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印尼華人教會的過去與現在

關於華人教會在千島之國過去的發展和現今的挑戰采訪傅子盛牧師。

華人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的亞齊省府班達亞齊參加教會活動

華人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的亞齊省府班達亞齊參加教會活動

Christianity Today August 10, 2022
Leisa Tyler / Getty

對今天全球很多基督徒來說,想到印度尼西亞,可能第一個會想到的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實際上,印尼也是一個文化與宗教多元的國家。據估計,基督徒佔印尼2.1億人口的10%,這讓印尼在擁有最多基督徒的國家中名列前三。

今天,有數以百萬計(根據統計方法的不同,估計的數字從200多萬到700多萬)的華人散居在印尼,在印尼各地也有形式略異的一些華人教會。

在歷史上,印尼的華人曾經受到歧視和排擠。在那些艱難的年月裏,印尼的華人教會是如何生存和發展的?在今天的印尼,政府對宗教活動也有一些獨特的規定。這對華人教會的發展會有什麼影響?在今天的多元文化環境中,印尼的華人教會在向年輕一代傳福音方面又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2022年2月,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采訪了印尼西加基督教會坤甸堂會主任牧師傅子盛。以下是訪談文字記錄的一部分。

千島之國的多元文化

董:如果今天要對不認識印尼的人介紹這個國家,你會怎麼介紹? 華人在印尼的處境又是如何?

傅:印尼是一個千島之國,印尼文叫「nusantara」,是超過六千個島嶼組成的國家。印尼有超過一百種民族,雖然當中穆斯林佔大多數,但印尼其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國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語言。我們國家統一的語言是印尼文,幾乎所有的印尼人都會講印尼文,包括華人;現在大部分的華人都是第二、第三代,所以基本上都是受印尼文的教育。

在宗教信仰方面,印尼政府承認六個宗教信仰,除了伊斯蘭教之外,政府還承認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和孔教。國家不許可人民沒有信仰,在身份證上,每一個人都需要選擇其中一個信仰。1965 年發生了政變,政府認為背後有共產主義的影響,且認為華人大多是共產主義者,抓了很多的華人;在那段時間,有很多華人因此而選擇了基督教。那時有很多難民潮,人民從內陸跑出來,也同時成為一個傳福音的好機會,有好多華人因著政治的因素相信了耶穌。

印尼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這幾年來發展得非常迅速,一方面有很多年輕人信主,另一方面,很多印尼的華人教會也積極參與在社會服務,像是辦學校、醫院,還有很多不同方面的社區服務,透過這些途徑不斷地傳福音,近期新媒體也成為一個傳福音很好的渠道。印尼的教會,基本上是一直不斷地在成長。

董:每個人都一定要選一個宗教的政策很有意思。那如果一個人改信的話,他的身份證需要去改嗎?還是不能改信到其他宗教?

傅:如果改信,就需要一些法律上的手續。如果是穆斯林改信基督教,他面對的壓力是比較大的,會有社會上的壓力、被別人排斥、受到威脅甚至逼迫等等。但是,在國家法律上,一個人改變他的信仰是被允許的。如果從孔教、佛教,改信到基督教,相對來說就比較單純,政府是不會干涉的,因為是個人的事情。像我們華人教會,主要接觸的是佛教、孔教背景的人,當他們信了耶穌、在教會受洗後,身份證就會從佛教或孔教改成基督教,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礙。

華人處境與華人教會的樣貌與前景

董:據我所知,有一段時間印尼是禁止孩子學習華文的。在印尼長大的華人第二代,包括很多的中生代和年輕的一代,對華語是很陌生的,他們以印尼文和英文為主。這些下一代會不會因此選擇到多文化的教會,或是講印尼文和英文的教會聚會?

傅:印尼華人比較注重保持華人之間的社會。雖然我們會融入社會中,但華人還是會保持跟華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住的地區,都比較是華人聚居的地區。印尼有一些地區的華人,雖然是受印尼文教育,華語已有 30 多年的斷層,且政府規定在公眾的地方要講印尼文,但在家中還是保持講華語。

從 1998 年蘇哈托下台之後,國家開始對華文比較開放,一些地區的華人,有機會繼續用華語溝通和學華語。印尼華人教會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純印尼文的華人教會,完全講印尼文,但信徒 70% 都是華人,現在有好多這種教會;第二種是雙語的,有華語和印尼文,年長的是講華語或母語,年輕的講印尼文,我的教會就是屬於這一類,基本上這種教會一定有印尼文的聚會,崇拜時會翻譯,講道時用雙語,年長的團契會用華語;第三種是純講華語的華人教會,單單用華語來敬拜事奉的還是有,但比較稀少。

董:我接觸到很多年輕的印尼人也都會英語,是因爲英語也是除了印尼文之外的主要語言嗎?

傅:受印尼文教育的人,學英語比較容易,而且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但一般印尼人的英語不是很好,如果是去國外留學的印尼人,他們就掌握的比較好,但若是本地的印尼人,英語是第三語言,就可能只聽得懂,但表達不是很容易。

董:從 1965 年到現在,五、六十年過去了,我很好奇,牧師會怎麼看印尼華人教會發展的現況?有哪些好的發展?哪些機會?或者是有遇到什麼樣的瓶頸跟危機嗎?

傅:我認為印尼的華人教會有三個特點:第一,印尼的華人教會一般很熱忱地傳福音,開拓了很多內陸的教會;第二,很殷勤地學習聖經、追求真理,查經、讀經都非常熱忱;第三是禱告。這些其實就是教會進行門訓。我認為只要我們保持著這些精神,印尼的華人教會就能夠繼續有很好的未來,會持續地發展。

另外,因為現在比較開放,再加上中國大陸強盛了,中國政府在印尼有很多投資,間接造成印尼政府對華人的身份有一些改觀。人民也看到華語的重要性,對中文學習的興趣增加。這對華人教會來說是一個特別好的現象,因為自從蘇哈托上台,禁止使用華語或華語學校,三十多年的華語斷層中,一個仍然能保持用華語的群體就是華人教會。這是上帝的恩典和憐憫,透過教會能夠繼續保存中華文化,並且當一開放的時候,華人教會也很容易適應這種改變。我剛才講到第二類的印尼華人教會,很多可能過去已經停止了華語崇拜,但現在又重新使用華語;教會的年輕人,有許多到中國或台灣學華語,回來後就可以用華語參與事奉,我覺得我們未來的前途是光明的。

幫助年輕一代

董:今天在牧養、栽培年輕人方面,教會遇到的挑戰似乎越來越大。印尼的華人教會也會遇到這樣的挑戰嗎?

傅:其實這也是我們印尼華人教會所面對的問題。譬如一些教會在敬拜方面比較保守,就會導致年輕一代的流失,年輕人會去比較合適他們敬拜形式的教會。這幾年來,印尼華人教會一直在檢討和思考該怎麼應對這個現象。當然不單是表面的改善,像是敬拜的形式等等,更基本的問題是怎麼能留住這些年輕人。我們認為,其實年輕一代主要是想在教會被認可,而且他們需要有一個歸屬,讓他們覺得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可以在裡面發展、發揮,可以一起成長,一起參與。但印尼的華人教會還是比較家長式的,執事、牧者通常都是長輩,我覺得我們需要更多去聽年輕人的意見,或給他們更多機會參與教會的服事,才能留住他們。

董:其實保守、不保守都是相對的,因為現在我們覺得保守的敬拜形式,其實在五、六十年前是非常新潮的。有時候我在想,上帝創造我們有不同的面向,一方面我們不需要被形式困住,覺得只有某一個形式才是絕對正確的敬拜方式;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需要過度的追求新潮,因為傳統有傳統美的地方,新潮有新潮的好。如何能夠結合,站在過去二千多年教會歷史寶貴的傳承上面,在今天這個時代,不斷地心意更新而變化,以不一樣的形式來傳福音、表達、並建造門徒,是我們這一代人很需要學習的。

傅:我非常贊成您的看法,我們看重的不是形式,而是怎麼樣實行門徒訓練,怎麼樣讓這些年輕人真正找到一個環境,讓他們感到被認可,可以成長和學習,我覺得這才是最主要的責任。就好像我們教會,目前也在推動年輕人有自己的小組,在這個小組裡面,他們就非常的委身、投入,非常的積極。最近有一個同工在我們教會做了調查,發現一個結果:無論是少年人、青年人、成年人,當他們被問到:「在教會裡面最盼望得到的是什麼?」他們的答案竟然是「聖經的話」。他們的盼望不是更好的音樂或敬拜的形式,而是從教會裡得到更好的聖經教導;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要看得準確,到底教會在牧養方面,應該注意的、成為我們中心的是什麼,不要只是注意那些形式而已。

董家驊牧師是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使命門徒》podcast主持人。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可透過免費訂閱電子報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年輕人不需要一個「柔化版」的福音

Z世代對耶穌敞開,但對「宗教」保持戒心,因為宗教看起來既虛假且與現實脫節。

News

研究顯示:Z世代的教會出席率領先其他世代

美國會友平均每五個主日只參與其中兩次,但年輕人的出席率正在上升。

教會長輩,別「訓話」年輕人生孩子

對婚姻及家庭感到焦慮與矛盾的年輕人,需要的是正面榜樣,而不是說教。

耶穌說,不要為養育孩子憂慮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與非基督徒並無差別」這個事實時,應該停下來思想耶穌關於空中的飛鳥的教導。

學者在一片莎草紙上發現耶穌的話語

他們意識到,在那一刻,他們的研究跨越了千年,與另一位被耶穌深深感動的人產生了連結。

Review

「郊區心態」如何塑造了福音派?

或許,現在是時候更加批判性地思考:我們的環境如何塑造了我們?

基督徒真的「更好看、更時尚」嗎?

社群媒體上的「耶穌光輝」潮流,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成功神學。

誠實面對你參加「短宣隊」的動機

短期宣教相當複雜,而且常常不盡人意,但若以智慧和透明的態度進行,仍能帶來極大的幫助。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