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

「不舒服」的門徒訓練

享受舒適及渴望健康本身並沒有錯,但我們的舒適、健康與輕鬆,不能以犧牲福音的呼召為代價。

A man sleeping with a rock for a pillow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14, 2025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Tlapek / Source Images: Getty, WikiMedia Commons

「大家都說我們應該要結婚,但我們現在的狀態很舒服啊。而且,我們根本還沒準備好要生孩子。」

向我說這句話的是一位27歲的女性。她是個基督徒,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我們當時正在談論她研究所畢業後的計畫,以及她與交往多年的男友的未來。他們已經在一起六年多,也幾乎算是同居的狀態。她知道婚前同床不是上帝對她的心意,但她也明白婚姻和養育子女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超出了她認為自己能承擔的範圍。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聽到Z世代或較年輕的千禧世代表達這樣的想法。他們覺得婚姻、孩子,甚至各種人際關係都充滿挑戰。

他們喜歡和朋友相處,但前提是這種相處不會花費太多精力或需要自己做出太多犧牲;婚姻是種選項,但前提是必須建立在能帶來幸福和舒適感的基礎上。至於孩子呢?眾所皆知,養育子女會讓人生的各方面變得更辛苦,因此他們選擇能拖就拖。他們目睹前幾代人所經歷的掙扎,於是決定選擇舒適而非困難的人生,選擇個人的安康而非群體一同的犧牲。

然而,拒絕「不舒服的人生」的,不只有年輕一代。似乎在各個世代、世界各地的許多人,已習慣性地認為輕鬆、舒適及身心健康才是 (或應該是) 日常生活的常態。

整個經濟市場都在回應這種想法。2024年,全球健康產業的規模已接近7兆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9兆美元,幾乎是2019年的兩倍。

這種對「不舒適」的排斥感甚至影響到我們的穿著:舒服的裝扮及居家服飾的潮流持續攀升。我們購物時更注重「穿起來舒服」而非「穿起來好看」。專門生產運動休閒服飾的公司開始專注於多功能設計,使人們可以從辦公室直奔健身房,甚至不必換裝就能去夜間的聚會活動。過去,吃太飽時還得解開硬挺的腰帶,如今,柔軟的運動褲已成為教會、餐廳,甚至職場可接受的穿著。

從表面上看,這一切似乎與靈性或道德沒有太大關聯——上帝難道會在意你愛穿運動褲嗎?只是,在我們被各種舒適及自我呵護淹沒的同時,也養成了對任何形式的「不適感」的排斥。如今,逃離那些可能讓我們離開舒適洞穴的複雜人際關係,已變得稀鬆平常。

而它們確實是舒適的洞穴,因為對舒適的追求往往伴隨著日益加劇的社交孤立。我們過度沉迷於自己的舒適圈,於是本能地排斥任何可能讓生活變得更困難的事物或人際關係。婚姻需要花費心力堅持不懈。養育子女成本高昂。友情則需我們偶爾地犧牲自己。我們何不乾脆養隻狗呢?(或是比狗狗更容易的貓咪)

這種思維方式的問題,不僅僅是它讓人遠離深刻有意義的關係,或逃避婚姻及拒絕生育——雖然它確實可能帶來這些結果。更深層的問題在於,這種生活方式與福音的道路背道而馳。在一個迎合我們輕鬆感及快樂情緒的世界裡,基督的呼召往往讓人感覺像拿砂紙磨擦皮膚,或穿著濕透的襪子在泥濘中跋涉。

然而,跟隨耶穌往往困難的。你無法一邊將「舒適」奉為最高準則,一邊宣告「耶穌是我的主」。

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這並不是呼召我們拿起枕頭和棉被,在天國裡找個溫暖的地方安歇。相反地,這是在呼召我們甘心捨棄舒適感、個人生命的蓬勃發展,以及輕鬆自在的生活——以回應上帝的呼召。

身體的健康是短暫的,舒適也是轉瞬即逝的,唯有透過犧牲來跟隨耶穌所得的平安,能存到永遠。事實上,這是唯一會存到永遠的平安。

身為教會領袖,若我們用講台上的呼召來吸引新信徒,使他們認為「信耶穌能讓人生變得更輕鬆」,或用門徒訓練計畫來保證他們能「現在就擁有最美好的人生」,我們便是在誤導世界。我們必須傳遞的信息是:與基督同行的生命,要求我們放下一切來跟隨祂。

然而在跟隨祂的道路上,蘊藏著我們真正的喜樂:我們在世界上所失去的,遠不及我們現在在基督裡所體會並得到的。我們為耶穌所獻上的,在與祂相交而得的喜樂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在這個被短暫舒適感所吞噬的時代,我們擁有的是源自與基督連結、順服祂為王及救主所帶來的永恆的安歇。

所以,對你而言,放下世俗的健康與安逸,換取與基督更深 (卻更具挑戰性) 的靈性上的安歇,會是什麼樣的畫面呢?上帝正在呼召你做出哪些犧牲,以得著順服祂心意所帶來的安慰呢?享受舒適及渴望健康本身並沒有錯,但我們的舒適、健康與輕鬆,不能以犧牲福音的呼召為代價。

妮可·馬丁 (Nicole Massie Martin) 現為本刊首席營運長。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可免費訂閱電子報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News

美簽不確定性打亂中國基督徒家庭的計畫

一些在家自學或在基督教學校就學的學生,開始尋找其他國家的大學就讀。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以修士的姿態生活

若不想隨波逐流地被文化所設定的社會規則牽引,就要選擇一種「有意識地跟隨主」的人生願景,讓基督的主權覆蓋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Review

如何在忙到無法思考時仍忠心於主?

當我們忘記上帝是一位什麼樣的神、忘記我們被造的目的時,會過著一種「浪費的人生」。

放下效率至上的「偽福音」

我們拼命追求效率最佳化,上帝卻選擇以更緩慢的步調在我們生命中工作。

Review

基督徒的首要呼召與職業無關

我們需要重新塑造我們對「工作」與「呼召」的理解。

Review

我們渴望世界無法給予的東西

《傳道書》為一個不快樂的世界指出一條通往有韌性的喜樂之路。

當人們不再害怕魔鬼時

Labubu、《Kpop獵魔女團》、《鬼滅之刃》:人們之所以將這些超自然生物人性化,是因爲對善惡有了模糊的定義。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