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女性基督徒的見證寫在牆上

我需要見到信仰上的女性英雄及榜樣,我在古代教堂中找到了她們。

22位女性殉道者在博士的帶領下走向馬利亞和新生的基督。

22位女性殉道者在博士的帶領下走向馬利亞和新生的基督。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11, 2024
Photography by Radha Vyas

我從小就相信女性什麼事都能做。在南達科他州的鄉村,我周圍都是農婦,她們是我見過最強壯、最有韌性的人。我媽媽能烤出美味的雞肉,也能宰殺雞隻。

南達科他州全職工作的女性母親的比例在全美國也是遙遙領先。因此年輕時,我從未懷疑過女性可以做任何她們想做的事,她們和男性一樣有能力。我可以當總統,我可以成為太空人,我可以從事任何我想做的事。

但是,當我真的這樣認為的時候,我發現我一直被教導的事和我所見到的事之間存在差距——而這種差距明顯是基於性別因素。儘管在南達科他州的勞動力隊伍中可以看到許多女性,但在神學工作方面,女性基本上是隱形的。我的教會從未聘用女性傳道人。在唸神學院期間,我有一位女教授。在讀博士期間,我有兩位女教授,但沒有任何一堂與宗教相關的課上有女性教授。

我相信聖經支持女性教導並帶領教會:女性是最早宣講福音的人(路加福音24:5-12),保羅也提到像猶尼亞和非比這樣擔任使徒和執事的女性的名字(羅馬書16:1, 7)。但是,與彼得和保羅、奧古斯丁和阿奎那、加爾文和路德相比,女性的名字往往僅在歷史的邊緣頁上。

我想要的不僅僅是名字。我想要看到女性領袖。我想要看女性教育人。我想要看到她們的面容,聽到她們的故事。我想要有個我能效法的榜樣:一個和保羅一樣可以說「效法我,如同我效法基督」(哥林多前書11:1)的女性。

我想要英雄。

最終,在一次義大利旅行中,我找到了她們。在那裡,我意識到女性的見證並沒有隱藏在邊緣頁上。她們的見證被記錄得清清楚楚。我們只需要看看牆上的碑文。

我在義大利的大部分時間都盯著石頭看。羅馬競技場讓我著迷,聖彼得大教堂的宏偉讓我留下深刻印象,萬神殿的完美建築讓我驚嘆不已。然而,最讓我驚訝的是,我發現了我在紙筆墨水間努力尋找的東西——在石頭和顏料中如此清楚。在這裡,在古老教堂的牆上,我找到了我的英雄。

在羅馬,我不僅發現以馬利亞命名的教堂,還發現以亞納大西亞、蘇薩娜、雅妮和撒比納命名的教堂。當我漫步走進這些古老教堂時,我發現其中的連結遠比寫在牆上的名字深刻得多。在好幾座教堂裡,女性就是教堂的地基——教堂的牆壁是圍繞著她們的骸骨建造的。

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有句名言:「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彼得前書2:5形容教會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做聖潔的祭司」。因此,當古代基督徒建造禮拜的場所時,往往會在基督徒的骸骨上建造,這些基督徒為基督活得如此深刻,以至於為基督獻出生命。

殉道者既是教會在譬喻修辭上的基石,也是教會實際上的基石。在古代教堂的中心——教堂的心臟——矗立著舉行聖餐的祭壇,裡面通常擺放著基督教殉道者和聖徒的骸骨。他們的骸骨,以及他們追隨基督至死的意願,成為聖餐儀式所頌揚並呼召基督徒成為的榜樣和標誌。從他們的墓碑上領受麵包和酒是種強而有力的提醒:基督徒必須與基督同死,才能與祂一同復活。

因此,儘管學者們仍在爭論初代教會裡的女性是否能主持聖餐儀式,女性是否是聖餐儀式的基石卻沒有爭議。她們的墳墓——她們的骸骨——不僅是聖餐儀式的基石,也是整個教會的基石。

在拉文納市,我見到這些女性的面龐。除了彼得、保羅和其他使徒外,聖蓓蓓、聖芬莉、聖黛莉亞、聖歐斐米、聖則濟利亞和聖歐亨尼婭亞也在聖安德魯主教座堂閃閃發光、錯綜複雜的馬賽克圖片中。初代教會盼望其他女性和男性能仰望這些女性英雄們聖潔的生命,無論是在心裡還是在牆上,都能從仰望她們的見證中得到啟發,並以她們為榜樣。在我眼前的是教會的女性領袖,她們是如此權威的教師和楷模,甚至連樞機主教——教會最高的權威之一,都向她們尋求指導。

然而還有更多的女性。在聖維塔教堂(Basilica of San Vitale)裡面,狄奧多拉皇后的身形和地位與她的丈夫查士丁尼相對應。在聖亞博那教堂(Church of St. Apollinaire),每面牆上都有一列聖徒隊伍,朝著基督走去。左邊的牆上是一排女性,右邊是男性,他們身形相仿,站姿相同。馬賽克的設計和位置相互映襯著,因此,當我站在教堂裡時,我可以清楚地看到男女性「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的意義(加拉太書3:28)。這些女性沒有躲在書頁邊緣或故事背景中,而是鮮明地引領教會走向基督。

這些初代教會的英雄們同樣非常關注她們作為女性的經驗。她們並不害怕談論自己的女性身體。

大主教禮拜堂中有兩位女性,聖蓓蓓(Perpetua)和聖芬莉(Felicitas)是在公開談論她們的乳房、哺乳和分娩之中為殉道做好準備。她們被囚禁在公元二世紀的北非,儘管聖蓓蓓剛分娩,聖芬莉也懷有身孕,她們都拒絕放棄自己的信仰。在關於她們被囚禁和殉道的記載裡,聖蓓蓓描述著當看守拒絕她在獄中哺育孩子的請求時,她所感受到的悲傷和痛苦。聖芬莉因為早產,當她進入競技場受死時,乳房仍滴著奶水。

這兩位女性都將自己的身體與基督的身子連結在一起,以母性的方式描述她們與基督的關係。聖蓓蓓在異像中從牧羊人那裡得到了凝乳,她以領受聖餐的語言描述這一經歷。但這是凝乳而不是麵包和酒,她將她餵給兒子維持生命的母乳與基督提供給我們的永生的「純淨的靈奶」(彼前2:2-3)聯繫在一起。耶穌就像母親那樣,透過自己的身體為我們提供營養和生命。

紀錄聖芬莉殉道過程的作者形容,她是如何理解自己「從血到血」——從分娩走向殉道。在分娩過程中,聖芬莉將分娩的痛苦與殉道相比,她說:「我自己如今受著我所受的苦,但在我生命裡有個人曾為我受苦,因為我將要為他受苦。」殉道者在臨死之際,接受血的洗禮,經歷第二次的出生:回到天上。

聖芬莉和聖蓓蓓一樣,用母性的語言形容耶穌。她透過形容自己為她生命中的基督受苦及流血,將她「效法基督」的方式與母腹做連結:基督為她受苦難並流血——在生出她(她重生)時,基督的苦便結束。聖蓓蓓和聖芬莉都沒有視自己的身體為一種障礙或他人的誘惑,而是透過女性的身體,更深刻地了解基督並效法基督。

狄奧多拉,這位裝飾在聖維塔教堂牆上的六世紀女皇是如此強大和有影響力,以至於學者們常常認為她是當時拜占庭的統治者(甚至是真正的統治者)。狄奧多拉在嫁給查士丁尼之前很可能是一名演員和妓女(這兩個職業在古代經常有所關聯)。

狄奧多拉成為女皇後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她利用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幫助受壓迫的女性。她將女性從被迫賣淫的產業中解救出來,並宣布性交易為非法事業,關閉妓院、為女性爭取自由,為她們提供庇護所和重新開始人生的資源。她還幫助規範強姦罪受更嚴厲的懲罰,禁止男性因太太出軌而殺死她,並修改離婚、子女監護權和財產法,賦予女性更多權利。這些法律構成了我們今日仍在使用的女權法律的基礎。

在這些教堂空間裡,牆上的文字和藝術作品讓我看到,女性的身體並不需要被擠到邊緣或被人忽略,而能明顯地展示在敬拜空間裡。當我看著牆上各個女性的見證時,女性的身體所呈現的並不是信仰上的阻礙或障礙,而是聖潔的標記。

我們往往認為神學研究就是對書寫文字所做的研究。但神學不僅是以文字為基礎,它也以表演的形式——活出來的生命——在真實的身體上呈現。在古代教堂的石塊底下和石塊上看到的女性身體駭骨讓我意識到,我在神學院期間發現神學上「缺乏」女性的身影,與其說是種缺乏,不如說是一個鑰匙孔,它指引我將目光從書頁轉向人的生命。藝術、故事和實體空間等體現形式就像一把鑰匙,幫助我打開女性往往不為人知的歷史。

在我尋找女性英雄的過程中,當我了解到聖麗娜(Macrina)和沙漠教母等女性時,我確實發現了女性教授神學的「證據」。而女性同樣會去朝聖,並委託製作神聖的藝術品。她們以貞潔的誓言將自己的身體獻給基督,以身體力行的方式體現她們作為基督新娘的屬靈承諾(這種選擇往往意味著她們需要反抗自己的父親)。

在基督教剛誕生的初代家庭教會中,有好幾間教會是女性建立的(西 4:15;徒16:15;林前1:11)。她們為地下墓穴捐獻土地、建造教堂、創建修道院——所有這些英勇的任務都是為了建造教會,她們的付出既能激勵人,又能教導人。

聖維塔教堂的狄奧多拉皇后WikiMedia Commons
聖維塔教堂的狄奧多拉皇后

見證到牆上的這些女性,讓我更能看見自己人生歷程中出現的各個女性見證。在我曾經狹隘的視野中,我想像女性領袖以英雄的形式出現,忽略了許多曾將自己的愛、知識和聖潔寫進我生命中的女性。

她們是我的代禱勇士。我的主日學老師。我最貼心的傾聽者和建議者。我在耐心和韌性上的楷模。她們是我實用智慧的提供者,也是基督最熱切的追隨者。簡而言之,她們是我的典範和導師,是我的啟發者和指引者,是我在幾乎所有最重要的事情上的權威和領袖。

在那次義大利之旅中,我越環顧四周,就越意識到自己的視野多狹隘。教會裡到處都是女性領袖和女性教師。她們不是教會歷史上邊緣的名字,而是教會的基石——從任何意義上來說都是如此。我需要的是知道在何處以及如何真的看見她們。

蘭塔·戴維斯(Lanta Davis)是即將出版的《Becoming by Beholding 》(Baker Academic, 2024)一書的作者,在印第安納衛斯理大學約翰衛斯理榮譽學院任教。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或是訂閱本刊,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免費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Our Latest

末日時代中「激進的盼望」

全球環境及氣候危機正快速且猛烈地嚴重化。我們該如何不陷入絕望中呢?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選舉日及我們對「希望鴉片」的依賴

真實的盼望並非一種理論、心靈鴉片或絕望的偽裝,而是個名叫耶穌的人。

耶穌教導我們要優先照顧自己人嗎?

耶穌與迦南婦人的故事引人深思,但原因或許和我們想像的不同。

接受福音派影響力消退的事實

美國正日益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市場,福音派基督徒應如何回應這種多樣性?

如何在兩極化的世界談論上帝和政治

從事衝突管理的工作經驗幫助我發展出一套處理敏感話題的有效方法。

News

中東穆斯林正在尋找耶穌,他們是否見到盼望的跡象?

洛桑報告告訴全球基督徒,新的與舊的基督徒正接力向世界傳揚使徒時代的見證。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