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OM創辦人喬治·韋華(George Verwer)逝世

福音船創辦人韋華會問每個基督徒,「你準備好為上帝出發了嗎?」

圖為OM創辦人:喬治·韋華

圖為OM創辦人:喬治·韋華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15, 2023
Courtesy of Operation Mobilisation / edits by Rick Szuecs

喬治·韋華(George Verwer)心裡有個問題準備問朋友。

當這位18歲的年輕人和他朋友在田納西州瑪麗維爾(Maryville)的一間宿舍結束禱告後,韋華看著他的大學同學問道:「怎麼樣?你準備好出發了嗎?」

戴爾·羅頓(Dale Rhoton)被嚇了一跳。他才剛聽完韋華分享他的主意,即他們應該賣掉他們擁有的一切,用這筆錢在那個夏天買一輛卡車,上面裝滿西班牙文版本的《約翰福音》,然後把卡車開到墨西哥——那裡有70%的人無法接觸到聖經。而他們剛才才在為這件事禱告而已。

他說,「韋華啊!這件事還需要一段準備時間。」

但韋華不懂為什麼還需要一段時間。這位未來的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obilisation,簡稱OM)創辦人見到了人們屬靈上的需求。他認為他和朋友可以餵養人們。其他的事對他而言一點都不重要。

羅頓後來寫道:「韋華一生中唯一的熱情就是成為一個渠道,讓人們能透過他與耶穌建立長期的友情……他的舒適圈就是去突破他的舒適圈。他只有在為基督冒上所有風險的時候才真正感到安全感」。

韋華一生在宣教禾場的「韋華式熱忱」感動了無數的基督徒,他們跨越國界、文化和大陸,在全世界宣揚上帝的愛的好消息。OM成為20世紀最大的宣教組織之一,每年派出數千人參加短期和長期的宣教行程。OM目前有來自134個不同國家約3300名同工,在全球147個國家裡服事。估計另有其他300個宣教機構也是由於與OM的接觸或由前OM成員發起而成立的。

韋華於週五逝世,享年84歲。

領導國際福音派學生團契(IFES)40年的林賽·布朗(Lindsay Brown)回憶說,韋華是一位傑出的宣教士領袖。

「論及OM林林總總的事工項目,以及它所造就的機構和領導人而言,我認為OM是無與倫比的。「而且我認為韋華是過去60年裡傑出的北美宣教士代表人。他一生所做的事工堪稱非凡。」

韋華出生於1938年7月3日,母親是埃莉諾·卡德爾·韋華(Eleanor Caddell Verwer),父親為老喬治·韋華(George Verwer Sr.),是一名從事電工工作的荷蘭移民。他在紐約市外的新澤西州懷科夫(Wykoff)長大。他們家參加一間美國歸正教會的分會,但老喬治·韋華很少去教會,而對年輕人來說,教會似乎主要是個社交俱樂部。

年輕時的韋華是一名運動員和童子軍,但他花了很多時間去追女孩和惹麻煩。雖然按照當時的標準,他大部分的行為被認為只是「惡作劇」,但年輕的韋華曾在卑爾根縣的樹林裡放火,也曾闖入別人的家裡並被警察抓到。

此事件的新聞讓當地一位名叫多蘿西婭·克拉普(Dorothea Clapp)基督徒婦人開始為韋華禱告,希望他能找到對耶穌的信仰。正如韋華後來形容的那樣,她把韋華列入了她的「聖靈搶攻名單」。

克拉普還寄給韋華一本《約翰福音》。這本書並沒有立即對韋華產生影響,但三年後,他感到自己不得不參加葛理翰(Billy Graham)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佈道會。1955年3月5日,他和幾個朋友搭了30英里的車去聽葛理翰講道。在被邀請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基督時,韋華向前走去。他說,他被上帝愛他並可以使用他的信息所感動。

「我發現上帝可以使用我,但不是透過粉碎我的性情,或讓我感覺自己是個可悲的人」,韋華後來寫道,「而是將愛灑在我身上,並透過聖靈在我心裡工作。」

回到紐澤西後,他立即開始參與事工,向他人分享耶穌的福音。他在自己的高中分發了1000份《約翰福音》,並組織了一次福音佈道會。根據當地報紙的報導,有100多人走到台前,將他們的生命交給了基督,其中包括一個韋華非常在意的人:他自己的父親。

年輕的韋華當時尚未意識到,但很明顯的,他有組織及動員基督徒的恩賜。他讓五名高中生在他的福音活動中分享自己的見證及講道。他還讓他的荷蘭改革宗教會裡30多名青少年參加了讀經馬拉松,儘管牧師對此持懷疑的態度,並告訴記者,他最初很擔心這些年輕人不懂如何以適當的方式來讀經。

幾年後,在大學裡,韋華不僅僅為了墨西哥的宣教之旅賣掉自己的東西,他還說服了兩個朋友,羅頓和沃爾特·伯查爾(Walter Borchar)加入他。

當然,韋華並不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分發傳單和經文,並試圖在蒙特雷建立一所類似聖經學校的機構。據他後來的回憶,他當時犯了一些「相當嚴重的錯誤」。他因此決定自己需要受更多的教育,於是轉學到芝加哥的慕迪聖經學院(Moody Bible Institute)。在那裡,當他幾乎快要完全放棄宣教時,他聽到福音派牧師奧斯瓦爾德·J·史密斯(Oswald J. Smith)在學校禮拜的演講。史密斯強調了「專注在上帝要你去的地方」以及「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基督」的重要性。

韋華被說服了。他跑到禮堂走道上——「我只是……一個傻子」——並為自己缺乏愛心而懺悔。

他說:「上帝打破碎了我的心。我看到我心裡的東西是不對的,我知道我必須有所回應……我必須願意為祂的國度冒上風險。」

後來,當他敦促年輕人花上一個暑假,或是花幾年到國外傳福音時,他會強調當年他的各種不情願以及上帝是如何堅持要他去的過程,惹得聽眾大笑。

「上帝看到了我,一個頑固的荷蘭人」韋華如此形容。「並一腳把我踢到宣教士的道路上。從那以後,我就一直在這條路上。」

韋華和OM福音船「望道號(Logos)」Operation Mobilisation
韋華和OM福音船「望道號(Logos)」

韋華在1958年組織了第二次墨西哥之旅,當他在1960遇到妻子德雷納·克奈特(Drena Knecht)並結婚後,他們的「蜜月」也是去墨西哥的宣教之旅。這對新婚夫婦對他們的福音冒險如此執著,以至於韋華試圖用他們的婚禮蛋糕換取南下旅程的一箱汽油來節省資金。第一個加油站的服務員拒絕了他們,並免費為他們加油。第二個人則同意了這個交換。

韋華夫婦在墨西哥待了六個月,然後搬到西班牙。當時的西班牙正在法西斯獨裁者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的控制之下,他驅離新教牧師、禁止所有公共活動,並沒收新教聖經。韋華在前往另一個極權政權國家宣教時遇到了麻煩——他帶著滿滿一車要分發的《聖經》駛向蘇聯。蘇聯阻止了他並將他驅逐出境。

當韋華被驅逐到奧地利時,他為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而禱告,他突然想到自己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宣教士,但他很擅長動員其他人。他看著一車歐洲觀光客正在整裝前往蘇聯,於是產生了一個想法——他該做的事就是:差派別人去。

第二年,這個當時名為「傳遞光(Send the Light)」的宣教機構組織了大約2000次短期宣教,前往共產黨控制的國家。1963年,他們擴展至穆斯林國家,然後再開始動員宣教士去到印度。

彼得·丹斯(Peter Dance)是來自英國的年輕人之一,他在東歐和印度駕駛著一輛裝滿福音書籍的卡車,他回憶道,整個過程很可怕,但也很令人振奮。

「我有一種感覺,就是『除了耶穌,在那裡沒有任何人能幫助我』,」他。「在我跨過邊界以前,我擁有我所需要的一切;如果我需要母親,她也能出現在我面前。我去了印度很多次,經歷過各種崩潰和艱辛的時刻,但主總是會出現。」

《今日基督教》形容這群首批被招募進宣教機構的新兵為「對冒險持開放態度、挑戰文化的青年」——「福音朝聖者」,他們「充滿包容性、傳福音的熱情,且停不下腳步」。

他們之中的25人寫了一份宣言,由韋華出版並分發至美國和歐洲的教會、青年團契和基督教書店。

「主耶穌基督是一位革命家!」宣言裡這樣說。「我們也是革命家!…..在對祂的命令進行絕對的、真實的服從下,有一股能將福音傳遍世界的力量。」

韋華將對基督完全且徹底委身的呼召與短期宣教的概念結合,降低對服事內容的期望,使人們能更容易加入。他相信上帝會使用那些有心且願意的人——即使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做出長達數年的承諾、沒有上過聖經學院,或曾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團糟。畢竟,上帝能救贖人們的混亂。祂不但不計算人的錯誤,還會在人們身上工作,更透過他們工作。

韋華總是對擁有完善理論和方法的宣教學「專家」提出批評,最後將自己的宣教方法稱作「一團糟宣教學」(messilology )。他認為基督徒應總是努力避免製造混亂,一些錯誤可能會造成靈命上的破壞。但是,他說,那些將信仰放在耶穌身上的人不應該忘記,上帝是來拯救罪人的。

寫道:「我遇過一些人……從人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生活並不順利。他們人生的軌道不在自己的A計畫或B計畫上,而是幾乎到了M計畫的地步了。當我跟他們聊天時,我提醒他們將目光放在G計畫(G就是God,上帝)上,鼓勵他們接受祂徹底的恩典,並繼續努力向前奔跑。」

他還認為,並沒有一種「正確的方式」來傳福音。有宣教意識的基督徒需要進行各種試驗,將福音情境化、在地化,並持續地重新評估有效的方法。

韋華:「難道我們沒有整整2000年的證據表明,上帝以各種方式在工作嗎?我們難道不能接受上帝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人群裡工作嗎?上帝的作為比任何團契或機構都還要大」。

韋華有時是被迫進行實驗並迅速改變OM的模式。1968年,他被迫離開印度,OM決定將領導權交給印度人,並創立了印度動員行動組織。身為一個獨立的機構,OM India後來建立了數千個教會。

還有一些時候,韋華採取了一些似乎沒有必要的信仰跳躍(leaps of faith)。1970年,OM購買了一艘船。 據OM的官方歷史指出,購買一艘船的想法在當時非常「離奇」,OM裡面沒有任何人知道該如何買一艘船——更別說把船開到世界各地的港口,在各國贈送基督教書籍並和人們分享耶穌。

「有些人認為我失去了理智!」韋華後來回憶說。

但OM購買了一艘名為「Umanak」的荷蘭船,重新命名為「Logos(望道號)」。這艘船最終航行了23萬海浬,抵達過250個不同的港口,向650萬人傳福音。OM於1977年購買了第二艘船。

這種「粗糙決定並馬上執行」的事工方式並不總是成功的。望道號於1988年卡在岩石堆裡後退役,帶走了價值約125,000美元的基督教書籍。更令韋華不安的是,多名OM宣教士在世界各地的車禍中受傷或死亡。有時,他們還惹上當地政府的麻煩。韋華其他的一些主意也很糟糕。

他對一群慕迪聖經學院的學生說:「我腦子裡有太多的想法——我的創意過度氾濫……我們在基督教事工裡的異象/願景有時會跟我們的自我(ego)混在一起…我跟你們說,我曾陷入些尷尬的情況。」

韋華也會在和懷疑中掙扎。他稱自己是一個「天生的叛逆者」。但最終,他對耶穌的愛和他向全球人民講述上帝對他們的愛的熱情戰勝了其他一切。他的一個助手後來成為芝加哥的一名牧師,他說,韋華的生命真正體現了約翰福音3:16裡描述的那種神聖的愛。

馬克·索德奎斯特(Mark Soderquist)說:「我不知道還有誰像韋華那樣的愛著世界(就人類而言)並渴望人們能與耶穌建立關係。」

對韋華而言,他認為基督徒生活裡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愛。

「沒有比愛更符合聖經的教導了,去掉愛,就沒有任何符合聖經原則的教導了,」他寫道。「如果你不謙卑,你就不是正統的基督教信仰;如果你不選擇愛,你就不是『信奉聖經』的人。」

穿著地球儀外套的韋華Operation Mobilisation
穿著地球儀外套的韋華

韋華於2003年辭去OM主席的職務,將領導權交給彼得·梅登(Peter Maiden)。然而,他持續向世界各地的年輕基督徒團契演講。他會拿出一個巨大的充氣地球儀,穿上他標誌性的地球儀外套,一次又一次地問年輕人他18歲那年曾問他朋友的那個問題。

「怎麼樣?你準備好出發了嗎?」

「如果你在海外待了兩年,」韋華說,「有很高的機會,當你回來後,你再也不是當初的那個自己了。你會看到上帝如何回應禱告、聖靈如何改變人的生命;你會親眼見到上帝在世界各地做的事。」

韋華的妻子德雷納和他們的三個孩子,班、丹尼爾和克里斯塔依然在世。

翻譯:Yiting Tsai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 請透過訂閱通訊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Our Latest

Excerpt

當神明承諾能解決戀愛和財務困境時

在福音能明確解決日常需求前,多數台灣非基督徒可能仍會對基督教興趣缺缺。

News

越來越多基督徒觀看色情內容,越來越少人認為這是個問題

告訴人們「上帝說不要看色情內容」很容易,幫助人們見到背後更深層次的靈性戰場很難。

跟隨耶穌的人將會遭遇逼迫

關於逼迫,基督徒皆需了解的九個要點。讓我們為受苦的基督身體代禱。

在佛教民族主義下生活的基督徒

基督教在全球南方的少數民族和窮人間特別蓬勃發展的現象,展示了一種社會經濟的變遷——朝向窮人、被邊緣化的人。

Review

教會是世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正式的教會成員數量也許會起伏不定,但上帝對祂子民的渴望卻未曾動搖。

不再為選舉結果憂慮

在任何一位總統或世上君王的權力下,我們都可以——也應該成為忠實跟隨耶穌的人。

末日時代中「激進的盼望」

全球環境及氣候危機正快速且猛烈地嚴重化。我們該如何不陷入絕望中呢?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