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男性形象與羞恥文化

深度處理來自東亞文化影響的羞恥问题,需要從聖經的角度重塑男性形象。

Christianity Today September 6, 2023
Markus Winkler / Pexels / Edits by CT

有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沉默寡言又不交朋友的老公幾個月前瞞著她向親友借債,並把家中全部存款,一起投進一個經濟詐騙案中。雖然已經報警處理,但已退休的夫妻倆,卻陷入經濟危機。難堪的是,鬱鬱寡歡的丈夫,不僅不願多談細節,讓妻子有效補救處理,還拒絕告知教會牧者。然而上週在團契弟兄聊天聚會中,卻不時傳來这位弟兄開懷高昂的笑聲。

这位弟兄在情感上的表現,似乎符合某些男性的特點;這些特點,在少年時或許還不太明顯,但進入成年期後,就伴隨著愈來愈堅固的自我(ego),成為一種典型。

男性比女性更感羞恥?

2023年6月,當台灣新一波#MeToo指控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我正翻開沃弗(Miroslav Volf)的《記憶的力量:在錯誤世界邁向盼望》。

根據我的觀察,華人社會始終隱隱執迷於期望少女保有「純潔」——最好是對性的認識與接觸,從心理到生理都是白紙一片。在這樣社會期望中成長的#MeToo受害者(包括公車上遭遇「癡漢」侵犯),不論是未婚已婚,都會倍感羞恥。或許,這是男性加害者或男性旁觀者所無法體會的。

但當我讀到沃弗對他1984年在南斯拉夫從軍時受到的凌辱,痛苦到難以忘懷或不想饒恕時,我忽然醒悟,就算不理解女性對#MeToo的感受,也不表示不存在某種因素或情境,會讓男性比女性更強烈感受到羞恥。

穆勒(Roland Müller)曾引用創世記第三章,說明人在干犯了神的律法,破壞與神的關係與失去對神的信靠之後,會落入罪咎、羞恥與恐懼之中。羞恥感,是人類共同先祖世界觀的基礎之一;而以羞恥為本的世界觀,則是東方文化的特點。如此,本文提出的羞恥感,是指人面對神以外,來自他人與文化的壓力。

以羞恥為本的東方文化

在古近東,亞捫王哈嫩曾「抓住大衛的臣僕,把他們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袍子,露出下體」(撒下十4;代上十九4)。令使臣深感羞恥的最大來源,是被剃掉神聖的、象徵與神立約的鬍鬚,以致大衛需將他們安置在耶利哥城,直等到鬍鬚長出來(而不是乾脆剃光),才有臉面回家。茲事體大,甚至引發兩國的戰爭。

看來在集體意識相對強烈的東方文化中,臉面對男性而言,與羞恥、榮譽息息相關。就像用食指輕輕刮自己的臉頰,說「羞羞羞」,來解釋「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以在群體中的羞恥感,迫使人自省,進而守法—羞恥與迴避羞恥,是達到制約效果的有效工具。甚至有人認為,中文有多達一百一十三個術語來表達的羞恥概念,是數千年來文化的核心。

從羞恥為本的世界觀衍發的面子文化,在人際關係中發揮重要的影響力,也成為一個人自尊與尊嚴的體現,甚至成為「軟弱的良心」(林前八)。讓人即使接受基督,也「受管於世俗小學」(加四;西二),信徒可能重視面子,高過尊重(基於真理的)界限。

面子與男性形象

在傳統的父權社會中,男性要避免羞恥(有面子),就得讓自己表現出符合文化的男性氣概,從光宗耀祖到生殖能力,從保家衛國到受鄰里尊敬(參箴三十一23)。但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卻逐漸出現對傳統男性氣質的顛覆與重構。歐巴、超人、戰狼、李大仁、霸道總裁 ⋯⋯從外貌到內在,男性形象逐漸多元化。相比過去單一式的硬套,形象的流動,是否也讓某些男性感到焦慮?

大衛處理使者遭受的羞恥,是順從文化,給予他們修復傳統男性形象的空間。但耶穌對待文化的態度卻不一樣,祂沒有對抗文化,卻超越文化,處處獨樹一幟——祂,創造文化。

今天教會牧養男性,除了使用聖經之外,在感情方面常常使用許多輔導或溝通技巧,但不是人人都運用得宜。以本文開頭講到的那位弟兄為例,弟兄聊天聚會或許讓他暫時放鬆,卻不見得讓他有勇氣面對羞恥,積極處理問題。同樣的,有些教會在強調男性要成為領袖的同時,卻沒有協助處理來自文化的羞恥感,以及既要成功(好符合男子做領袖的條件)又要常常花心力時間關愛妻兒的矛盾,特別是當同理、陪伴、傾聽、溫柔等,被誤認為女性特質時。

除了保持沉默或小心翼翼地迴避之外,羞恥通常還是一種「不明」或「隱藏」的情緒:它不會進入意識中,但仍然經常出現。教會要協助弟兄成長,需要讓他們了解並學習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其中最真實最痛苦的,就是羞恥。要深度處理來自文化影響的羞恥(如社會傳統和原生家庭),就需要從聖經的角度,重塑男性形象,解讀男性氣質,分辨合乎上帝心意的男性氣概。

談妮是《舉目》雜誌主編,在美國南加州居住。

Our Latest

保羅給分裂的教會的處方箋

保羅更大的目標是培養一種以基督捨己之愛為榜樣的新的道德思維模式。

Excerpt

基督徒完美主義者如何找到安息?

我們的救主並不會因我們的疲憊而責備我們,也不會因我們的罪疚感羞辱我們。

你我都應是「聖徒」

聖徒們已聽到神對他們的定論了。而你和我,仍是旅途中的朝聖者。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