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Beirut)以南20英里處有一片沙灘,叫做吉耶(Jiyeh)。這是黎巴嫩岩石遍佈的海岸線上少見的景觀,而如果你航行在地中海,遇到湍急水流、大浪漫過你的船,你會想懇求上帝差遣一條大魚把你吐回乾地上。
而事實上,這裡就是傳說中希伯來人先知約拿平安上岸的地點。
這個地方的居民一直很尊敬約拿。在一座約有1500年歷史的拜占庭教堂的廢墟裡發現一幅馬賽克圖,畫著關於一位試圖逃避不去尼尼微的先知被一條大魚送回來的故事。如今,這個鎮上有座清真寺裡還有著約拿的神龕。
這位心不甘情不願的希伯來先知的故事不僅受到基督徒的喜愛,也受到那些認爲古蘭經是神終極啓示的人的喜愛。神龕上刻著約拿在魚肚裡的祈禱,這也是穆罕默德敦促穆斯林信徒在困境時所背誦的經文。
“回教徒遇到危機時最常引用約拿的禱詞來禱告,”貝魯特阿拉伯浸信神學院(Arab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Beirut)的舊約教授埃瑪德·布特羅斯(Emad Botros)告訴《今日基督教》。“我們和穆斯林有著共同的傳統。還有什麼比分享故事更好的事呢?”
布特羅斯是少數幾個以約拿作爲基督徒和穆斯林建立連結點的學者之ㄧ。他正在撰寫《約拿:伊斯蘭教觀點下的解經》(Jonah:Bible Commentaries from Muslim Contexts),這是以伊斯蘭教的文本背景來讀聖經系列的第二本書。他認爲先知的故事——以及其他與伊斯蘭教共同的故事——有助於開啟跨信仰的對話。
“古代的先知是穆罕默德的英雄,”布特羅斯說。“瞭解穆罕默德的視角有助於我們更有效地傳講聖經的故事。”
古蘭經中對約拿的描述——穆斯林認爲古蘭經是神透過天使長加百列賜下的啓示——與希伯來聖經的版本不同。在伊斯蘭教的版本中,約拿要去的城市不是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而是一個人口僅有10萬人的城市。古蘭經也並沒有提及先知在魚肚子裡待了多長的時間(不同於聖經清楚記載的三天),而是特別強調魚肚裡有多暗。這位逃避的先知也被比喻成逃跑的奴隸,是聖經裡所沒有的。
約拿在古蘭經裡也有個不同的名字。在阿拉伯語的聖經譯本中,他被稱爲雲南(Yunan),在古蘭經裡,他又被稱做尤尼斯(Yunis)。
布特羅斯說,一些從事護教學的基督徒學者認為古蘭經裡的差異是錯的。部份人甚至認爲穆罕默德故意篡改了原文的細節,這表明他並沒有真的尊重聖經。布特羅斯說,用這種方式看待聖經與古蘭經之間的差異是錯的。
他說,穆罕默德講述約拿故事的方式類似於保羅在加拉太書中重述撒拉和夏甲的事跡一樣,甚至也有如耶穌在馬太福音12:39-41中提到約拿那樣。這些敘事的目的都是推論及應用,而不是要質疑原有的故事內容。
“古蘭經有如一篇講道,”布特羅斯說。“它把先知的故事當作例證來說明某件事,就像教會的牧師一樣。……身爲基督徒讀者,它幫助我瞭解穆斯林是如何理解這個故事,並且引發他們思考什麼樣的問題。”
《伊斯蘭教的耶穌》(The Islamic Jesus)一書的作者穆斯塔法·阿基爾(Mustafa Akyol)說,早期的穆斯林知道古蘭經中對聖經先知的許多記載——包括約拿、約伯、以利亞和以利沙——都是刪減過的版本。他們有疑問的時候,會有人建議他們“去問那些在你之前的人”,他們引用聖經和猶太人的傳統,創造了一種被稱爲以斯拉伊亞特(Israiliyyat)的文學(即穆斯林對以色列歷史做的神學譯註)。
阿基爾解釋:“在許多情況下,古蘭經僅大略提及聖經中的故事,因為已假設這些是眾所皆知的故事。”穆罕默德的早期追隨者也不介意探究與聖經有關的故事,因爲他們“從不懷疑那是先前來自於神的啓示”。
阿基爾說,隨著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之間的爭論加劇,許多穆斯林學者對以斯拉伊亞特(Israiliyyat)的存在感到不自在。他們強調塔里夫(tahrif是穆斯林使用的阿拉伯文)的概念——聖經才是被篡改或扭曲過的文本——並開始強烈反對任何關於“古蘭經只是重複希伯來聖經”的說法。
“今天,就理論上而言,穆斯林也很尊重聖經⋯ 只是他們不會研讀聖經”阿基爾說。然而,因為約拿的故事十分有意思,也許有些穆斯林會翻開聖經進一步了解。
另一方面,約拿書也爲基督徒提供一個機會去接觸另一種信仰傳統的觀點。
在吉耶(Jiyeh)約拿的神龕旁,遜尼派教長米拉德·哈提卜(Milad al-Khatib)分享,先知的故事適用於每個傳統,包括穆斯林、基督徒和所有的人。
“你、我,以及每個人都被派去呼召別人來到神的面前,”他告訴來到黎巴嫩海灘邊這間清真寺的訪客。“如果你被上帝派去宣教,請不要逃避。”
一些基督教學者也敦促基督徒更多地傾聽伊斯蘭教的聲音,包括他們對聖經人物的看法,例如約拿。位於牛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研究中心(Center for Muslim-Christian Studies)的聯合創辦人伊達·格拉塞(Ida Glaser)正與人合編名爲《從伊斯蘭教觀點讀聖經》(Reading the Bible in Islamic Context)的系列叢書。其中一本為穆斯林對加拉太書的解經,另一本正在撰寫中的則是關於但以理書。
儘管格拉塞不相信古蘭經是來自上帝的啓示,她認為基督徒還是可以從中有所學習。
她說:“對這世界上一大部分的人來說,古蘭經是對聖經的權威註解。而基督教學者參考了很多書來理解聖經,卻沒有參考古蘭經。”
了解穆斯林的觀點也許有助於基督徒更好地向他人解釋自己的信仰。甚至也有助於基督徒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信仰。當我們讀一個故事的不同版本時,會注意到那些原先可能被我們忽視的細節。
例如,在古蘭經約拿的故事裡,約拿禱告:“願榮耀歸於你,因爲我確實做了錯事。”但在聖經裡,約拿從未承認自己錯了。上帝憐憫了他,但約拿從未憐憫(尼尼微人)。
約拿在4章2-3節埋怨說:“我知道祢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爲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約拿不希望那些聽到他宣告的人們接受神的恩典。這本書以一個約拿沒有回答的問題作終結。
穆斯林−基督教關係(Muslim-Christian relations)研究教授約翰·卡特納(John Kaltner)說,“讀者應該對約拿書的結局感到驚訝⋯如果神的憐憫把他們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他們應該要反思自己會有什麼回應。”卡特納與尤努斯·米爾薩(Younus Mirza)合著了《聖經與古蘭經》。
布特羅斯(Botros)是一位埃及的福音派信徒,他說,研究約拿的故事讓他對自己沒有去愛他的穆斯林鄰居感到愧疚。
“和約拿一樣,我心裡也有憤怒,而且是針對穆斯林,”他說。“我沒有把這樣的憤怒交給神,而是試圖逃避。”
布特羅斯目前任教於黎巴嫩的神學院,當他還是這所神學院的學生時,他拒絕分享自己的信仰。他說,許多中東基督徒認爲穆斯林是他們問題的來源,他覺得和穆斯林談論耶穌一定會被拒絕。
但後來他讀到了約拿的故事。在古蘭經中,對約拿故事的紀錄還包括一個對寬容的呼召:“如果上帝要成就的話,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會是信徒。這樣你還算是強迫他們信上帝嗎?”布特羅斯意識到,他並不需要去強迫任何人相信任何事情,他的責任只是去與人對話。
近年來,布特羅斯一直在思考《約拿書》是如何教導我們關於神對世人是多麼地關愛,而這也是穆罕默德的教導。穆罕默德敦促穆斯林遇到麻煩時要想起約拿的故事。神告訴約拿,祂關心尼尼微的眾多百姓、動物,也關心逃走的信徒——那些被大魚吞下肚的人。
布特羅斯說:“約拿教導我們神的憐憫之心。在危機的時刻,基督徒和穆斯林都可以向神呼求,神會聽到他們的禱告。讓我們和穆斯林一起禱告;因為這代表我們關心他們。”
傑森·卡斯珀(Jayson Casper)是《今日基督教》的中東特派員。
翻譯:江山
校稿:Yi-Ting Ts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