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為那些公開認罪的牧師鼓掌了

當教會領袖承認錯誤行為時,我們應該以安靜的清醒態度來回應,而不是鼓掌。

Christianity Today November 3, 2022
Athena Grace / LightStock

天,我結束了在愛荷華州蘇城 (Sioux City) 的南山浸信會17年的服事。我們的出席率是很久以來最高的一次。我做了自2005年8月28日以來週而復始的事:以一段經文開始講道。

教會活動結束後,大家一起吃晚餐,享受溫暖的團契時光。會眾們表達了對我和妻子的愛,對我們的離開感到難過,並為我們的未來禱告。我們收到了一籃子的卡片,其中有一些慷慨的禮物和讓我妻子感動的信息。這是ㄧ次美好的道別。

不過,我沒有收到的是起立鼓掌。

昨天,著名牧師錢德勒 (Matt Chandler) 站在他的會眾面前,承認他與妻子以外的一個女人有了不適當的短信互動,並宣布他要請一段時間的假。他聲稱這些信息跟性或情感無關,但他沒有透露進一步的細節。

因為如上的原因,這篇文並非是在討論錢德勒的罪 (或他用來描述這次事件的其他詞彙)。只是,讀到他最近經歷的糾紛讓我開始有些反思。

在關於錢德勒行為事件的報導中,我特別關注一種回應,並且果然也見到了——他向會眾懺悔後,教會為他起立鼓掌。有另一位牧師站起來解釋他們鼓掌的意義,然後會眾們又再一次為錢德勒鼓掌。

我對這樣的回應特別惱火。我既然是個老頭子,當然有權發出「快滾吧!(get off my lawn)」的抱怨。我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當某個人犯下讓他失去事奉資格 (或接近應該要失去事奉資格) 的罪時,會眾理應為他起立鼓掌?

你可能還記得伍德森 (Jules Woodson)公開自己被性侵的事件。經過多年的否認和迴避,那個曾性侵她的牧師站在自己數量龐大的會眾面前,為他的「過失」給出一個美化過的版本。然後,這位牧師竟然得到了熱烈的支持,會眾起身鼓掌。

近期,另一位牧師在會眾面前承認自己的外遇 (同樣,以儘可能美化的角度敘述),在此事件中受牽連的女性出來說出真相。她指控該牧師犯有法律上認定的強姦罪,和一些人所能想像的最醜陋的行為。當然,這位牧師仍然得到了起立鼓掌的回應。

我們只能希望,這兩間教會後來都對他們鼓掌的行為感到後悔。無論如何,他們終究是讚美並表揚了加害者/濫權的牧者。他們這樣做的時候,等同是把譴責堆在受害者身上,增加他們的痛苦。

當教會領袖起來認罪時,是一個悲嘆的時刻,也是個流淚的時刻。懺悔需要誠實、謙卑和哀慟,而不是表面功夫、操縱敘事、或隱藏事實。

但這種表揚行為的問題往往出於領導層,而不是會眾。這些「懺悔」往往是為了把墮落的牧師放在儘可能美化的角度而上演的。事實被隱藏。完整的故事沒有被告知。責任被轉嫁到其他人身上。犯錯的牧者得以為自己找藉口。總而言之,牧師或教會領袖控制著敘事,為懺悔批上英雄主義的光輝。

這是教科書等級的操縱 (manipulation)。不幸的是,在許多大型教會 (及基督教機構)裡,人們被調教成以近乎看待神的方式看待他們的牧師,所以當牧者認罪時,會眾內心立即進入救贖的敘事裡,並以熱烈的掌聲回應。

而這種方式必須停止。我們不該為認罪的人鼓掌。這些掌聲沒有任何屬靈目的——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實際敘事被操縱的情況下),它們只會造成更多痛苦和傷害。

因為如果一個罪人真正的悔改了,他不會希望自己得到掌聲。而如果他不是真正的悔改,他就更不值得掌聲。在多數情況下,教會只聽到了整個故事的一部分,或是一個經過美化的版本:通常是對牧師最有利的版本。

是的,這些教會愛他們的傳道人。身為一個牧師,我很欣賞這一點。他們希望相信自己的領袖是最好的,也希望他們的領袖就是最好的。這是一種自然的,甚至是可敬的渴望。但對不當的行為起立鼓掌是不可接受的事。

我們不為罪鼓掌。我們不為罪歡呼。我們為它感到哀慟。

把起立鼓掌留到足球場上吧。

Dave Miller 是愛荷華州蘇城南山浸信會的主任牧師,也是SBC之聲的編輯。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繁體中文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可免費訂閱電子報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XInstagramThreadsTelegram

Our Latest

當基督徒「無法跟從主的道」

多數的基督徒並不是修士、宣教士或殉道者。我們既平凡又軟弱、不完美,卻因上帝那令人震驚的恩典而得救。

News

中國政府拘捕具影響力的家庭教會牧師

錫安教會的金明日牧師,以及數十位教會領袖在一次有組織的全國性突襲中被捕。

那間改變我生命的「和平教會」

重洗派已有五百年歷史。他們在聖經、群體等方面展現的獨特見證,是值得守護的珍寶。

安靜的見證,反而更響亮

如但以理所示範的那樣,「立志做安靜人」反而能開啟那允許我們「大聲傳講福音」的門。

基督徒,別被恐懼扭曲了

恐懼會扭曲我們的感知、縮窄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轉離對上帝與鄰舍的愛。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