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以賽亞書》9:2-7
在經歷了幾小時的酷熱後,傍晚的柔光和宜人的涼爽呼喚著人們。夜晚的到來就像打破了白天的蛋殼,露出金黃的夕陽。若不先嘗試描述光的樣貌,好藉以形容黑暗,會是件非常困難的事——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光也在地平線上輕聲呼喚。
然而,先知以賽亞早早便隨著黎明醒來。他是猶大國的先知,曾在四位君王統治期間侍奉上帝;他來自一個有地位的家族;是個顧家的人;也是一位甘心完成主呼召他去做的事的人。他被委任為上帝的代言人,即使他的話語常被心硬的人民忽視,甚至他都喊破了喉嚨,他依然帶著先知的力量說話。
他服事神並書寫了聖經裡一些最深奧的詞句,回蕩著聖潔、公義、忠誠、信任、公義和盼望的主題。我們今天讀的《以賽亞書》9:2-7揭示了這些真理火花,反映出光明與黑暗、盼望與重擔、榮耀與陰霾之間的對比。
這種對比甚至在以賽亞給他兩個兒子命名時就已預示了:他的長子被命名為「施亞雅述」,意思是「餘民必歸回」;他的次子被命名為「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意思是「擄掠速臨,搶奪快到」,這兩個名字之間的平衡並非相互矛盾或相互抵消,而是體現了這個完整一致的故事,將我們指向降臨期季節的主題(以賽亞書7:3,8:1)。
我們無法在不描述光的情況下單單解釋黑暗。「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以賽亞書9:2)。
在我們背離上帝後,一種屬靈的黑暗會纏繞著我們,使我們驚愕不已。但當我們在心中經歷到上帝奇妙的作為後,我們的心開始改變方向、重整路線、重新定位,邁向光明,並發現它是如此真實,如此持久,以至於魯益師《黎明的遠航》故事中高貴的船員稱這光為「可飲之光」。我們開始體驗到即將到來的美好事物,就像「可飲之光」一樣,雲層中的斷裂和背上的陽光為我們邁向自由的鼓聲加油——這種自由來自於當我們的價值觀、忠誠、順服、喜樂和盼望與我們永恆不變的愛之神保持一致時。
以賽亞知道,伯利恆將是上帝為永恆繡上衣襬的地方。這位「和平之君」有一天會面對世上最真實的黑暗,一種沒有人能忍受的黑暗,好使我們得以行在光中。
以賽亞預見一種未來的光,他迎接那將在漫長黑夜後破曉的黎明,將希望的光芒投射到700年後的未來。他預見一位光明的繼承人,祂雖為彌賽亞,卻將以卑微的身份來到世上。耶穌勝過夜晚,喚醒黎明,並引領救贖歷史的進程:這個嬰孩將長大成人,並將經歷真正的黑暗,好讓我們這些雙眼疲憊的人得以仰望永恆的光。
Morgan Mitchell在聖地牙哥擔任牧師,在教會小組、門徒訓練和講道上特有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