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

解決名人教會問題,在於讓教會純粹是間教會

我們需要重新發現無需我們幫助的敬拜。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5, 2021
Illustration by Chanelle Nibbelink

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曾在一次採訪中分享他是如何開發新的單口相聲材料的。像許多成熟的喜劇演員一樣,他在小型喜劇俱樂部露面,帶著可以講5到10分鐘的笑話上台,一次開發一兩個笑話,並將有「笑果」的內容拼接到他下一次巡演或特別節目裡。

洛克知道,觀眾對他身為克里斯·洛克這件事的反應,與他們對實際笑話的反應是一樣的。因此,當他進行這些非正式演出時,他會盡可能不帶入自身性格地表演這個笑話。他希望這些笑話就算是「隔著布廉」講也ㄧ樣好笑,因為如果即使在這種場合下這個笑話都能讓人笑,那當他在舞台上全力表演這些笑話時,它們就能讓人笑得人仰馬翻。

在製作CT的podcast《馬爾斯山教會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Mars Hill)時,我經常想到洛克說的話。這個podcast是一個關於西雅圖ㄧ間大型教會的故事,該教會在21世紀初嶄露頭角,在15個會堂共吸引了15000個會友,但在其創始人馬克·德雷斯科(Mark Driscoll)於2014年辭職後關了門。在許多方面而言,馬爾斯山教會是種異類。但在許多重要的層面,它並不是。

德雷斯科是一個獨特的有天賦的溝通者、煽動者,但是名人牧師的現象如今在超大型教會裡很普遍。馬爾斯山教會在使用音樂和影片製作、運用科技及社交媒體方面有不少創新,但它所開創的方式如今已被廣泛運用在不少教會裡,並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決定一間教會能否「有影響力」的關鍵要素。

對科技的善用及名人的加持——馬爾斯山教會的成功模板——如今繼續傳播著,它們對小教會的誘惑力也不亞於對大教會的誘惑力。但我們錯過了這種現象裡的教訓:透過這類方式所建立的教會骨子裡十分脆弱:在德雷斯科牧師離開後,教會無法存活下去。

這類技術(或模板)的誘惑力是可以理解的。他們有如為事工添加魔法泡泡,就像克里斯·洛克用他的表演方式讓笑話更鮮活時所做的那樣。雖然這些技術不一定是邪惡的——例如印刷術讓數十億普通人能輕易接觸到《聖經》、《公禱書》和讚美詩——但這些技術也不是中立的。他們能深入我們的身體和想法裡,破壞福音核心的信息:即我們應向著自己的老我而死,謙卑地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

因此,當我們用放大人像的攝影投射出帶有傳奇色彩的牧師和敬拜領袖,從未想過這種主要用於搖滾音樂會和政治集會的技術可能會向會眾傳遞出什麼樣的信息。我們進口震耳欲聾的低音音響和乾冰機;牧者在台上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讀著經文;敬拜團向團員分發衣著穿搭指南;我們在沒有窗戶、有著完美空調的環境裡聚會,就像在電影院和賭場裡那樣讓人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我們遇到的大多數基督教領袖都是年輕的、有魅力的、牙齒完美的男女,那麼當我們遇到一個說話溫和、謙恭、不喜歡Instagram的人時,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他是一個既不具備名人氣質,又沒有驚人的見證故事的人,會怎麼樣?或是像耶穌那樣帶著屬靈權柄,卻不尋求權力或者照人們的要求展示自己能力,以至於讓第一世紀的世人感到困惑的牧者時,我們又會如何?

我擔心我們會錯過他們。我們甚至可能直截了當地拒絕和譴責他們。也許,我們已經這樣做了。

德雷斯科常說,他不喜歡聽多數牧師的講道,因為他們很無聊、沒有吸引力。相反的,他向包括洛克在內的單口相聲演員學習。事實證明,德雷斯科錯過了洛克在藝術方面更深層次的倫理:材料的原始效果比表現它的形式更重要。你所呈現的材料必須在沒有其他浮誇演技的情況下起作用。

我的導師屬靈奇普·斯坦姆(Chip Stam)於2011年去世前曾告訴我:「一個成熟的基督徒有很高的屬靈調適性。」他的意思是,如果基督徒發現自己來到一個地方,那裡正在傳講神的話語、正在敬拜耶穌,而且聖靈就在祂的子民心中,那當他離開時,心中留下的會是鼓舞歡欣的感覺——無論那場聚會是否粗糙、喧鬧或安靜,或是陌生的。

我覺得,這是在邀請我們回到所謂的「純粹的教會」。因為在教會的聚會裡最有意義的事,是可以承受住教會的崩塌或文明的崩潰——實際上,這樣的事已經發生過了。

在過去十年來經歷的各個基督教領袖們的道德崩塌後,如果現今的教會重新致力於如此純粹的教會的願景,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們不將自己置於人工製造且造價高昂的週日聚會體驗裡,而是圍繞著神的話語、聖靈、懺悔、認信、餅與杯來聚會,又會是什麼樣子?

也許我們感覺今日的教會正處於屬靈沙漠,但教會在歷史上也曾遭遇並克服過類似的情況。我盼望——而且我相信——我們能夠再次做到這一點。

邁克·科斯帕(Mike Cosper)是CT的播客總監。

翻譯:吳京寧 / 校編:Yiting Tsai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Telegram關注我們。

Our Latest

「主禱文」的真實意義

主禱文是個邀請我們加入一個「逆文化而行的群體」的邀請函。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讓天和地啼哭吧!

那使天地萬物存在的「道」竟然成了肉身——從和我們一樣的起點開始,成為一個只能以啼哭表達自己的嬰孩。

台灣人的薩滿信仰

在這片鬼魂遍地的土地上,聖靈還有空間運作嗎?

為憤世嫉俗的心找到解方

當基督徒專注於眼前的鄰舍,能帶來更實際的改變、成為社區裡的一道光。

基督徒應是公共廣場的光芒

在最佳狀態下,基督徒的見證能夠照亮公共領域;但在最糟狀態下,我們讓自己成為狡猾的政治利益的道具。

將臨期與「世界末日」息息相關

盼望來自於人類歷史外的某種事物,超越樂觀及絕望的循環。這種盼望存在道成肉身的上帝之中。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