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福音派關於三位一體的思考往往具有顯著的修正派傾向

神學家馬太·巴雷特(Matthew Barrett)就我們對父、子和靈的正統理解的偏離做出診斷。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24, 2021
Illustration by Rick Szuecs / Source image: Envato

總體而言,美國福音派基督徒對聖經和道德持保守態度。 然而,根據神學家馬太·巴雷特的觀察,他們對上帝最基本的宣稱往往是顯著地具有修正派特點。

巴雷特是中西部浸信會神學院(Mid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教授,《信條雜誌》(Credo Magazine)的執行編輯,也是《完全的三位一體:不被操控的父、子和靈》(Simply Trinity: The Unmanipulated Father, Son, and Spirit)的作者。 這本書是他2019年旳著作《沒有更大的:沒有被馴化的上帝屬性》(None Greater: The Undomesticated Attributes of God)的續作,它同時做了兩件事。 首先,它指出福音派神學的三位一體論如何偏離了經典的基督教傳統。 其次,它募集了一支名副其實的“最佳老師團隊”,他們來自那經典傳統,能帶領讀者回歸聖經正統觀念的安全港灣。 著作的語氣平易近人,但內容來源卻是深厚的。

福音派是怎樣錯誤理解三位一體的? 巴雷特談及的範圍很廣,但他著重於被他稱為“社會三位一體主義”(social trinitarianism)在近代神學中的發展。 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傾向於將上帝的一體性視為一個位格的群體。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立場,而並非單一的學派。 巴雷特介紹了一些主要人物,包括自由派神學家,如約爾根·莫爾特曼(Jürgen Moltmann)和萊昂納多·博夫(Leonardo Boff),及相對應的美國保守派學者,如韋恩·古德恩(Wayne Grudem)和布魯斯·韋爾(Bruce Ware)。

社會三位一體主義的標誌是它願意將三個位格的關係作為各種社會關係的典範。 對於如莫爾特曼和博夫這樣的自由派學者來說,這可能意味着要利用父、子和靈的平等地位來提升社會平等主義的願景。 諸如古德恩和韋爾等保守派,則有時會利用三位一體內所謂的等級制度——即他們所謂的子對父的"永遠服從"——作為他們對性別互補論的基礎。 (許多互補論者持不同意見。 第十長老會教堂的牧師廉姆·格里格(Liam Goligher)幾年前在一篇被瘋傳的博客中提出了警告,他指責古德恩和韋爾破壞了父、子、靈之間的合一性。)《完全的三位一體》一書做出了透澈的分析,指出三一神學上的修正派趨勢是如何進入了看似保守的美國福音派世界。

回歸的途徑是怎樣的? 在他著作的第二部分中,巴雷特重尋三位一體的經典教義,論述了永恆與歷史的關係,同時肯定了上帝的一體性和簡明性。 他所涵蓋的教義——聖子的“永恆受生”(eternal generation),聖靈的“永恆發出”(eternal procession)和三一神的“不可分割的工作”(inseparable operations)——聽起來相當高深,巴雷特卻輕鬆而清晰地解釋了這些教義。

在這些章節中,巴雷特還用了一整章來檢視古德恩、韋爾和其他人關於聖子是“永遠從臣服於父”的主張。 他正確地指出,父、子和聖靈之間的起源關係深遠地影響着我們對救贖的理解。

這本書並不是完美的。 在討論近代修正派的產生緣由或者經典基督教對三位一體理解的輝煌時,巴雷特都不夠深入。 而且,對於基督徒靈命塑造這些更重要的問題而言,三位一體的思考該如何運作,他未能做出定位,使這本著作的重點只限制於思想辯論和聖經詮釋。

這與經典的基督教思想模式不太吻合。 以四世紀教父拿先素斯的貴格利(Gregory Nazianzus)為例, 在他的五個神學演說中,他當然論述了有關父、子和靈的聖經經文,但這只是在他為三一論對話作出所需的屬靈預備時做出深思後才進行的。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表明,正如《聖經》所描述的,上帝是那一位獨一無二的。 但是,無論左派或右派的社會三位一體主義,都傾向於犯同一錯誤,就是把上帝與其他的人做錯謬的類比。 除非我們解決此根源性問題,否則,我們將會繼續看到神學錯誤的症狀不時出現。

儘管如此,《完全的三位一體》努力嘗試識別和消除其中一些有害趨勢。 對於近年閱讀過有關三位一體的令人困惑的博客文章的人,這本書將幫助您重回神學正軌。 對於那些想重尋崇拜三一上帝的豐富的人,巴雷特肯定是能勝任有餘的嚮導。

邁克爾·艾倫(Michael Allen)是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改革宗神學院系統神學的約翰·戴姆·特林布爾(John Dyer Trimble)教授。 他是《牛津改革神學手冊》的合編者。

翻譯:季小玲

責任編輯:吳京寧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電子郵件FacebookTwitterTelegram關注我們。

Our Latest

誠實面對你參加「短宣隊」的動機

短期宣教相當複雜,而且常常不盡人意,但若以智慧和透明的態度進行,仍能帶來極大的幫助。

News

美簽不確定性打亂中國基督徒家庭的計畫

一些在家自學或在基督教學校就學的學生,開始尋找其他國家的大學就讀。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以修士的姿態生活

若不想隨波逐流地被文化所設定的社會規則牽引,就要選擇一種「有意識地跟隨主」的人生願景,讓基督的主權覆蓋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Review

如何在忙到無法思考時仍忠心於主?

當我們忘記上帝是一位什麼樣的神、忘記我們被造的目的時,會過著一種「浪費的人生」。

放下效率至上的「偽福音」

我們拼命追求效率最佳化,上帝卻選擇以更緩慢的步調在我們生命中工作。

Review

基督徒的首要呼召與職業無關

我們需要重新塑造我們對「工作」與「呼召」的理解。

Review

我們渴望世界無法給予的東西

《傳道書》為一個不快樂的世界指出一條通往有韌性的喜樂之路。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