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應如何交接領導的棒子?

牧者交棒計畫既可能毀掉一間教會,也可能幫助教會持續健康地成長。

Christianity Today August 15, 2024
Shutterstock

英文原文發表於2014

個牧者都可說是個「過渡時期的」牧者。

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些刺耳或唐突,但卻越來越流行。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的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在Instagram上評論這句話,指出這是他的父親──也是一位牧師──曾不斷重提的話。正如我和威廉在我們合著的(《成功的教牧交接》)書中所解釋的,每個教會領袖終會有接班人接替自己位置的一天。

根據我們的研究,聰明的教會對繼任的問題早已有備而來。而處理不好的教會則會遭遇重大的損失,有時甚至會因此一蹶不振。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後來的破産,部分原因就是關於接班人的問題。許多曾顯赫一時的教會亦是如此,比如厄爾·保羅(Earl Paul)如今不復存在的教堂山教會(Chapel Hill Harvester Church)。即使教會裡有表現優異且長期在位的牧者,也不能保證教會一定能持續生存下去,更別說教會能因此興旺地成長。

1968年,老傑瑞·法威爾牧師(Jerry Falwell)創建了托馬斯路浸信會(Thomas Road Baptist Church)。12年後,該教會每週吸引2000多名會眾,使其擠身於埃爾默·唐斯(Elmer Towns)和約翰·沃恩(John Vaughan)早期列舉的「十大最佳教會」榜單裡。

2007年,73歲的老傑瑞牧師因心髒病發突然去世。當我採訪他的兒子喬納森(Jonathan)時,我注意到,如果要說誰屬於高(死亡)風險族群,他父親一定在內──他出入皆搭乘私人飛機,並曾因政治立場受到死亡威脅,還有嚴重的健康問題。理論上而言,喬納森在父親過世前兩年已被任命為共同牧會牧師,當時老傑瑞一個月需住院兩次,並預計要接受開胸手術。但兩人之間從未詳細討論關於創始人去世後教會未來的規劃。「我希望我們當時有機會討論這個問題」,喬納森說。「他希望在自己還能自由活動時死去——他也真做到了。」

領袖網絡(Leadership Network)副總裁兼團隊領導琳達·斯坦利(Linda Stanley)表示,多年以來,「沒有計劃」的交接計劃是教會最常見的模式。「我們領袖社群裡年齡在45至65歲之間的大型教會牧師可能曾談論關於交棒的問題。但真正著手制定詳細計劃的人可以說是沒有半個。」

現在,一些備受矚目的牧師正在改變這種現象,他們制定好交接計劃並公之於衆。在2012年全球領袖峰會上,柳樹溪社區教會(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的創會牧師,比爾·海波斯(Bill Hybels)在講堂裡分享他制定交接計劃的過程。華理克牧師也同樣公開自己的接班計劃大綱。2014年秋天,在一次召集了教會有超過5000名會友的主任牧師聚會上,園景基督教會(Parkview Christian Church)的提姆·哈洛(Tim Harlow)牧師說:「我們會議裡一個重要的主題是關於『下一步』……這些討論讓我非常震驚,畢竟我才53歲。」

自1970年代以來,北美大型教會的數量一直在穩步增長,「大型」教會的平均會眾規模也是如此。40年前,當領袖網絡(Leadership Network)召集第一批有1000多名會友的牧師同儕小組時,只有不到100位牧師參與。2014年,根據領袖網絡及哈特福德宗教研究所(Hartford Institute for Religion Research)的一項聯合研究指出,美國已約有1650間大型教會(至少2000名固定聚會的會友),以及約3000間有1000至1999名會友規模的教會。

四種模式

我們的研究發現,在美國最大的100間基督教會中,主任牧師的平均年齡為55歲,帶領教會的時間為21年,並且44%的牧師是自身教會的創立者。根據斯科特·圖瑪(Scott Thumma)和戴夫·特拉維斯(Dave Travis)在《超越巨型教會神話》一書中的研究,現今有82%的巨型教會(mage church)是在現任的主任牧師帶領下發展至現貌的。這些數字呈現了一個問題:主任牧師離開後,這些教會是否能持續成長?

以下是四種最常見的領袖接班模式:

1.家族內傳承模式:將牧職傳給親屬或有長期關係的屬靈兒子或女兒。以丹尼·德萊昂牧師(Danny de Leon)為例,他於1976年成為加州卡爾瓦裏奧聖殿(Templo Calvario)教會的主任牧師,並將教會發展至擁有數千名會友的規模。他計劃兩者兼顧。

13年前,年屆70歲的德萊昂牧師和教會董事會制定了一項計劃。他說:「我們的教會一直致力於培養自己的領袖,為什麽我們不直接將他們培養成主任牧師呢?」該計劃預計將有兩位共同領導的主任牧師。其中一位是德萊昂牧師的兒子小丹尼(Danny Jr.),他將負責英語堂的聚會。27年前在教會信主的馬科斯·羅曼(Marcos Roman)負責西班牙語堂的聚會。德萊昂牧師的弟弟李(Lee)則將繼續擔任執行牧師,並負責教會的社區發展小組。

他們將時間定在15年後的2016 年,屆時德萊昂牧師將迎來他第40年的牧師生涯和50年的婚姻生活。「退休後的第一個月我將完全休假,告訴他們『有事也不要找我。』……退休後,我將以名譽顧問身份繼續工作,參加同工和董事會會議,但不會再去辦公室。」

德萊昂牧師的繼任者們自那時起已開始接手更多的講道責任(德萊昂仍負責約一半的講道),並建立一個由二、三十歲的人組成的團隊。最大的考驗在於,德萊昂牧師能否在適當的程度上真正放手。我們認識一些曾長期牧會的牧師,有些人在退休後繼續服事,充滿活力,有些人則萎靡不振。

有時,家族內傳承模式涉及夫妻之間的交接。在紐約市大艾倫非洲衛理公會教會,弗洛伊德和伊蓮·弗萊克(Floyd and Elaine Flake)夫妻倆自1976年來一直共同牧養著數千名會眾。

他們所在的教派規定的退休年齡為75歲。弗洛伊德在2014年已屆69歲,伊蓮 65歲。當時,他們計劃由伊蓮來接替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說:「這在美國教會並不常見,但會友已明確表示他們希望誰來擔任牧師,主教也支持這一個變動計畫。伊蓮每週日都在講台上,她已經講了整整14年的道了。」

弗洛伊德也計劃能夠在未來付清教會的貸款,讓教會擺脫債務壓力。他說:「我們正在努力確保在未來的交接中……我們的繼任者在他們所繼承的遺産基礎上,可以歡呼雀躍地制定目標。」

在ㄧ些情況下,家族內傳承的模式能有很好的果效,例如路易斯安那州的伯大尼教會(Bethany Church),如今已在斯托克斯蒂爾(Stockstill)家族的領導下輪到第三代接班人。但對另一些教會來說,家族內交接並不是最佳途徑。

2.宗派內傳承計劃:教會規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有自由度來制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如果教會有主教或區域總監,他們通常會跟教會協商如何任命下一任牧師。

位於愛荷華州的希望路德教會(Lutheran Church of Hope)每週聚會人數約有一萬人,是美國福音路德教會(ELCA)會友最多的教會之一。1994年創建該教會的邁克·豪斯赫德牧師(Mike Housholder)50歲那年表示:「我覺得上帝呼召我再堅持一段時間。」但他們仍著手研究接班人的問題。「我們在董事會和資深員工會議上已多次討論過這個問題。」

作為ELCA宗派下的教會,豪斯赫德牧師說:「當時機成熟時,我們將與我們的區域辦事處合作。理想情況下,我們會有職位重疊時期,教派總部會任命未來的主任牧師與我共事一季,然後再進行交接。」

亞當·漢密爾頓(Adam Hamilton)是堪薩斯州復活教堂(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的創堂牧師。該教會是聯合循道會(UMC)最大的教會之一,每週有超過8000人聚會。50歲的漢密爾頓牧師說,該教會有兩個交接繼承計劃,一個是緊急情況的計劃(死亡、嚴重殘疾、道德敗壞),另一個是「在我退休前後進行的接班計劃」。50歲的漢密爾頓說:「離接班計劃還有15年,但我們現在就在逐步實踐其中的內容,包括在我不在的時候會有一個固定來講道的牧師。」在未來的15年,漢密爾頓牧師每年將減少一個週末的講道。「一般來說,UMC的主教們對於大型教會能幫忙他們挖掘領袖感到高興,並越來越多地讓這些人在主任牧師退休前先成為教牧員工。」

漢密爾頓說:「我是在45歲時開始討論這個問題的,當時可能是我在這間教會事奉歷程的中間點而已……我們之前曾就此進行過非正式的討論,尤其當我們正在蓋目前聚會的教堂的時後,放款方堅持將負責人的保險作為貸款條件之一。」

在許多大型教會,領導層不會公開交接細節,但是會讓會衆們知道他們確實有所規劃。這一點在教會為特別事項募款時特別重要,因為人們會想知道,如果他們的牧師「突然被公車撞到」或提前退休時,教會會發生什麽事。

在現實情況裡,大教會往往能為他們的教派立下可依循的範例。63歲的邁克·斯勞特(Mike Slaughter)來到金漢斯堡教會(Ginghamsburg Church)時,該教會的會眾還不到100人。現在,教會有4000多人,旗下還有多個非營利組織,包括一個諮商中心、低收入住房中心和多個聚會地點。斯勞特牧師說:「教會組織目前的複雜程度,讓我們無法避免地需要從內部培養熟悉教會運作的領袖。」

他說:「認為我們是美國聯合衛理公會(UMC)的研發案件——他們正與其他大型教會合作。我們希望自己教會能成為一個範例。」通過與領袖網絡(Leadership Network) 首席執行官戴夫·特拉維斯(Dave Travis)的合作,斯勞特牧師已經將資深職員轉換為較年輕的團隊,多數成員在30歲左右,其中包括一位31歲的教導型牧師。他說:「我的焦點是指導和培訓我們的資深團隊,並牧養我們的員工。」

斯勞特計劃在2019年退休。「我們的董事會和所有員工都知道這個時間表,今年(2014年)秋天我們已將這個計畫和平信徒領袖分享,現在我們和所有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分享!」

3.程序主導模式:另一種常見的做法是,即將離任的牧師幫助教會制定並啓動繼任的計劃,然後退出其執行過程。明尼蘇達州伍德代爾教堂(Wooddale Church)的利斯·安德森牧師(Leith Anderson)就是採用這種模式。他牧養該教會35年,並於 2011年退休。安德森牧師表示:「伍德代爾教會和我在正式交接的大約10年前就制定了一份書面協議。」這份協議上規定,在主任牧師去世、重度殘疾、變成異端、道德敗壞、辭職、退休等情況下應如何處理。這種模式可以消除整個過度過程中的壓力和情緒。

當安德森牧師正式宣布退休時,協議開始生效,並且教會認真地執行計畫。在安德森退休16個月後,教會聘請了新的牧師。

4.有計劃的重疊任期模式:在我們的研究裡發現,更多的大型教會牧師會有計畫的與繼任牧師重疊任期。當一間教會的文化能夠配合這個模式時,這似乎是最有效的交接模式。

這種重疊通常會持續數個月,偶爾也會持續數年。一個較突出的例子是聖安東尼奧的橡樹山教會(Oak Hills Church),暢銷書作家馬克斯·盧卡多(Max Lucado)在那裡擔任了20年的主任牧師後,由於心臟問題需要從全職轉為半職。教會董事會任命蘭迪·弗雷澤(Randy Frazee)為新的主任牧師。自2008年以來,這種雙主任牧師重疊職位的情況一直持續著,並有良好的果效。他們甚至能挺過一些比較尴尬的時刻,例如弗拉澤牧師注意到有旅遊巴士停在教會門口,有一群人前來聽盧卡多牧師講道。但是那天安排的是弗雷澤牧師講道。導遊對他說:「我感覺你的處境很糟糕。」

有些教會會有一段共同牧會時間的情況,但這樣的情形很少會永久的持續下去。1980年以來,賴瑞·奧斯本(Larry Osborne)一直是加州北海岸教會(North Coast Church)的主任牧師。克里斯·布朗(Chris Brown)比他小18歲,從2004年開始與奧斯本一起共同牧會,和奧斯本一樣經常講道。從商業組織的角度來看,北海岸教會一直採用的是共同領導的模式,這種運作方式更像一家合夥的會計師事務所,而不是獨資擁有單一重要員工的企業。如果奧斯本去世或離開,布朗可能會接替奧斯本的管理合夥人角色,直到正式升任為止。

奧斯本說:「我不相信交接的計劃應該超過18個月……這個時間太久了。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領導才華的領袖願意等3到5年。但在本來就共同合作領導的模式下,18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

5.沒有固定模式的模式

在《董事會裡的大象》一書中的研究證實,沒有哪種模式是最好的,甚至沒有哪種模式最有可能實現無縫接軌的教牧交接。近年最引人關注的一次交接是達拉斯團契聖經教會(Fellowship Bible Church)的創始牧師吉恩·蓋茨(Gene Getz)的交接。72歲的他把領導棒子傳給一位前實習生。格茨最近在達拉斯神學院的刊物Connection裡寫道:「成功的交接過程並沒有單一的模式或方法……我們需要以聖經裡的範例和教導為原則——以不同於我們文化的方式而行。我們還需要從過去經驗中吸取教訓,避免犯下導致交接徹底失敗的錯誤。」

我們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論──從摩西與約書亞的交接,到耶稣對十二門徒的培訓,擁有「接班計劃」在聖經中既是必要的,也是根本的,但並不存在一個千篇一律的模板。

可以肯定的是,這是每間教會都無法避免的任務。我們希望把這件事從一個禁忌變成能時時討論的常態。

交接失敗的5個原因

1.牧師不放手

許多牧師離職後卻以某種方式「留了下來」——或是讓他們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親屬留在權力位置上。他們在細微之處控制教會的決定,讓自己的「影子」留下更久的影響。

2.等了太久才願意交接

許多長期留任的牧師在教會的輝煌時期過去之後,仍堅持留任。眼看著教會的生命力一年又ㄧ年地衰退,卻仍堅持不讓位,認為下一年就會出現轉機,卻反而為繼任者留下更多挑戰和不利因素。

3.多名繼承者之間的爭奪

教會內發生的權力鬥爭,通常會被媒體報導放大出來。導致會友心灰意冷並離去。在競爭中「勝出」的繼任者即使接任,教會也已殘破不堪。

4.改變來得太急

新上任的牧師常被賦予帶領教會改革的使命(也許是「幫助我們推動外展事工」),但他的改革速度常常遠超過教會本身文化可接受的程度,在改革的路上逐漸失去會友的信任,阻礙教會未來的成長。

5.牧師觸發了隱藏的地雷

許多接任者一上任就發現教會內的道德/品格問題,例如巨額債務、董事會內的嚴重衝突、或其他有毒的問題。

沃倫·伯德(Warren Bird)博士是一位被按立的C&MA牧師,他是領袖網絡(Leadership Network)的研究主任,著有或與人合著了27本書,包括《下一位》(貝克出版社)。

翻譯:Harry Chou / 校編:Yiting Tsai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或是訂閱本刊,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免費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Our Latest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你的總統選票會讓你下地獄嗎?

若我們試圖為「基督被釘十字架並復活的福音」添加額外的門檻,我們所傳的就是另一種福音。

拒絕將人妖魔化的文化

教會應向世人展現基督的形象,然而今天這形象卻充滿爭議且四分五裂。

和不同信念的鄰舍尋找共同點

跨宗教的互動要不陷入含糊的多元文化主義十分困難——但在多元的民主社會中,仍是必要的事。

News

因為義怒而掀桌?未必如此

在這憤怒的時代,我們表達憤怒的方式可能是公義的,也可能是有罪的。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何時回應誹謗,何時不予理會

無論是糾正他人的誹謗或保持沉默,都不能脫離一件事:尋求認識耶穌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