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路加福音》1:57-80
我們人類並不能很好地把握慈愛憐憫和大有權能的關係。那些獲得權力的人往往享受權力,並趨向於追求更大的權力,而那些寬厚仁慈的人則趨向於交出權力(或被奪去權力)。無疑會有例外,不過總體來說,我們知道並能觀察到這其中的平衡是不容易實現的。但與我們不同,上帝既是最大能的,又是最慈愛的,完美地展示了這兩個方面。
在這個關於施洗約翰的出生和早期生活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神的恩典大能在好幾處得到了強調。事實上,對我們這些英語讀者來說,恩典大能的主題就藏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我們了解到,伊利莎白想給男孩起名叫約翰,以遵守加百列帶給撒迦利亞的信息(路加福音1:13)。她周圍的人都很驚訝;這不符合以親族中的名字為孩子命名的習俗。那麼為什麼取名叫約翰(希伯來語為Yohanan)?它的意思是“上帝是仁慈的”,這個男孩將代表整個世界宣告上帝的恩典之舉。
自從得知他的妻子將生育一個孩子,撒迦利亞就一直無法說話。但當他寫下這個男孩的名字時,他的語言功能就恢復了,屏發出讚美。通過這個神蹟,人們知道這個男孩很特別。他們彼此問道,他將來怎麼樣呢?
但撒迦利亞將他們的目光引向正確的方向。是的,這個男孩會擔當特別的角色,但主是應該被稱頌的。撒迦利亞說,大能的主“要眷顧我們”,要與他的百姓同在。
但主所展示的力量不是壓迫性的。相反,它將是解放性的。主已經 “興起了拯救的角”,以便 “向我們的列祖施憐憫 ”並 “叫我們(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
上帝施恩典憐憫的概念與上帝的子民處於罪中的概念有關。就像以色列人祖先收到的類似預言一樣(撒母耳記上2:10;彌迦書7:20;以西結書16:60),他們理應受到懲罰,卻得到了恩典的澆灌。
上帝為什麼這樣做?這樣我們就會侍奉他。這是一份禮物,讓我們可以真正體驗到 “上帝與我們同在”。“撒迦利亞之歌”承諾我們的罪會被赦免,我們會被引到“平安的路上”。路加在接下來的福音書中,將多次回到這些主題,突出彌賽亞的到來如何帶來複興和公義——真正的、持久的平安。
Madison N. Pierce是西方神學院(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新約教授。她的著述包括《使徒書信中給希伯來人的神聖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