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

對你說話的真的是個「先知」嗎?

Columnist

擁有屬靈分辨力,需要我們謙卑地調整耳朵的頻率,軟化自己的心。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16, 2025
J'Waye Covington / Unsplash / Edits by Rick Szuecs

今天,自稱是先知的人實在太多了。借用靈魂歌手詹姆斯·布朗 (James Brown) 的話來說,他們「講得震天價響,卻說了跟沒說一樣」。有時,他們的「說了跟沒說一樣」甚至是危險的。例如,屬靈領袖要求最脆弱的人順服家暴的配偶或濫權的權柄,彷彿這是「上帝的命令」,結果卻導致生命破碎;有時,基督徒領袖選擇鞏固壓迫的體制,而不是加入拆解它的行列。還有一些時候,所謂的「先知」為了私利,利用信徒的信任牟取財富。識破假先知的一種明確方式,就是當他們開始聲稱只有他們能代表上帝說話

我確實相信上帝至今仍會以先知性的方式說話。我們曾見證那些帶著美麗及大能及時指出錯誤,領人悔改的先知。有時,這些先知性的話語出自不那麼顯眼的角色,有時則出自忠心的牧者和基督徒領袖。正如耶穌所說,你可以從果子認出一棵樹的狀態,也能以同樣的方式辨識先知:「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馬太福音7:18)

假先知長久以來流竄於上帝子民之中。從古代以色列、第一世紀的基督徒群體,到宗教改革及復興運動時期皆是如此。面對假先知泛濫的現象,我們不應變得冷漠或麻木。耶穌早已預告,假先知會大量出現,試圖迷惑人——「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馬太福音24:24)。但上帝今天仍會向祂的子民說話,若我們調整屬靈的耳朵,讓心柔軟,就能聽見祂的聲音並回應祂。

只是這世上有太多東西遮蔽了上帝的聲音:便利的生活及個人計畫堵住了我們的耳朵;對權力、地位、人氣或其他成功指標的追求,使我們的聽覺變得扭曲。我們只想聽我們想聽的話。痛苦、悲傷或不公義的事件也加劇了「沉默的上帝」的感受,讓我們覺得祂並不關心這一切。

因此,當我們真的聽見上帝說話時,就必須有所回應。我們不可抗拒聖靈。但與此同時,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我們的耳朵與行動必須帶著屬靈分辨的鹽,「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帖撒羅尼迦前書5:19-22) 。

「屬靈分辨」是一種操練,必須在充滿活力的基督徒群體中實踐,以教會整體的益處為導向。就如同沒有人能單憑自己就宣稱擁有先知的能力,我們當中也沒有人能單憑自己就具備分辨的能力。我們需要彼此——作為上帝的子民,一起去明白上帝對我們個人、家庭、教會,乃至整個基督徒群體所說的話。

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名化學工程實習生時,一位值得信賴、滿有禱告生命的長老會牧師直視我的眼睛,大膽地對我說:「上帝要你放棄工程,投入全職事奉。」我的耳朵對那句先知性的話語是敞開的,但我的心還不夠柔軟,無法立刻改變我的職涯規劃。

儘管如此,我仍將那位牧師從主而來的話語銘記在心,並在時間中見證上帝如何一步步修直我的道路。透過其他人在我生命中的陪伴、禱告與提醒,我最終進入了事奉的道路,也結出明顯的果子——我成為牧師及植堂者,在芝加哥、紐約、華盛頓特區和明尼亞波利斯等地服事教會。上帝說話,是為著祂百姓的益處,推動我們向前,活出最大的誡命:愛神,並愛鄰如己。

我身為ㄧ位牧師、學者、教授、作家、丈夫、父親與祖父的生命歷程教會我,擁有「屬靈的分辨能力」需要我們身體力行以下幾種操練:

謙卑地查考聖經

我的個人旅程引領我至完成了聖經研究的博士學位 (抱歉了,聖經學者們,這完全不是通往名或利的路徑)。我越多研讀聖經,就越發意識到自己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東西。

留心你生命及事奉的經驗

多年服事上帝百姓的經驗,使我更勇敢地倚靠「耶穌基督的福音」去改變人的生命,以及回應社會的挑戰。這些服事經歷也讓我成為更好的傾聽者——不只是聆聽人,也學會傾聽神。上帝會在我們服事的過程中對我們說話。

以愛為核心

我總是盼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促進基督徒合一。愛以真理為樂 (哥林多前書13:6),愛就是上帝的本性 (約翰一書4:8)。出於愛的緣故,我們需要為著上帝百姓的益處指出邪惡之事。

今日有些基督徒因著宣傳自我、維護權勢,以及對失勢的恐懼而落入做出「假預言」的行徑。然而,「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裡摘葡萄」(路加福音6:44)。對聖經的忠誠、對自我經驗的誠實評估,以及對愛的委身,將滋養我們的根,使我們的耳朵敏銳於聖靈今日對教會所說的話,並甘心順服。

Dennis R. Edwards為North Park神學院新約副教授及本刊專欄作家。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繁體中文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可免費訂閱電子報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XInstagramThreadsTelegram

Our Latest

誠實面對你參加「短宣隊」的動機

短期宣教相當複雜,而且常常不盡人意,但若以智慧和透明的態度進行,仍能帶來極大的幫助。

News

美簽不確定性打亂中國基督徒家庭的計畫

一些在家自學或在基督教學校就學的學生,開始尋找其他國家的大學就讀。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以修士的姿態生活

若不想隨波逐流地被文化所設定的社會規則牽引,就要選擇一種「有意識地跟隨主」的人生願景,讓基督的主權覆蓋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Review

如何在忙到無法思考時仍忠心於主?

當我們忘記上帝是一位什麼樣的神、忘記我們被造的目的時,會過著一種「浪費的人生」。

放下效率至上的「偽福音」

我們拼命追求效率最佳化,上帝卻選擇以更緩慢的步調在我們生命中工作。

Review

基督徒的首要呼召與職業無關

我們需要重新塑造我們對「工作」與「呼召」的理解。

Review

我們渴望世界無法給予的東西

《傳道書》為一個不快樂的世界指出一條通往有韌性的喜樂之路。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