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埃及進入永恆

12月21日將臨節靈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21, 2023

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在拉瑪聽見號啕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希律死了以後,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約瑟夢中顯現,說: 「起來!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經死了。」約瑟就起來,把小孩子和他母親帶到以色列地去。只因聽見亞基老接著他父親希律做了猶太王,就怕往那裡去。又在夢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內去了,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裡。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他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 —馬太福音2:13-23

媽媽懷我九個月的時候,她和我爸爸在倉促間必須逃離他們的國家。戰爭爆發了,戰火蔓延到他們居住的首都街頭。由於我爸爸的職業,他成了遊擊隊戰士的目標。我們家並不安全。

我可以想像我媽媽當年的樣子,圓鼓鼓的肚皮下是個無辜的小生命,我不知道她有什麼樣的感受。我想像著她當時的恐懼,不知道局勢會如何發展;我想像著我父母在混亂中感到迷茫,對他們的成家計畫被打破感到困惑。沒有人願意在懷孕九個月時成為難民。

馬太福音2:13-23中的故事在這些年間對我來說越來越生動,因為我逐漸發現它與我家庭所經歷的故事有相似之處。我可以想像馬利亞抱著她的孩子的情景。我想像他們不知道答應上帝的呼召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而恐懼、困惑和絕望。沒有人願意帶著嬰兒成為難民。但馬太提醒我們何西阿書11:1裡深刻的預言:「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儘管環境黑暗而絕望,但上帝有個完美的計劃和不會退卻的目的。雖然為躲避兇殘的獨裁者而逃亡看起來不像什麼上帝愛的行動,但我們看到了更宏大、更核心的計劃正在實現。耶穌一家逃亡埃及並最終走出埃及的經歷,正是以色列人在出埃及記中同樣經歷的應驗。曾經描述上帝子民經歷的詞語,如今說的是彌賽亞,上帝的兒子。

當我想起馬利亞和約瑟,甚至我自己的父母面臨的困境時,我想起這句箴言裡的智慧:「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9)」我們制定計劃,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上帝會如何行動,但只有祂真正知道我們將邁出什麼樣的步伐。有時,這些腳步會帶我們到令人安心和熟悉的地方,有時,這些腳步會帶我們離開我們唯一熟悉的家園,進入一個新的國度,在那裡,我們會認識到上帝是我們真正及唯一的安慰。

我的父母能夠在異國他鄉安家落戶。他們能夠把女兒們撫養成人,讓她們認識並愛耶穌。馬利亞和約瑟得以撫養耶穌長大成人,他們加入上帝拯救祂的子民、實現眾人期待已久的預言、從遙遠的國度建立一個新的及永恆國度的故事。在這個季節裡,我再次驚嘆於上帝在世世代代間編織並展開祂故事的方式。

默想:

想一想馬利亞和約瑟的旅程經歷,這如何加深你對他們的恐懼、不確定性和不得不走上的意外道路的理解?何西阿書11:1中的預言因著耶穌逃往埃及並從埃及出來得到了應驗,突顯了上帝完美的計劃和目的是無法被阻撓的。這如何為你的生活帶來盼望及確據?

Kristel Acevedo 是位作家、聖經教師,也是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郊外 Transformation Church的靈命塑造主任。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Our Latest

中國家庭教會充當紅娘

Eva Chou

在父母的壓力下,中國的女性基督徒為尋找對象苦惱。

Excerpt

如何診斷一顆病了的靈魂

Harold L. Senkbeil

那些急於施以錯誤「治療」的牧者,將導致屬靈上的災難。

牧師深知被背叛的感覺

Hannah King

這些痛苦的經驗並不是事工失敗的記號,而是我們在基督裡「與祂有分」的一部分。

Review

基督更新我們的「心」,而非我們的大腦

Sharon Dirckx

人類的「靈魂」及「生理」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我在30年服事歷程中學到的30件事

「後來我學到,其實所有事工,都是某種程度的青少年事工⋯⋯」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別整天把「復興」掛在嘴上

我們也許承受不起真正的復興。因為真正的復興不僅僅是人數的增加。

帶著虛假的燦爛笑容牧會

Wes Faulk

多年事工生涯中累積、深埋心底的傷口,會以我們沒意識到的方式影響我們。

Review

「內向的基督徒」在教會的糾結

Matt Reynolds

內向的人不需要變成外向的人。但有時,我卻讓自己的內向成為藉口,逃避了我應當去愛上帝子民的責任。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