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基督的臨終話語,但我們能解釋有什麼“成了”嗎?

關於十字架上的高潮時刻的仔細思考

Christianity Today January 5, 2021
Keith Lance / Getty

《聖經》中有最著名的一句話,也是最令人費解的一句話。 我們都知道,耶穌在臨死的時候,說出了“成了”這句得勝的話(約19:30)。 我們一直在引用它, 我們用我們的歌曲和佈道來慶祝它, 我們中的一些人在身上紋了希臘文的原詞,tetelestai。 然而,如果有人讓我們說出它具體的含義,解釋有什麼“成了”,我們可能要停下來思考一下。 耶穌是說他的生命和使命已經結束了嗎?是罪的力量被打破?死亡的統治已經結束?還是上述的所有?

在神學上,我們可以為每一種解釋辯護。 但有趣的是,唯一記錄這句話的福音書作者約翰,卻沒有提到任何以上的解釋。 相反地,他卻在一段話中用一連串類似的詞彙將其與其他幾個主題聯繫起來。 在短短的三節經文中,他五次使用了履行或充滿的字眼,耶穌臨終的呼喊既是達到高潮。

如果我們把它更細地翻譯,譯文會是這樣的:“這事以後,耶穌知道現在各樣的事都已經_成全_了,為要使經上的話_應驗_,就說:‘我渴了’。 有一個器皿_盛滿_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_沾滿_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耶穌嚐了那醋,就說:‘_成全_了! ’便低下頭來,將靈魂交付給神了。 ”(約19:28-30,強調是後加的) 約翰似乎要我們把基督的死不僅僅看作是一個結局,而更是看作為一個高潮。

這五個詞中的每一個都值得我們深思,因為它們幫助我們看到約翰所聯繫起來的幾件事。 第一個是指向前面一段:“這事以後,耶穌知道現在各樣的事都已經_成全_了…”什麼事之後?這裡說的是,在確保他的母親被接到他的朋友家里後(26–27節)。 對約翰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 十字架腳下有五個人,包括基督的母親(馬利亞)、復活的第一個見證人(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翰本人。 耶穌的死把他們連接在一起,把不同家庭的人結合成一個家庭。 在某種程度上,這一刻標誌著教會的開始。 任務完成了。

緊接著是下一個例子,耶穌提到他的口渴,這是說“使經上的話_應驗_”。 (他可能是指詩篇69:21:“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 ”)從這個角度來解讀,耶穌的勝利吶喊,不僅僅是指罪債被取消。 這意味著《聖經》的故事在十字架上達到了高潮。 神對先知們所做的一切應許都已應驗,在基督裡成為“是”和“阿們”。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盛滿”(酸)酒的器皿和海絨。 這些事物與主的死所達成的應驗有什麼關係呢?這聽起來很奇怪,直到我們記起十字架的故事開始於耶穌堅持要“喝父所給我的杯”(約18:11)。 約翰筆下整個十字架故事的框架是,耶穌把上帝審判的酒杯喝得一干二淨,就像《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在分靈體山洞裡的高潮戲一樣,現在他以耶穌借一整塊海綿喝下滿滿一罐(酸)酒作為結束。 酒和牛膝草枝的聖禮色彩(出12:22)使這種聯繫更加突出。

所以,當我們最終聽到這個著名的詞,tetelestai,我們至少可以建立三種聯繫。 耶穌已經“完成”了教會的基礎。 他已經“實現”了聖經的應許。 他已經“喝完”了神對罪的審判的酒杯。 現在,在這故事的最後一幕中,除了低頭,“將靈魂交付”——就是他在《約翰福音》中一直應許的那個靈,他沒有什麼要做的了。

臨終遺言之所以有名,是有原因的。 例如,佛陀總結他的教誨:“努力以獲得自己的救贖”。 但基督提供了完全相反的說法:救贖不是靠我們的行為,而是靠他做工。 神的教會成立了。 神的應許得應驗。 神的審判已經完成了。 神的子民得到自由。

Andrew Wilson是倫敦國王教會的教導牧師,也是《聖靈與聖餐》的作者。 在Twitter上關注他@AJWTheology

翻譯:Steven Hyatt

責任編輯:吳京寧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translation? Interested in helping u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Share your feedback here.

Interested in helping us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tent on social media? Find out more here.

This article is 1 of 350+ CT Global translations—including Simplified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You can also now follow 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n Facebook and Telegram.

Our Latest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你的總統選票會讓你下地獄嗎?

若我們試圖為「基督被釘十字架並復活的福音」添加額外的門檻,我們所傳的就是另一種福音。

拒絕將人妖魔化的文化

教會應向世人展現基督的形象,然而今天這形象卻充滿爭議且四分五裂。

和不同信念的鄰舍尋找共同點

跨宗教的互動要不陷入含糊的多元文化主義十分困難——但在多元的民主社會中,仍是必要的事。

News

因為義怒而掀桌?未必如此

在這憤怒的時代,我們表達憤怒的方式可能是公義的,也可能是有罪的。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何時回應誹謗,何時不予理會

無論是糾正他人的誹謗或保持沉默,都不能脫離一件事:尋求認識耶穌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