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為什麼聖誕節的意義比復活節更豐富

道成肉身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全人類贖罪。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24, 2023
Illustration by Michael Marsicano

等等…… 本書真的是在說道成肉身嗎?如果你在聖誕將臨節期間讀第四世紀教父亞他那修(Athanasius)的經典作品《論道成肉身》(On the Incarnation),你可能會忍不住問這個問題。因為你很快就會發現,你和許多亞他那修的讀者一樣,發現《論道成肉身》這本書幾乎沒有談到耶穌的誕生

在論及馬槽裡的嬰孩時,亞他那修只是略略地帶過。但他對此的想法卻令人印象深刻:「那無形、不能朽壞且非物質的神的道,雖然先前離我們並不遠,此時卻進入了我們的領域中。……如今祂來了,因著祂對人類的愛,屈尊地降臨在我們之中。」

在書裡,亞他那修將多數的篇幅集中於敘述復活的主雖曾經死過,現在卻永遠活著的論述。此時你可能會納悶,自己想在聖誕節的閱讀中讀到的聖誕氣息在哪裡?

會有這種疑惑是因為,亞他那修有著偉大的思想和熱忱,他渴望一次性分享完整的真理。邸立基(Helmut Thielicke)曾就這些季節性的詞彙表達神學家不能述盡的哀鳴:「我必須一次性說完所有的故事,就像一個傳道人無法在談及聖誕節的時候不去觸及受難日的主題那樣,並且我們必須指出,馬槽和十字架是以同樣的木頭鑿刻而成的。」話雖如此,每件事都有它的時刻,我們應該在聖誕節裡專注討論「道成肉身」本身的意義。

我記得有一年我在教會的聖誕禮拜上特別的失望。那一年,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我特別享受整個聖誕節的氛圍。無論我在哪裡聽到聖誕歌曲,幾乎都能引起我的共鳴。(事實上,在一般商業場所或出門辦事時,若聽到這些歌曲,對我而言是一大享受。沒有什麼比在給車子加油時,聽到喇叭傳來「大至高上主披肉體,聖道化身尊降卑」還更美好的事了!)

那一整個月,我不僅被這些偉大的教義所吸引,也在普世歡欣的氣氛中備感激勵。然後,我就在自己的教會裡聽到這樣的聖誕節信息:「耶穌是為了死而出生」。牧師確實切中要點,滿有權威且直接地說,聖誕節真正的意義在於耶穌受難日及復活節。

我並不反對這種說法。畢竟我是個福音派信徒,那是一篇很好的福音證道。神學上而言,我認為牧師的說法完全正確:神的兒子道成肉身,正是為了奔向死亡和復活。「馬槽和十字架是用同樣的木頭鑿刻而成的」,雖然馬槽是十字架的必要條件,但十字架才是主要事件。然而,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當閱讀聖誕節故事的讀者拿起《論道成肉身》來讀,發現裡面多數內容都在講「論釘十字架」及「論復活」時,會感受到的強烈失落感。

在這篇「為死而生」的證道中,我錯過了一次可以讓我「擴展視野、激勵靈魂,能特別去注意聖誕節獨有的屬靈意義」的機會。如果我們把每個對於耶穌降世的默想,都變成對十字架意義的靈修,那我們就錯過了能看到更廣闊視野的機會。

我們每年都需花時間思想的是,即使聖誕節是為了復活節所預備,但聖誕節有著比復活節更豐富的意涵。或者,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轉換來說明——從節期的視角轉至教義的視角:即使道成肉身是為了贖罪而存在,道成肉身的含意遠比贖罪更豐富。

種程度而言,道成肉身的意義確實比贖罪更廣,因爲在道成肉身中,神的兒子取了人性。祂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拯救人的靈魂,而不僅僅是人的思想。但祂的救法不是下到人間,在這裡或在那裡,一個一個地處理不同人或是特定團體的問題。相反的,神的兒子執行救恩計劃的第一步,就是進入人性本身,而這人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祂將這樣的人性與自己聯合在一起。就是退一步來講,這樣的想法也是非常廣闊高深的。

我們若對幾個字作字意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一虧這個宏大的想法。當我們說「神的兒子取了人性」時,值得注意「取了」及「本性」這兩個有特殊意義的字。「取了」的意思是「拿起」或「聚集於內」,這個字源於早期基督教神學家在希伯來書二章16節發現的字:「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救拔」一詞是從希臘文epilambano翻譯而來,這個詞在此處可以擴充解釋為「爲了幫助某人而去抓住他」。這詞也在福音書中被使用過,用來描述耶穌伸出手來抓住某人;或是指接納或擁抱。道成肉身的教義涵括了神的兒子親自抓住人性本身,接觸它並接受它,使它與自己聯合在一起。

另一個字「本性」,即人性中的「性」。這個字的英文(nature)根源於出生的概念:人類是被生來的(有誕生性),而且人會死(有必死性)。我們都生在人性中。事實上,被生下來的人正是因著誕生而有了這樣的本性。是的,耶穌降生,確定了基督是生在肉身中,即生在人性中。

因其本質(人性)及完成的方式(取了),道成肉身本身是非常普世性的事。神的兒子取了每個人都有的人性。沒有一個人被排除在神子大能的作爲之外;祂為了每ㄧ個人而來。

我們應該注意道成肉身具有普遍性的層面,並且肯定此普遍性,不必特別擔心會因此落入普救主義(universalism)。普救主義的錯誤在於它主張無論是現在或將來,所有人都會獲得拯救。但認知道成肉身具有普遍的特性,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它意味著相信人類是神救贖之愛的目標。

如果神的兒子真的成爲完全的人,這意味著神不斷投入在關乎人類的計畫中。我們可以想像,神大可用其他方式,從墮落的人類裡拉出一些人。但是,當父神藉著差遣祂的兒子來到我們當中,以此啟動拯救計畫時,祂選擇了的是與我們最親近的方式。儘管人性裡有著罪惡、與神相去甚遠,上帝卻一再肯定創造人類是正確的事。

清教徒神學家以撒·安布羅斯(Isaac Ambrose)在其著作《仰望耶穌》(Looking Unto Jesus)中寫道:「如果我們留心思想會發現,基督道成肉身的事件為我們打開一扇進入神豐富同在的大門;我們可以稱這門爲『通往天堂的有福之門』,這扇門不是鐵或銅做的,而是與我們一樣的血肉做的。」當然,安布羅斯是完全從救贖觀點寫的,他不僅意識到這個真理,且也已通過這扇門,在基督裡與神相交。道成肉身不是一個關於「誰被拯救」的教義。但凡每個得救的人都會認識到:取了人性的基督是引我們進天國的門。

那麼非信徒呢?對非信徒而言,道成肉身是一個邀請,邀請他們進入「神豐富同在的大門」,進入與神和好的同在中。道成肉身意味著,非信徒自己的本性向他們見證,神的兒子已為他們預備好人性真正所需的一切。

成肉身遠遠超出贖罪的意義的另一層面,在於道成肉身涉及到的是更寬廣的目標。贖罪關乎罪和赦免,但道成肉身則與「神性和人性在基督的位格中緊密的連結」有關。藉著成爲肉身,神子以前所未有的親密方式,讓自己與人類「同在一起」。

福音的總信息裡有兩個關鍵時刻:第一,神的兒子來到我們當中;第二,祂爲我們死了並復活了。這兩個時刻緊緊相關聯。我們在馬太福音第一章中學到,耶穌是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但是要直等到最後一章,那位被釘十字架且復活的主才說出這樣的應許:「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20)」我們絕對不可將這兩個時刻斷開、把福音一分為二,我們也沒有必要這樣做。我們可以認識到其中一個是聖誕節的焦點;另一個則是復活節的重心。

我們已經知道,道成肉身的目的是為了贖罪,但道成肉身的意義更豐富。神在基督裡與我們同在的祝福,是如此令人驚奇,有時甚至似乎超過僅僅爲確保救恩所需的罪得赦免。中世紀的聖誕歌曲裡,因著受到過度思考道成肉身的意義所導致的混亂下,甚至為亞當在伊甸園犯的罪而讚美神(因爲這帶來了神子的道成肉身,及人類的高升),歌詞是這麼寫的:「吃那果子的時刻是有福的!」還有一句重要的儀式頌歌歌詞是這樣寫的:「啊,那快樂的過錯,爲我們贏得這如此偉大、榮耀的救贖主!」

這種「幸運的墮落」的想法有點太極端了,但我們能體會這種感覺。中世紀的神學家對ㄧ個學術問題進行複雜的辯論:如果墮落從未發生,神的兒子最終是否仍會取了人性?當然,對於此種完全是假設性的問題,無論我們的回答是肯定還是否定,明顯無法帶出重要的意義。但在試圖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我們確實會發現許多深具意義的延伸問題。神子以這樣的方式與我們同在,這樣無法言喻的祝福,若僅僅是為了矯正墮落的人類,似乎是太多了。似乎有種神聖的直覺讓我感覺,這種使人性高貴的計畫,從始至終就是神對所有人的計畫的一部分,無論人類是否墮落。

會浮現這所有延伸問題的原因是,在反覆思量基督的贖罪時,我們的注意力被吸引至「神子爲了救贖我們所做過的事」;而在具體反思道成肉身時,我們則被吸引去注意「神的兒子究竟是誰」這個問題。當然,我們不但可以,甚至有必要在講述耶穌的死亡和復活的故事時,把注意力集中在「祂是誰」這個問題上。但是,在聖誕節,我們更無可避免地會注意到基督的位格。在基督降臨的場景了,我們深深思想的救主——嬰兒耶穌——並沒有「正在做什麼」,我們單單因著那降臨在我們之中的神聖位格而驚異讚嘆。

正因如此,許多聖誕詩歌回到了簡單的敬拜裡,如詩歌「齊來崇敬拜」,並向我們提出「這位奇妙嬰孩是誰?」等問題。我們對「耶穌是誰」所產生的敬拜之心(而不是對祂所做的事感恩),才是在這個節日裡深深觸動我們的心的原因。也因此我們慶祝、與親人相聚、交換禮物,並彼此表達感激之情。

章伯斯(Oswald Chambers)在其著作《竭誠為主》(My Utmost For His Highest)中說:「在瞭解耶穌基督的作為所帶來的驚人喜悅和自由後,接著出現的便是無法參透『祂是誰』的黑暗。」這之所以是一種無法穿透的黑暗,是因爲耶穌是神永恆之子,祂與神一樣,全然的奧秘且超越萬物。

我們已經認識到,道成肉身讓我們思想「耶穌基督取了人性,聖子親自與我們同在」的意義。這意味著我們能完整地理解祂的人性,並儘可能地瞥見祂的神性。這個概念相當的廣闊,將人性和神性同時匯集在一起。因此我們對耶穌的死和復活的所帶來的完整意義可能有很多疑問,而這些問題在聖誕季節裡,因著我們思想道成肉身的神學而找到了答案。這嬰孩確實是為了死而生的。但若我們能正確地意識到這件事對祂而言意味著什麼,我們就更能領會祂在死亡及復活上所成就的工。

當我們提及「道成肉身」這個詞的時候通常有三種意思。首先,我們可以意指聖子取了人性的起點(即童貞女懷孕,特別是指祂的出生)。第二,我們可以意指基督在地上生活的整段期間(從受孕到升天,希伯來書稱之爲「基督在肉身的時候」,見希伯來書5:7)。第三,我們可以指祂成為肉身的「狀態」,這狀態在祂升天後依然持續在人類之中。這三種全都是這名詞的正當意義,可是,若能在聽到這詞時,留心它所指的究竟是哪一個層面,對我們會有所幫助。特別是,這些區分有助於解釋為何亞他那修的《論道成肉身》會讓我們驚訝:我們可能以為會看到第一種道成肉身(聖誕節)的層面,但這本書卻主要在講述第二種層面(基督的生命故事)並夾帶著豐富的第三種層面(升天之主,坐在父神的右邊,持續在祂的子民身上作工)。

誕節的意義比復活節更豐富,這在西方文化中尤為明顯。聖誕節是一個更重要的國定假日,是有更多人一起慶祝的大型聚會。在宗教月曆中所有的特殊節日裡,因著某種原因,只有聖誕節進入普羅大眾的視野裡,與世俗節日並列,穩居受大眾歡迎的寶座。非信徒與不冷不熱的基督徒都會慶祝聖誕節。這情況在美洲尤為顯著,甚至其他信仰的信眾也會預備過這個節日,想出各種方法來慶祝。結果,為了儘可能讓這歡樂的氛圍更有寬廣性,許多與基督教沾不上邊的角色及傳統,如在萬神殿裡全部結合在一起,包括了紅鼻子馴鹿魯道夫和雪人弗羅蒂(Rudolf and Frosty)、守財奴史高治(Scrooge)和小精靈巴弟(Buddy the Elf)。

在和聖誕節的宗教或神學意涵保持相當距離的情況下,聖誕派對佔據了整個節日的光彩。相較之下,復活節從來都沒有獲得非信徒的青睞。復活節彩蛋和柔和的顏色可能會出現在商店裡,但這些很快地只讓人聯想到春天即將來臨,而不是復活的信息。耶穌受難日在真信徒和經常參加教會聚會的人眼裡才是具有嚴肅慎重意義的事件。

由於某種原因,人們似乎認爲聖誕節是爲了每個人準備的。柴斯特頓(G. K. Chesterton)曾說,眾人的誤解幾乎都積非成是了。我相信非基督徒市民們不是因為理解道成肉身的神學——神的兒子取了人性這個普世的好消息——而被吸引前來慶祝聖誕節。不過,聖誕節已緊緊抓住世人的心,成為文化的一部分。這個歡慶道成肉身的節日,似乎也因此以某種形式向世界上所有的人敞開、發出邀請。

老實說,聖誕節為什麼會在各種文化裡受到世俗社會的接納與歡迎,對我來說仍然是個謎。然而即便在非常膚淺的慶祝表象中,仍蘊藏一些寓意深遠的內涵。爲什麼從不去教會或偶爾才會去教會的人,會隨著眾人唱「Fa la la la la」的聖誕歌詞,並以冬青樹樹枝(明顯代表祝福和良善的東西)來裝飾大廳,但在理智上卻離其中深遠的神學意義極其遙遠?在有關聖誕節的電影中,裡面的人物總是在尋找「聖誕節真正的意義」,最後卻幾乎總是得出神學上不完全正確的答案。

或許這種一年一度尋求意義的行動本身就像ㄧ種比喻。也許疲憊的世人有種模糊、迷惑的認知,亦即:他們的人性讓他們在這一年一度的節慶上有份,這樣的認知對於世人的要求極低,卻最能吸引他們因此前來體驗神的愛。

我年輕剛接受基督教信仰時,每當我在這節日裡看到世俗膚淺的歡慶、滿街閃亮的裝飾及聖誕鈴聲,將真理埋沒在其中時,很容易想要發脾氣(我當時自認這是忌邪的義怒)。但如今我逐漸開始理解為何聖誕節能被不信神的人這樣慶祝——即便在不信的人當中,聖誕節仍在輕聲訴說著:神對人的工作仍未完成。如今,我甚至不會對可口可樂聖誕老人或《返鄉迎假日》(Home for the Holidays)之類的歌感到生氣了。神學上而言,它們並不完全「抓到重點」,但我已不指望它們能辦到。我和他人並不理解自己正在慶祝什麼,我也能與他們一起歡喜慶祝及歡笑。

亞他那修的《論道成肉身》雖是適合聖誕節閱讀的偉大作品,其內容卻與聖誕節沒有太大關係,而韓德爾的神聖清唱劇《彌賽亞》也是如此。這是一首廣受歡迎的聖誕音樂,但這首曲子大部分的內容也與聖誕節無關。《彌賽亞》全曲長達兩個多小時,不僅包括十架苦刑和復活,甚至還有升天、教會的使命、福音的廣傳,以及基督的再臨(即「哈利路亞副歌」真正想傳達的信息)。

在大衆心目中,韓德爾的《彌賽亞》是關於耶穌的誕生,但實際上,它是關乎祂作爲救主的全部工作,以贖罪作為整首歌的重心。道成肉身是為了贖罪而發生的,這是我們所接受及和他人分享的福音——但是,道成肉身本身含有的信息比我們平時所理解的還要豐富,而這信息吸引著人們。但願我們在敬拜著神的同時,道成肉身的信息能使我們的視野更加寬廣。

桑德斯(Fred Sanders)是拜歐拉大學(Biola UniversityTorrey Honors學院的神學教授,他有多部著作,包括《救恩泉源:三一神學與救恩論》(Fountain of Salvation: Trinity),《神隱密的事》(The Deep Things of God)。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Our Latest

在忙亂的時間裡,錯過燃燒的荊棘

我們需要教會逆著這股「加速的文化」而行,真正成為我們學習操練居住在神聖、神秘和永恆裡的地方。

耶穌會對今日的「帝國」說些什麼?

教會除了應向掌權者說真話,也應該讓世界看見我們時,「真的」看見基督的生命樣式。

在過剩的文化中宣講「日用的飲食」

耶穌的聽眾大多過著勉強糊口的日子。如果我們多數的聽眾擁有的甚多呢?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