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靠近我一點。」

約瑟對苦害他的兄長們的反應邀請我們重新衡量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與弟兄姐妹之間的關繫。

Christianity Today January 26, 2023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 Unsplash / Pexels

編者按:以下是《今日基督教》第二屆(2022年)多語言國際徵文比賽的中文第一名獲獎文章。
去年,我們宣布為用中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和印度尼西亞文寫作的基督徒舉辦一個徵文比賽。中文的徵文比賽得到很多讀者回應,收到來自中國、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肯尼亞和美國等地的27篇參賽文章。我們深深感謝所有以寶貴的文章投稿支持這個比賽的作者。
收到的文章由我們每種語言的編輯團隊仔細審查,然後由一個評委團隊進行匿名評估。以下是三位評委的簡介:
* 陳鳳翔(台灣):編輯、神學院講師、作家。擁有信義神學院道學碩士学位,台灣神學院神學碩士学位,台灣神學院舊約神學博士進修中。台灣“信望愛”網站主編。
* 安平(美國):新媒體牧師、製作人、出版人。美國“普世佳音”機構中文部主任。
* 陸尊恩(美國/台灣):傳道人、培訓教師。擁有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的道碩學位,目前正在完成神學博士學位的學習。美國“基督使者協會”培訓事工副主任。
今天,我們很高興與我們的中文和英文讀者分享中文第一名獲獎文章。恭喜獲獎作者蔡盛勇!
更多關於此次徵文比賽其它語種的獲獎文章的信息請見這個英文網頁

約瑟又對他兄弟們說:「靠近我一點。」他們就近前來。(創45:4)

這是一句簡單的話,卻是一個復和的行動。

約瑟,作為一位被害者,向他的兄弟們:施害者,提出一個普通的行動。對於一個曾經被傷害的人,有不幸的過去、沉鬱的心理、糾結的情緒等積澱。被傷害者約瑟不斷面對生命中的悲哀,如今位處高位、權傾朝野、飛黃騰達,重新面對施害者們,絕對可以輕易報復他的兄弟們,以平衡自己心理和現實上的傷害。可是,他卻選擇向兄弟們自白,既感恩神的奇妙安排,也安撫兄弟們的複雜情感。

「靠近我一點。」這句話可能也是被傷害者約瑟一直的陰影。在約瑟幼年時,他年少無知,當神報給他異夢,他就主動靠近兄弟們,誠實地告訴異夢的內容,卻招來兄弟們妒忌。後來,父親雅各要約瑟去找兄弟們,他也順服地出去,滿心歡喜地想靠近兄弟們。可是,兄弟們靠近約瑟的結果,卻是要殺死他、賣走他。靠近,就是約瑟的最大傷害。

對於兄弟們,靠近約瑟是他們的心魔。所以,當他們被約瑟關在監裡的時候,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弟弟身上實在犯了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看見他的痛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創42:21)這一次的靠近,令他們勾起當年靠近少年約瑟的惡毒計謀,以致想到這是神施予他們的報應。

施害者和被害者的關係從來都是複雜而糾纏,剪不斷,理還亂,欲斷難斷。施害者好像是擁有權力的一方,去壓制無權力的一方。被害者好像受壓者,被加壓者欺凌。可是,施害者可能是出於自己內心的恐懼、懦弱,所以作出欺壓及傷害的行為,而不一定只是強暴、橫蠻的表現。施害者可能是想靠近受害者多一點,卻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法,以致形成傷害。

家庭關係破裂,就是這種錯縱複雜的關係中最常出現的不幸情形。其中,「手足不和」在現今家庭普遍存在,兄弟鬩牆、子女爭產等也有新聞報導。日本有一位11歲女生把與弟妹日常爭吵的情況,變成暑期功課的題目:「兄弟姊妹為甚麼吵架?」以自己、8歲弟弟、5歲妹妹、3歲弟弟為研究對象,竟然錄得10天發生了100場爭執。子女間的爭執,每天發生,積怨日深。可是,調解者卻很難介入,釐清對錯;施害者和被害者亦是一種互動關係,隨時置換。

以上的情況讓我們看見親密而靠近的關係,最終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個別性格差異、父母管教偏側、成長年齡不同、處事能力高低等,都可能是原因。例如有一個案例,是兩兄弟個性不同,由於父親得了失智症,所以需要商量照料的責任。弟弟一向做事優異,長年在外國生活,認為哥哥性格自卑無主見,所以自願承擔更多責任。可是,哥哥卻不配合,弟弟因而感到挫折。在兄弟接受咨商後,弟弟發現哥哥原來已能獨當一面,甚至認為「弟弟不尊重人」。後來,兩兄弟敞開溝通,合作照顧父親,才重新互相了解。一次機會,令長期分歧,得到疏解。

兄弟相爭、夫妻相害、父子相殘,我們時有所聞,聖經也有記載。家庭是應該予人安全、舒適、自由的關係,卻最終導致惶恐、無助、禁錮的關係。被害者現今可以尋求機構、教會等支援,在身、心、靈上得著合適的輔導和幫助。施害者若自我醒覺,也同樣可以有相應的引導和扶助。這都是疏解這段糾結關係的合適方法和途徑,逐漸步向復和。

然而,人心才是問題的癥結。當約瑟回望自己一生的際遇,認識和經歷受害都是源自神的安排,他內心裡的陰影就褪去,情緒上的鬱悶也釋懷,使他可以走出被害者的桎梏,重新以正常人的心態說出:「請靠近我一點。」向弟兄們伸出復和的橄欖枝。當被害者竟然能夠安然地向施害者傳遞復和的訊號,就令施害者突然醒悟自己過往的錯誤。於是,施害者也願意向前靠近一點。

復和,是修補破裂關係的起點,是止息強暴關係的終點。這並非世人「以暴易暴」的想法,乃是聖經「以善勝惡」(羅12:21)的道理。

蔡盛勇,從事基督教機構編輯逾十年,編校書刊數十本。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碩士、香港建道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

Our Latest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你的總統選票會讓你下地獄嗎?

若我們試圖為「基督被釘十字架並復活的福音」添加額外的門檻,我們所傳的就是另一種福音。

拒絕將人妖魔化的文化

教會應向世人展現基督的形象,然而今天這形象卻充滿爭議且四分五裂。

和不同信念的鄰舍尋找共同點

跨宗教的互動要不陷入含糊的多元文化主義十分困難——但在多元的民主社會中,仍是必要的事。

News

因為義怒而掀桌?未必如此

在這憤怒的時代,我們表達憤怒的方式可能是公義的,也可能是有罪的。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何時回應誹謗,何時不予理會

無論是糾正他人的誹謗或保持沉默,都不能脫離一件事:尋求認識耶穌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