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的神

12 月 12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1

將臨期週三:獻祭與拯救



神通過舊約中的先知說話,用詩意的話語和意象來描述救恩的盼望。本週,我們思考指向彌賽亞的預言——上神的子民所渴望的僕人、光以及所應許的那一位。

閱讀:以賽亞書52:13–53:12

在將臨期間,人們容易帶着感情繪聲繪色地講述道成肉身的故事。我們把取了肉身的神想象成一個嬰孩,母親陪伴左右;我們期待祂成為“奇妙策士”和“和平之君”(賽9:6)。這些確實是耶穌身份和人性的真實方面,當然也是每年這個時候合適的聖經主題。但以賽亞在他最後一首“僕人之歌”中的預言性話語——描述了神的一位即將到來的僕人,他將被發現成為列國信實的領袖——這加深了我們對基督道成肉身的生命的理解:耶穌降生是為了受苦和受死。

耶穌的榮耀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祂不但沒有被世人接受,反而被人藐視和厭棄(53:3)。祂沒有被尊為王,而是被刑罰和殺害(53:5,9)。這不僅僅是人類的悲劇——這實則是神隱秘計劃中的一部分(53:10)。基督自願受苦表明祂不僅願意作我們的大祭司,也願意作獻祭的羔羊。

這個深刻的現實不僅僅是一個神學概念。耶穌在肉身中作為人受苦,親身參與了所有人類經歷中最痛苦、最黑暗的方面。祂知道什麼是面容憔悴、形容枯槁 (52:14)、何謂受欺壓、被剪除 (53:8)。在道成肉身中,即使在我們最不堪的苦難中,耶穌也與我們同在。對於那些經歷過痛苦或孤獨的假期的人來說,耶穌生命的這一方面可能會令人感到一種奇異的安慰。沒有一個人類悲劇會超出祂的理解、超越祂的同在。

但以賽亞也清楚地表明,耶穌的故事不是以苦難和死亡告終。相反,祂的苦難是祂獲得勝利的途徑:“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53:11)。這不僅僅是為耶穌本人正名。作為神的義僕,耶穌為地上的萬國確立了公義和救贖。換句話說,耶穌分擔我們的苦難,為的是讓我們可以分享祂的復活。祂的傷痕免去了我們的傷痕,也成為了醫治我們的源頭(53:5)。

在我們思想道成肉身的無盡美好時,我們也當感恩其中的勇氣。耶穌從天而降,亦步亦趨:祂走入了人類恥辱和苦難的最深處。祂這麼做是為了我們。當我們在自己的痛苦、罪和羞恥中遇見祂時,我們可以確信祂不會把我們丟在那裡不顧——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漢娜·金(Hannah King) 是北美聖公會的牧師和作家。她在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的鄉村教會擔任副牧師。

思想:以賽亞書52:13-53:12

。這段經文中最吸引你注意的是什麼?這個詩意的預言如何加深你對福音的委身?禱告,反思這些對僕人將遭受苦難的黑暗描述,對我們守將臨期是多麼重要。

Our Latest

「現代流行詩歌」真的很膚淺嗎?

Molly Worthen

究竟該如何設計一場既能牧養基督徒、又能吸引未信者的敬拜?

基督徒父母犯的錯,不會是故事的結局

Carrie McKean

我們常常沒有活得像上帝是位真實存在的神;我們活得像一切都得靠自己——和我們不信神的鄰舍一樣。

真正的改變與心有關

我們這些傳道人也渴望看見人生被「翻轉」的人。但問題是:人,究竟是如何真正改變的?

中國家庭教會充當紅娘

Eva Chou

在父母的壓力下,中國的女性基督徒為尋找對象苦惱。

Excerpt

如何診斷一顆病了的靈魂

Harold L. Senkbeil

那些急於施以錯誤「治療」的牧者,將導致屬靈上的災難。

牧師深知被背叛的感覺

Hannah King

這些痛苦的經驗並不是事工失敗的記號,而是我們在基督裡「與祂有分」的一部分。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