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應得所有關注

11 月 30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30, 2022
Stephen Crotts

第1週: 全能的王


裹在襁褓的嬰孩,躺在馬槽裡 祂是榮耀的造物主,持守萬物 施洗約翰指明祂的能力及偉大 我們期待祂所承諾的再次降臨及祂的最終統治。耶穌是全能的王。

讀約翰福音1:19-34,3:22-30

他必興旺,我必衰微。我記得小時候聽到這節經文時,想象着耶穌越長越大而施洗約翰越縮越小!了解約翰說這句話的背景便能清楚他的意思:約翰的門徒告訴他,“每個人都到”耶穌那裡去了,所以約翰宣稱,“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施洗約翰開始傳道比耶穌早,所以他目睹了耶穌的追隨者從數目為零增長到比自己的多得多。這可能是讓人難過的,因為曾經 “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 都出到曠野去見約翰(《馬可福音》1:5)。

然而,《約翰福音》始終將施洗約翰描寫成一個見證者——為耶穌的身份和偉大作證的人。今天這兩段經文的每一部分都是約翰在解釋自己是誰和不是誰,以及耶穌是誰。耶路撒冷的猶太領袖質問約翰的身份,他堅決否認自己是彌賽亞。他只是在預備基督的道路。是的,他有用水施洗的事工,但他的地位大大低於即將到來的那位。約翰指出耶穌是上帝的贖罪羔羊,他將除去世人的罪孽,他將把人們沉浸在聖靈的力量中。

後來,當耶穌的追隨者在數量上超過了約翰,約翰堅持說這是完全應該的。他把自己僅僅比作婚禮上的伴郎,而耶穌是新郎。約翰在3章29節中的比喻非常引人注目,特別是當我們理解其文化背景時。古代猶太人的習俗要求伴郎在新娘和新郎完婚時在卧室外等候。按照傳統,新郎會以歡呼來確認他們新婚燕爾的親密關係,而伴郎也會分享這份喜悅。

基督徒生活的真意就是越來越多地遵從耶穌,全能的上帝。一代人之後,保羅在《腓立比書》1:18中寫道:“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

我最近退休了,因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學習這個功課。被眾人矚目不是關鍵。謙卑地弘揚耶穌才是。我需要越縮越小。

Craig L. Blomberg是丹佛神學院的新約榮譽退休教授,著述無數,其中有《馬太福音》註釋和《詮釋新約中的比喻》。

默想《約翰福音》1:19-34和3:22-30


思考施洗約翰的榜樣向我們展示了耶穌是誰。約翰的姿態對你自己的屬靈生活有什麼啟示?你可以如何 “衰微”?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性醜聞,及福音派思維

牧者不當的行為會如何扭曲了我們對教會裡男女之間友誼的看法。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9, 2022
Illustration by Rick Szuecs / Source images: Envato Elements

上週,當關於麥特·錢德勒(Matt Chandler)有著“不恰當”的網路交友關係的新聞出現在我手機通知中心時,我和其他牧師同事正在參加教會員工的退休會,他們全是男性。我打斷正在說話的人,大聲唸出這則新聞。

這則新聞就像沈重的鉛球般落在我們中間。我們聚在一起討論像這樣的事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以及我們在事工禾場上的友誼是否也可能“不恰當”。

整個福音派圈也因這個事件震動。Twitter上再次充滿 關於“葛培理原則” 的辯論。許多人呼籲中村莊教會(The Village Church)公開發表此事件的調查報告。“發表獨立機構的調查報告是永遠是最好的做法,”雷切爾·登霍蘭德(Rachael Denhollander)在《紐約時報》

根據上帝對真理及公義的教導,教會領袖們應該要查明中村莊教會事件的真相。但我身為自己這間小小教會的牧師之一,這並不是這個事件裡我最關注的重點。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是“當我們讀到像這樣的新聞時,在我們這裡,在我以及同事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更具體的說,大大小小的醜聞會如何扭曲我們對基督裡男女之間友誼的看法?當我們看到像這樣的事件時 — 當濫權危機一次又一次發生時 — 我們是否不再認為教會內有健康的兄弟姐妹關係的可能性?

我們所聽到的故事能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想像,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例如,當女性們看到貝絲·摩爾(Beth Moore)開了聖經課,這啟發了一整代的女性去追求那些她們沒想過能參與的事工。在婚姻的框架下,當我們關注我們過去共同經歷過的好的回憶,可以幫助治愈及改善我們關係。在社會正義問題上,不同文化或族群中能有個代表性或發聲的人物很重要,因為他們的故事能激發我們對各種好的可能性的想像。

而醜聞和失敗等痛苦的事件也影響著我們。《勇敢的恐懼》的作者凱瑟琳·麥克尼爾(Catherine McNiel),壞故事讓我們變得更容易恐懼。這些恐懼既有特定性又有個人性:因為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或四分之一的男性)是性侵事件的倖存者,當他們讀到有關性侵或不當行為的頭條新聞時。可能會勾起他們靈魂深處的創傷記憶。

對於全職服事在教會事工的人來說,這些醜聞讓我們陷入左右為難,無法擺脫的困境。

“這讓我對我所做的一切產生懷疑,”一位男牧師和我分享。“我可能會因為接觸我正在牧養的女性而惹上麻煩,或者如果我不這樣做,就會因為未能‘照顧羊群’而陷入麻煩。如果我這樣做,我就該死,但如果我不這樣做,我也該死。”

教會界對醜聞的反應讓女性也感受到類似的緊張情緒。當人們開始退到葛理翰提議的“安全線”後面時,我們的事工會逐漸凝結住嗎?或是如果我們沒有作出改變,有天我們也會受到傷害嗎?

濫權及性醜聞之類的恐怖故事引發了我們“蜥蜴腦”的恐懼,羅素·摩爾(Russell Moore) 寫道,我們正冒著因過度恐懼而導致癱瘓的風險。布尼·布朗(Brené Brown) 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問:“你對自己講述的是什麼樣子的故事?”

對於許多男性及女性來說,他們對自己講述的故事是 — 因著多年來的頭條新聞 — 得出任何男女之間的關係都充滿危險的結論。

像錢德勒這樣的案例“再次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 即男性,尤其是牧師,不可能與女性建立健康的兄弟姐妹關係,”《為什麼我們不能做朋友?》的作者艾梅·伯德(Aimee Byrd)寫道。“小心啊! 不要太常跟我們聊天!小心不要太了解我們!小心不要隨便跟我們開玩笑!你不是十全十美的!”

在醜聞及罪的面前,我們為了保護教會未來不會受到傷害,本能的反應常是抓緊那些在男女關係間劃出清楚界線的原則或規定。例如,在這次事件後,一些教會領袖再次提倡葛理翰原則,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正如我在別處所寫的,僅僅立法禁止犯罪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十字架,我們需要神的恩典。如果我們做的只是努力避免犯錯,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生機蓬勃且關係緊密的社區。敬畏耶和華 — 而不是懼怕罪 — 才是智慧的開端 (箴言9:10)。

我們的新聞也助長了我們的懼怕。長期接收壞消息給了我們片面且對教會生活的真實樣貌有了扭曲的觀點。這類事件不斷告訴我們,期待自己的教會是個有著健康交往關係的社區是不現實的,甚至是不可取的。

我對教會界有這樣的氛圍感到擔憂。我擔心當醜聞事件在手機上響起的同時,破碎了我們的心,讓教會群體本該可以有的美好樣貌因爲我們內心的恐懼而成為不可能。我擔心我們會絕望、退縮,放棄這樣的願景,因為我們對犯錯的恐懼遠大於“愛你的鄰舍”這條誡命。

那麼,我們該如何建立教會成為有著健康男女關係的社區呢?

聖經確實教導我們用誠實且堅定的態度看待罪,但它也呼籲我們要勝過罪。我們是基督裡的兄弟姐妹,因為懼怕造成傷害而互相躲避,會遠遠達不到天父對祂的家庭的計畫。

正如我對婚姻的期待不僅僅是“避免發生婚外情”,我對我孩子的期待不只是“不入獄”一樣,聖經也呼籲我們對教會抱有更大的期待,而不是“我們沒有性醜聞或濫權事件。”我們被呼召要彼此相愛,而這雖然包括,但也遠遠超過“不要互相傷害”這個標準。

還有澄清一點,我並沒有建議我們不要在教會內講述或閱讀關於人犯罪的新聞。我並沒有提倡過分天真、煤氣燈效應,或對罪沉默。我想說的是,我們必須同時注意不要讓我們的心思意念單向的被這類故事所定型了。

我們需要能夠教導我們把目標放在對的地方的故事。我們需要一種基於聖經(但不是出於恐懼)的男性及女性神學,並因著敬虔的男性及女性同工合作的榜樣而道成肉身。我們需要尋找並分享這些健康的見證:男性沒有放棄和女性同工的教會,跟即使沒有死守“葛理翰原則”依然美好健全的婚姻。

要建立這樣健康的教會,調整我們的眼光很重要。上帝的大使命需要男性及女性在福音事工上信實的相互合作。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太害怕與異性一起犁田,而乾脆全身而退。

那些做得很好的教會的見證是總會為我們帶來希望,將我們的心思及想像力帶回所有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事上

(腓4:8)。宣講上帝過去對我們的信實,是讓我們對未來心存盼望的方法 (詩篇105 和106篇)。

我舉個例子。當我剛開始約會時,我很快就意識到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只教了我不忠、性成癮、惡意會如何破壞一切。當我試著想像自己為一個70多歲且擁有幸福婚姻的人時,我的想像力崩潰了。

因此,身為一個20歲的學生,我開始看心理治療師,但我也在教會會眾之間尋找道成肉身的見證。我邀請和他們共進晚餐,請這些婚姻受過時間考驗的夫妻和我分享他們的故事。漸漸的,我對婚姻可以有的樣貌有著越來越大的盼望。

男女友誼也是如此。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也看到了這一點。上週當我和同事坐在一起聊著又一起醜聞時,我們不禁聳了聳肩,嘆了口氣。我們哀悼,然後半開玩笑的說要辭職。

但後來我們藉此機會反思我們自身的關係。我們互相分享了我們社區內健康的男女友情的故事。我們提醒自己依然有許多橫跨幾十年的婚姻,及信實美好的事工夥伴關係。我們默默地分享這些長期順服上帝的故事 — 雖然這些故事永遠不會成為頭條新聞,但卻支撐了我們對上帝教會的希望。

布朗溫·李(Bronwyn Lea) 是《超越尷尬的側面擁抱:在為性瘋狂的世界中作基督裡的兄弟姐妹》的作者,也是戴維斯第一浸信會(First Baptist Church of Davis)的門訓及女性牧師。

翻譯:Yi-Ting Tsai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真正的潔凈

11 月 29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9, 2022
Stephen Crotts

第1週: 全能的王


裹在襁褓的嬰孩,躺在馬槽裡 祂是榮耀的造物主,持守萬物 施洗約翰指明祂的能力及偉大 我們期待祂所承諾的再次降臨及祂的最終統治。耶穌是全能的王。

讀馬太福音3:1-12

如果我們老實的說,第一次讀到施洗約翰的故事時,應該都會覺得他是我們所能想像得到的最糟糕的先驅者。他穿著破爛的衣服,吃著蝗蟲,進入猶太曠野後便開始講道的事工。我們當然可以想像,宣告即將到來的彌賽亞的信息會有多讓人耳目一新。見證彌賽亞的先驅者應該是來提醒人們與彌賽亞有關的佳美應許 — 祂會醫治人們,帶來公義及穩定的生活。先驅者所傳達的應該是像這樣的好消息。

然而,約翰做了與我們所想像的完全不一樣的事。他說,“悔改吧,因為天國近了”。透過馬太對以賽亞書40:3的引用,我們看到約翰用猶太人所熟悉及權威的話語告訴人們要“修平他們的道路”— 或者要“修直”(另見約翰福音1:23)。事實上,約翰起初帶來的信息對聽眾來說是壞消息。因為他告訴聽眾他們需要有所改變。

而他們之中有許多人都聽進去了。這個奇怪的人是如何在事工上這麼成功?馬太給了我們一些提示。他選擇性的描述約翰這個人的特質,且每個細節都充滿了意義。約翰的破爛襯衫配皮帶?那是以利亞的裝扮。他以蝗蟲和蜂蜜為食?那是窮人的飯菜。馬太以古代先知的風格來呈現這個人,因約翰是上帝賦予權威來宣揚祂話語的人。

人們向約翰尋求潔淨 — 能象徵他們悔改的潔淨儀式 — 但約翰承諾將會有比這更有效的潔淨。主的潔淨將會透過“聖靈及火”來實現。

約翰接著繼續解釋耶穌即將成就的事工。他的比喻幫助我們理解在聖靈及火焰中受洗意味著什麼。這樣的潔淨(ㄧ部分)是透過將好的與壞的事物分開來。約翰用了我們在詩篇第一章等地方看過的,也就是他聽眾所熟悉的農耕過程來做譬喻。在農作時期,農民會用三尖叉將穀物拋向空中,穀物較重且可食用的部分會掉到地上,但穀殼較輕的部分會被風吹走。如果在這步驟之後還有多餘的穀殼,農民會用篩子分離出來並燒掉它們。

這樣的過程是比用水洗滌還更持久的潔凈。我認為這正是約翰的重點。約翰為人洗禮的意義重大,但如果沒有聖靈伴隨而來的工作,它的作用是暫時的。只受過約翰洗禮的人需要再洗一次,但耶穌透過聖靈的工作是永遠有效的。

Madison N. Pierce是西方神學院(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新約教授。她的著述包括《使徒書信中給希伯來人的神聖話語》。

默想馬太福音3:1-12。


你會如何描述約翰所傳達的信息?為什麼它是好消息?在今天的禱告中,思考約翰所強調關於耶穌的能力及來到世上的目的。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穿越荒野 的道路

11 月 28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8, 2022
Stephen Crotts

第1週: 全能的王


裹在襁褓的嬰孩,躺在馬槽裡 祂是榮耀的造物主,持守萬物 施洗約翰指明祂的能力及偉大 我們期待祂所承諾的再次降臨及祂的最終統治。耶穌是全能的王。

讀以賽亞書40:1-5; 瑪拉基書3:1-4;4:5-6

在以賽亞書40章中,我們看到以色列人被驅逐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們被俘虜及流放至古巴比倫。這座城市位於現代的(伊拉克)巴格達以南約一小時車程之處,被認為曾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中心。這是一座有著空中花園、以漢摩拉比及其法典而聞名的國際化沙漠大城。但上帝的子民不想被困在這裡。他們想回家,想回耶路撒冷。只是他們離家很遠很遠,沒有回歸的可能。

在這種毫無希望的情況下,他們經歷了上帝恩典突然的到來。 “安慰,”先知喊道 ——這是個涵蓋勇氣及力量意思的希伯來詞彙。先知所傳達的信息為“得到安慰吧!存有盼望!這一切還沒結束。你們將看到並經歷在荒野裡無法想像到的事。”就像他們遠古的祖先在埃及曠野經歷了奇蹟般的供應及拯救一樣,他們也將看到上帝為他們開闢一條穿越曠野的道路。

將以賽亞書40:1-5與瑪拉基書3:1-4和4:5-6結合在一起,我們看到上帝應許要差遣使者預備好祂子民的心,好叫他們得到拯救。他們會如被火煉淨那樣,能更清楚地見到上帝、自己的生命、及世界的本貌。在這樣的拯救中,那些因流放而撕裂的傷口,例如家庭關係,有朝一日會被縫合在一起(瑪4:5-6)。

上帝真的信守承諾。以色列人最終得以返回耶路撒冷。然而這次的回歸並不是預言的結束。幾個世紀後,另一位先知,施洗約翰,預言全能的上帝、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將把祂的子民從被流放的狀態中拯救出來——他們因為罪的緣故被流放,與上帝及彼此疏遠。而施洗約翰在基督到來之前先軟化了人們的心。

瑪拉基的預言還有另一種層次的應驗 (瑪3:1-4):它指向耶穌的第二次降臨。到了那日,我們會被淬鍊——變得純潔,因為一切都被更新了(啟示錄 21:5)。

在絕望的情況下經歷奇妙的拯救並不只在聖經歷史裡上演。全能的上帝每天都在施行驚人的拯救。祂總在一切看似毫無希望的時候出現,這是真的。我們可以相信祂的大能。並且,在將臨節期間,我們再次被提醒要相信應許之子,祂雖以嬰兒的身份來到我們的世界,但祂的小手裡握著宇宙——甚至超越宇宙——的能力及力量!

你是否正在曠野裡,急需拯救——需要神大能的干預?我們也許不知道祂的拯救何時以及會如何到來,但它一定會來。上帝總是會為我們而來。在上帝現身拯救你之前,禱告求祂幫助你準備好你的心。

Marlena Graves是東北神學院的靈修教授。她出版的若干書籍中包括《往上的路是向下的》。

默想以賽亞書40:1-5及瑪拉基書3:1-4;4:5-6。


你如何看待這些應許中神所顯現的大能?以及神的大能在不同層次的實現?這些段落與我們內心的期待及渴望有什麼樣的共鳴?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基督,永遠的主

11 月 27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7, 2022
Stephen Crotts

第1週: 全能的王


裹在襁褓的嬰孩,躺在馬槽裡 祂是榮耀的造物主,持守萬物 施洗約翰指明祂的能力及偉大 我們期待祂所承諾的再次降臨及祂的最終統治。耶穌是全能的神。

讀以賽亞書9:6-7; 歌羅西書1:15-20; 希伯來書1:1-12

在聖誕節到來前常見的所有場景裡——如燈火通明的屋子、櫥窗展示耶穌的誕生場景、滿載裝飾品的樹——我最期待的是聖誕音樂。將臨節跟聖誕節的歌讓我們在腦海裡有這樣的畫面: 正在育嬰的神聖家庭、天使對著滿心敬畏的牧羊人唱歌、正在前往伯利恆小鎮的智者……這些美好的詩歌詞曲一次又一次溫暖了我們的心。

然而,交織在我們所喜愛的這些歌曲裡的,是能讓我們的生命不再一樣、驚天動地的神學事實: 馬槽裡的新生兒是全能的上帝

《聽啊,天使高聲唱》和《朝拜新生王》敦促我們深入理解這個嬰兒的真實身份:“真神披上血肉體,聖道化身降塵世,” “基督復活榮耀輝煌,被殺羔羊救主我王,”《我們渴望的耶穌》用簡單的詞說出這個深刻的神聖悖論:“生是嬰孩,卻是君王。”這些歌詞與以賽亞書9:6-7的真理相呼應: 這個孩子是所應許的那位,祂將在大衛的寶座上建立祂公平、公義及和平的國度直到永遠。

新約作者希望我們能好好深思這個深不可測的奧秘。希伯來書的作者說,“神子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和那“承受萬有的”(1:2-3)。保羅強調“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萬有靠他而立。”(歌羅西書 1:16-17)。耶穌在萬有之上,神的同在豐盛地充滿基督。

這是上帝的子民引頸期盼的應許之子,因此我們慶祝祂的誕生。祂是神差遣使者為神預備道路、傳講悔改信息的主。我們的救主在祂的愛及救贖的使命裡,因著十字架上的犧牲及復活而擊敗罪和死亡的力量。我們充滿希望地等待祂的回歸,深信“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就是那獨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的主(提前6:15-16)。

嬰兒床上的孩子就是全能的上帝——這個事實遠超出了人們能全然理解的範圍,然而卻是真理。在敬畏及謙卑裡,我們如《聖善夜》歌詞裡所說的那樣, “謙卑俯伏”——帶著謙卑的感激之情,我們敬拜祂。

讓我們全心讚美祂的聖名。
基督是主!哦,讚美祂的名直到永遠!
祂的權能和榮耀永遠彰顯!
祂的權能和榮耀永遠彰顯!

默想: 以賽亞書 9:6-7; 歌羅西書 1:15-20; 和希伯來書 1:1-12。
選讀:提摩太前書6:13-16。


在這些經文裡,關於耶穌的大能及力量的哪項描述引起了你的注意?為什麼?這個真理在將臨節會如何改變你對主的敬拜?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從外國宣教運動至中國教會的自立

去到中國的宣教士常受限於來自家裡的壓力、領導階層犯的錯誤, 及其對西方的認同,但他們種下了在未來產生驚人收成的種子。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6, 2022
Bettmann / Contributor / Getty

20世紀上半葉,外國在華宣教的運動經歷成熟、興盛、及消亡的過程。在同樣數幾十年間,中國教會誕生了 — 一個在今天迅速發展著的教會。從1900年到1950年,中國的基​​督教拋棄了外來文化,穿上了中國服飾。塑造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的歷史動盪同時間也衝擊著外國宣教士和中國基督徒。

如果我們透過歷史的望遠鏡,認真關注1932-1934這兩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基督教在中期的轉變。而一切起始於外國宣教活動的改變。

1932年的一個秋日,出生在中國,和宣教士父母同為著名宣教士的賽珍珠 (Pearl Buck) 大步走到紐約市阿斯特酒店 (Hotel Astor) 舞廳的講台上,向2,000名長老會婦女演講。賽氏的小說《大地》剛獲得了普利茲獎。她的演講談到了 “宣教運動還有必要嗎” 這個話題。狹義層面來說,她的回答是 “是”,但她的想法帶著保留且對此不樂觀。她對宣教士傲慢、無知和心胸狹隘的批評是如此尖銳,以至於她的聽眾受到驚嚇。這個事件引發了美國新教幾乎所有領域裡支持外國宣教運動的人士及其批判者之間的激烈討論。這是個時代的標誌。

另一個標誌則是《重新思考宣教:一百年後一個平信徒的報告》的出版。該書由美國最重要、常在經濟上支持福音事工的小約翰·D·洛克菲勒委託出版。這本被廣為流傳及閱讀的《平信徒的報告》主張徹底改革關於宣教的傳統思維,尤其在基督教的排他性等問題上。

同樣在1932-33年間,曾率先在中國西部建立基督教青年會 (YMCA) 的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田徑明星羅伯特·佘菲斯(Robert Service) 意外的被解僱。 在大蕭條和捐款減少的情況下,基督教青年會和其他在中國的宣教機構在1930 年代初期遭遇了大規模的財政緊縮。他們昂貴的建築物密集型設施,尤其是醫院、學校和學院,大量消耗掉宣教預算。 許多宣教士不得不回家。

宣教運動在那時期顯然處於劣勢。

希望的跡象

儘管有這些負面的現象,仍有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回應對中國的 “呼召”。中國內地會 (CIM) 是戴德生 (J. Hudson Taylor) 所創建的非凡的跨國宣教機構,它持續著其自1800年代後期以來的飛快成長速度。它的 “信心宣教” 原則 (無宗派且無財政上穩定的支持) 總有辦法適應如此艱難的時刻。

在其他宣教機構因氣餒或預算縮編而規模逐漸變小之際,內地會發起了一場成功的運動,增加了200名宣教士。劍橋大學的年輕學生艾得理 (David Adeney) 得知這場 “200人”運動後,感受到了對中國的強烈呼喚。他於1934年來到中國中北部,並發現與學生一起工作是他的強項,他致力於這樣的宣教活動直到1950年離開中國為止。他與當地人建立的連結雖然之後休眠了30多年,但仍完好無損,並在他於1980年返回中國時溫馨的復興起來。

除了像內地會這類在神學上偏保守派的宣教事工外,一波五旬節復興運動也席捲了中國的一些地區。一位遠道而來的挪威宣教士孟瑪麗 (​​Marie Monsen) 促進了著名的 “山東復興”。參與者看到火舌,聽到呼嘯的風聲,有的甚至半昏半醒的倒在地上。五旬節主義強調 “屬靈恩賜”,包括預言、神聖的醫治和說方言。這也加進了從1920年代開始的大多數獨立教會的發展。

在這些年間,在中國做基督徒可以是很危險的事,無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1934年在艾得理抵達幾個月後,發生了中國宣教史上最戲劇性的殉道事件之一。在芝加哥穆迪聖經學院 (Moody Bible Institute) 畢業的約翰師達能夫婦 (John and Betty Stam) 是對很有吸引力的年輕夫妻,不久前剛隨內地會來到中國,駐紮在安徽省 (中國中部) 的一個小城市。當共產黨軍隊在1934年末佔領這座城市時,他們斬首了師達能夫婦,並處死一些為外國人求饒的當地基督徒,但師達能夫婦三個月大的孩子被安全帶到附近的一個宣教站。這個事件之後被廣泛的傳講,並激勵了許多年輕人參與宣教事工。

這事件的影響力與1900 年在義和團起義中殉道的耶魯大學畢業生畢得經 (Horace Pitkin) 事件大致相同。畢得經與其他10多名外國宣教士 — 來自長老會、公理會及内地會 —— 一起在離北京不遠的保定市去世。他的去世促使申請當宣教士的人數激增,其中許多來自東海岸大學,也促進了1900 年代初期雅禮協會(Yale China Mission) 的成立。

黃金時代的結束

義和團起義開始於農民反抗西方國家對中國文化日益增長的商業、政治和宗教侵蝕。義和團殺害了數百名外國人,其中包括大約250名宣教士和他們的孩子,以及 20,000 或更多的中國基督徒 (被視為叛徒)。作為報復,八個國家的佔領軍在1900年至1902年期間殺死了至少同樣多的其他中國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場災難。然而這也造就了好的矛盾結果: 這樣的民族創傷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改革運動,一時間,過去的排外主義變得聲名狼藉,中國對西方更加開放。(但再後來,共產黨稱讚義和團是愛國者。)

這給了在中國的基督教宣教士有史以來最大的機會 — 一個真正的 “黃金時代”。教會學校突然有了很高的聲望和等待入學的名單。不少精英階層成為基督徒。教會增長率飆升,尤其是新教徒。在1911年至1912 年推翻衰弱的滿清王朝的革命之後,這個年輕的共和國的臨時總統孫中山是位受洗過的基督徒。1913年,共和國的第二任總統請求在中國的外國宣教士為這個國家禱告。新教宣教士人數從1905 年的1,300多人猛增至1925 年的8,000 多人。那時許多的基督徒相信中國的 “基督教化” 勢不可擋。

但事實卻非如此。黃金時代持續了不到二十年,直到1920 年代中期。發生了什麼事呢?在那段時間裡,幾乎所有在中國的宣教都未能在他們的宣教結構中充分培養出中國在地的信仰領袖,並讓這些領袖能夠牧養羊群、成為獨立且自給自足的地方教會。從 (外國) 宣教轉向 (中國) 教會的理論一直存在,但內容很空洞。在某些時刻,外國宣教事工看起來已經讓位給中國的領袖了。例如1907年的全國宣教士大會中,1000多名參與者裡只有6個中國人代表; 但1924年的宣教大會被改稱為 “基督徒”(而不是“宣教士”)大會,且一半以上的代表是中國人。

但這數據很誤導人。當時的情況充其量只是一種夥伴關係,而且是一種不平衡的伙伴關係。幾乎在所有情況下,宣教士仍然控制著教會的金流。而這結果是,新教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中國領袖 — 如受人尊敬的中國基督教會負責人誠靜怡(Cheng Jingyi),和才華洋溢的基督教青年會全國書記余日章 (David Z. T. Yui) — 從未擺脫他們從屬於外國宣教士之下的形象。。

新教教會讓中國人擔任領導角色,中國的領袖們至少還有些責任和權力,即使這種權力因與外國宣教事工的密切聯繫而受到些限制。但在中國的羅馬天主教會更是受到形式主義的影響。數十年間,中國的天主教等級制度雖然允許培訓 (但密切監督) 中國神父,但他們只被賦予平凡日常的任務,幾乎沒什麼大的責任。在1926年之前都沒有中國主教被祝聖,直到幾位特立獨行的歐洲宣教士神父,尤其是雷鳴遠神父(Fr. Vincent Lebbe) 說服教皇打破歐洲等級制度對中國神職人員的束縛。即便如此,中國神父在當地教區中仍然主要服事於次要角色,新的中國主教也被分流在附屬職位中。

被牽連的影響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外國宣教士並沒有蓄意剝奪、不讓中國領袖興盛和發展。宣教士與中國神父和牧師之間經常有相互尊重、真誠的友誼和教學上的合作。但在1920年後中國逐漸醞釀的新政治氛圍中,這種聯繫對相關的中國人來說是致命的妥協。

在1920年代,民眾對外國人在中國的合法特權的不滿情緒高漲,這種不滿可以追溯到滿清政府在1800年代中期簽署的條約。這樣盛行的民族主義助長了從1920年代至今主導中國政治的兩個主要政黨的迅速崛起:國民黨和共產黨,它們從競爭對手變成死敵。國民黨的領袖是蔣介石,他皈依基督教並娶了中國最著名的基督教家庭之一的女兒宋美齡。在蔣的領導下,有其他幾名基督徒擔任政府職務,並與外國宣教事工建立了禮貌甚至友好的關係。但即使是蔣也同意應盡快取消外國人的特權,尤其是對中國法律的豁免權。

傳教士是享有這些特權的人之一。偶爾會有先知宣教士 (例如,上海宣教刊物《中國紀事報》的編輯樂霛生(Frank Rawlinson)) 警告,所謂的 “條約制度” 所埋下的種子,有朝一日可能會帶來憤怒的收穫。而那一天在1920年代中期來臨。中國輿論中最激進的分子認為宣教士以及中國基督徒也是外國政府和 “世界資本主義剝削” 的走狗。

這樣強烈的態度在共產黨員中普遍存在,直到最後一批外國宣教士在1951-1952 年被新政府驅逐出中國。宣教團體以及整個宣教事工,因為未能與西方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至少在一些方面保持距離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這樣對宣教士過往事蹟的描述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不公平的。宣教事工同樣為中國帶來了許多祝福。中國基督教學校是中國人最早接受現代教育的地方,也是最早允許招收女生和聘用女教師的地方。宣教士的醫院及診所拯救了千萬人的生命,宣教士組織的飢荒救濟拯救了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人。宣教士也一直是廢除鴉片貿易、廢除裹年輕女孩小腳習俗等運動的領導者,以此來增加她們對婚姻的渴望。

總而言之,宣教士對建設現代化中國的貢獻是巨大的。儘管他們在1949年後遭到新政權的謾罵和妖魔化,但他們的成就卻默默地受著讚揚,並熱烈的被歡迎來訪今天的中國。

本土信仰

如果宣教事工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是一種詛咒,且中國基督徒因他們對外國宣教士的認同而被污染,那麼基督教如何有足夠的韌性進入共產主義時期,在30年的黑暗谷中存留下來,並在1980年開始蓬勃發展?

1937年日本與中國開戰後,多數的宣教士離開了,但仍有數百人留在日本無法觸及的 “自由的中國”,並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傳道。 有大约1000人被日本人關押在集中營裡,其中許多人殉道,包括《烈火戰車》故事的主角李愛銳 (Eric Liddell)。 仍然在日本統治下的中國基督徒突然得肩負起教會和團契所有的責任。許多人接受了這樣的挑戰,培養出後來在共產主義制度下實用的領導技能。

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和1949年共產黨勝利之間的短暫時期,數千名宣教士 (包括艾得理)返回中國。在這個時期,討人厭的條約已經消失了,外國人受中國法律約束。但在共產黨於內戰中佔上風並建立新政府後,在1951年朝鮮戰爭的背景,他們決定驅逐所有外國宣教士。關於最後一批宣教士從中國偏遠腹地獲救的戲劇性故事比比皆是。

至此,中國的外國宣教運動結束了,但基督教運動沒有結束。自1920年代開始出現了一個健康的發展:獨立的、完全由中國人領導的基督教運動的發展。其扎根之深,足以讓基督徒在暴風雨來臨之際堅守住。1949年之前,可能約有 25% 的中國新教徒在這些獨立的教會中聚會。他們促成許多鮮為人知但卻極美的見證。

一個叫宋尚節(John Sung)的火熱的佈道家周遊全國,吸引了大批群眾。基要派牧師王明道 (他後來在1950年代與新政權發生致命的衝突) 除了在中國各地演講之外,還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服事 “會幕”。倪柝聲正在研究他以聖靈為中心的神學。北京布匹商魏保羅 (Paul Wei) 創立了真耶穌教會,並迅速發展壯大。敬奠瀛(Jing Dianying)根據財產共有制和集體生活的原則,發展並治理在農村基督教社區的 “耶穌家庭”。還有一些重要的女性領袖,包括石美玉(Mary Stone)。她在上海創立的伯特利神學院誕生了由熱心的年輕音樂佈道家所組成的 “伯特利樂隊”,他們將復興傳播至中國各地。

無論是在與宣教士有關聯的教會或獨立教會中,堅韌的基督徒群體不間斷的成長著。宣教士們是雖然有著缺陷但真誠的撒種者;而中國基督徒將信仰持續帶入20世紀下半葉,並在1980年代之後豐收。

作者丹尼爾·貝斯 (Daniel Bays) 是加爾文學院(Calvin College)歷史學教授和亞洲研究項目主任。

宣教士紀念之廊

鍾愛華(Lemuel Nelson Bell): 1894-1973。鍾愛華和他的妻子弗吉尼亞 (Virginia) 是南方長老會的醫療宣教士。他們在江蘇省清江浦市的慈悲醫院服務了25年,最終於1941年日本佔領期間返回美國。他們的女兒露絲 (Ruth),是未來的葛培理夫人,出生在中國。1956年,鍾愛華和葛培理共同創辦了《今日基督教》雜誌。

魏特琳 (Minnie Vautrin): 1886-1941。身為一個在南京金陵書院的教師,當日軍入侵南京並發生了駭人聽聞的 “南京大屠殺”時, 美國宣教士魏特琳 (Minnie Vautrin) 人正在南京。但魏沒有逃跑,而是留下來將學院變成了數千名婦女和兒童的庇護所,挽救了許多生命。但她親眼目睹的搶劫、焚燒、強姦和殺戮的記憶一直縈繞在她心頭。後來她精神崩潰,在美國住院期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雷鳴遠神父(Frédéric-Vincent Lebbe): 1877-1940。出生在比利時的天主教宣教士雷鳴遠神父 (Vincent Lebbe) 之所以成為中國公民是因為他認為宣教士應該盡可能地和中國人有一樣的認同。他極力提倡中國主教的祝聖,他的影響最終使這一理想成為現實。他於1940年被共產黨俘虜,不久就去世了。

師達能 (John and Betty Stam): 1906/07-1934。 20世紀中國最具戲劇性的宣教烈士故事之一是,1934年共產黨士兵公開斬首了從慕迪聖經學院 (Moody Bible Institute) 畢業的年輕的中國內地會宣教士師達能夫婦。他們的小女兒海倫 (Helen) 被藏在毯子裡並被中國基督徒救走。師達能夫婦的勇氣激勵了許多其他人成為宣教士。

李愛銳 (Eric Liddell): 1902-1945。奧運會金牌得主李愛銳 (Eric Liddell) 的故事在電影《烈火戰車》被人深刻紀念著,然而他奔跑的道路比大多數人所知道的要艱難得多。奧運會結束後他搬到了中國,他的家人在那裡傳教。在日本入侵期間,所有外國人都被關押在監獄集中營。李愛銳是他的營區裡受人敬愛的屬靈領袖和朋友,他對年輕人特別的照顧。他在集中營解放的幾個月前死於腦瘤。

古約翰 (Jonathan Goforth) :1859-1936。在艱難的從義和團起義中逃脫後,加拿大宣教士古約翰夫婦 (Jonathan and Rosalind Goforth) 於1901年又再度回到中國。古約翰祈禱上帝會像他在韓國時那樣為中國帶來復興,當1908年喬納森在滿洲傳道時見證了這樣的複興。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他成為了中國最廣為人知的巡迴佈道家之一。

中國的葛培理

宋尚節 (1901-1944)

雖然他的事工只持續了十幾年,但宋尚節在中國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開闢了一條燃燒的複興之路。1901年出生於中國南方,身為一位牧師的兒子,宋尚節被家人送去美國念神學。然而他卻報名了普通大學並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之後內疚的良心將他帶到了紐約的聯合神學院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在那裡他聽到一位被他同學嘲笑的年輕佈道家的講道後皈依基督教。

身為一個新的皈依者,宋的信仰非常火熱,以至於神學院院長把他送進了瘋人院。在接下來的193天裡他把聖經讀了40遍。在回中國的路上,他幾乎把所有的文憑都扔到了海裡 (除了給父親看的博士文憑),全身心地投入到全職佈道工作中。

從1928到1940年,宋尚節遊歷了中國各地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和泰國。他對著大片的人群佈道,一些人甚至在惡劣的天氣裡長途跋涉來聽他講道。宋身體上的一個痛苦疾病迫使他有時得坐著講道,甚至是躺著。數十萬 — 甚至是數百萬 — 的人因著他的事工皈依了。他從不強調神蹟,但在他講道之後,無數人因著他的禱告得到了醫治。

儘管他的生命面臨多重威脅,不斷的死裡逃生,以及受到有權勢的人一再警告,宋無畏地譴責罪惡、呼籲人全然的信靠基督、徹底服從大使命。在早年生涯裡他經常公開揭露教會領袖的過錯;有些人因此恨他,但更多的人謙卑自己並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樣式。

無論宋走到哪裡,他都會組織佈道團隊。那些被他的榜樣和教導所感動的人成立了幾所聖經學校。他知道他必須讓中國教會更強壯:“總有一天西方的資金會停止流入,那時教會就會陷入兩難境地。但只有這樣,中國的教會才會復興。”

近期所發現且翻譯的宋尚節日記揭示了他是個心地柔軟、不斷自省、每天悔改和不懈追求聖潔的人。生涯末年,他因不斷的旅行和講道付出了代價,他被迫在他短暫的生命中最後的三年好好休息。但在那段時間裡,他更加相信這個屬靈真理:“如果神的僕人要在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中都帶有權柄,他必須首先為他所要傳達的信息而受苦。沒有大患難,就沒有大光照。”

作者 戴德理 (G. Wright Doyle) 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和〈華美協進社〉主任

竭誠獻上

倪柝聲(1901-1972)

“為己我無所求,” 倪柝聲說,“爲主我求一切。” 這句話總結了上世紀中國最重要的教會領袖、福音傳道者、作家和殉道者之一的生平。

倪氏的祖父是公理會牧師。他的母親在衛理公會長大。他在宣教士的學校接受西方教育,並因宣教士余慈度 (Dora Yu) 的講道而皈依。雖然倪柝聲很感謝宣教士將福音帶到中國,但他也對宣教士和中國教會當時的狀態頗有微詞。他反對教會的膚淺,並譴責一些傳道人無法帶領他們的皈依者走向屬靈成熟。

1922年,倪柝聲在福州成立了一個獨立的聚會所。這個聚會所為信徒施洗並執行每週一次的聖餐,且由長老管理,而不是牧師。倪先生根據他對《使徒行傳》的理解而深信在一些特定的區域裡,這樣的聚會所應該是當地唯一的一間教會。 1928年,他將基地從福州遷至上海,外人稱其為 “小群教會 (Little Flock Church)”。他的追隨者組成了新的傳道團體,並發起了一場全國性的運動。

小群所引發的複興將教派教會從自滿情緒中喚醒,並激勵他們去牧養會眾們更深層的屬靈需求。倪柝聲強調 “信徒皆祭司”,並敦促中國教會培養自己的領袖人才、發展自己的福音事工形式、停止依賴外國資金支持、致力於傳播福音。這些原則使中國基督徒在面臨共產主義統治即將到來之際有了足夠的準備。在1950年之前,小群在700個聚會所中有總共70,000名成員。

倪先生成為一位善於雄辯、廣為人知的佈道家和作家,他有乎召人們進入更深的屬靈生活的恩賜。他相信人是由身體、靈魂 (智力和情感) 和精神 (與上帝交流) 組成的,他的教導強調,為了能更正確的理解聖經並天天與聖靈同行,人們需要在靈裡重生及成聖。他的講道和書籍 — 其中最著名的是《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不斷以多種語言再版,並在世界各地被人閱讀。

1956年,倪柝聲受到公審,被定為 “反革命集團” 頭目,判處15年有期徒刑。 1972年5月他在安徽省一間勞改所去世。今日,小群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基督教團體,在其他國家也有不少追隨者。

作者 李亞丁 (Yading Li) 為〈世華中國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翻譯:Yi-Ting Tsai,校對:Sean Cheng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傳道書讓你在養育中喜獲安慰

在一切的世事都是前所未見之時,上帝的護佑卻一成不變。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6, 2022
Illustration by Rick Szuecs / Source images: Envato / Vlada Karpovich / Pexels / Rosmarie Wirz / Getty

我們教會最近舉辦了一個專注於兒童與科技的養育子女討論會。我在會中小心翼翼的講述了我多年來養育青少年的失敗例子。即使在重述中,我還能感覺到內心中恐慌的糾結。這種感覺就好像當年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又再發生一樣。

當我們作為父母的責任與這個世界的艱難現實糾纏交錯時,在我們心中所激起的恐慌是無與倫比的。今天的父母都要面對同樣的那種合情合理的恐懼。

除了以往撫養孩子所有常見的挑戰之外,現在還要加上社交媒體、社會不斷變化的性道德、性虐待醜聞、瘟疫疾病,色情片等等事項,大家共同的看法就是:今天的父母養育子女是困難重重的。今天的基督徒父母,也許比我25年來在事工中所有看到過的,還要更恐懼害怕。

我們都希望能保護子女免受誘惑和負面影響,但這像是一項無法跨越的任務。我們會感到無能為力,好像被要求去穿越一片從未經過,卻又到處都是怪物的水域。但在我對養育子女的恐懼中,主讓我想到了永恆不變的幫助來作為指南針:他提醒我什麼是不會改變的。

我的孩子是否在面對科技和社會壓力上前所未有的挑戰?從某種意義上說,確實如此。但當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都是新包裝的舊挑戰。傳道書一而再、再而三的指出: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我一直認為這看法有點令人意氣消沉。但在這動蕩的時期,它卻成為我需要的穩定力量。這些挑戰並非從無前例。我們所經過的也並非未知的水域。永恆的上帝俯視這一代人時,并沒有看到任何新的問題。不僅如此,他仍一如既往地會隨時以信實帶領這一代人和所有世代。

我的孩子在他們面前的誘惑時一定會不知所措嗎?感謝主,他們並沒有如此。我一直就很欣賞哥林多前書10:13的保證:神是信實的,在你們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但養育青少年幫助我去思考沉思了那節經文:“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這一代人的誘惑不是新奇的或不可預見的。它們是和人類歷史一樣的老舊。

在我們看來好像是史無前例的,其實只是犯下古舊罪惡的另一種機制,是一種用現代方法去令人屈服於古老的誘惑。科技提供給我們新的方法去屈服於肉體慾望的古舊誘惑。文化潮流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途徑去順從於自我決定、自我意志及自我崇拜的舊誘惑。焦慮的父母可以記住,對這些常見的罪,上帝總是會開一條出路。

所有世代的父母都會與合理和不合理的恐懼搏鬥。我猜想,過去世代的那些在饑荒、迫害、貧窮、瘟疫、奴役和戰爭中養育他們的孩子成長的基督徒父母,他們是否會質疑我們現在所面臨殊的挑戰會超過他們的挑戰。

他們當時所擁有的智慧之井,現在也同樣可供我們利用。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也可以利用與他們在誘惑中所用同樣的出路。曾經是他們的磐石和堡壘的同一位上帝,今天也是我們的磐石和堡壘。

儘管我們非常想要這樣做,但我們無法讓我們的孩子遠離世界。我們能做的,就是以正確敬畏的態度來做父母,教育子女,以對上帝的敬畏為錨來面對周圍的風險。

正如蒂姆·金梅爾(Tim Kimmel)所指出的,我們的任務不是養育成為受安全保護的子女,而是養育他們成為堅強的子女。孩子們有敏感的“屬靈鼻子”。他們可以聞到我們內心的恐懼。在我們與他們的日常互動中,我們欠他們基督的芬芳。因此,不要讓我們的養育子女出於對我們這世代的恐懼,而是出於對主的敬畏。

敬畏主是智慧的開端。那些用正確安置的敬畏所驅動的的父母將會帶著那孩子們需要被環繞的特殊香氣,在一個過去、現在,以致未來都不安全的世代中成長強壯。

作為父母,當我們在面對不確定性時能保持冷靜,在面對誘惑時有智慧,我們就會成為我們的孩子進入同樣的性格力量的楷模。我們要帶領他們在一個不尋常的時代能有正確的敬畏對象。

翻譯:賀宗寧 (T. N. Ho)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今日基督教》的每日靈修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5, 2022
Stephen Crotts

將臨節靈修閱讀: 應許之子


以賽亞書9:6

在將臨節(Advent),我們預備好我們的心來慶祝這個嬰孩的到來——躺在馬槽裡,被馬利亞及約瑟所深愛,受著牧羊人及智者崇拜的嬰孩耶穌。然而將臨節——意思是“到來”——邀請我們除了期待祂出生的聖夜,還有其他更多的預備。

縱觀教會歷史,基督將臨節是一個充滿期待的季節。它源於基督教初始的幾個世紀,作為迎接主顯節(Epiphany)來臨前的一段懺悔期 — 慶祝耶穌的到來及祂特別的身份,教會通常也在這天為新信徒洗禮。不久後,將臨節專注的重點轉為期待基督的第二次降臨。到了中世紀,我們如今所見與將臨節有關的主題已成為教會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基督徒把對聖誕節的期待及對耶穌再來的默想結合在一起。

這些歷史上常見的主題都交織在將臨節的傳統——聖經經文閱讀中,因為聖經裡的預言及應許多次提及耶穌的身份及目的。當我們深浸在這些真理裡時,我們對馬槽裡嬰兒的敬畏及崇拜就更加深刻了,因為知道我們是跪在那個即將透過神蹟及大能彰顯祂身份的主面前。我們敬拜那位未來會在榮耀中再次降臨來審判活人及死人的主。

以賽亞書裡有許多引人注意的指向耶穌的預言。我們讀到將會有一個應許之子,他被稱為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7:14)。也會讀到即將有一道照進生活在黑暗中的人的光(9:2),以及這個明確的應許: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
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祂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
祂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
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
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以賽亞書9:6-7)

聖經對應許之子的預言往往具有多層次的意義及應驗。它們通常會指向先知所處的時代裡的應驗,同時也將我們的目光引向彌賽亞第一次的降臨及我們深深期待的第二次降臨。

在CT的靈修資源裡,我們會探索聖經裡關於應許之子的描述,加深我們對我們所認識及深愛的救主的信心。每天的靈修會深入研讀能讓我們更多了解耶穌的關鍵經文。每週的主題則圍繞在以賽亞預言中關於耶穌身份的一個核心層次。

全能的神

傳統上的將臨節最先閲讀的經文也許感覺會跟我們對聖誕節的期待不太一樣。我們讀到的不是冬青樹和燭光,而是末世的恐怖。且不是從我們讓天使歡喜開始,而是從一位先知大聲呼喚我們悔改開始。這些段落把我們從舒適的心態中驚醒,提醒我們耶穌是全能的上帝。我們慶祝誕生的救主是未來有一天會回來審判活人及死人的人子。上帝派使者為祂預備道路: 施洗約翰在曠野呼喊,見證耶穌的能力及榮耀。馬槽裡的嬰孩是全能的上帝,祂的國永遠存在。

和平之君

許多將臨節的舊約經文能讓我們反思我們在上帝慈愛裡個人所經歷到的平安,想像應許之子將最終的和平帶來的那天。戰爭、暴力和痛苦都會結束。長期分裂的國家和民族合一敬拜。然而聖經促使我們超越我們對和平淺薄的想像,挑戰我們看到基督帶來的平安是強大且全面性的。這種平安不僅來自耶穌的愛,也來自祂的大能 ——因為祂的平安與祂的公義有直接的關聯。祂的平安與祂公義的審判有關。祂所帶來的和平是有代價的。

世界之光

從聖經的開頭至結尾,我們看到“光”是個被用以幫助我們理解上帝的存在、救恩、信心的生活,及耶穌本人的比喻。我們讀到聖經應許會有一束光永遠明亮的閃耀,不受黑暗的阻礙。當耶穌在地上生活時,祂說祂就是這個應許之光——有朝一日會照亮上帝之城的那道光(啟示錄 21:23)。更重要的是,耶穌不僅是你我的光,也是世界的光。正如聖經一遍又一遍闡述的那樣,祂是所有國家的應許之子,將會帶領一個有著不同文化、族群的祂的王國。

以馬內利

在將臨節的最後一週,我們將重點關注在穌誕生的事件,也就是當應許之子——全能的上帝、和平之君、世界之光——以嬰兒的身份進入人世。祂是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祂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約翰福音 1:14)。數百年來關於祂的應許在天使的歡呼聲、牧羊人的信息、老人及婦女的預言讚美、以及遠道而來在萬王之王面前鞠躬的外邦人的歡樂崇拜中迴盪。 .

祂是所應許的那一位

在今年的將臨節,當我們準備慶祝耶穌的降生時,願我們深思聖經中關於耶穌是誰以及祂來做什麼的應許。當我們在馬槽前敬拜時,願我們深深驚嘆這個孩子正是全能的上帝,祂和平之君,祂是世界之光。祂是來犧牲自己性命的那位。祂勝利的打敗死亡,升上高天,祂將信守承諾,在榮耀中再次降臨。到時祂將伸張正義,將祂的和平之國帶往高峰。祂是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Books

在這感恩的季節裡,我為難以相處的人感謝神

林肯設立感恩節的背景故事令人驚奇,也是對當今世界的一個提醒。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4, 2022
Scott Webb / Unsplash

1863 年秋天,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發表了兩份具指標性意義的聲明。您或許知道第一個聲明,即著名的《蓋提茲堡演說》。林肯在那次演講中紀念了蓋提茲堡的戰事。在蓋提茲堡這個地方,林肯呼籲全國人民都要牢記在戰場上犧牲性命的人,同時勉勵他們,為了自由的緣故加倍奉獻自己。

另一個聲明就在這次演講幾星期前發表,可能更令人感到驚訝。1863 年 10 月 3 日,林肯總統第一次確立了正式的感恩節假期。

林肯表示:“依我看來,全體美國人民應當異口同聲地為至高神所賜的恩澤,致以莊嚴、崇敬及感激之意。”因此,林肯將十一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分別出來,作為“向我們仁慈之父獻上感恩及讚美的日子”。顯然,就在我們國家正經歷最艱難的戰爭中,林肯認爲那正是表示感恩的時候了。

我們可能會以爲林肯的感恩聲明是不得體、天真,甚至冒犯人的。但是,閱讀了林肯感恩節宣言全文後,當今的讀者可以從宣言結論中發現,林肯(似乎)已經忘記有關內戰的事情。林肯坦白承認內戰的恐怖,這是一場“規模和嚴重性無可比擬”的戰爭,使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在“這場不幸內戰下變成了寡婦、孤兒,哀悼者或受害者”。但是,他把這種艱難與盼望連結在一起,承認神的手引導他行過死蔭的幽谷。

衝突和感激,艱難和盼望,林肯並沒有感到困惑。他透過聖經的角度來看感恩節。

總要彼此包容…… 且要存感謝的心。

使徒保羅寫信給歌羅西的信徒,他將衝突和感謝的觀念結合在一個熟悉的經節裡: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歌羅西三 12–15)

每當保羅將這類簡短命令句疊在一起時,我們就很容易錯過每個命令背後隱含的意思。凡相當熟悉“教會對話”(Church Talk)的人都知道,我們會用以下方式快速略過所列出的命令:恩慈,這個我聽過。謙虛,也聽過。溫柔,我做到了。忍耐的心,我也有了。當我們逐一確認時,我們無意識地點頭表示贊同。我們在思想上,開始將保羅的命令縮減至“神要我們作一個好人”這個命令。

但我們卻錯過了一件事,保羅實際上是在暗示一種難以處理、反文化、踐踏我們的挑戰。

看看保羅在這裏所說的每一項,若真正操練起來,沒有一項會令人快樂的。若要生出耐心,我們就必須處於需要耐心的狀況中。若要成為謙虛的人,我們就必須處於需要順服的景況中,而且我們也必須選擇順服。若要饒恕,我們必須被人苦待,然後無論如何,我們總得決定以恩慈相待。如果“謙虛”對你來說像是“羞辱”,那你的看法與實際沒有差得太遠。

保羅在這裡所稱讚的不是一連串溫暖的感覺;這不是一個教人“如何做好人”的指引,而是一份美德清單,當要實際活出來這些美德時,人根本不會覺得這是美好的經驗。這是一本手冊,教我們在生活中去愛最難相處的人。它邀請你去做那些我們每一條神經都告訴我們不要去做的事,也就是深入衝突狀況中,並以軟弱的姿態去面對。世界告訴我們,要堅強且相信自己。相反的,保羅告訴我們寧為弱小,而且忘掉自我。

但不要錯過了保羅如何為這經節所作的結論。這些難行的命令,似乎是毫無理由地以“要存感謝的心”作結尾。林肯在衝突的景況中看到了感恩,保羅也同樣看到了。保羅體認到,我們混亂的關係是我們成聖的機會,因此,這些都是上帝的禮物。我們對衝突的自然反應是質問上帝:“爲什麼?”或是將我們最喜愛的咒詛詩,同步應用在我們的處境中。但保羅告訴我們,我們的反應不應是“主啊,還要多久?”,反而更應該是“感謝您”。

我們的社會認爲,這種觀點是荒謬的。因此,我們傾向於接近像我們這樣的人,並想避開那些困擾我們的人。我們讚揚那些 “不能容忍愚妄人”的人,用聖經的話來說就是,我們認爲忍受他人是愚蠢的。當然,寬容和忍耐從來就不是生來就有的,但我們現今社會的壓力,似乎不允許給我們操練這些美德最常見的機會。配偶因爲“個性不合”而離異;比鄰而居多年的鄰居沒有交往,更不用說認識 30 公尺以外的人,或甚至與他們爭論了。友誼常常建立於興趣與喜好以及親屬的關係上:共和黨員沒有民主黨的朋友(反之亦然);那些肯定同性戀關係的人沒有教會朋友(反之亦然)。而且即便我們確實有一種友誼,它往往是建立在共同感到舒適的基礎上,只要一出現極少壓力,這關係就會受到威脅,因此可能消失破壞。

社會學家對我們當前社會的友誼有一致的評估,全都令人感到悲觀。他們經常在努力尋找解藥。我們都知道,維繫友誼相當困難。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知道如何找到追求友誼的動機。

保羅對歌羅西教會所說的話中有一條線索。他命令的對象不是所有人,而是被更新的神的子民。教會合一的基礎不在於血親關係,而在於耶穌的寶血。“在此並不分希利尼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歌羅西三 11)。只有當我們承認自己是神大家庭的成員時,我們才能在愛中,勇敢地彼此寬容。若要使我們謙卑、忍耐和溫和,就需要神的靈和福音的大能。我們只能在人的軟弱中接近其他人,因爲神在基督裡為我們成為軟弱。

如此,我們就知道使我們忍耐長期衝突的動機和能力。但是問題依舊存在:我究竟應該如何為此而感謝呢?

麻煩製造者“X”

魯益師(C.S. Lewis)在一篇短文〈麻煩製造者“X”〉中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此文最初出現在其著作《被告席上的上帝》(God in the Dock)。“X”代表你的同事、配偶、岳母或朋友。X 永遠給我們找麻煩。更糟糕的是,每次你試圖與 X 正面交鋒時,您都會發現你的願望和期望總是“被 X 性格中長久存在的致命缺陷…… X 無可救藥的嫉妒、懶惰、易怒、糊裡糊塗、專橫、暴躁或善變所破滅”。

我們討厭與 X 發生這些衝突,它們不會激發我們去表現出偉大的愛,當然也不會讓我們因為有這個去愛的機會而感恩。但正如魯益師所指出的,這些衝突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睛,看到神所看到的。

畢竟,神比我們有更多這類的經驗。幾世紀以來,祂看到了祂對受造物的盼望和期望,因受造物致命的缺陷而破滅了。祂知道 X 是多麼悲慘,但祂也知道另一件事,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另一個人。誠如魯益師所說的, 神“又看到另一個人也同樣(麻煩)的人,這人是你從未見過的人。我當然是指你自己。”

我們若能瞭解到,我們也曾經使其他人的盼望和期望破滅,這是自我認知上,一次極大的躍進;我們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在面對它的時候,我們會原諒自己;我們常常是其他人的肉中刺,眼中釘。我們可能會說:“如果我有那麼糟,爲什麼從來沒有人提起呢?”然而,他們的確說過,而且經常說。而且,如果我們夠誠實的話,我們通常是以驕傲、不耐煩和抗拒的態度來回應別人。換句話說,我們的態度與保羅在歌羅西書三章中所給的處方,背道而馳。

然而,我們對自己的罪視而無睹,不僅僅阻礙了我們的成聖,也抹殺了感恩的心。我們越不能忘記別人在我們生活中帶來的難處,我們就越不可能爲這些人感謝神。我們或許仍可嘗試爲他們感謝神,但這會變成了一種重擔。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不會為神將這些難以相處的人帶入生活中而感謝祂。我們希望神能快一點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希望祂能讓這些人少一點出現在我們周遭;我們希望我們有更多屬於“付出者”的朋友,少一點屬於“索取者”的朋友。

我們希望、希望、希望…...。這種態度,與感恩相差得有多遠。感恩的人不看可能有的恩典好處,而是現在已有的恩典益處。若與保羅、魯益師和林肯的態度相比,這種態度是多麼的無知與盲目。他們提醒我們,我們最大的問題永遠不是“外部的”敵人,而是我們心中“內部的”敵人。基督徒,無論男女,都是被愛我們的主所付出如此大的代價,而獲得赦免的,而這種態度與這種赦免相去甚遠。

通向感謝的路途,並不是從如何找出益處的操練開始的,懂得感恩,是所結出的果實,但它的根是一種病態的決定,亦即我們起初想要緊抓自己暗昧的心態。我個人一直都是一位需要同工忍耐包容的頑固份子;我一直都是不夠體貼的人,總是需要配偶的寬恕。我一直是一個難以相處的人,總是需要生命中其他無數的人在愛中“寬容我”。

最另人訝異的是,他們都做到了。在屬神的群體中,這些滿了恩典的神蹟式時刻,每天都在發生。我最親近的朋友見過我最糟的時候,他們就像所追隨的神一樣,無論如何都選擇要愛我。您的朋友也為你做了同樣的事。他們在自己的身上披上愛的衣裳,為你遮掩了許多的罪。這就是為何衝突和感謝能夠和平共存的原因之一。在敬虔的衝突中,我既是一位付出者,也是一位領受恩典的人。感謝神。

所以,值此感恩的季節,我為那些“難以相處的人”感謝神;為那些需要耐心、謙卑和溫柔的時刻感謝神;為我通常想要避開的人際關係的摩擦感謝神。因爲在那些時刻裡,我想起了神,還有其他人,所施予給我的憐憫。

克里斯·帕帕拉多(Chris Pappalardo)博士是高峰教會(The Summit Church)的研究員、編輯和作家。他與人合著《上帝庇佑下的團結國家:基督徒對美國政治的盼望》(One Nation Under God: A Christian Hope for American Politics)(2015)。

翻譯:榮懌真,校對:賀宗寧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緬甸的基督徒為和平而戰

一位前選美皇后在廣泛的抵抗運動中反對殘酷的軍政府。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23, 2022
Hannah Yoon

安琪爾·拉蒙(Angel Lamung)從十幾歲起就一直處於公眾的關注之下。在緬甸,她曾贏得選美比賽,出現在廣告中,演過電影,唱過流行歌曲。

但是去年,當新聞主播在晚間節目中讀到她的名字,國營報紙將她的照片與其他名人的照片放在一起時,報道性質就不同了。

政府已將她列入通緝名單。

2021年2月,軍方通過政變推翻了緬甸的民選領導層,這位當時23歲的基督徒是在街頭和社交媒體進行抗議的人們之一。這永遠地改變了她的職業生涯。

新政權迅速做出反應,以不斷升級的暴力來鎮壓示威者,並對那些表達反對意見的人,特別是公眾人物,進行嚴厲的刑事處罰。拉蒙是根據一項禁止異議的新法律被指控的20位名人之一。據聯合國統計,在政變后的第一年,有1500人在示威活動中被殺害,超過1萬人被“非法拘留”。

拉蒙去年春天設法逃脫,作為難民來到了美國。東海岸一位朋友家的空餘卧室提供了安全庇護,從那裡她為人道主義援助募集資金,為支持緬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公民抗議運動而大聲疾呼。

拉蒙在她的YouTube頻道上的一個片段中說:“我寧願離開我所愛的一切,也不願向獨裁政權屈服。”

在緬甸,政府凍結了拉蒙的銀行賬戶,如果她回國將面臨逮捕。她的朋友和其他抵抗運動人士從泰國和印度邊境發來消息,他們在那裡等待逃往安全的地方;或者從緬甸最大的城市仰光發來消息,那裡的警察會停下來檢查他們的社交媒體賬戶,看是否有支持抵抗運動的跡象,比如在頁面上顯示紅色或黑色。許多抵抗運動人士攜帶一次性手機或隱藏自己的個人資料。

當警察把橡皮子彈換成真槍實彈,抗議活動就變得太危險了,但公民抗爭行為仍在繼續。像醫護人員和教師這樣的公務員拒絕在政權下工作;根據軍方自己的估計,近30%的公職人員參與了抗議。一些人正在抵制國營電力公司和電信公司(政變后網絡質量下降,價格上漲了兩倍)。

拉蒙仍然在重複着從政變后的守夜和抗議活動中回家時每晚向上帝提出的請求——請他為緬甸帶來安全與和平。“我還看不到我們祈禱的結果,”她說,“但上帝也給了我們手、腳和嘴,讓我們為正義發聲。”

https://www.instagram.com/p/CLj3N6zgbC5/

蒙出生和成長在浸禮會中。在這個90%以上為佛教徒的國家裡,浸禮會是最大的新教團體。她的家庭是克欽族,是緬甸一個基督教占多數的民族。在該國周邊的省份,克欽族、欽族、克倫族和克耶族多年來一直遭受軍隊的迫害,並為支持民主而與之鬥爭。

不出所料,這些基督教團體通過官方聲明、參與示威集會和其他形式的公民抗爭活動表明了反對2021年政變的立場。學者們在《信仰與國際事務評論》指出,更令人矚目的是,在政變發生后,緬甸的各類公民的宗教信仰都被喚起。

過去也有過抗議——該國有幾十年的軍事統治歷史——但以前從未有佛教徒、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同時公開參與,將信仰和祈禱帶入抗議活動。緬甸的福音派教徒與拉蒙一樣,對抵抗運動充滿熱情,呼籲上帝站在受壓迫者一邊,反對邪惡。

他們引用《出埃及記》和但以理被囚的故事。教會為公民抗爭運動集結資金和物資。他們把緬甸國防軍(Tatmadaw )稱為“恐怖主義者”。即使涉及到武裝抵抗,牧師們也為數以千計的年輕人祈禱——他們離開城市,在各省的反叛民兵中接受訓練,祈求他們的反抗能夠成功。

“在神學上,我不認為這是錯的。我們的神是一位鬥士。”仰光的一位牧師告訴CT,出於安全考慮,他要求不要使用他的名字。“這不是我的選擇,因為我是一個牧者、牧師,但我理解。”

軍政府針對平民的方式被人道主義組織認為是“戰爭罪”和 “反人類罪 ”,包括在住宅、農田和教會場所埋設地雷。

緬甸神學研究所和平研究中心主任馬納·滕(Mana Tun)希望,對於那些覺得被呼召加入武裝衝突的人來說,會有更好的選擇。不過,他並不覺得這與基督教對和平的理解有什麼衝突,因為這些鬥爭是要把一個國家從轟炸、處決和折磨自己人民的統治者那裡解放出來。滕教導學生將締造和平視為參與性的、積極的和回應性的;強迫的沉默和服從不是和平。

“和平在任何地方都是可能的。它可以是抗議。它可以是一場鬥爭。人們在被壓迫的時候保持堅韌,就是一種和平的形式。”8月抵達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滕說:“抗議、抵抗、甚至戰鬥仍然可以是你愛敵人的方式。愛是永遠為善挺身而出。”

但這些做法在緬甸也會帶來實際後果。反對政權的人和組織可能會無法使用他們的銀行賬戶,因為銀行系統是由政府管理的。警察在沒有正當程序的情況下進行突襲、搜查和任意逮捕。監獄對被拘留者施以酷刑。7月,四名革命者被軍政府處決

使在最初的幾周里,拉蒙已經知道作為公眾人物發聲的風險,但她的信念讓她無法保持沉默。

在17歲被評為緬甸洲際小姐(Miss Intercontinental )后,拉蒙將自己的影響力視為神交託她管理的恩賜。當2020年疫情襲來時,她寫了一首名為《保持堅強》 (Ar Tin Nay Bar)的歌曲,以鼓勵面臨困難的粉絲。

當她為在政變后加入抵抗運動而祈禱時,她說神讓她對這個決定感到平安。她引用了《箴言》4:14:“不可行惡人的路,不要走壞人的道。”

“我有很多粉絲和影響力,”拉蒙說。她是“希望的激情”(Passion for Hope)組織的聯合創始人,幫助那些因政府暴力而流離失所的人。“我想為我的信念發聲;我想讓人們知道軍隊在做什麼;我想讓人們支持正義。”

緬甸一半的人口在30歲以下,就像拉蒙和她的追隨者一樣。仰光一名19歲的基督徒在接受CT採訪時說,年輕人,包括佛教徒和福音派教徒,都感到“憤怒”,“沮喪和無用”。在公民抗爭運動下,他們不上學,也很難找到工作,很多人渴望加入戰鬥。

至少,年輕的基督徒有教會。“在過去,我把一切都視作理所當然,”這位年輕人說。“我對基督教社群更心懷感謝了。”

“希望的激情”初創時是拉蒙和朋友們為那些在軍政權下受苦的人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的渠道。這已成為她繼續為她所熱愛的人民和土地服務的方式。

“希望的激情”為急救用品和基本物資募集捐款。政變后,當醫院人手不足、藥店關閉時,“希望的激情”為新冠患者幫助提供挽救生命的氧氣。他們向被軍事襲擊洗劫一空的村莊分發食物,向前線醫療隊提供了200個急救包。為了孩子,他們與宣教士合作,贈送了300本緬甸語的《耶穌故事聖經》

https://www.instagram.com/p/Cc8AIpLr8BI/

在緬甸,由於生活成本上升,一些公民放棄了公職薪水,財務頗為緊張,因此公民抗爭運動得到了緬甸僑民的大量支持,包括亞洲、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教會。拉蒙的募捐目標是國際捐助者以及希望提供幫助的人道主義組織。

拉蒙曾計劃製作一個邁克爾·傑克遜的《治癒世界》(Heal the World)版本,由各位名人用當地語言演唱,但由於藝術家們擔心政府會對他們的參與進行懲罰,該項目陷入停滯。目前,她專註於一項新的活動,為那些因公民抗爭或暴力而中斷學業的孩子提供學習用品,她正在尋找新的合作者。

估計,緬甸有500萬兒童因空襲而流離失所,其中一些兒童與家人失散。隨着拉蒙在美國的安全環境下醫治自己心理創傷,她越來越希望為家鄉最年輕的一代提供更好的社會關懷、情感關懷和屬靈關懷。

拉蒙說她在人群中無法不感到恐慌;這是為什麼她還沒有下決心加入一個美國教會。她懷念“以前的她”,問上帝她是否還能回到從前的自己。

但她相信她的抑鬱症和信仰可以共存。她在社交媒體上與追隨者分享了這些,她繼續在那裡偶爾發布服裝照片和日常生活的視頻片段,同時更新緬甸的政治局勢。

當她感到沮喪時,向上帝祈禱給了她力量。思考她的工作給了她新的視角。

“我有一個房間。我有美國的水,”拉蒙說。“而有的緬甸孩子在空襲下奔跑。”

在過去的一年半里,緬甸公民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噩夢般的場景:警察對手無寸鐵的公民實施暴力、新冠病毒爆發而沒有穩定的醫療保健、經濟衰退、村莊遭到襲擊、不公正的逮捕、死亡。

“我看到所有這些暴力和絕望……我一直在問,‘我在哪裡可以找到希望?’”神學院和平中心的主任滕說。“我根本看不到希望。我專註於上帝的存在。正是這種信仰支撐着我的生命。”

當他與因疾病或暴力而失去親人的家庭交談時,他依靠神學中那位受難的神,告訴他們,耶穌與他們的親人一起死去,祂與他們一起複活。

仰光的一位牧師說,他的敬拜帶領人,一位當地的音樂家,因組織抵抗團體而被捕。現在牧師會去監獄看望這位敬拜帶領人,他在那裡遭受了太多的折磨,以至於他不再知道自己是誰——牧師把那裡比作納粹或北朝鮮。牧師相信,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福音也會傳出去;他為士兵祈禱,並向監獄看守做見證。

在他離開之前,滕幫助安排了一些機會,讓基督教領袖能夠為他們所經歷的事情接受心理醫治。即使以前沒有在心理健康和自我護理領域的大量參與,教會也開始看到這方面的“迫切需要”。

“生活在緬甸這樣的環境中,你即使沒有理由也會感到恐懼,”他說。“我在害怕什麼呢?我不知道。但每一天,我都是在恐懼中醒來的。”

恐懼的狀態也會造成屬靈上的影響。一位來自緬甸,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而不願透露姓名的神學家說:“基督徒感到無助,他們問:‘為什麼上帝允許軍政權壓迫人民?’他們質疑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力量。”

他指出上帝將以色列人從埃及人的壓迫中解救出來。他說:“最終,我們將進入應許之地。”

拉蒙不知道家鄉的和平之路可能是什麼樣子的,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能回去。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她看到自己的生活完全轉變。她失去了積蓄,離開了她的模特和演員生涯。在為“希望的激情”工作之外,她在一家中美融合料理餐廳當侍應生賺取薪水。

她的日子很平靜。拉蒙懷念媽媽做早餐和大聲喊她起床的聲音。她對有許多陌生人的聚會感到焦慮,希望能和家鄉的朋友們一起度過無憂無慮的夜晚。

她告訴CT,這不是她夢想的生活——但她同樣感覺到上帝的手和呼召。

她說:“相信上帝並不是意味着所有問題都會消失。它指給你一條路。我為此感謝上帝。”

Kate Shellnutt是《今日基督教》的新聞和網絡媒體編輯部主任。

翻譯:湉淙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