發現,這兩派各自在不同領域中有不同的主張,但同一派、在不同領域中的主張中卻又可能彼此矛盾。比如說,右派在經濟上希望國家不要太干預巿場的運作,讓個人可以自由發揮;政治上卻支持國家,甚至贊同以國家之力拓展國際巿場或保護本國巿場。左派在政治上主張不應有國家民族的界線,經濟上卻要求國家以公權力重新分配資源,以平衡巿場因任由個體過度自由發展而產生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結果。

這些屬於同一派、在不同領域中的不同主張彼此矛盾,且不易釐清的原因,在於左右派分類的歷史發展中政治和經濟的交織影響。不過,以世界觀來區分左右派人士,或許會更容易:右派認為人與人、國與國原本就有差別,應致力維護這樣的狀況;而左派則認為人與人、國與國原本應沒有差別,故要致力達到這樣的狀況。只是這兩種相異的世界觀有一個共同的前設:人類現狀是有差別的。

左右派:同一個前設,不同的世界觀

在共同前設的基礎上建立不同的世界觀,使左右派所追求的目標不同,導致在不同領域中有不同的主張和政策。一般來說,可以分成政治和經濟社會兩方面分別討論:

一、政治上,國家主義(右)相對於世界主義(左):右派認為國家種族的光榮和強勢是重要的,須致力爭取;左派則認為國家種族的界線應該淡化,接納多元族群。

二、經濟社會上,巿場經濟(右)相對於社會主義(左):右派強調應該讓巿場自由運作,政府不應該過度干預,讓個體在其中自由地發揮能力和才幹。左派則認為,若讓巿場自由運作,將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因此公權力應該介入,以社會福利或計畫經濟方式重新分配資源,以顧及弱勢者。

因此,在實踐上,如果以「遊戲」作為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比喻,右派會認為遊戲開始前設定公平的規則就可以了;左派則認為在設定遊戲規則時,須達成最後的結果:人人都平等,才算公平。這兩種實踐方法各有優缺點,右派的起跑點平等,可促使個人的能力和才華在遊戲過程中被激發出來,發揮創造力,卻可能使弱勢者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左派雖然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平等、互相尊重,但是齊頭式的平等可能缺乏誘因,無法激發個人潛能。

事實上,在當代政治學的分類中,左和右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是連續性的光譜,是相互比較出來的。左右的分類只是幫助我們思考政治及政策的工具,許多政策和後續影響都同時包括上述左派或右派的成分,只是比例和側重的程度不同。

舊約世界觀:經濟左、政治右

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試著以左右派的思維來看聖經中的世界觀。

在舊約,無論是摩西的律法或先知的呼籲都可見,上帝總是提醒要留意社會的扶弱功能,強調有能力者要照顧弱勢者。因此,律法一方面禁止強者欺壓弱者,另一方面鼓勵有能力的人主動施予給有需要的人。不管是孤兒寡婦、寄居受僱的,乃至貧病困苦的,都要儘可能幫助、收留;收莊稼時不要收盡,留一些給窮人拾取;借錢不收利息,借糧不要求多還(申二十四19~21;利十九9~10,二十五35~37);甚至每逢第五十年都定為聖年,那一年所有人都被宣告為自由,各歸本家本業,所積欠的債務都一筆勾消(利二十五10)。這些規定和勸勉似乎都顯示,舊約在經濟和社會方面,傾向以左派的立場要求人們行動。

可是在政治上,舊約的史觀幾乎以以色列人為中心,無疑又很有右派的色彩。例如申命記二十章16~17節的經文無視其他民族的生存權,顯示舊約高舉以色列國的國族意識。歷史書和先知書更從上帝選民——以色列民族的視角,記錄和呈現以色列的興衰史及期盼以色列國族可以再次強盛的信息。以政治學的左右派來區分,舊約至少在政治上傾向右派。

新約經濟觀

新約福音書記載,耶穌在世上的傳道歲月中最常幫助和醫治的人,都是當時社會下層階級無助的老百姓。使徒也如此切切地交代各教會和信徒,要照顧弱勢者,這樣的經節在新約不可勝數。最有意思的可能是使徒行傳二章44~45節所提到的:「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要的分給各人。」這段經文或許是聖經有關經濟制度立場最左的記錄了。這樣,在經濟和社會方面,新約似乎承繼了舊約的左派精神。

新約政治觀

論述完新約的經濟立場後,接下來就嘗試判斷新約的政治立場是左抑或是右。

耶穌基督所帶來的福音的確源於以色列的信仰傳統。因此,舊約的政治右派思想,就成為耶穌被迫害的原因,因為耶穌的福音不單是為以色列人,也是要傳給萬民,向不同族類開放和接納多元文化。從這角度來看,耶穌不可能是右派。事實上,耶穌身上也有某種左派的氣質,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祂對當時社會猶太教權和羅馬政權極具顛覆性的影響:祂傳道時展現神蹟能力、不同於傳統猶太律法的教導,向不同族群傳遞福音信息,以及所引起足以撼動羅馬政權的社會運動。耶穌彷彿是一名革命分子,祂帶來改變!

但耶穌真的是左派嗎?不!福音雖然按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的順序傳播(徒一8),透過福音的傳播,新的成員進入上帝國子民的群體之中,也成為上帝的子民。這種上帝國群體性的認同,高舉上帝國的地位,從政治學的分類來看,卻是右派思維。只是新約之後的右不只侷限在以色列人的右,而是經過左的顛覆、改變和開放之後,形成新的群體認同,形成新的上帝國的國族意識。這是上帝啟示祂救贖計畫的步驟:大破之後的大立。

在耶穌的事工中我們看到被壓抑的個人得自由和釋放,也看到新的上帝國群體的認同在成形。我們看到耶穌以左派的方法向沉痾已久的猶太信仰發動革命,挑戰羅馬固有的政治制度;但又看到祂來成全猶太傳統信仰中的盼望和律法,沒有用武力推翻羅馬帝國,卻在其中建立了新的上帝國,一如右派的主張和嚮往。

在耶穌的事工中,可以看到祂以左的方式破除舊的右,而形成新的上帝國——有左的內在,卻是右的外表!

左派世界觀

右派世界觀

世界主義

國家主義

社會主義

巿場經濟

結果人人公平

起步點人人平等

減低個人努力誘因

激發個人潛能

使強弱者平等

弱者難以翻身

左右交錯的世界歷史

二次大戰後,因極右派納粹德國的歷史教訓,世界主流政治價值觀偏好左派的思想,甚至當代宣教學也不乏以左派立場,檢討十九世紀西方的宣教運動中所隱藏的右派元素,更不用說一九七○年代興起的解放神學和婦女神學等。經過了半世紀左派思想的主流浸潤,大部分國家的國家意識漸漸模糊,以致全球化興起,各種產業全球分工,資訊、服務及資金無國界地流動,意外地提供了右派重商主義者發展的空間。半世紀的全球化潮流,國際間資本和資源越發往少數企業和個人集中,形成另一種強弱不等、甚至強者剝削弱者的情形,於是反全球化的新左派又興起。

同時,政治上的右派思維在那些因參與全球化而開放國界的國家中悄悄復燃。他們發現全球化後,自己國內的巿場及資源被那些未完全尊重自由市場機制的國家侵蝕和吸收;於是幾年前開始,國際政治出現以右派思維重新塑造格局的情勢,這是六年前美國前總統川普上台後很明顯的路線轉移。

聚焦於天國降臨

無論在聖經中或現實國際政治中,我們看到左和右的路線不斷交錯發展,甚至互為表裡。以聖經的漸進啟示來看,右派不盡然都是不好,左派也不一定令人心慌,這正是以賽亞書三十章21節說的:「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或向左、或向右,其中不變的是對公義的堅持,聖經中的「義」不單只是標準而已,更是合宜的意思。我們看到聖經中上帝的作為有時以右為手段、左為目標,有時以左為方法、右為目的;因時因地而應用,但求合宜,終極定焦於上帝國的來臨。

基督徒的投票智慧

因此,當今日基督徒在思考政治發展時,必須有智慧,先判斷現狀為何,接著思考應該用什麼樣的政策來調整或發展才是適合,上帝國的價值才得以在現世彰顯。這才是現代民主社會中,基督徒作為社會公民應有的倫理責任。

台灣明年即將進行總統及立委選舉,負責任的基督徒公民理當慎思明辨台灣當前所處的形勢,或許也可以用本文介紹的左右派思維來分析各候選人提出的政策,試著跳脫口水政治及八卦流言,理性選擇適合台灣當前所需的領袖和代議士。

黃惠鈴德國科隆大學社會經濟學博士,台灣神學研究學院道學碩士

我們忘了自己屬於上帝

12月13日將臨節靈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3, 2023

第四日

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祝永恆之君的就職典禮,就是在慶祝我們如何因著耶穌從罪和死亡的束縛中獲得自由。我們這些曾遠離上帝的人被帶到上帝身旁,與祂恢復了關係,獲得永恆的安息(弗2:13)。

使徒彼得的話是寫給生活在羅馬帝國的外邦基督徒的,他稱他們為「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在這個階級制度非常重視公民身分的羅馬世界裡,這些基督徒並非公民,被視為臨時居民。當時的羅馬對宗教自由的寬容度也在逐漸降低。彼得寫信給逐漸被邊緣化和受迫害的基督徒,他們因效忠耶穌王而受苦。

在彼得前書2:9中,彼得為他的讀者提供醫治的良藥,提醒他們「是上帝而不是他人」決定他們真實的身份。彼得用四個片語來形容他們在基督裡的身分:被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

彼得的話可以追溯回《出埃及記》19:4-6,當時,上帝向摩西解釋了祂與以色列人立約的目的。上帝將以色列從列國中分別出來,是為了向世人展示「敬拜獨一真神」是什麼意思、會有著什麼樣與列國不同的生命樣式。若以色列人願成為上帝祝福列國的管道,他們會經歷到祂的祝福。

但苦難和迫害會使一個民族喪失人性和道德,剝奪他們的尊嚴和盼望。這個世界試圖從基督徒身上奪走的東西,彼得奮力去恢復。他提醒這些「客旅和寄居的」,他們的真實地位很高。因著基督,他們如今是亞伯拉罕家族的ㄧ員,可以直接接觸上帝。他們擁有皇家祭司的永恆地位,被上帝分別出來引領萬民歸向祂。

因著福音的好消息,我們這些曾經被奪去人性的人重新獲得了人性,滿有力量及尊嚴,因為我們是祂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的。

但在這個充滿罪和邪惡的世界裡,我們很容易忘記這個事實。

我們忘了自己屬於上帝。生活的掙扎蒙蔽了我們的雙眼,我們難以看見因著身為祂的子民而擁有的永恆盼望。

但雪莉·凱撒(Shirley Caesar)曾說:「我們擁有的這份盼望不是世界給予我們的,因此世界也無法奪去。」無論黑夜有多麼黑,我們始終擁有盼望。因著基督,上帝堅定的愛和信實會永遠跟隨我們。因此,在苦難和迫害中,我們的眼目要注視著永恆,而不是短暫的世界。我們要記住,我們的身份、價值和呼召是由上帝決定的,而不是由這世界決定的。我們永遠會是祂的子民;我們將在永恆的家裡與祂同住。

默想:

對於我們身為「被揀選的族類」和「屬神的子民」這一身份的理解如何影響我們對苦難和迫害的看法?這個世界試圖透過哪些方式來定義我們的身份和價值?我們能做什麼來避免忘記我們真實的身份是由神而定的?

Elizabeth Woodson是聖經教師、神學家、作家,也是The Woodson Institute的創始人。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畢邁可(Mike Bickle)承認過去的「道德失敗」但否認性侵

IHOP創辦人在該事工啟動第三方調查時首次發表聲明。

IHOPKC創辦人畢邁可(Mike Bickle)

IHOPKC創辦人畢邁可(Mike Bickle)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3
Courtesy of IHOPKC

堪薩斯國際禱告殿(IHOPKC)創辦人畢邁可(Mike Bickle)承認自己20多年前的「不當行為」和「道德失敗」,但他說今年出現的針對他性侵的指控是不實的。

畢邁可週二首次公開回應近期的性侵指控,稱自己已經為「過去的罪孽」悔改,為此事對他的家庭和事工造成的影響道歉,並要求追隨者不要在網上為他辯護 。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在20多年後的今天才發表公開聲明?這是因為近期有人拿我20多年前說過或做過的事面質我——我相信那些事已得到處理,並且在耶穌寶血的澆灌之下,」他寫道。「既然這些事現在已被公開,我想公開悔改。」

一群前IHOPKC領袖今年10月發表一份聲明,稱畢邁可被指控性行為不端正,「沒有遵守婚姻盟約」,他們也聽到「幾位受害者」的確鑿證據。在上週的《羅伊斯報告》(The Roys Report)中,一名女性指控畢克爾27年前在她於IHOPKC實習時性侵她。

自從IHOPKC領袖著手調查這些指控,畢邁可於10月26日暫時離開事工。經過幾週的反覆起伏,該教會於週日宣布進行第三方調查。畢邁可說他在10月28日起草了一份聲明,但他的法律顧問建議他再等等。

現年68歲的畢邁可沒有詳細描述他過去的「不當行為」,只說他不承認「某些人所說的更強烈的性行為」。並稱性侵為「虛假的指控」。

他說自己之前已經「即時且真誠地悔改」,儘管他仍然為自己的罪孽感到悲傷。

今年秋天早些時候,一群前IHOPKC領袖——該教會稱之為「倡導團體(advocacy group)」——得知對畢邁可的指控橫跨數十年之久。曾在IHOPKC執行領袖團隊和董事會任職的羅戴恩(Dwane Roberts)和布萊恩·金(Brian Kim),以及先鋒基督徒團契前牧師馬丁(Wes Martin)說 ,他們曾試圖直接與畢克爾會面,但遭到畢克爾的拒絕,於是他們向IHOPKC領袖提出自己的擔憂。

呼籲IHOPKC提高機構透明度並承擔責任的領袖認為,畢邁可對自己「不當行為」的懺悔有所不足。

傳道人喬爾·理查森(Joel Richardson)發文表示:「畢邁可只承認自己實際罪行的一小部分。這種回應僅僅是種公關行為。」

IHOPKC聘請來自國際危機資源機構大衛之家(David House Agency)的艾瑞克·沃茲(Eric Volz)作為他們的新發言人。沃茲稱畢邁可的聲明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並說:「顯然地,這件事有兩面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100%需要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來調查的原因。」

畢邁可是靈恩派基督教的重要人物,他的禱告運動在全球各地推動了數百個「禱告之家」。在巴西,弗洛里亞諾波利斯禱告之家(Florianópolis House of Prayer in Brazil)是第一間在調查期間與畢邁可保持距離的教會。

畢邁可提及社群媒體上圍繞這些指控的爭論和網路上的謾罵。他建議家人和朋友不要為他辯護,也不要侮辱詆毀他的人。他說:「我相信主會照著祂的時機說出祂所看到和祂所認為的關於我的話。」

IHOPKC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週二的聲明,並告訴追隨者:「請繼續禱告…」

畢邁可計劃繼續遠離公開的事工,可能離開「一段較長的時間」或甚至可能無限期離開。

「我認為這是神對我生命『延遲』的愛的管教(希伯來書12:6, 11)。我會參考其他領袖的意見來決定離開的時間將持續多久——可能會很長,甚至可能是永久性的,信中說。「只有在神透過他人向我認可的情況下,我才會重新參與講道事工。」

相關新聞報導(按時間順序):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如何看見榮耀

12月12日將臨節靈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3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哥林多後書3:17-18

榮耀」這個詞第一次真正引起我的注意力,是在一個炎熱的週日早晨,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一個以黑人為主的教堂裡。我是一位年輕的客座傳道人,當我講道時,呼喊著「榮耀!」的聲音在後排的座位上反覆響起,並且音調渾厚,帶著讓人難以抗拒的屬靈權威。後排那群無畏的婦女們具備一種我這個剛從神學院畢業的學生所沒有的東西。當我向她們所愛的教會講道時,我更專注於在悟性上把我的文字連結在一起,好傳遞我的經文知識,而不是專注於她們如此美麗的宣揚著的那真實的「榮耀」。對當時的我來說,「榮耀」一詞在我的思想或談話中並沒有佔很大的篇幅。榮耀的概念似乎很模糊,甚至讓我有點不舒服。但那天,我決定去理解那些婦女所知道並宣揚的事。聚會結束後,我和她們聊天,並認識到,她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她們並不是為了煽動情緒而喊出ㄧ些生硬的宗教詞彙——她們一直以來都視「聖徒的聚會和福音傳講」為她們分享神的榮耀並與聖靈交通的方式。

她們充滿活力的信仰提醒了我,我們正在成為我們眼裡「所看到的畫面」。當我們定睛在耶穌身上,在生活中經歷神的同在和大能時,我們就會越來越理解並反映出祂的榮耀。另一方面,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自己或周遭的偶像時,極大的束縛也隨之而來。耶穌為聖靈與我們的同在開闢了道路,使我們能擺脫罪的捆綁,看見主的榮耀。祂的降臨揭開了我們心靈的面紗,為我們帶來「得以看見祂的榮耀」的祝福,以及「得以被祂改變」,變成同樣榮耀的存在的祝福(林後3:17-18)。

多年前的那個星期天早晨,我意識到——並且我周遭的親朋好友也意識到——我已離開了我的舒適圈。那天,禮拜結束後,當我和婦女們分享我所面對的挑戰時,一位女士說:「祂會幫你渡過難關的!」在我的人生旅途和牧職生涯裡,我一直都很需要這樣的鼓勵,幫助我的眼目緊盯著耶穌。

對我來說,這些婦女就像天使們一樣,高呼「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路2:13-14)」她們宣告主的榮耀,並將我引向救主的同在、大能和平安。我希望她們每個星期天都能出現在我的教會,幫助我看見耶穌——祂的到來是為了幫助我們都能像祂一樣。

默想:

想一想,「榮耀」一詞在敬拜中的意義。你會如何描述你對榮耀的理解?這個概念如何影響你和上帝的關係和你的敬拜?我們常常感恩教會團契、社區幫助我們定睛在耶穌身上。你所在的信仰群體是如何支持及鼓勵你定睛在上帝的榮耀裡?

過去23年來,Steve Woodrow擔任科羅拉多州阿斯彭市Crossroads Church的教學及指導牧師。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我們相信有奇蹟,為什麼不相信有外星人?

鑑於神蹟存在的假設,基督徒可能更容易接受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3
Illustration by Christianity Today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在過去,所有關於無法解釋的空中現象(英文為UFO/UAP,不明飛行物體)的故事只會出現在誇張或專門吸引流量的網站上,或是雜誌架最底層不知名報社的報導裡。但如今情況不同了,連主流新聞媒體都在報導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

和過去一樣的是,標題依然很吸引人:美國政府找到載有「非人類生物」的墜毀太空船。甚至還有一本新出版的,如同《時代》雜誌ㄧ篇文章標題所暗示的,該書詳細描述了「政府正在研究外星人,以及他們為何有可能存在」。

也許現在是基督徒開始提出一些嚴肅的「假設性」問題的時候了,例如「如果明天報紙頭版刊登找到另一個星球存在生命的證據,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把我帶入 了我所探索過的一些最迷人的神學領域——我在我近期出版的《天體生物學與基督教教義:探索宇宙中生命的意義》書中探討了其中的一些問題。

我也是受邀參加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資助的普林斯頓神學研究中心天體生物學社會影響研究計畫的二十多位神學家之一。在研究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基督教思想家對地球以外生命的思索已有些歷史。為什麼會這樣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基督教的世界觀有一套獨特的先驗假設(prior assumptions),這可能讓我們更願意(而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更不願意)相信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讓我們以人們對這個不明飛行物的反應為例(主要是科學家最興奮):2017年9月9日,「‘Oumuamua」(夏威夷語,意為「遠方的信使首先到達」)進入太陽系,一度非常靠近太陽(離地球也不遠),時速接近20萬英里。這是我們在太陽系觀測到的第一個「星際物體」——它是在恆星之間旅行的天體,與彗星等其他會受到太陽引力束縛的天體不同。

這已經足夠引人注目了,但‘Oumuamua還有其他一些不尋常的特性。我們無法準確地確定它的形狀,但它似乎是個奇特的細長物體,像一根拉長的雪茄,也可能是個圓盤(甚至是個飛碟,如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常見的那樣)。當它靠近太陽時,它的軌跡也很不尋常。

我們該如何看待‘Oumuamua呢?這些不尋常的特性是否暗示它並非一般的物體,而可能是另一個文明所造的東西呢?

哈佛大學天文物理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認為‘Oumuamua奇特到若我們將它視為外星加工品/文物才是最合理的解釋。另一方面,哲學家克里斯托弗·考伊(Christopher Cowie)認為,即使銀河系中存在其他生命,外星文物也實在太罕見,不足以成為‘Oumuamua的合理解釋。

勒布和批評他的人的分歧點不在於‘Oumuamua是否奇特,而在於這是否算得上其他文明的證據。批評者認為,這種文明不太可能出現,所以解釋它「雖然以自然物體來看待很奇怪,但它仍是自然的」會更合理。相較之下,勒布認為這種文明可能很普遍,所以'Oumuamua'更有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而不是什麼怪異的自然物體。

天體物理學家查爾斯·萊恩韋弗(Charles H. Lineweaver)用貝式定理對'Oumuamua進行研究:證據的合理解釋取決於我們先前的假設。也就是說,這是一艘外星飛船是否有可信性,取決於我們的其他假設——例如我們認為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貝式定理邏輯學的始祖,托馬斯·貝葉斯(Thomas Bayes),是17世紀英國長老會的牧師,他的開創性工作可能是由哲學家大衛·休謨(在《人類理解研究》中)對奇蹟的攻擊引起的。休謨認為,我們不應該接受關於奇蹟的敘事,因為——在他看來——對所有非同尋常的事件,總是會有個可能性更高、奇蹟以外的解釋。我們的解釋取決於我們的假設,而休謨的假設並沒有往上帝的方向延伸。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貝葉斯是否真的受到休謨著作的啟發,但他的朋友理查德·普萊斯(Richard Price)將這兩個事件聯繫在一起。普萊斯是一位神學博士,在貝葉斯去世後,普萊斯將他的統計學著作帶到公眾視野裡。貝葉斯針對休謨對奇蹟的質疑所寫的論文也在幾年後發表(《論基督教的重要性、歷史證據的性質和奇蹟》)。貝葉斯認識到,我們會根據自己的預設將事件解釋為可能或不可能,而普萊斯將這一邏輯應用在奇蹟上——據我們所知,這是「貝氏定理」的首次應用 。

身為一個公認的不可知論者,休謨對上帝持懷疑態度。因此,他認為以奇蹟來解釋突發事件,不如以自然來解釋合理,即使他尚且不知道自然的解釋是什麼。但是,像貝葉斯或普萊斯這樣的基督徒,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個故事。如果你相信上帝,相信耶穌是上帝道成肉身,那麼,認為基督可以化水為酒或平息風暴似乎一點也不牽強。

或者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有可能相信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從18世紀到20世紀,有一種常見的(但錯誤的)假設認為,與科學相比,宗教缺乏想像力,宗教需要科學的新發現來激發他們思考地球之外的生命。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就曾提出這樣的指控,他問道

為什麼幾乎沒有一個主要宗教在研究科學後得出結論:「這比我們想像的要好!宇宙比我們的先知所說的要大得多,更宏偉、更微妙、更優雅。上帝一定比我們夢想的還要偉大?」相反的是,他們總說:「不,不,不!我的神是個小神,我希望他一直這麼小。」一個強調現代科學所揭示的宇宙之偉大的宗教,無論它是新的還是舊的宗教,或許都能喚起人們在傳統信仰裡難以激起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然而,自15世紀中葉以來,基督教神學家就一直在思考地球之外的生命問題(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神學家的思索歷史則更長)。如果說基督教對這主題的論述有什麼令人沮喪之處的話,那就是它們的篇幅往往不是很長——作者們總是興高采烈地提到這種可能性,然後就繼續討論信仰。看來,這些思想家並沒有擔心到要對這主題大談特論。

在15世紀,我們有方濟會修士,紀堯姆·德·沃魯永(Guillaume de Vaurouillon),還有庫薩的尼各老(Nicholas of Cusa),他可能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神學家。17世紀則有道明會修士托馬索·康帕內拉(他曾為伽利略辯護)。我們也可以加上英國清教徒神學家理察·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和英國聖公會教徒約翰·雷(John Ray),他們曾寫道,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有可能像地球一樣,擁有種類繁多的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實體物質,而且它們的性質皆與地球不同。」

十九世紀佈道家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曾,所有的受造物都是個「宏大的交響樂團」,裡面有來自「不同世界的居民,也許數不勝數,在一首和諧的樂曲中各就各位」。他相信,「可能有數以萬計的生物種族都順服於祂,並受同一永恆不變的權利和正義法則的支配。」

20世紀的魯益師(C.S. Lewis)也對外太空非常著迷,他曾就這一主題寫過一篇文章(《宗教與火箭》)和三部小說(《空間三部曲》)。魯益師並不認為在其他星球上發現生命會對基督教構成威脅,儘管這肯定會使我們思索一些耐人尋味的神學問題。

一位著名作家約翰·威爾金斯(John Wilkins切斯特主教,英國最負盛名的科學組織皇家學會的創始人)認為他有月球上存在生命的證據,但多數神學家都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進行推測。儘管如此,令人吃驚的是,有許多神學家基於神學理由,堅信地球之外存在生命——他們視此為一種肯定性,而不僅僅是種可能性。

如前面所述,你認為什麼是可信的取決於你先前的假設。許多基督教神學家的假設是,上帝創造可居住的地方是為了讓這些地方有人居住。因此,我們看到神學家們不僅沒有拒絕宇宙中可能存在其他生命的觀點,反而認為地球之外普遍存在生命。 事實上,他們假定,幾乎所有生命可以生存的地方都會有生命。

如果你的假設是生命是最重要的事,尤其是對上帝而言——因此,宜居之地是為了被居住而存在——你就會發現,宜居之地若仍然光禿禿,很讓人難以置信。因此,從歷史上看來,基督教神學家往往可能高估了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數量。這似乎源於這樣的假設:上帝會讓人居住在有生命的地方,而有生命的地方才是有價值的。

我對宇宙是否充滿生命持非常開放的態度,但我會說上一段提到的一些假設是錯的。宇宙中各種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光彩,無論是否有人居住,它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見證著上帝的榮耀。

20世紀法國羅馬天主教神學家吉恩·圭頓(Jean Guitton)曾道,地球之外存在無人居住的浩瀚宇宙是不太可能的事,因為那會使「雕塑的基座太大」。換句話說,宇宙就像一個畫框,大到壓倒了畫框中心的畫作(地球)。

我認為這種說法錯了兩次。首先,即使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一個大得難以想像的宇宙也不會成為地球上的生命(尤其是具有自我意識和與上帝有關係的人類)過分輝煌的背景或畫框。

其次,僅僅視宇宙的其他部分為地球生命的舞台,這種想法有任何益處嗎?宇宙有它自己的榮耀和尊嚴,我們不能只根據它與我們的關係來評斷它。畢竟,我們並不是唯一有使命去讚美上帝的生物;天空也是(詩篇148:3-6)。天空本身是陌生的、不可捉摸的,以至於上帝在責備約伯質疑祂的主權時提到了天空(約伯記38:31-33)。

每當談及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普遍性時,我會讓科學來告訴我各種新的數據及資訊。無論我們發現宇宙裡有很多其他種生命還是根本沒有生命,我都不會感到不安。

不過,如果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地方,我會有點驚訝。畢竟,我們直到20世紀末才知道其他恆星周圍是否存在行星,而事實證明它們無所不在。找到外星生命的證據可能是一項相當大的壯舉。並且,隨著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於2021年發射升空,我們探測其他行星周圍生命跡象的能力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它能感知紅外線,是測量其他行星大氣中氣體平衡的理想工具,能確認生命存在的蛛絲馬跡。

基督教神學家曾對如何定義「活物」以及什麼算是「生命」進行大量的思考。例如,天使是《聖經》中提及的地球之外有生命的一個例子,也是基督教想像力中的一個特色——無論它們與其他生物的生命是否有極大的不同。

聖經裡沒有提到宇宙中的外星生命——這個事實很重要嗎?我不這麼認為,尤其是當我們考慮到聖經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的時候。

在聖經中,上帝以人類的方式對我們說話。這是否使我們對上帝的理解變得如此人性化,以至於其他生物不會像我們一樣思考上帝?許多神學家,如加爾文,都談到了上帝的「適應性(accommodation)」——上帝以受造物能理解的方式和他們說話。關於上帝的知識和上帝的啟示肯定會以不同的方式「適應」不同的受造物,使他們能夠理解祂,而所啟示的和認識的是同一個上帝。

聖經裡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是上帝照著祂的形像所造的。如果其他生物也能認識上帝、愛上帝,並成為上帝的朋友,那這個前提是否就被破壞了呢?我不這麼認為。我們被創造得如此奇妙,上帝對我們的愛不會因為其他生物也有著愛和奇妙的樣貌(可能是以不同於我們的方式奇妙)而有所減少。我認為,越多奇妙的受造物越好。

但是,與罪和救恩有關的議題呢?如果還有其他生命體的存在,他們的墮落是否也是不可避免的?道成肉身和救贖呢?基督的死和復活能否救贖整個宇宙?這些問題在所難免,問題是,上帝會侷限自己於一次性的道成肉身嗎?這也許是這個領域爭論最激烈的問題。正如亞倫·厄爾斯(Aaron Earls)在《今日基督教》的文章所指出的,即使是魯益師也認為至少值得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耶穌可能「在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道成肉身,從而拯救了我們之外的其他種族。」

就我而言,我相信一次道成肉身就「足夠」,但誰說上帝必須只做最基礎的事呢?在耶穌身上,我們看到上帝以人類的身分與我們面對面。但我也能理解其他生命體在自己的血肉之軀中認識上帝的美妙之處。

20世紀初,英國詩人愛麗絲·梅內爾(Alice Meynell)寫道,我們只需要知道自己的故事,上帝在別處所做的一切屬於別處:

沒有行星知曉,

我們這個路旁的星球,擁有陸地與波浪,

愛與生命倍增,痛苦與喜悅倍增,

負扛著一處被遺棄的墓地。

在我們短暫的日子裡,

祂的企圖無法被諸天猜測,

祂的朝聖者在銀河上穿梭,

或許祂的賞賜在那裡顯現。

在這首題為《宇宙中的基督》的詩的結尾,她提出一個吸引人的想法:我們可以期待在將來的世界生活時認識宇宙故事的其餘部分:

哦,準備好吧,我的靈魂!

閱讀不可思議的事物,掃描

那些星辰展開的上帝的無數形態,

當輪到我們的時候,我們便向它們展示

神所造之人的奇妙。

最終,無論地球之外有什麼樣的生命,我們都可以確信:上帝終是滿有恩典的神,祂所做之事皆為榮耀。

安德魯·戴維森(Andrew Davison)是《天體生物學與基督教教義:探索宇宙中生命的意義》一書的作者。他非常感謝杜倫大學的Cat Gillen從貝葉斯的角度對'Oumuamua進行的討論。

翻譯:Yiting Tsai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如宇宙般寬廣的愛

12月11日將臨節靈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1, 2023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約翰福音3:16-21

很喜歡約翰福音裡尼哥底母與耶穌的對話。為了避免法利賽人審判他,尼哥底母選擇在晚上見耶穌,因為他想問耶穌一些誠實的問題。這位猶太習俗的守護者想弄清楚這個說話如此有權威的人究竟為什麼會引起他的好奇心。

耶穌耐心而友好的回應尼哥底母真誠的問題。當我們想起尼哥底母是位教導律法的老師時,這個故事就很有意思了。耶穌解釋道,執行祂的使命的框架是愛:在上帝寬廣如宇宙般大的愛裡,上帝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任何相信祂的人都不會活在沒有上帝同在的永恆裡。

但是,耶穌所說的是種什麼樣的愛呢?我知道我常常太過氾濫的使用「愛」這個詞,僅僅為了表達我對某件事的喜愛:我愛這種食物,我愛我的工作,我愛這個電視節目,我愛我的嗜好。這確實是種愛沒錯。

但透過耶穌,上帝揭示了祂對我們的愛,以及祂希望這種愛對我們產生的影響:「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約翰一書3:1)。

耶穌揭示了上帝的愛的設計和深度,祂稱我們為上帝的兒女。但這是一種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愛,伴隨著最偉大的愛。耶穌在約翰福音15:13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這不僅僅只是一種感情,一種軟綿綿的感覺,或只是對我們特別感興趣。上帝對我們的愛甚至比宇宙本身還要深跟廣,因為「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約翰一書4:16)

雖然我們生在靈魂深處的黑暗之中,但上帝派耶穌帶著足以照亮宇宙最深處的光芒衝破黑暗。耶穌不只為我們描繪了上帝救贖的藍圖,祂也描繪了上帝的動機:愛。

每年的降臨節,當我們想著上帝在耶穌的身上和工作中對我們的愛有多麼深不可測時,我們的心裡總會湧現激勵著我們的盼望。

默想:

尼哥底母是一位律法教師,他前來向耶穌尋求答案,並認識了上帝深刻的愛。耶穌「透過愛來詮釋祂的使命」如何影響或改變我們對日常生活裡常聽到的「愛」的概念及理解?將臨節是一個期待並慶祝上帝在耶穌身上彰顯的深不可測的愛的季節。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對上帝不可測量之愛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Ronnie Martin是俄亥俄州阿什蘭Substance Church的主任牧師。他也擔任Harbor Network的領袖更新主任,他著有七本書。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Books

戴德生對今日宣教的意義

華人宣教領袖和宣教士分享戴德生和內地會對中國、台灣和海外華人基督徒的激勵與啓迪。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1, 2023
Illustration by Elizabeth Kaye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2021年,美國波士頓一間華人教會的「二代」基督徒Chris和Emily鄭加入海外基督使團(OMF),要去日本宣教。 但因為疫情,他們奔赴日本的航程數次延後。 這對年輕夫婦帶著兩個年幼孩子,已經賣掉房子,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只能寄居在朋友家「打遊擊」。 當Chris和Emily終於可以飛往日本的時候,他們直接前往北海道宣教工場開始日語學習。 到達札幌OMF語言學校的那一刻,他們心裡充滿了對上帝的感恩和即將開始宣教工作的興奮。

OMF的前身是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中文簡稱「內地會」)。 在位於新加坡植物園大門對面的OMF總部院內,有一個涼亭,上面用中英文寫著「信靠上帝」幾個大字。 「信靠上帝」這四個字代表的,是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信心宣教」的精神核心。

在今日的中國、台灣和海外華人基督徒當中,最為我們所知、所愛、所景仰的西方赴華宣教士(可能「沒有之一」)就是戴德生這位在19世紀把基督福音傳到中國內地的英國宣教士。 儘管我們當中一些人可能不知道內地會在今天名字已經變成OMF,但如果說起“中國內地會”,幾乎每個中國(華人)基督徒都會肅然起敬、感佩萬千。 戴德生「假如我有千磅英金…」的名言許多人能背出來。 在他的後代中,每一代都有獻身於中國宣教的宣教士,被中國(華人)基督徒稱為「戴戴相傳」的感人榜樣。 一部關於戴德生的傳記電影正在積極籌備中,拍攝該片的目的之一是讓全球更多的觀眾了解戴德生的事蹟。

從基督福音傳到中國的深遠影響來說,戴德生和內地會的貢獻確實無與倫比。 中國、台灣和海外華人教會發展到今天,有數以千萬計的基督徒和成千上萬的教會,這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都跟戴德生和內地會當年在中國的宣教和建立 教會有著歷史的淵源。 中國大陸青年牧者嚴以勒在回顧內地會歷史的文章中指出:「歷史證明,大陸會所結出的福音果子根基十分牢固,經得起風吹雨打。就算1950年西方宣教士撤出 中國大陸,但福音的種子已經在民眾中撒下並紮根,基督教第一次真正在中國的土壤裡紮根。」

今天,在中國的基督的教會正處於逼迫和壓制的大環境之中,來自海外的宣教士幾乎已經全部被驅出中國。 在台灣的教會,則面臨世俗化、少子化、戰爭威脅和年輕一代不願意信主或離開教會等等挑戰。 在這個後疫情和中國跟西方國家關係日益惡化的新時期,海外華人教會也面臨許多困難。 然而,許多中國、台灣和海外華人基督徒仍保持向中國、向散居華人乃至向全世界宣教的心志。 我們當中的一些人自然會想到當年戴德生和內地會曾經經歷1900年代的「庚子教難」和1950年代被迫撤離中國的苦難和挫折,他們的堅韌可以成為我們今日宣教的榜樣。

戴德生為宣教留下的屬靈遺產,對今天有志於普世宣教的中國、台灣和海外華人基督徒有什麼樣的啟迪和激勵? CT訪問了數位中國、台灣和海外華人宣教領袖和宣教士,請他們分享他們的感想。

戴德生的接班人

馮浩鎏(Patrick Fung)牧師是OMF史上第一位華裔總主任,戴德生的接班人。 因為他曾經做過醫生及從事醫療宣教,許多中國和華人基督徒仍然習慣稱他為「馮醫生」。 2023年11月27日,OMF舉辦了一個特別的儀式,馮牧師正式從總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把帶領OMF的職責交棒給下一屆總主任Joseph Chang。 馮牧師告訴CT,今天在我們當中有宣教心志的基督徒弟兄姊妹,仍然有很多可以向戴德生學習的屬靈功課,包括他對上帝的信靠、他的國度胸襟和創新精神。

馮牧師認為,戴德生對於中國教會最大的貢獻,是他為中國教會「搭架子」、培養領袖的理念。 在戴德生的理念中,內地會就像一個「鷹架」(scaffold),一旦教會被建立起來,外來的宣教士就應該培養本土的基督徒領袖,而一旦本土的領袖被培養出來,腳手架就可以拆除了。 「戴德生從來不是要建立內地會的名聲,他只關心耶穌基督的教會是否得到建造,及中國基督徒是否能接過領導的職責。他的宣教異象,是上帝的子民為了中國人的靈魂 事奉上帝,同時中國基督徒面對挑戰也能興起,來帶領教會,」馮牧師說。

馮牧師提醒我們,今天我們常常引用戴德生「假若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若我有千條生命,絕對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的話,但這不是對他那段話 的完整的引用。 這兩句話的下面一句是「不,不是為中國,是為基督。」戴德生最終的目標是高舉基督之名和住在基督裡面。

馮牧師特別提到戴德生跟憂鬱症搏鬥的經驗。 「即使遭遇憂鬱症,戴德生仍靠著『住在基督裡』經歷疾病中重生的恩典。」在揚州教案期間,內地會在揚州的總部幾乎被烏合之眾付之一炬,多位內地會的宣教士幾乎喪命。 那時戴德生的妻子瑪麗亞正在懷孕,也差點死掉。 戴德生陷入嚴重的憂鬱症。 後來透過內地會同工的鼓勵,他在禱告中重新被主扶持起來。 這個戴德生稱為「交換的生命」的經驗讓他體會「住在基督裡」的重要性。 「只有在基督裡,他才能夠繼續事奉下去。戴德生的宣教神學的核心是『信靠上帝』,這不是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而是經歷受苦和困難學到的功課」,馮牧師說。

世界福音動員會(OM)國際副主任陳愛青(I’ching Thomas)曾經寫過一本關於中國文化與宣教的著作。 她認為戴德生在受苦中的堅韌特別值得今天有宣教心志的基督徒學習:「面對逼迫,戴德生對耶穌永不動搖的愛給了他信心、力量和盼望,幫助他在宣教工場上經受失去親人 等最痛苦的打擊時能夠堅韌度日。戴德生熟悉受苦的神學-我們承認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上無法避免受苦(包括遭受逼迫),但我們所相信和盼望的是一位慈愛而掌權的上帝 (約翰福音16:33)。當我們思想今日的宣教的時候,我們應該仿效戴德生,對上帝呼召我們要做的事和要去的地方有熱切、清醒、專注的認識,對受苦的神學有 深刻的理解和擁抱。據我個人的觀察,今天有很多基督徒還在這一點上有很多掙扎。」

年輕一輩的感動與反思

現住中國大陸的90後基督徒喜樂姊妹(因為安全的理由使用化名)曾在海外留學,海歸回國後回應上帝的呼召全心投入宣教。 她告訴CT她讀了戴家後代獻身中國的故事,也是深受感動和激勵。 但是她感覺在中國基督徒談到戴德生的遺產時,很多時候只強調他的受苦與犧牲,似乎這樣才能讓今天年輕一代的基督徒覺得愧疚,而願意捨己,投入宣教。 喜樂理解也認同中國教會高舉「背十字架走天路」的「苦難神學」,但她覺得只強調受苦並不是唯一或最好的鼓勵年輕人仿效戴德生的方式。

喜樂認為中國基督徒不應該過度誇大自己所受的逼迫:「比起世界上其它一些地方(如一些穆斯林地區),我們所受的逼迫並不算什麼;而比起歐美國家的「溫水煮青蛙 」——信仰在自由和舒適中漸漸衰落,我們所受的逼迫甚至可以說是上帝賜給的好機會,讓我們可以保持信心的火熱。」過分強調及誇大受苦與犧牲,也許只會「嚇倒現在的年輕人,使他們更加不敢踏出自我的圈子進入禾場」。 更重要的是,我們今天效法戴德生的榜樣,也應該學習「他宣教的信心、智慧和勇敢,例如他的醫療宣教、內地會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宣教士穿漢服、接納單身女性宣教士, 等等。這些都是很有策略性和創新精神的做法。」

當年內地會赴華宣教士很多都是像喜樂、Chris和Emily鄭這樣的年輕人。 庚子教難中殉道的內地會宣教士,許多只有二、三十歲的年紀。 今天年輕一代的基督徒是否還有願意像他們一樣捨己,投入宣教的? 馮牧師的答案是肯定的──如今每年仍有數以百計的基督徒加入OMF成為宣教士,其中有不少是年輕人。

但是馮牧師提醒我們,今天的宣教士面臨的挑戰跟戴德生那個時代的宣教士所面臨的不同。 「對基督教信仰的敵視是一個挑戰,世界的流動性是另一個。今天我們所面對的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不再是只有西方基督徒到世界其它地方去宣教,而且宣教士常常 需要來回跑,因為有時候宣教工場可能不在遠方而在家門口(如果是針對散居人口的宣教)。而今天年輕一代的基督徒也有他們自身的問題,他們的背景通常比過去的傳教士更加破碎( 例如父母離異的很多)。我們相信上帝能為這個破碎的世界帶來醫治,但我們首先需要對付我們自己的破碎。」

處境化的宣教

馮浩鎏牧師也特別欣賞戴德生在宣教創新上的貢獻。「他差遣單身女性宣教士去中國宣教」,這在當年是非常有爭議性的舉措。 至於為什麼宣教士要留辮子、穿中式服裝(內地會的宣教士因此被一些西方基督徒嘲笑為「留著豬尾巴的宣教士」),對戴德生來說,那隻是為了減少一些文化上的對福音的阻礙。 戴德生也竭力鼓勵赴華宣教士學好極難學習的中文,並且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內地會的宣教士不但要學習讀中文聖經,而且必須閱讀中國古典文學和古代哲學典籍,」馮牧師說。 「他們必須讀孔子的《論語》和孟子的著作。內地會的中文考試有六級,在第五級考試中他們必須能用中文寫出《百家姓》中所有的姓氏。可見戴德生對跨 文化宣教的認真。當他說我們的宣教是道成肉身的工作的時候,他是非常認真的。」

戴德生尊重中國文化,但不會為了迎合文化而犧牲福音真理。 華盛頓特區國會山浸信會的副牧師安迪·約翰遜(Andy Johnson)在一篇宣教學相關的文章中提醒我們,戴德生的這些處境化宣教策略「頗具爭議卻富有成效……為宣教士群體樹立了許多適應本地文化的典範。但戴德生的處境化主要是文化上的,而不是神學上的。在戴德生的馬尾辮和長衫之下,伴隨著他用中文所做的演講和口中所出的文化 典故,他所宣講的其實是所有其他忠心宣教同工所傳的那同樣的、常常冒犯人的,卻合乎聖經的福音信息。他的處境化是為了使福音更為清晰,而不是為了遷就聽眾的 舒適,他想努力避免的是無謂的文化性冒犯,同時卻自豪地接受十字架對罪人的冒犯。」

恩福惠及台灣

戴德生和內地會不但為在中國的教會和基督徒留下寶貴的遺產,也對台灣教會和基督徒產生深遠的影響。 彭書睿是台灣年輕的宣教領袖,大我使命動員協會理事長。 說到戴德生和內地會對台灣的影響,他如數家珍:「戴家五代對台灣教會的影響,不是過去式,而是進行式。戴永冕牧師創立了高雄聖光神學院,戴紹曾牧師成為華神(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第一屆院長,一直到今天戴繼宗牧師擔任華神的院長。一南一北具深遠影響力的神學院,過去五十餘年開枝散葉,恩福台灣各地以至 全球華人教會。戴繼宗牧師出身於台灣,在南部長大,後娶向原住民傳福音的本土宣教士李水車後裔、花蓮媳婦柯悅敏,更是血濃於水。」

彭書睿告訴CT,不只是戴家,還有很多內地會(OMF)的宣教士們,不論是長期委身於某個群體,或是離開後產生更深遠影響的,都成為上帝在台灣教會歷史中的 工作的印記,例子包括投身華人宣教動員並深刻影響過去30年台灣靈恩運動的巴柝聲牧師,建立錫安堂並且影響台灣基督徒靈修的加拿大人榮耀秀教士,20餘年服事萬華「紅燈區」弱勢女性的「珍珠家園」事工的負責同工、荷蘭宣教士林迪真,參與校園團契學生工作直到近年才退休的紐西蘭宣教士張麗安,在台40餘年返回英國後繼續關懷 華人的石明理、石安莉夫婦

嚴以勒指出,相較於片面注重精英路線的唐朝景教入華和元明時代天主教入華,戴德生走的大眾宣教路線的優點是「普通民眾思想比較單純,沒有多少知識和思想包袱;普通民眾 可以在本地建立草根性的教會,容易生根,具有穩定性,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動存活率都很高。」彭書睿說,今天內地會(OMF)宣教士在台灣的事工,也是繼承了戴德生 服事弱勢族群的宣教路線,特別著重於台灣基層人士的關懷,包括第一線服務業、外配外勞、農民或漁工,以及偏鄉地區的弱勢或單親家庭。

內地會(OMF)宣教士對台灣教會的建造和神學教育所做的巨大的貢獻確實可圈可點。 當CT編輯2023年3月在華神的八德校區見到戴家第五代「傳人」戴繼宗牧師的時候,他指著他辦公室茶桌上一張放大了的古舊照片給我看,照片上的人全是台灣教會歷史上有影響力的福音機構和教會的「重量級人物」,其中不少跟1949年中國政權更替後「不情願地撤離」到台灣的內地會(OMF)傳教士有深厚的關係(甚至本身就是內地會宣教士)。

戴繼宗牧師本人直到今天仍然是OMF的同工。 他告訴CT,他的父母曾在台灣當宣教士25年。 他從小就聽過很多戴德生的故事,但因為從他還很小的時候起就常被大人們問「你才長大是不是也要當傳教士」(他的名字就叫「繼宗」, 所以人們自然認為他應該要繼承祖宗的事業),他被問得很煩,所以他曾經在心裡認定長大一定不要當宣教士。 但是在24歲的時候,他自己確定了上帝真實的呼召,進入神學院學習。

戴德生對禱告的重視給戴繼宗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堅定而大膽的信心——對上帝的應許的信靠,對他的事奉至關重要,今天也繼續在我自己的生命中成為最重要的事情。」戴繼宗在自己多年的事奉 中跟戴德生一樣經歷了上帝的信實供應,他感嘆“以前我曾經感覺(做戴德生的後代)是個負擔,但現在變成很大的一個祝福。」

戴繼宗牧師也認為戴德生深入內地建造本土教會和文化處境化的宣教策略對今天的宣教仍有很好的啟蒙。 他回憶說,他父母從他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就讀台灣當地的學校(而不是國際學校),培養他的中文程度。 (今天的戴牧師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講道,很多聽眾都感嘆他的國語發音甚至比大多數中文是母語的人都標準。)在戴牧師一家多年前住在香港時,他和師母也決定 讓他們的孩子在當地的學校讀書,學好廣東話。

今日宣教可以仿效的榜樣

Chris鄭告訴CT,在他的生命中影響最深的戴德生的遺產,是全然依靠上帝的信心和處境化的宣教。 Chris畢業於名校麻省理工學院,讀完研究生後曾經在美國的工業界工作十多年,表現優異。 「我有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也比較穩定,工作之餘我也積極參與一些教會和機構的事奉,」他說。

「但是,上帝把在未得之民當中服事的呼召放在我的心裡。呼召臨到的時候我仍然擔心——如果全職投入宣教,我是否能在經濟上支持我的家庭,包括孩子 的教育。在我認真尋求的過程中,戴德生的話在我心中變得越來越真實:『按照上帝的方式去做上帝的工作,永遠不會缺乏上帝的供應。』戴德生的榜樣就是基督徒在有需要的時候靠信心生活,以禱告的心仰望上帝的供應。」

鄭弟兄認為戴德生的處境化宣教是「為了福音的緣故」,「向什麼樣的人,我就做什麼樣的人」(哥林多前書9:22)。 這對他和妻子到日本宣教有深刻的影響。 對生長在美國的他們來說,學日語和了解日本文化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們到日本的頭兩年大部分的時間都需要花在語言學習和文化適應上。 「但是正如基督為了救贖人類,『處境化』地道成肉身,我們也應該在上帝把我們置於其中的環境裡處境化地服事,」他說。 令他感恩的是,支持他和他妻子宣教的教會和基督徒都非常理解他們學習語言和適應文化的必要性。

馮浩鎏牧師為戴德生的事蹟在今天還能激勵年輕一代的基督徒感恩:「戴德生身體力行,活出了詩篇145:4('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 ')的異象-透過裝備下一代基督徒把基督之名傳遍世界。在他人生最後的20或25年,戴德生把大多數時間花在異象傳遞和推動下一代基督徒到中國去 事奉上。他呼召了成百上千的西方基督徒從英國、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地來到中國宣教。」

馮牧師勉勵今天的基督徒:

「戴德生不是超級英雄,而且如耶魯大學歷史學家Kenneth Latourette 所說,他在智力上也不是特別優秀,他只是一個脆弱的人。他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更需要上帝的幫助。然而他 的心思意念只關註一樣事情,那就是福音要傳到中國內地。他對上帝的委身、信靠讓他能夠堅持下去,而且為主所用。他也因此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他的生命將 激勵新一代的基督徒像他那樣全然委身於宣教。」

《今日基督教》(CT)亞洲副編輯 Isabel Ong透過對馮浩鎏牧師和戴繼宗牧師的英文採訪,對本文也有貢獻。

Sean Cheng是《今日基督教》中文主编。

關於壞消息的好消息

12月10日將臨節靈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0, 2023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 16:33

有個好消息要跟你們說:你們將會遇到不少壞消息。

基督道成肉身的過程充滿了壞消息。隨著祂的到來,暴君屠殺了一整代的嬰兒。祂傳道生涯的巔峰停止在酷刑和祂遭受處決。即使在五旬節耶穌復活和教會誕生等大勝利後,被聖靈充滿的門徒也遭到迫害和被流放,如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寄居的」(彼前1:1)。最終,即使教會將福音傳遍世界,仍因著神學上的小分歧和一些領袖的個人崇拜而導致教會的痛苦及分裂。我想,這不是以色列人當初期待見到的彌賽亞故事,也不是初代教會的夢想。

我們生活在一個痴迷於消滅痛苦的文化裡——人們發明並販賣能阻止痛覺的技術、減輕痛苦的藥片或使用自我幫助技巧來避免心靈上的痛苦。人們不想聽到「人生很難,要有遭遇苦難的心理準備」之類的話,但這是事實。

耶穌就是這麼直截了當的說,「在世上你們必有苦難」(約翰福音16:33),雖然我們都聽過這句話,但當我們真正經歷沈重的苦難時,很多人都會感到震驚、憤怒,毫無準備。當一切塵埃落定,我們才發現自己對困境的反應與我們自認自己堅信的神學真理並沒有同步。

我不止一次被自己這種不和諧的感覺所震驚。然而,當耶穌教導我們應該有心理準備「會經歷一個充滿壞消息的人生,同時知道祂會領我們渡過難關,」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知道苦難必定來臨,能讓我們避免有膚淺的靈命,認為自己可以避開所有痛苦,或粗暴的把人生的困境歸咎於自己不夠信實於主。當我們遭遇苦難時,並不是因為我們是個特例或失敗了,而是生活裡無可避免的現實。如果我們相信自己的努力或正向思考能保護我們免於痛苦,那當痛苦來臨時,我們很難不會懷疑人生。但基督直言不諱地指出這個現實,並邀請我們接受困境的不可避免性和祂已經戰勝一切苦難的確據。基督帶來的現實是我們真正的解脫。

而基督戰勝世界的苦難和誘惑的方式與祂戰勝死亡的方式相同:不是消除它,而是信實地從它中間走過,讓它成為祂為整個宇宙提供救恩的管道。在《約翰福音》第16章裡,耶穌邀請我們也這樣做:活在祂聖靈的平安裡,而不是活在我們生命處境的焦慮中,知道世上的苦難不是萬物應有的狀態,但也是我們有能力走過的現實。

苦難終將來臨,並且,有些時候,你無法合理的屬靈化的解釋它,甚至感覺自己無法承受它的擊打。當苦難發生時,不要驚訝,也不要認為你有責任把它變成奇蹟。記住,得勝的是基督——相信祂,倚靠祂,讓祂來做拯救你和這個世界的工作。這就是基督降臨節故事的真實意義。哈利路亞!

默想:

你是如何面對苦難和困難的人生境遇的?在苦難中,你如何倚靠基督的榜樣和聖靈的平安?

Strahan Coleman是來自紐西蘭奧特亞羅亞的作家、音樂家和靈命塑造導師。他著有三本靈修禱告書籍,包括最近出版的《Beholding》。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祂不會讓我們繼續受傷

12月8日將臨節靈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8, 2023

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神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他必來拯救你們。」那時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那時瘸子必跳躍像鹿,啞巴的舌頭必能歌唱。在曠野必有水發出,在沙漠必有河湧流。發光的沙要變為水池,乾渴之地要變為泉源。在野狗躺臥之處,必有青草、蘆葦和蒲草。在那裡必有一條大道,稱為「聖路」。汙穢人不得經過,必專為贖民行走,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致失迷。在那裡必沒有獅子,猛獸也不登這路,在那裡都遇不見,只有贖民在那裡行走。並且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嘆息盡都逃避。—以賽亞書 35:4-10

在我們如此有限的肉身裡相信著聖靈的工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生病、殘疾和傷害是我們現實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迫切佔據著我們注意力的問題。我們的腦袋常常充滿令我們頭暈、自我關注的想法,我們自身的苦惱佔據了我們的注意力。

我們想要解脫:一個能讓我們乾涸的靈魂找到水源的地方,一個我們能克服身體的局限性的地方。我們呼求拯救,呼求要為我們所承受的不公義的待遇復仇。我們希望在源源不斷的泉水中看到基督,但卻被腳下灼熱的沙子分散了注意力。

先知以賽亞以治癒等詞彙形容上帝的應許。是的,彌賽亞將帶來屬靈的平安,但祂不會忽視祂所救贖之人身上的傷痛。祂將以歌聲引領我們進入錫安,帶我們走向盼望的曙光。祂不會讓我們繼續受傷。

雖然我們知道這個應許,但我們太容易迷失方向,走上懷疑的道路了。基督的救贖往往與我們的想像不同,我們和施洗約翰一樣,幾乎要懷疑自己是否該繼續等待另一位君王。我們是否把盼望託付給錯誤的人?祂不是我們以為的那個人嗎?我們渴望拯救的到來,渴望這個拯救能實際的改變我們的現狀。而耶穌是這樣回答約翰的問題的:「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馬太福音11:4- 5)。

祂就是以賽亞所預言的救贖。祂手裡的醫治證明了祂的神性。以色列人等待著一位救世主的到來,祂將治癒我們屬靈上和肉體上的傷口。這個盼望在一個嬰兒降生的那刻成為了現實。祂在世時所行的神蹟是人們期待已久的醫治的最初樣貌。然而,我們今天依舊在等待著祂,我們既破碎且脆弱。

但是,與其讓我們的脆弱使我們放棄委身於祂,不如將期待的目光望向那唯一能拯救我們的主。在這個季節裡,我們會和古代以色列人一起唱著我們的盼望:「以馬內利,懇求降臨。」總有一天,這個預言最完整的樣貌將成為我們的現實。我們將與所有被救贖者一同走在神聖的路上。永恆的喜樂和快樂將包裹著我們,所有的悲傷都將消逝。

在此之前,我們要銘記那個在伯利恆出生的嬰兒,祂來是使盲人睜開眼睛,向窮人宣布好消息的,祂將再次回來,聚集並拯救上帝的子民。祂將為不公義的作為帶來神聖的報應,為我們的傷痛帶來醫治,我們將成為完整的人。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神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祂必來拯救你們。」(賽35:4)。

默想:

當我們思想著以賽亞的預言和耶穌的醫治事工時,這如何為我們在自身條件的限制、疾病或不公義所導致的困境裡帶來安慰和盼望?我們如何彼此互相鼓勵,在面臨試煉和挑戰時仍保持堅定的信心?

Beca Bruder是《Comment》雜誌的執行主編。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