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戈登·費依逝世,他教導福音派讀出聖經「全部的價值」

作爲一位 “燃燒的新約學者”,他深信閱讀聖經是一個與神相遇的過程。

戈登·費依(Gordon Fee)

戈登·費依(Gordon Fee)

Christianity Today October 31, 2022
Regent College / edits by Rick Szuecs

戈登·費依(Gordon Fee)曾在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新約聖經課的第一堂裡跟學生說,有一天他們會看到新聞寫著:「戈登·費依逝世」。

「不要相信這個新聞!」費依站在一張桌子上這樣,「費依正在跟他的主他的王一起唱著歌。」

然後費依不像一般教授那樣開始分發課程大綱,而是帶領全班唱起了查理·衛斯理 (Charles Wesley)的詩歌:「哦,千萬口舌齊歌唱,讚美救主我神!」

戈登·費依是位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新約教授。他認為讀聖經、教授聖經和解釋聖經的過程應該能使人與永活的上帝相交。他形容自己是位「燃燒的學者」。他於本週二去世,享年88歲——儘管正如那些在課堂上或在他的書中認識他的人所知,他不會這樣描述自己的逝世。

費依在1980代初期與戈登·康威爾神學院 (Gordon-Conwell) 的同事道格拉斯·斯圖爾特 (Douglas Stuart) 共同編寫了《如何閱讀聖經》(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這本書如今已印刷至第四版,售出大約100萬本,是許多人學習能如何更好理解聖經的教科書首選。費依還寫了一本被廣泛使用的新約釋經手冊 (New Testament Exegesis) 及多本廣受好評的新約書信註釋書。費依對於聖靈在保羅的生活及事工中扮演的角色也有開創性的學術研究成果

費依曾跟《今日基督教》:「如果你請保羅定義什麼是基督徒,他不會說『基督徒是一個相信關於基督的X和Y教義的人』,而會説基督徒是『一個與聖靈同行,認識基督的人』。」

同樣的,費依認為,花時間研究聖經經文的文體、歷史和背景是很值得做的事。因為這些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歷史」。如果用正確的方式來解釋、閱讀聖經,理解經文的過程會有如被閃電電到的感覺。

「當我們帶著無法言喻的驚嘆坐在神面前時,我們的聖經詮釋會結實累累,」他寫道。「我們必須用心去聆聽這些話,我們必須沉浸在上帝的榮耀中,我們必須對上帝豐富的榮耀有著無法抗拒的敬畏感,我們必須再次思想這件奇妙可畏的事:『在基督耶穌裡,這些財寶也是我們的』,然後我們必須歌頌祂的榮耀、敬拜這位永生的上帝。」

當費依去世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傳開時,整個福音派圈子裡不同的牧師及神學院教授紛紛分享了費依的哪本書對他們來說意義最深。西部神學院 (Western Seminary) 新約教授衛斯理·希爾(Wesley Hill),《保羅神學:聖靈論》(God’s Empowering Presence) 是他人生讀過的最有影響力的書之一。美國長老會牧師格雷格·薩拉扎 (Greg Salazar) 寫道,他正在用費依寫的《腓立比書》註釋書準備講道系列。紐約一個無宗派教會的牧師彼得·恩格勒特 (Peter Englert) 則盛讚費依所著的《哥林多前書》註釋書。

美南浸信會神學院教授丹尼·伯克 (Denny Burk) 在女性參與事工的議題上與費依有很大的分歧,但他形容費依是「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新約學者之一」。

雖然對多數福音派教會的信徒來說,費依並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但這更顯示出他的貢獻的重要性。

「我教會裡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你戈登·費依是誰,」喬治亞州麥迪遜浸信會的牧師格里芬·古利奇 (Griffin Gulledge) 寫道。 「但他們當中每一個人都受益於費依的事奉。我敢保證,數以萬計的教會都是如此。」

嚴謹的釋經

費依於1934年5月23日出生在俄勒岡州阿什蘭。他的父親是唐納德·費依 (Donald Fee),母親是格雷西·費依 (Gracy Fee)。

他的父親唐納德是位技術精湛的木匠,也是神召會的一位釋經式傳道人。費依在成長的過程中注意到他父親嚴謹的釋經式講道方式與其他神召會牧師採取的一些更狂野和自由的證道方法之間的差異。

費依分享,許多五旬節派教徒似乎認為詳細計畫及研讀聖經會抑制聖靈的工作。五旬節派教徒看到一句經文就能根據腦海裡的直覺來講解,深信只要自己有可塑性及遵循心中的意念,上帝就能引導他們口裡即將分享的話語。有些人甚至不會提前選好要講道的經文,而是在講台上隨機翻開《聖經》,求上帝當下引導他們。

這樣的講道結果並不是每次都能證實聖靈的力量。

另一方面,費依的父親認為上帝重視聖經經文及研究的工作。聖經就像一塊上好的木頭,應該用技巧及謹慎的態度來對待。

費依寫道:「我的父親是我人生裡認識的第一個學者,儘管在早年的歲月裡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他對真理的熱情及深入挖掘聖經的決心⋯深深影響了我。」

費依決定跟隨他的父親進入教會事工。他去了西雅圖太平洋學院,他在那裡認識了莫迪娜·洛夫達爾 (Maudine Lofdhal) 並和她結婚。莫迪娜也是一位神召會牧師的孩子。碩士畢業後,費依在西雅圖塔科馬機場南邊一個正在發展的郊區擔任牧師,為了維持生計,他同時在西北學院 (Northwest College, 如今已轉型為大學) 教英文,這是神召會在華盛頓柯克蘭(Kirkland, Washington) 的附屬學校。

費依在此時發現自己很喜歡教書。他說他喜歡教書到牙齒都會痛的程度。

有幾年的時間裡,他糾結於兩個不同的呼召之間:成為牧師的呼召——他和莫迪娜討論過去日本當宣教士——以及投身於學術界的呼召。後來轉折點出現了。費依回憶著,當時一位同事說:「戈登,上帝不一定總是反對你去做心裡熱切想要做的事。」

費依意識到,「這當然也可以是一種呼召」。他決定去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攻讀新約聖經研究的博士學位,主修文本鑑別學(textual criticism)。他的博士論文是關於紙莎草66號的研究,這份紙莎草上有著幾乎完整的《約翰福音》,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新約手稿之一。

雖然費依選擇了學術生涯,但他對自己身為一個學者及五旬節派教友這兩種身份之間感到一些張力。他在惠頓學院得到教職後,發現自己是他許多同事所見過的第一個五旬節派基督徒,更是他們見過的第一個有聖經研究博士學位的五旬節派基督徒。

對新國際版聖經(NIV)的影響

同時,神召會裡的五旬節派教友也並不總是為他在學術界的成功感到高興。有次,他和一位長老分享自己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就,對方卻給他關於「學術研究會帶來的屬靈危險」的警告。

「那個人說:『寧可當一個為主燃燒的傻瓜,也不要當一個冰冷的學者』。」

當費依為這件事禱告時,他意識到這是個錯誤的選擇題。他可以成為一個「爲主燃燒的學者」。

費依在惠頓大學教了五年書後,接受了戈登·康威爾神學院的教職。他在那裡工作了十多年後,輾轉來到溫哥華的維真神學院 (Regent College) 教授新約直到退休。

費依寫的哥林多前後書、提摩太前後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腓立比書和啟示錄的學術註釋書廣受歡迎。他對使徒保羅的基督論和聖靈論進行了深入研究。他編輯了深具影響力的《新國際新約註釋書》系列 (NICNT series),並與負責新國際版聖經(NIV)的聖經學者及翻譯委員會合作了30多年。惠頓大學聖經研究主席道格拉斯·穆 (Douglas Moo) 說,新國際版的讀者「幾乎能在每一頁見到費依給的翻譯建議」。

然而,費依最重要的貢獻可能來自他在成人主日學授課的經驗。他發現有許多成年基督徒,尤其一些在教會度過一生的人,竟然不知道該如何閱讀聖經。他們能理解章節和經文,甚至能默背一些聖經段落,但往往無法理解不同部分的經文之間巨大的差異。

「一個短篇故事和一首詩之間有什麼不同?」 費依問道。「你不會用讀短篇故事的方式來讀一首詩,也不會用讀詩的方式來讀一個短篇故事⋯⋯為什麼有些人會用一模一樣的方式來讀這兩種文體,好像它們沒有任何不同?⋯⋯但這兩者有如平行宇宙那樣不同!上帝選擇用不同的文體來敘事。這不是我費依獨特的發現,是上帝本來就是這樣做的。」

他和舊約聖經教授斯圖爾特(Douglas Stuart) 在1981年出版了《如何閱讀聖經》。費依略顯誇張地說,Zondervan出版社的編輯幾乎把這本書寄給了北美的每一位聖經教師。「我不知道他寄了幾百份,」他說,「但短短一年內,銷量就有很驚人的成長。」 這本書於2014年出版至第四版。

屬靈恩賜

費依身為福音派裡知名的五旬節派聖經學者意味著他偶爾會捲入神學爭論中。在1970至1980年代,他被捲入五旬節教派關於說方言是否是聖靈充滿的「初始證據」的爭論中。一些人指責他「拋棄」了五旬節派的創始教義。

「我沒有拋棄聖靈初始的證據,」他說。「我拋棄的是方言,因為五旬節派對方言的教導不符合聖經所述,所以是不恰當的。」

根據他對新約的理解,費依也支持婦女參與教會事工。他支持聖經平等委員會 (Council for Biblical Equality),並且是《發現聖經中的平等:沒有等級制度的互補》(Discovering Biblical Equality: Complementarity without Hierarchy) 一書的撰稿編輯,撰寫其中對哥林多前書11:2-6和加拉太書3:26-29的經文註釋。

費依還寫了關於聖靈在新約教會中扮演的角色的文章。「新約所顯示的證據是,聖靈是性別包容的,祂賜下恩賜給男性及女性,從而使整個基督的肢體得享自由,讓所有部分都能彼此服事,並以各種方式相互領導。因此,歸根結底,我的重點不在於提倡女權主義的議程 (以倡導女性參與事工為目標),而是提倡聖靈的議程。」

這樣的立場為他帶來的批評比他寫的任何東西都多。費依說,他在一些福音派圈子裡甚至被列入「黑名單」。

「我忍受了不少胡言亂語,」他對《靈恩》(Charisma)雜誌:「我只是無法接受有些人認為性別比恩賜重要。」

不過在多數的時間裡,費依都盡量避免引起爭議,專注於授課、教導人們讀懂聖經、讓聖經改變他們的生命。

「戈登嚴謹的課程因學生在其中與主相遇的經歷而特具知名度,」維真神學院新約聖經教授里克·瓦茨(Rikk Watts)說。「他讓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學生知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燃燒的學者』。」

費依於紐約的家中逝世。他的妻子2014年先於他去世。他的子女馬克(Mark)、謝麗斯·諾德林(Cherith Nordling,)、布萊恩(Brain)和克雷格(Craig)仍在世。將於紐約和溫哥華舉行的追思會正在籌備中。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新文章的通知,可免費訂閱電子報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Telegram

Our Latest

若福音是假的,你就不用「去教會」

但若福音是真實的,「教會」便是人類活出最豐盛的生命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News

中國政府拘捕具影響力的家庭教會牧師

錫安教會的金明日牧師,以及數十位教會領袖在一次有組織的全國性突襲中被捕。

那間改變我生命的「和平教會」

重洗派已有五百年歷史。他們在聖經、群體等方面展現的獨特見證,是值得守護的珍寶。

安靜的見證,反而更響亮

如但以理所示範的那樣,「立志做安靜人」反而能開啟那允許我們「大聲傳講福音」的門。

基督徒,別被恐懼扭曲了

恐懼會扭曲我們的感知、縮窄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轉離對上帝與鄰舍的愛。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