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基督徒應如何對話?

猶太裔基督徒和巴勒斯坦基督徒發表的聯合聲明是邁向和平的一小步,但充滿著希望。

伯利恆附近的防衛牆

伯利恆附近的防衛牆

Christianity Today October 11, 2023
Michele Benericetti

歷史上,住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土上的基督徒並沒有比他們各自的政府相處得好多少。

會引起他們辯論的議題有很多:安全、對西岸及加薩的佔領、在以色列公民權的平等性、難民、致命的暴力行為,以及對正義與和平的尋求,這些是上個月30名巴勒斯坦基督徒和猶太裔基督徒開會時列出的例子。

然而,這次的會議並不是為了辯論而聚在一起。相反的,他們花了四天時間進行研究和一起禱告,然後發表了一份團結的聲明。

「在緊張和暴力衝突的時期,人與人的關係受到影響,猜疑、指責和相互排斥極其盛行,」聲明裡表示,「在這樣的時刻,最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在彌賽亞裡宣告我們的合一的人,必須維持配得上我們所受的呼召的倫理標準,在我們所有的態度、言辭和行為中。」

這個會議由洛桑以色列-巴勒斯坦和解倡議(Lausanne Initiative for Reconciliation in Israel-Palestine)於賽普勒斯(Cyprus)主辦,盼望促進「基督的身體及我們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更廣泛的社區內的和解」。

與會者及此組織旨在成為「以基督為中心的和解模版,能對以色列-巴勒斯坦的衝突產生先知性的影響」。

位於耶路撒冷的一個十字架。StateofIsrael / Flickr
位於耶路撒冷的一個十字架。

由理查德·哈維(Richard Harvey)、蒙瑟·艾薩克(Munther Isaac)、麗莎·洛登(Lisa Loden)、薩利姆·穆納耶(Salim Munayer)和博特魯斯·曼蘇爾(Botrus Mansour)所組織,此份聲明承認「我們對這片土地持有非常不同的神學立場,且對會影響所有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日常生活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現狀的原因也持有非常不同的觀點」。

聲明裡表示,猶太裔基督徒將以色列國視為上帝信實的標誌,而巴勒斯坦基督徒則視其為一場災難。猶太裔基督徒認為以色列需要維持其國家對周邊領土的控制以確保自身的安全,而巴勒斯坦人則認為這樣的佔領是「非法且不公正的」。

但這兩個群體承諾不互相指責、不在公開場域裡為此爭吵,也不散佈謠言。他們也承諾鼓勵彼此的福音事工,發展友誼,並以尊重的方式,用愛、溫柔及和平來挑戰對方(的信仰)。

聲明裡說:「我們願意更仔細地傾聽彼此,以便在我們有分歧的時候也能深刻理解對方的想法。….即使我們對自己的立場堅定不移,並希望繼續相互對話和挑戰彼此的想法,我們也不會要求別人改變他們的立場、接受我們的立場,以作為我們能成為團契的先決條件。」

該小組設下了如何正確的持有不同立場的榜樣:

我們之中的一些人認為,上帝與以色列之間尚未取消的盟約持續至包括對身為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後裔的猶太人在土地上的承諾,及至猶太人回歸此土地和以色列國的建立皆構成聖經預言的實現。然而,我們反對這類神學信念的解釋:即否認巴勒斯坦人的身份、歷史和民族性以及他們留在祖先土地上的權利。我們承認並與他們一起哀哭這種否認所造成的痛苦、死亡和不公正。

我們中的一些人相信,上帝所有盟約裡的承諾,包括土地,都在彌賽亞耶穌身上全部實現,祂體現了以色列真正的兒子身份和繼承權,包容了整個地球和所有國家。所有來自任何國家的人,只要因信與基督結合,就能分享屬於祂的遺產,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是上帝應許的繼承人。然而,我們反對這類神學信念的解釋:即否認猶太人擁有建立安全家園的權利,拒絕以色列國存在的事實和合法性。我們承認並與他們一起哀哭那些試圖摧毀她的人的仇恨和暴力所造成的痛苦和死亡。

指導委員會的巴勒斯坦基督徒共同主席蒙瑟·艾薩克 (Munther Isaac) 說,「儘管我們在許多議題上有不同的信念,但我們能共同肯定和解的必要性,並在我們分裂的社區中尋求基督徒之間的合一。我們共同的信仰要求我們以基督的方式傾聽、尊重甚至挑戰對方。它也迫使我們成為和解、公正、及和平的倡導者。」

身為倡導者,他們簽名承諾要相互支持,親自關心彼此地緣政治衝突的情況,而不是依賴媒體的報導,並對社交媒體的使用保持敏感度。他們也承諾將合一的信息傳遞回自己國內。

委員會的彌賽亞猶太人聯合主席理查德·哈維(Richard Harvey)說:「對於每個猶太裔基督徒和巴勒斯坦基督徒,以及所有在以巴衝突中為和平禱告和努力的人,閱讀及研究這份聲明是很重要的事。只有當我們認真對待耶穌『愛我們的仇敵』的命令時,我們才能開始看到祂所帶來的好消息裡,那股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社區的力量。」

儘管持有不同的觀點,「如果能有一絲機會治愈影響著以色列社會的深刻創傷,那應該要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彌賽亞肢體裡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代表之間,」彌賽亞猶太教會聯盟前主席傑米·考恩(Jamie Cowen)寫道,「傾聽對方的觀點,向對方承諾自己會效仿耶穌在世上的所言所行,並致力為未來找到一條共同能走的道路——是值得我們努力的事。」

巴勒斯坦人權律師喬納森·庫塔布 (Jonathan Kuttab) 回應:「雙方的基督徒都應致力於『視他們身為基督徒的身份高於他們對自己國家和部落的忠誠,並追求將基督的命令實踐於生活的各種層面裡』。這意味著他們要盡最大可能的加入和解運動,並持開放的態度參與其中。」

洛桑大會的克里斯托弗·賴特(Christopher Wright)解釋聲明背後的背景,可在此簽名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可免費訂閱電子報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News

美簽不確定性打亂中國基督徒家庭的計畫

一些在家自學或在基督教學校就學的學生,開始尋找其他國家的大學就讀。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以修士的姿態生活

若不想隨波逐流地被文化所設定的社會規則牽引,就要選擇一種「有意識地跟隨主」的人生願景,讓基督的主權覆蓋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Review

如何在忙到無法思考時仍忠心於主?

當我們忘記上帝是一位什麼樣的神、忘記我們被造的目的時,會過著一種「浪費的人生」。

放下效率至上的「偽福音」

我們拼命追求效率最佳化,上帝卻選擇以更緩慢的步調在我們生命中工作。

Review

基督徒的首要呼召與職業無關

我們需要重新塑造我們對「工作」與「呼召」的理解。

Review

我們渴望世界無法給予的東西

《傳道書》為一個不快樂的世界指出一條通往有韌性的喜樂之路。

當人們不再害怕魔鬼時

Labubu、《Kpop獵魔女團》、《鬼滅之刃》:人們之所以將這些超自然生物人性化,是因爲對善惡有了模糊的定義。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