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警醒的先知

哈巴谷也生活在一個不公正的時代,就像他一樣,我們決不能視而不見。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30, 2023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 Pexels

在舊約中,先知是神的代言人,他們直截了當地告訴神的子民——我們必須警醒了。《聖經》把先知描繪成那些喚醒我們的人,迫使我們看到正在發生的事,以及神怎樣評價這些事。

正如一位學者所說:「人若沉浸在先知的話語中,便是暴露在對冷漠的不斷擊碎之下,一個人需要有鐵石頭骨才能對這種衝擊保持無感。」

先知是守望者,揚起手臂發出警告,而人們常常想視而不見。先知說,抬頭看看對他人所做的惡事吧(《彌迦書》2:1-2)。看看你的選擇對弱勢群體的影響(《以賽亞書》10:1-2)。看看神的子民的悖逆(《西番雅書》3:4)。弟兄們,神看到了我們怎樣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他要來出手干預了。做好準備吧。我們可能沒有注意這些事,但祂正注意著。

對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說,對周圍的不公視而不見是很容易的,有時也對我們有好處。我們更喜歡外表看起來的美觀。然而,漠不關心是有後果的。

當我們社區的行為與神的公義標準之間有差異,如果我們選擇視而不見,就不應該對來自耶和華的管教感到驚訝,就像先知們在以色列警告的那樣。耶和華告訴他們,正是因為他們不聽;正是因為他們不留心他的話,他們才被放逐(《耶利米書》29:18-19)。

你可能會這麼想:好吧,假設我們注意到周圍的不公和破碎,即使我們想視而不見。然後呢?我們是否承認它,然後仍然裝作高高興興?面對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法阻止的可怕的邪惡,我們該如何處理憤怒、悲傷和無能為力的情緒?

這正是我們可以與哈巴谷同行的地方。你看,這位先知的書並不像其他一些預言書那樣收集了從神那裡得到的信息。也不像約拿書那樣,是對先知生活的敘述。

哈巴谷的做法不同,他邀請我們進入他與神的對話,就像我們坐在他的禱告會中一樣。我們坐在前排,看著哈巴谷的掙扎、傾聽、勇敢和堅韌的信心。我們可以看到在混亂、作惡和痛苦中,真正的信仰是什麼樣子。

他的處境似乎與我們的生活經驗相去甚遠,但實際並非如此。哈巴谷生活的時代充斥著政治上的混亂、暴力和諸多惡行。他曾見證了強有力的領導,甚至是複興。然後,他看到這一切都在他眼前崩潰了,因為領袖人物為權力而活,信奉自己的威權。壓迫、危險和困苦籠罩著他的社會。聽起來很熟悉吧?

我們是否看到周圍的領導人為權力而活,帶來不公平?我們是否看到,人們選擇自我保護和自身利益,而不是關心那些有需要的人、站在正義一邊的人?這些事一次又一次發生。在組織中,在國家中,可悲的是,有時在教會中也是如此。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全球基督教界仍在震驚中,因為發現一位重要的基督教領袖犯下了系統性的性侵犯事件。我身邊一些親近的人正在哀痛中,為了不能正常運作的寄養系統和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我敢打賭,你在最近幾年看到過一些使你反感的情況和事件。也許是人口販運。或種族主義。或是兒童的需求。或是對某些弱勢群體的不公平待遇。處身於這一切之中,我想讓你知道的是:哈巴谷懂得的。他所面對的是我們在當今世界仍然看到的:不公正。

我們的朋友哈巴谷生活在約雅敬王的統治之下。那並不是一個賢德的朝代。

約雅敬王是埃及治下的傀儡國王,他唯一不鼓勵的就是對他的神耶和華的正義信仰。他的佈道題目應該是「改變你所敬拜的,和於你有利的人保持一致」(《耶利米書》25:1-6;《以西結書》8:5-17)。崇拜其他偶像在他看來帶來了益處。因此,他似乎忽視了守節期和聖殿——那些神對祂的子民要求的敬拜——只將宗教用在於己有利的地方。

同樣,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領導人打著神的旗號,利用宗教來操縱他人,獲得效忠和權力?快速瀏覽一下各類媒體足以證明,我們所處的現實中到處都是這樣的故事。

除了極糟糕的統治,約雅敬還提高了稅收,以滿足他想要的生活方式,並向埃及納貢。那些奢華建築的代價是奴役和虐待自己的百姓。在他建造昂貴的房屋時,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他與耶利米發生了衝突,神使用耶利米警告他,審判即將到來(《耶利米書》22、25)。

約雅敬對神的糾錯作出什麼反應呢?他把耶利米的書卷一點點燒掉,實質上封緘了為人民而寫的神的話語。為了進一步壓制那些敢於反對他的先知,約雅敬派出了刺客。哈巴谷面臨死亡的威脅!在猶大國社會中放棄神的公義帶來的是大混亂的結果

壓制糾錯的聲音並不僅在哈巴谷的時代才發生。

領導層懲罰那些想要事奉神的人,是當今世界上許多人遭遇的處境。雖然我們的政府沒有被法老管轄,但權力的濫用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還有不公正和腐敗,有時甚至是以神的名義。

儘管我們有時寧願視而不見,但我們的信仰要求我們加以關注這些事。

哈巴谷目睹著這一切,他發聲了。哈巴谷在關注之後,懷有重負,他把這負擔告訴了神。這位先知彷彿伸出手臂擁抱我們,邀請我們進入他的禱告:「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哈巴谷書》1:2)。

哈巴谷使用了上帝那神聖的、啟示給摩西的名字:耶和華。它提醒我們,這不是普通的主人,而是與祂的子民建立關係的耶和華,這顯然也不是哈巴谷第一次告訴神他身邊發生的混亂和痛苦。他以前也曾在沮喪中站立著揚起手臂。通過詩歌和反复,哈巴谷告訴神一直以來發生的事——他一直在呼求,而神並沒有出手幫助。

哈巴谷在我們看來可能是冒昧的,因為他指責神磨蹭著不施拯救。但哈巴谷的禱告並不是無禮的;這就像一個害怕的、受了傷的孩子,向全心愛他的父母尋求幫助。這是與他所信賴的神進行的親密對話。他的鄰舍被拉去做苦工。他的家人們被徵稅,所剩無幾。神的話語被忽視,虔誠的敬拜被扭曲,只圖有利於權貴階層。

耶和華啊,知道我們的神,你忠實的子民需要你,你在哪裡?哈巴谷表達出心聲。他繼續說道「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哈巴谷書》1:3)

他描述了那些讓他如遭迎面痛擊的壓迫和暴力。情況不斷惡化,惡行越積越高,像一座大山擋住了陽光。他處在無望中。

「神啊,什麼時候才算到頭呢?」你問過這個問題嗎? 「神啊,不公正要到怎樣的程度才會讓你注意?你到底看見了沒有?」

在哈巴谷的時代,神的子民中有一些是忠實的。他們是聆聽哈巴谷禱告的人。猶大國的其他人則相反——他們佔窮人的便宜,尋求自己的享樂。

所以哈巴谷說:「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哈巴谷書》1:4)。

讓我們仔細看這節經文上。在第4節的前兩行,哈巴谷提出了神的律法不起作用的說法。這裡的「律法」一詞指的是管理社會的規範,即國家的法律。它也是指神對其子民在屬靈和道德培養上的教導。

那些跟隨著約雅敬陷入拜偶像和貪婪的人已經拒絕了神的教導。他們個人化的、自作主張的宗教使他們忽視了聖殿敬拜,神的原意是通過敬拜塑造心靈並改變他們待人的方式。苦難者理應得到的正義受到了什麼影響呢?正義從未現身。

由於對耶和華三心二意,轉而事奉其他事物包括國王的偶像,這給社會帶來了不公。他們對神的不信實導致了對他人的不信實。

在第二句話中,神的僕人被背叛者包圍,這裡用的詞是「圍困」。那些用不正當手段謀取自身利益的人把那些不願放棄誠信的人包圍起來,就像侍強凌弱者欺負操場上的孩子或狼群包圍著獵物。

本來應該值得信賴的人卻設下陷阱。人們走投無路。哈巴谷再次重申——公義?它是扭曲的,像鄉間小路一樣蜿蜒曲折,不知所終。書中「公義」的不斷重複似乎表明它是針對全人類的。

這不就是不公正現象的常見模式嗎?那些本該行得正的人卻做了壞事。那些應該站出來阻止的人沒有行動。那些本應值得信賴的人反而為自己的利益而謀劃。

就像幾千年前一樣,對神(以及神塑造我們心靈的施恩方式)三心二意,導致對苦難者沒有忠實地關愛。當我們事奉那些使我們活得更舒服的偶像,就像埃及那些使人有地位的偶像,我們就越來越不願意對我們的鄰舍行出正確的事情。

你是否覺得,你在身處的地方,正以某種方式,渴望著錯誤最終被糾正?你是否覺得你指望著那些似乎值得期待的人,但卻發現結果是扭曲的真相,目之所及沒有強大的支持者?

那就是哈巴谷身處的地方。惡人圍困著義人,正義被扭曲。如果我們本該生活在一個公義的社會,那麼遇到相反的情況,我們該怎麼做?我們如何用信心來回應?

讓不公正的現象遺落在我們的盲區似乎更容易。尤其是,當不公正的事情發生在與我們的人生經歷很不同的人身上,或者當我們囿於自己的痛苦中時。

然而,腐敗和濫用權力的現象依然存在,今天全世界被奴役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當我們警醒時,我們會看到無家可歸的兒童和在絕望中尋求安全的難民。

在你的團契小組中,可能有三位女性的丈夫剛剛拋棄了她們。你的鄰居可能每週都會遭遇因種族而帶來的偏見。你朋友的孩子可能因為被欺負而在焦慮中掙扎。

神對大舞台上和小角落裡的一切不公正盡收眼底——他不會視而不見。你知道嗎?他要求他的子民也要這樣做。

先知們乞求神采取行動的呼聲在新約中發生了轉變。神已經在耶穌基督裡降臨,並繼續通過他的聖靈工作。所以現在,我們讀到的是對神的子民的督促,讓他們警覺、做好準備。我們必須警醒關注我們周圍發生的事情,以及神在世界中的工作。

經B&H出版集團許可,改編自泰勒·特金頓(Taylor Turkington)的《顫抖的信仰》(Trembling Faith)。

翻譯:湉淙 / 校編:T.N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Telegram關注我們。

Books

為何復活節與清明節的日期彼此接近?

兩者都跟西方和中國的曆法變遷相關,而中國明清時期的曆法改革主要由天主教傳教士完成。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27, 2023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 Source Images: Getty / Unsplash / WikiMedia Commons

如果你問一個基督徒今年或明年的復活節是在幾月幾日,他多半需要到網上去搜一下才能告訴你。這個基督教最重要的節日的日期每年都會在陽曆的三月22日到四月25日之間浮動。

中國的清明節的日期也不是每年都在同一天,儘管其浮動的幅度更小——在陽曆四月的4日到6日之間。在英文中清明節被稱為“掃墓節”(Tomb Sweeping Festival),因為清明節是中國人緬懷已故的父母或祖先的日子,掃墓是清明節期間最重要、最普遍的活動。儘管清明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直到2008年中國政府才將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

復活節與清明節的日期常常相距不遠,有時甚至落在同一天。今年(2023年),清明節是在四月5日,而復活節是在四月9日。因為兩者日期的相近,在中文網絡上常常會有一些文章對比這兩個節日。例如,這篇中國外宣英文網站上的文章說:

“清明節和復活節都是春天的節日,也都是促使人們思考嚴肅的生死問題的節日。清明節把重點放在緬懷故人上,而復活節則側重於慶祝基督的復生。”

儘管復活節是具有重要神學意義的宗教節日,而清明節基本上是一個世俗的節日,但確定兩者日期的西方日曆與中國日曆卻有一個共同之處——它們都跟歷史上擅長天文和數學的天主教耶穌會教士相關。

復活節與清明節的日期

復活節日期的確定結合了陽曆、陰曆和猶太教的曆法。耶穌復活后,早期教會的基督徒曾經為在什麼日子紀念基督復活(或過“基督教的逾越節”)而彼此爭論。

公元325年,尼西亞會議裁定復活節的日期是在每年陽曆三月21日(春分)之後第一個滿月日後的第一個禮拜天。這一決議成為西方教會(包括今天的天主教和新教教會)確定復活節日期的標準。

東方教會一直堅持把每年猶太歷的逾越節當日作為復活節。在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之時,雙方都還在採用儒略(Julian)曆法。但是西方教會在1582年改用格里(Gregorian)曆法(即今天的“公曆”),而東方教會沒有改革曆法。因此,時至今日,東正教用他們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復活節日期與西方教會的仍然有所不同。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是用陰曆來確定日期(例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清明節的日期卻是根據陽曆來確定的。清明節的日子就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那一天,也就是春分過後的15天。

中國的節氣是按照太陽的周年運動(“黃經”)來確定的,它把一年分為24個每個為期15度的階段(一年總共有360度)。而西方的公曆一年有365或366天,因此每年清明的日期在公曆上有一到兩天的浮動。

耶穌會的曆法改革者

西方確定復活節日期的方法要追溯到從儒略曆到公曆的曆法改革,而促成這一改革的關鍵人物是十六世紀耶穌會的天文學家克拉烏(Christopher Clavius)。

徐光啓WikiMedia Commons / Edits by CT
徐光啓

十七世紀,天主教耶穌會人士到中國傳教,把西方的科技引進中國。耶穌會傳教士跟通過他們傳教而皈依天主教的中國學者一起,對中國曆法進行了改革,制定了新的《時憲歷》。在那之前,明朝的《大統歷》被發現多有誤差,掌管欽天監的禮部尚書、天主教徒徐光啟向朝廷提出曆法改革的建議,經崇禎皇帝批准,由徐光啟主持修歷。徐光啟既熟悉中國傳統文化、又了解西方科學,確實是最好的人選。

徐光啟請精通天文和數學的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來參與此項立法改革,湯若望的工作一直延續到清朝初期。1644年,只有6歲的順治皇帝登基,朝廷委任湯若望為欽天監第一位洋人監正,領導修歷。湯若望充分利用了當時西方天文學和數學的先進研究結果,成功完成了修歷的任務。1645年,清廷頒行了新的《時憲歷》。

然而,湯若望在修歷方面的傑出貢獻後來並沒有給他帶來名利和朝廷的賞識,反而造成他被陷害的悲劇。

1661年,年僅22歲的順治皇帝病逝。三年後,對湯若望心有不滿和嫉妒的欽天監同事楊光先指控湯若望以“邪教”“妖言”惑眾,並且密謀造反。當時湯若望因患中風不能開聲為自己辯護。1665年,湯若望被判處凌遲死刑。

但在判決之後中國北方即發生地震。清廷官員懷疑地震是因為湯若望一案有冤情而出現的不祥天象,加上他們也無法否定湯若望對修歷的巨大貢獻,於是撤銷了判決。湯若望倖免於死,被釋放,但被軟禁於家中,於1666年過世。然而他在欽天監的一些跟他一起被控的五位中國同事卻沒有逃過滅頂之災,他們被處以砍頭的死刑。

湯若望“歷獄“之後,耶穌會傳教士一度被趕出欽天監,但後來歷史出現反轉——1668年,楊光先領導的欽天監團隊在計算、預測天象時出現嚴重錯誤,康熙皇帝革除了楊的職務,任命湯若望以前的助手、比利時傳教士、也是耶穌會人士的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來領導欽天監的曆法工作。耶穌會傳教士再次通過曆法方面的貢獻證明了自己在天文和數學上的優秀。

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WikiMedia Commons / Edits by CT
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湯若望對修歷的貢獻也沒有被遺忘。甚至在2013年中國央視關於湯若望的一部紀錄片的結尾中,官方也承認湯若望在明末清初進行改革后的日曆直到今天中國人還在使用,包括清明等節氣的日期的確定(該紀錄片後來被從央視的網站上撤下,可能因為涉及宗教敏感)。

掃墓與基督教處境化

歷史上,關於耶穌會傳教士如何處理基督教信仰與中國文化的關係的一個廣為人知的爭議是“禮儀之爭”,尤其是中國天主教徒是否可以參與中國傳統的祭祖活動的問題,曾在天主教內部引起很大的爭論。清明節的掃墓可能包含祭祖的成分,因此,時至今日,仍然有中國或華人基督徒在討論基督徒是否可以參與清明節的掃墓活動。

對一些基督徒來說,如何對待諸如掃墓這樣的傳統文化禮儀是一個基督徒的良心自由(哥林多前書10:23)的問題。例如,很多基督徒並不認為在墓前獻花或者向已故親人的遺像鞠躬是一種“祖先崇拜”的行為,他們認為自己這麼做的動機只不過是為了表達對已逝的父母或祖輩、親戚的緬懷和感謝。但他們還是不會參與燒香或磕頭之類的有明顯祭拜性質的活動。

另外有一些中國或華人基督徒認為基督徒可以積極、正面地利用清明節與家人一起外出掃墓的機會向家人見證基督教信仰的價值觀。如台灣基督徒殯儀師周振中所說

“華人有許多全家團圓的節慶,如春節、中秋節,但唯有清明節是全家團圓,又同時能討論永恆、生命意義等話題的節日。因此清明節無論是掃墓也好,去靈骨塔也好,基督徒都應該要做好家族感情聯繫的工作,把家人之間的愛凝聚起來,並在追思的話題中思考永恆。”

清明節跟復活節日期的接近,也為這樣的屬靈話題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切入點,基督徒可以在談論中把家人的注意引向復活節的空墳墓和基督帶來的永生的盼望,以此傳遞基督福音的信息。

Sean Chen為《今日基督教》亞洲編輯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 請透過訂閱通訊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Books

約翰·斯托得:「福音派傳統並非不會犯錯」

他說:「真正的福音派的標誌,不是堅持著福音派前人延續下來的傳統。而是我們隨時準備好根據聖經重新審視我們的傳統。」

約翰·斯托得

約翰·斯托得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25, 2023
Illustration by Christianity Today / Source Images: Getty / Photo Courtesy of johnstott.org

約翰·斯托得(John Stott)跨越50年的數百份講道錄音和記錄稿即將以數位形式公諸於世。

這位在現代福音派運動中頗具影響力的神學家堅持他所謂的「解經者的雙重義務」原則(在此錄音23分53秒處)。「當解經者打開聖經文本時,必須忠實於古代的文字,也必須對現今所處的世界有敏感度」。

負責管理並執行者斯托特遺留下的文字資產的馬克·亨特(Mark Hunt)告訴《今日基督教》,「斯托得非常重視他所謂的雙重聆聽——聆聽聖經和聆聽這個世界。他教導人們,當你講道時,你必須同時兼顧這兩點。」

亨特是一個分支團隊的主要協調人,該團隊負責整理斯托得的佈道講章,耗時一年左右。他的主要工作是聆聽和編輯斯托得在倫敦萬靈堂(All Souls Church)擔任佈道牧師時,以及他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的數十年間錄製的近650段錄音。

從家庭朋友變成人生導師,斯托得對亨特的人生和工作生涯有很大的影響。他邀請亨特任職於自己創辦的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並陪同他訪問各個國家。

Faithlife公司以其旗下的Logos研經軟體聞名,該公司於2016年首次聯繫斯托得文字資產的管理執行者,談論將其講道數位化的合作計畫。但直到2020年,亨特才開始著手於修復這位已故福音派領袖的錄音記錄。其中包括剪掉咳嗽聲、長時間的停頓、和紙張的沙沙聲。他也調快了錄音的速度。

亨特解釋,「斯托得講道時非常的謹慎,這樣很好,讓人們有機會進行反思。但只聽聲音的話,這不會是最好的聆聽體驗。」

他最終於2022年12月完成編輯修復的工作,並將工作移交給Faithlife公司。儘管還在計畫完成的最後階段,該公司如今已開放預購約翰·斯托得的講道檔案。

「我們尚未有正式發布的日期」,Faithlife聖經研究產品的高級主管本·阿蒙加德(Ben Amundgaard)告訴《今日基督教》。 「雖然錄音修復已完成,我們仍在製作這些錄音的文字版本。」

總的來說,亨特形容他整整兩年的收聽經歷為一種出於愛的勞力付出。

他說:「我希望這項工作最終能被證實是給教會的一份禮物,也是我對斯托得對我人生的影響所做出的小小的感激回應。」

在《今日基督教》的採訪裡,亨特分享了他從聆聽斯托得的數百次佈道中所學到的東西。

在COVID-19疫情期間,當美國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封鎖狀態時,聆聽斯托得牧師整整數十年的講道是什麼樣的感受?

從事於任何形式的編輯工作的難處在於,它就像在為一扇門拋光,你會一直看到不完美的地方。有時候,需要有人介入來「幫你拿掉」這些不完美的部分。

在我的工作進行時,我不時會糾結於兩種感覺:「這份工作有進度壓力,我必須按時完成,但我又想謹慎地處理它。」然而,當我不斷地照進度推進時,我得同時聽著斯托得的聲音及他根據聖經所說出的真理,我有時候會有,「夠了。我沒辦法再聽更多了」的感覺。

然後我會去找我的妻子,她會耐心地聽我講述我在那天的工作中重新被打開視野的地方。所以,是的,這是一個相當耗費心力的過程,也是一個相當情緒化的過程。當這個工程結束時,我有種解脫但又傷心的感覺。

在聆聽的過程裡,是否有任何特別改變了你人生的時刻?

首先,斯托得的經文解析和神學的深度令人驚嘆。有好幾次我不得不停下來想著,「哇,他牧養的教會居然有長達幾十年的時間接受著這麼高水準的教導。」 這種深度在斯托得的講道中不斷出現。他真的是有全面宏觀見解的人。

他看得到事情是如何在一個層面上彼此有關聯的,也許你會說:「這沒什麼深度吧。」但真正深刻之處在於,他有辦法把這些碎片連結在一起。讓我有一種感覺,就好像他不是在對著我講道,而是….跟我站在一起,我們是在聖經的權威下一起學習的。

在一次的講道中,他說:「我認為今天任何基督教教師或傳道人的最大困難在於,能有把聖經真理實際應用在自己生活裡的勇氣。」在對任何人講道之前,斯托得會先將經文應用在自己身上。

然後,在另一篇講道中,他談到了「真正的福音派」會有的標誌。我很想知道,鑑於福音派這個詞目前已幾乎被濫用的情況下,斯托得如果還活在今日,會如何看這個問題。但在斯托得生活的時代裡,福音派意指「極其看重聖經經文的價值,並會將經文應用於身處的世界裡」。

他說:「真正的福音派的標誌,不是堅持著福音派前人延續下來的傳統。而是我們隨時準備好根據聖經重新審視我們的傳統,甚至是最悠久的福音派傳統,以便在必要時讓聖經來判斷並改革我們的傳統。福音派的傳統並不是無懈可擊的;它們需要被重新檢視。它們需要被評斷。它們需要被改革。」是的,我認為這段話在今天聽起來特別有道理。

讓我印象深刻的第三件事,是他對上帝的慷慨的認知。他說:「我們的上帝是位慷慨的上帝,所以慷慨必須是所有基督徒的標誌。」這類的教導不僅僅只在某個講道系列裡出現,而是像海浪一樣,你會一次又一次的在他的講道裡聽到。

斯托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除了導師和朋友的印象,身為一個牧師、福音派領袖,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每當我看著他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自律性。他每天早上起床後會花很長的時間讀經和禱告,簡直是個傳奇的程度。即使他旅行跨過多個時區後也會這樣做。我的意思是,正是這種自律的驅動力,讓他定期騰出時間,思考他在教會工作裡的優先順序,然後思考他的國際講演講事工。

然後是他在聖經經文裡的浸泡程度。他深信研讀聖經是上帝呼召他及呼召教會能做好任何事工的唯一源泉,如果聖經是這樣說的,那我們最好跟祂的腳步一致。對斯托得而言,這是一種自然的驅動力,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我今天要有一段安靜讀經的時間」。他是真的花時間沈浸在經文裡。他的禱告生活圍繞著聖經。每天早上,他都為能結出每一種聖靈的果實禱告,求神幫他在當天的生活裡真實活出這些果實,讓禱告成為他的現實。

最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懈地、堅定不移地希望見到基督得榮耀。事實上,幾乎每一篇他的佈道都以這句話結束—「我所禱告的是在這些事上,讓基督的名字得到榮耀。」 僅僅他一人就成就了這麼多的事,實在很驚人。他沒有被俗事分心,沒有結婚,沒有物質家庭。但他有著如此廣大的屬靈家庭。而他也專注於他的生活,專注於完成他被呼召去做的事。

你希望人們從接觸到斯托特的講道中得到什麼?

我的盼望是,這些講道不僅對人們有某種程度上的靈修益處,對那些在準備講道及想在講道能力上進步的人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學習「該如何安排一個講道系列,什麼樣的內容可能對人們有幫助?」

我也盼望這份資料在歷史紀錄上是有幫助的。我知道有兩、三個人正在做關於斯托得神學的博士論文。這份資料為他們提供了研究材料,不僅讓他們可以整理斯托得曾寫過的東西,也能方便地運用他講道的錄音資料,並澄清他對某些議題的看法。

Nicola A. Menzie是一名宗教記者,曾為宗教新聞社(Religion News Service)、CBS新聞、Vibe.com和其他出版物撰稿。她也是faithfullymagazine.com的總編輯。

翻譯:Harry Chou / 校編:Yiting Tsai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 請透過訂閱通訊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Books

研究顯示:Z世代渴望更深的認識耶穌

儘管長期看來,非信徒有逐漸遠離宗教的趨勢,巴納研究發現青少年對信仰的開放性。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23, 2023
Rachel Coyne / Unsplash

全世界約有一半的青少年認為,耶穌是充滿愛、值得信賴、有智慧的。

「傳言說基督教在年輕人中即將消亡是種誇大的陳述,」巴納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金納曼(David Kinnaman)說。

這間福音派民調公司發布了一項由三部分組成的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對像是來自全世界26個國家的青少年,調查他們對耶穌、聖經和公義的看法。這是巴納在其38年創辦歷史上做過的最大的調查,它與七個夥伴組織合作,調查了近25000名年齡在13至17歲之間的Z世代代表。

巴納研究顯示,在美國,有65%的青少年自我認同為基督徒——與不斷下降的宗教認同率相比,這個數字明顯偏高。在全球範圍內,有52%的青少年自認為基督徒。除此之外,多數接受調查的青少年對耶穌有正向的評價,大約十分之六的人說他們有想要更多認識耶穌的動力。

該項目首席研究員丹尼爾·科普蘭(Daniel Copeland)說,這次研究發現「很多國家(對基督教)都非常開放」。

「我們把這次研究命名為『開放的一代』,因為當你解讀這些數據時,一眼就會注意到這個世代對基督信仰開放的態度,」科普蘭說。「你在全球範圍內看不到任何拒絕的跡象。」

研究人員很好奇,下一代(z世代的定義通常為1997至2012年出生的人)是否會繼續遠離有組織/架構的宗教的趨勢。在他們之前的兩個世代,千禧世代和X世代,根據過去幾年的調查報告,有宗教信仰的人數越來越少。正如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報告的結果,基督教的衰落,特別是在美國,並沒有停止的跡象。

但Z世代可能會有所不同。當Facebook向所有人開放註冊時,Z世代中年齡最大的成員是9和10歲,當住房危機震撼世界經濟時,他們正值11和12歲。這些事件以及其他巨大的文化上的變化是否影響了Z世代——如果是的話,又是如何影響了他們——這對研究人員來說仍然是一個開放的問題。像巴納這樣的機構才剛開始研究探究。

此次研究的重點在那些目前仍是青少年的人,切斷了Z世代中最年長的成員,但這些福音派研究人員說,在全球調查中收集的數據是「充滿盼望的」。不僅有約60%的人想更多地了解耶穌,也由60%的人說他們相信聖經能告訴他們關於耶穌的事。除了聖經以外,年輕人說他們會依靠家庭(60%)和神職人員(52%)幫助他們認識耶穌。

「我認為(60%的數據結果)凸顯了這項研究的許多積極發現,」金納曼說。「儘管幾年間這世界發生了所有這些變化,他們仍然以一些真正傳統的方式在思考宗教、社區的作用,以及聖經和基督教在他們生活裡的角色。」

在2021年發布的一項範圍較小的研究中,巴納研究發現,美國有70%的青少年自認為基督徒。在這些基督徒中,有十分之八的人表示,分享他們的信仰對他們來說很重要,而且他們在過去一年中曾與別人談論過耶穌。

巴納的研究似乎得到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調查結果的支持。後者在2021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絕大多數Z世代的人說他們對聖經很好奇,有三分之二的人說他們想多讀聖經。

然而,並非所有可用的調查數據都同意這一點。美國生活調查中心發現,從千禧一代到Z世代,美國人裡自認是基督徒的人數下降了8個百分點,1996年以後出生的人中只有約56%的人說自己是基督徒。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告訴調查中心,他們是沒有宗教信仰的「無宗教信仰者(nones)」,延續了許多宗教調查結果裡看到的趨勢。

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巴納調查結果裡自認是基督徒的總數比其他調查多,但研究人員說,即使數據顯示非常樂觀的情況,仍有些暗點。有大約一半的人說他們不相信耶穌受難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說他們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近三分之一的人說他們認為基督徒很虛偽。

有可能在未來幾年裡,一些目前自我認同為基督徒的Z世代會離開基督信仰。在之前的一份報告裡,巴納發現約有57%的千禧世代在成年後放棄了對基督信仰的認同。科普蘭說,現實情況是,對Z世代青少年而言,他們在屬靈上最艱難和最有挑戰的日子尚未到來。

「他們是否會追隨千禧世代的趨勢,還是在規劃自己的道路?」科普蘭說。「這有點難說,但我們認識到的是,他們代表了一個真正獨特的文化時刻。」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请通过简讯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家庭的比喻比婚姻更好理解我們與基督的關係

過分強調婚姻的比喻的危險之處在於將婚姻「偶像化」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21, 2023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 Source Images: Unsplash / Getty

上週,當我和學生在課堂上研究如何解釋一些較困難的保羅經文時,網路上正掀起一場與婚姻的比喻有關的神學風暴。

在Twitter和Substack網站上,基督徒沸沸揚揚的討著關於約書亞·巴特勒(Joshua Ryan Butler)牧師在福音聯盟(Gospel Coalition)裡一篇對以弗所書第五章的比喻的解讀。巴特勒的文章節選自一本即將出版的書,書的主題與性有關。該文章最後因為引來許多的批評而被移除

不過,這一串討論凸顯了一個與基督徒切身相關的大問題:如何才能忠實地辨別聖經教導和基督教傳統?什麼才是鑑別真理的關鍵?

身為基督徒,我們認信三位一體的上帝是所有愛的源頭,而聖經中引導我們理解上帝和愛的方式之ㄧ,是透過婚姻的比喻。在以弗所書五章,保羅描述婚姻為人類在社會性和肉身上的結合,是一個偉大的奧秘(第32節),並給出實際的應用,教導妻子(21-24及33節)和丈夫(21、25、28-29、33節)都要學習自我犧牲。交織在這些關於婚姻的教導之中的,是對於基督和教會之間美麗的關係的形容。

我們在解釋這些經文時,必須以聖經經文本身為基礎。保羅在描述基督是丈夫之前,首先在以弗所書第五章以圖像的方式揭示祂全然的主權。儘管基督才剛以道成肉身的名字(耶穌)出現在世人面前,保羅在這裡依然稱呼祂為基督和主。耶穌基督是彌賽亞,是治理上帝國度的人。祂既是主,也是宇宙的主宰、我們的救主(第23節)。

基督行使主權的方式是自我犧牲式的服事和愛,如約翰福音13章和腓立比書2章所述。統管萬有的基督愛教會,奉獻自己以使教會成聖。基督處理罪的方式是清洗,而這一向是僕人的工作(以弗所書5:26-27)。身體裡所有的部分,無論是個人還是作為集體的教會 (弗5:30) 所需要的救贖只有主基督才能帶來。

保羅在經文裡把丈夫比喻作基督,但這並不意味著丈夫在各方面都像基督。對男性而言,明白自己不應「做妻子的主」是一種解脫(因為他們做不了)。他們既不能拯救無法使妻子成聖,因為他們的本性也被罪所汙染,也需要救主。

不像其他男性

但保羅確實以妻子與丈夫之間的關係為例,教導所有基督徒如何彼此順服、教會成員順服基督。然而,保羅「從未要求」丈夫要帶領他們的妻子,而是告訴他們要愛他們的妻子——他在以弗所書5:25重複說了這個指令,在28節又說了兩次,並在33節再次重複。

我們得知,丈夫並非耶穌,而耶穌也並非在各個方面都像丈夫。雖然保羅教導丈夫們要效法耶穌為教會自我犧牲至死的榜樣,但當他談到基督是如何愛教會時,卻超越了婚姻比喻的範疇。保羅明確指出,基督自我犧牲的愛不僅僅只是一次性的贖罪。基督長時間的、不間斷的關懷著教會。

以弗所書5:29說到,基督保養/養育(ἐκτρέφω) 教會,這個詞通常用於描述父親對孩子的照顧(以弗所書6:4)及母親的哺育(路加福音23:29)。基督也顧惜(θάλπω)教會,這個詞通常用於保暖(申命記 22:6)或乳養(帖撒羅尼迦前書2:7)。保羅並沒有將比喻限制在夫妻關係,而是在婚姻的比喻中引入了基督為人父母的意象——甚至以女性身體作為圖像。

保羅在比喻中將教會女性化,但教會是由男性和女性組成,他們都被呼召如基督的新婦那樣去愛基督。在比喻中,基督主要的形象是丈夫——當然祂是以男性型態道成肉身——但基督與其他男性不同,不僅因為祂是神,還是因為祂男性的身體來自女性的身體(馬利亞),而不是來自男性的身體(約瑟)。

當然,這個事實只是描述了耶穌受聖靈感孕的教義。簡而言之,保羅筆下基督的獨一主權和救贖工作,除了混合父母和婚姻的比喻之外,也設立了一個界限: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間的界限。而這個界線也是所有基督教教義都傾力維護的。

這意味著,聖經維持著「基督和男性之間的界限」,將丈夫們從永遠也無法達到的標準裡釋放出來。聖經對丈夫「如同基督」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效法基督自我犧牲式地愛妻子的方式,而這也是保羅向所有基督徒發出的呼籲(以弗所書 5:1-2)。是聖經親自限制了男人靠著自己與耶穌/上帝之間的相似性而享有的特權,但特權的概念卻常被用來為作為男人假借屬靈遮蓋/領導的名義對女性濫權、虐待的藉口。

意義深刻且廣闊的極大奧秘

從以弗所書第五章可以看出,聖經並未只用婚姻作為上帝與教會之間關係的比喻。另一種聖經更常出現的比喻是「家庭」。上帝有時以丈夫的形象被提及,但更多時候,祂被稱為父親。即使是以婚姻比喻著稱的以弗所書第五章,也是以這種關係開始的:「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

過分強調婚姻的比喻的危險之處在於將婚姻偶像化,讓人感覺能有正當性行為(異性戀) 並結婚的基督徒的人生才是擁有最多好處的。另一方面,就事實而言,聖經裡關於家庭的比喻則更為廣泛。無論一個人在原生家庭的經歷是否美好,每個人都知道身為兒子或女兒是什麼意思,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婚姻是什麼感覺。對上帝而言,聖經裡大量使用的家庭比喻,避免了人類將婚姻的比喻放在不恰當的地位的可能性。

此外,與家庭相關的詞彙不會像婚姻的比喻那樣,以性關係這種不合適的方式來理解我們與上帝的關係。誠然,一個男性是因著性而成為血緣上的父親,但這一點並不適用於天父上帝。上帝是造物主。上帝是靈。上帝是永恆的三位一體,位格之間的愛是動態的,祂們的關係存在於非受生(unbegotten)、受生(begotten)、及永始性(proceeding)。

當三位一體的上帝顯明在聖子的道成肉身裡,該啟示是無關乎性行為的。上帝的聖靈遮蔽著馬利亞,卻沒有與她發生性行為(路加福音1:35)。

若我們正確理解的話,聖經用了兩組比喻——上帝是我們的丈夫,也是我們的父親——這避免了一個我們同樣必須盡力避免的核心問題:簡單粗暴地將上帝男性化,以及這種簡化必然會產生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將男性神聖化。而這正是巴特勒牧師的釋經所犯的錯誤,他以「基督以有生產力的話語種子,進到祂的教會裡」等暗示性詞彙,與在蜜月套房裡等待親密關係的新娘作類比。

在道成肉身之際,永恆的上帝選擇將父的形象在神人二性的聖子身上向世人顯現,並非純屬血肉的男性,而是永活的聖子。並且在上帝永恆的智慧裡,祂選擇透過女性的身體來完成這個啟示。我主的肉身是意義深刻且廣闊的極大奧秘。在馬利亞順服以後,一位男性藉著童女之身及聖靈的大能孕育而生。基督的身體使我們憶起上帝的形象(歌羅西書1:15;歌林多後書4:4),正如創世紀1:26-27所說,上帝以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

上帝在耶穌基督裡如此的啟示,應成為我們理解以弗所書第五章婚姻的比喻的基準及上下文。耶穌是我們辨別真理的關鍵。如果說,聖父選擇在道成肉身的聖子裡啟示祂的形象,而道成肉身的過程無需性行為,並且從女性身體裡生出的聖子未曾參與過性行為,並且這位上帝被比喻為教會的丈夫,那麼受造物的任何行為範疇——包括男性性行為——就不能被用來形容上帝的行為模式。

當我們透過道成肉身的真理來理解聖經時,三一神作為我們的丈夫的比喻是極其美好的,並且是給所有人的——無論已婚或單身,男性或女性——並且不叫任何一群人享有別人沒有的特權或祝福。

如果這場神學爭論有任何我們可以學習的部分,那就是,持不同釋經觀點的學派需要相互對話,千萬不要變成自圓其說的孤島。耶穌曾說過,是合一——尤其是跨越各種差異的合一,更能將上帝的愛傳給這迫切需要愛的世界(約翰福音13:35)。

我們並非都是彼此的配偶,但我們肯定都屬於同一個家庭。

艾米·皮勒(Amy Peeler)是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的新約聖經副教授,也是伊利諾州日內瓦市(Geneva, Illinois)聖馬克聖公會(St. Mark’s Episcopal Church)的副教區長。她曾著有一本關於馬利亞的書,書名為《婦女與上帝的性別》(Women and the Gender of God)。

翻譯:思慕 / 校編:Yiting Tsai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或是訂閱本刊,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免費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Lin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如何向睡著的會眾講道

有時後,他們不是因為覺得你的講道很無聊,而是有其他更多的原因。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21, 2023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 Source Images: Getty / Unsplash

我想這位仁兄的最高記錄是撐了15分鐘。

通常情況下,他會在10分鐘內睡著。萊伊弟兄(不是他的真名)在講道時似乎就是無法保持清醒。而且他不是一個安靜的睡眠者。他偶爾會打鼾,但多數的時候,他會睡到頭往後仰,嘴角微開,香沉地睡著,我不確定像他這種程度的熟睡聽不聽得到加百列的號角聲。

禮拜結束後,我通常會站在門口目送大家。萊伊弟兄會向我點頭致意並說:「牧師,很棒的講道!」

我必須誠實的說,當年身為一個年輕的牧師,我被這個傢伙深深的冒犯了。如果多數的會眾都在睡覺,我可能會認為問題出於我。但會眾裡有不少人很沉浸於我的講道。所以問題在萊伊弟兄的身上。

我的結論是,萊伊是一個不屬靈的人,他對神的話語毫無興趣。基督徒應該都很重視神的話語才是。若有人正熱情地和你分享福音,你怎麼有辦法睡著?

萊伊弟兄,你對耶穌感到無聊嗎?那為什麼還要來教會呢?你從這樣的偽裝中得到了什麼呢?

對昏昏欲睡的會眾的同情心

然後我和萊伊弟兄進行了一次談話。他告訴我,「我真的很感激你的講道,年輕人。」然後他有點不好意思的笑著說:「好吧,至少是我還醒著時聽到的部分。如果你曾注意到我打瞌睡,我真的很抱歉…..」

(哦,我當然注意到了,萊伊,我怎麼可能不注意到呢!?)

「我在吃這種該死的藥,必須每個早上吃,我真的沒辦法保持清醒。我很努力了,但藥效每次都能贏。」

當時年輕而愚蠢的我,聽完這段話後也許得出了萊伊弟兄只是在為他的嗜睡找藉口的結論。但經過這些年後,我稍微成熟了(至少一點點),我思索著會眾裡其他一些「專門在主日睡覺的人」。其中一個是單身母親、ㄧ個是職夜班的員工、還有一個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老人。我突然意識到,他們能來到教會並在這裡睡覺,正是因為他們確實很重視上帝的話語。

他們之中多數的人並不想睡著。他們並沒有低看上帝的話語;他們僅僅有了「身為人類」會有的行為。他們的睡眠並沒有傳遞任何關於不滿我的講道內容或輕視上帝的愛的訊息。畢竟,如同我很喜歡看足球比賽,但在多數的星期天,每當講完道的疲憊感襲擊我時,我也會看球賽看到睡著。

對想睡覺的會眾講道的技巧

今天,我教會裡有位身患癌症的先生,性命垂危。每週日我講道的時候他至少會睡著一段時間。但是有他在這裡是件很快樂的事。在他倚靠滿滿的藥物來維持生命之前,我就認識這個人,我知道他有多麼愛耶穌。

我知道我有講道剛開始時大約5到10分鐘的時間,以及結束前一小段時間的機會能被他聆聽。因此,我會在講道開始的前5分鐘和最後5分鐘放些小東西,加減餵養他一點。通常是一或兩句鼓勵的話,與當天經文有關的東西,讓他進入睡眠前能咀嚼到。

有趣的是,他告訴我的「對他這一週很好、很有幫助」的部分通常與當天講道整體的信息不完全一致。但至少他被餵了他能消化的東西。我知道他能吃下那麼一點點,是因為他喜愛神的話語。

當我們能超越內心的驕傲,學習不把嗜睡會眾的行為往心裡去時,會發生令我們驚奇的事。這樣的練習改變了我的觀點。我的目標不再是要讓他在整個講道過程中保持清醒。我的目標是在他醒著的時候,盡我所能地餵他。這是站在他的處境來愛他的一種方式。如果連使徒保羅講道時都有人能睡著(使徒行傳20:9),那你講道時大概也會有人睡著。

來自想睡覺的會眾的挑戰

上面的建議並不意味著我們應停止努力讓每個人都沈浸於講道並保持清醒。你應該能知道自己是否吸引著會眾的注意力。他們也許沒有睡著,但如果他們在椅子上動來動去、看時間、環顧四周等等,很可能你已經失去他們的注意力了。

如果有人在台下睡著了,而罪魁禍首不是他們吃的藥或工作疲憊,很可能問題出在你講道的清晰度上。

你是否曾在讀一本書時,發現自己已經讀了三頁,仍然無法清楚知道自己在讀些什麼?有可能是因為有什麼東西絆住了你的大腦。可能是一個難懂的詞、一個艱深的概念,甚至是激發出另一條思路的東西。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我們的大腦無法繼續前進。

同樣的事也會發生在講道上。當我們敘事的方式不夠清晰的時候,我們說的話必然會絆倒人。我很喜歡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應該盡可能讓一切簡潔有力,但不是減低其內涵」。從這方面而言,昏昏欲睡的會眾可以是我們很好的挑戰。如果在他們的藥效發作之前,我只有幾分鐘的時間能說話,這會促使我用盡可能少的字說盡可能多的東西,並以盡可能簡單的方式說。

講道和聽講道是神聖的事。但我們依然是以人類的本性參與這樣神聖的事,而我們有時是脆弱的。我們的靈魂喜歡聽台上所傳的道,但我們的身體並不總是能配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會眾不需要一個憤怒和充滿指責的牧羊人。羞辱睡著的會眾只會助長羞恥文化和律法主義。

站在你會眾的處境以相應的方式來愛他們。即使這意味著你得對著正在和周公下棋的他們講道。

Mike Leake是密蘇里州尼歐肖市(Neosho City)Calvary of Neosho教會的牧師。這篇文章最初刊登於Lifeway Research

翻譯:Yiting Tsai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 請透過訂閱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約翰福音3章16節:如此被愛,如此熟悉

無論我們研究聖經有多久的時間,我們都需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我們信仰最基本的教導。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21, 2023
Jared Boggess

在一個溫暖的四月夜晚,我的高中棒球隊正在慶祝一場大勝。然後我們的一個教練把我們召集在一起。他用嚴肅的語氣告訴我們,梅麗(Merri),一位我們大家的好朋友和同學,在幾天前一起慘烈的交通事故後掙扎了幾天還是去世了。我和我的隊友們立即失聲痛哭。看台上的一位同學說,我們哭的聲音像獵槍突然轟炸那樣,在我們所處的東肯塔基州棒球場周圍的山上迴盪。

我們冷靜下來後,我和許多隊友前往梅麗生前聚會的教會。在那裡,她的牧師邁克(教友們都叫他邁克弟兄)和教會成員正聚集在一起討論如何幫助當地的青少年面對她的死亡消息。

我記得我和隊友們坐在欣德曼第一浸信會教堂(Hindman First Baptist Church)純淨的禮拜堂裡一排座位上。其中一位跟梅麗一樣是基督徒的同學翻開了約翰福音3:16,然後他慢慢地唸了這節經文給我聽。

「賈維斯,這就是生命的意義,」他說。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聽到約翰福音3:16。那個時候,深受悲痛和震驚打擊的我,並不知道這節經文對我接下來的一生意味著什麼。但隊友對經文的解釋既震撼了我,也讓我沉默不語。

在隨後的日子裡,因著梅麗的信仰及死亡的消息,我開始思索自己生命的有限性及將我的生命交給耶穌基督的必要性。稍早前,在我去醫院看望梅麗時,她的教會成員已多次向我講述過福音。

幾週後,在1996年4月22日的一通電話中,邁克弟兄帶領我歸向了主。那年我17歲。邁克弟兄為我施洗,我成為梅麗教會的成員。我是這個教會歷史上第一個加入的非裔美國人。

這個團契深深地愛著我——甚至比我自己的一些家人還愛我。他們教會我許多關於愛上帝、愛鄰居、福音以及基督王國的多樣性等道理。那一年,我並不是我們高中裡唯一成為基督徒的人。梅麗的過世使我所在的這有著幾千人口的小縣裡多了幾十個基督徒。幾個月來,新信徒們不斷要求要接受洗禮。

當我還是一個非信徒時,約翰福音3:16的內容對我來說既新鮮也令人困惑,即使當我成為新信徒後,仍有同樣的感覺。在欣德曼小鎮這一波屬靈復興之間,我上台講道並分享我的見證,但我仍對這節經文感到驚嘆。但也許不少在基督信仰裡長大的人會在信主中年後忘記其他如約翰福音3:16這類的經文裡帶有的力量、真理和意義。

這些常見且大家都很熟的經文似乎就像基督教信仰的ㄅㄆㄇ——若想吃屬靈的麵包牛奶,就必須加緊成長越過的階段。但是,如果我們抱持著這種態度,我們可能會忘了福音的核心要素,因而錯過聖經裡更深層次且豐富的真理。

信主後,我開始向家人及摯友分享我的信仰和約翰福音3:16的真理。我經常向撫養我長大的叔叔談及成為基督徒後的生活。一天晚上,他板著臉看著我說:「賈維斯,我知道約翰福音3:16」。然後他逐字逐句地對我背誦出這節經文。「你記得一字不漏!」我跟他說,「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把你的生命交給耶穌,因為『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叔叔知道這節經文。他甚至會默背它。但他從來沒有真正相信這節經文。

幾個月過去後,我開始感覺到對全職事工的呼召。在教會的鼓勵下,我首先在教會ㄧ年ㄧ度的青年主日禮拜上講道,有幾個年輕人當日決志信主。看到上帝如此的工作,我的教會決定繼續舉辦這樣的禮拜。說實話,我的講道很糟糕。我沒有受過任何神學訓練;我只知道耶穌拯救了我,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拯救。

在叔叔開始參與禮拜,聽我講道,看到人們的反應及知道我在家裡的生命樣式是如何改變的,一天晚上,我叔叔在呼召中把他的生命交給了耶穌。邁克弟兄為叔叔施洗,他成為我們教會歷史上第二個非裔美國人成員。很快的,其他與我親密的家人和朋友也同樣將他們的生命交給了耶穌,因為他們聽到並相信了約翰福音3:16裡關於上帝對世界的愛的信息。

我如今知道,約翰福音3:16是整本聖經中最知名的經文之一。它經常被用於傳福音,就像在我個人的經歷及我向別人解釋基督的呼召時一樣。由於這節經文出現的頻率及其直接了當的信息,基督徒有時可能會忽略這節經文的力量。它既不是陳詞濫調,也不是成熟的基督徒不再需要複習的初階信仰ㄅㄆㄇ。相反的,約翰福音3:16蘊含著生命之道。

尼哥底母是一個猶太領袖和法利賽人,就像今天在教會裡長大的許多基督徒一樣。第一世紀的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也是個法利賽人,他告訴我們法利賽人非常熟悉於聖經和傳統上對經文的解釋。他形容法利賽人為「那些被認為最善於精確解釋其法律的人」。所以尼哥底母是個從事複雜的、注重細節經文研究的專業人士。

當尼哥底母在約翰福音第三章與耶穌交談時,他一開始就說他知道耶穌是從神而來的老師(約翰福音3:2)。但耶穌隨後讓尼哥底母感到驚訝,祂說,尼哥底母對耶穌身為一個「好拉比」的認知是不夠的。僅僅肯定耶穌是從神而來的老師是無法進去神的國度。耶穌說,尼哥底母必須重生。尼哥底母很困惑,因為他以為耶穌指的是肉體的出生,而不是靈性的出生。所以,耶穌用以西結書36章25-27節裡使用的語言來提醒他這些先知曾說過的事,而他理應對這些經文很熟悉。

耶穌繼續講述在民數記21章裡火蛇之災的故事,當時上帝放過了那些看著摩西舉起銅蛇的百姓。耶穌說,上帝也將同樣舉起他的兒子(在十字架上),這樣,每一個憑著信心仰望祂的人都將得到永生。然後他給尼哥底母講了約翰福音3:16的真理。

我們很少像尼哥底母那樣,對耶穌的信息動容,卻常常像尼哥底母那樣,對某段經文過於熟悉,以至於我們沒有仔細的反思它,錯過了被上帝的話語改變的機會。

身為一個學者和基督徒,我對約翰福音3:16和整本約翰福音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增長。我如今知道了我當年不知道的事。約翰福音3:16是耶穌給尼哥底母的福音信息裡很關鍵的一個部分。但它並不完全是為了傳福音。因為我逐漸理解這節經文裡包含著對全世界的承諾、對我們個人的挑戰,同時也是對成熟的基督徒的安慰。

這節經文也包含著這個問題:我是上帝所愛的世界的一部分嗎?你是嗎?約翰在他的福音書中以多種方式使用世界(κόσμος)這個詞(如在約1:10和3:19)。在約翰福音3:16,他用世界(κόσμος)來意指語言、部落、民族和國家。

例如,在約翰福音12:19,耶穌在勝利的歡呼聲中進入耶路撒冷後,法利賽人對耶穌擁有大量的追隨者感到焦慮。他們彼此抱怨著說,「看哪!全世界都隨從他去了!」。這當然可以說是誇張的說法。但從上下文來看,情況並非如此。緊接著這個抱怨,約翰記錄了法利賽人對想和耶穌說話的希臘人的擔憂(12:20-21)。法利賽人擔心耶穌的追隨者包含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人。至少他們的一些擔心裡似乎包括了:耶穌歡迎來自其他民族的人。因為他們擔心耶穌的事工的影響會不斷擴大。換句話說,約翰福音3:16中所說的「世界」既指猶太人,也包括外邦人。

神所愛的世界確實包括你和我。每一個民族都被包含在內。

不過,「身為這個被愛的世界的一部分」這個真理並沒有為我們帶來持續性的安慰。當生活是如此艱難,當其他人對我們造成如此多的傷害時,有時很難感受到這份犧牲式的愛。

對我而言,悲傷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出現。我和妻子於2013年和2020年分別失去了兩個胎兒。在2018年,撫養我長大的我所深愛的阿姨以很痛苦的方式死去。在我跟隨耶穌的26年裡,為我帶來直接性的痛苦的人,大部分是那些自稱喜愛約翰福音3:16這節經文的人。(需要澄清的是,我從基督裡的弟兄姐妹那裡經歷到的愛是極巨大的,而非基督徒也同樣會為我帶來巨大的逆境。)

當我想到自1996年以來我們國家和全世界所經歷過的所有種族衝突時,我的隊友當年的話所帶來的力量持續激盪著我。他是我的隊友,同樣是個人類。但世界把他種族化為白人(他是膚白的美國人),而世界把我種族化為黑人(我是多民族混血的非裔美國人)。當他向我讀這節經文時,上帝在我們的互動中向我們展示了這節經文的強大真理。

那天晚上,他唸約翰福音3:16給我聽的這個行為背後的意義,比我最初意識到的還要大得多——那不僅僅是對信仰的召喚。我現在非常珍惜這節經文對我們身為基督的追隨者在祂救贖的國度的多樣性的教導——上帝的願景是在基督裡救贖來自各種語言、部落和國家的人;用聖靈的力量改變他們的生命,使他們愛上帝和彼此;並使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彼前2:9;出19:6)。

約翰福音3:16不斷支撐著我。它提醒我,上帝的愛根植於祂在耶穌身上犧牲的真實行動。當我們感到不被愛和不受歡迎時,約翰福音3:16的真理很重要。在我們剛認識耶穌時會這樣認為。但這節經文在我們與耶穌同行的中途以及在我們走到生命的盡頭時,都依然是個重要的真理,持續的鼓勵著我們。

翰福音3章16節的意思確實和我當初理解的一樣。我想對那些還不了解福音的人說:這段經文有效地總結了救贖的信息,對青春期時的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對我姑姑而言,這段經文是她與基督同行的開始及結束,時間跨度為六個星期。在她的生命即將結束之際,在重症監護室裡,我姑姑相信了約翰福音3:16的真理,接受基督為她的信仰。她將在永恆裡活著。我在我她的葬禮上以這節經文和她的救恩經歷來講道。

也許這一且都看起來太簡單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約翰福音3:16所蘊涵的美麗真理中包含著這一點:耶穌在一個人相信祂的那一刻就拯救了他/她。

我的老隊友和我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次見到梅麗和我的姑姑,並與她們及歷代所有的聖徒同在。在耶穌再來的大日子裡,我們將一起敬拜祂——這位猶太裔的彌賽亞,復活的君王——在天國裡,每一種語言、每一個部落、民族和國家都將一起敬拜祂,因為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賈維斯·J·威廉姆斯(Jarvis J. Williams)是南浸信會神學院的新約釋經學副教授,也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中城Sojourn教會的牧師。他的書包括《救贖王國的多樣性》和《聖靈、倫理和永生》。

翻譯:Yiting Tsai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 請透過訂閱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小心我們自己的巴別塔

創世紀第11章的故事與驕傲有關,但不是我們原本以為的那樣。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16, 2023
Illustration by Jared Boggess

我從小在教會長大的過程裡,關於巴別塔的故事(創世紀11:1-9)總會引起我的好奇心。我的聖經裡有幾幅圖畫,其中一幅是一位藝術家對巴別塔的詮釋。我在聆聽多次講道時都會ㄧ邊思索這幅畫。這幅畫的色彩繽紛、充滿活力,描繪著人類工業蓬勃發展、繁榮興盛的景象——比如說,無數窯爐的煙霧冉冉升起,牛隻和工人背著大量磚塊,還有工人用鷹架和繩索,正在建造多樓層的高大建築物。

幾年後,在攻讀博士學位時,我決定將這段經文作為論文研究主題。這段經文雖廣泛存於大眾的印象中,但學術方面的研究卻寥寥無幾。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故事——雖然它是歷史上一個關鍵的樞紐時刻,其含意卻常被人誤解。若要正確的理解這個故事,讀者必須具備大量的當時文化的知識,若沒有,我們就會憑直覺將自己的現代觀點強加上去並得出扭曲的詮釋。

在今日以及過去的幾個世紀裡,對這段經文常見的解釋是:建造巴別塔的人試圖衝撞天堂,如同希臘神話裡的泰坦十二神(Titans)那樣,至於他們這麼做的目的為何,則視詮釋者如何發揮其想象力。某些人解讀說,人類被判有罪是因爲犯了驕傲的重罪;一些人則解讀是因爲他們拒絕生養眾多,違逆了創世紀1:28的命令。根據這幾種解讀所得出的教訓,自然是警告關於驕傲的心有多危險,務要提防出於野心的傲慢自大,以及違背神旨意的愚妄。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確實犯了任意妄為的罪。但在這種詮釋方向裡,這座塔所代表的含意被簡化成人類的悖逆和過度膨脹的隱喻。我覺得這類的詮釋裡少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儘管這種詮釋是基督教和猶太教長期以來的解讀,但在審慎的檢視下,包括在近代新增的古美索不達米亞文化文本的知識下,這種詮釋是站不住腳的。巴別塔的故事背後還有更多含意。

經過更仔細的分析後,人們原先認為建造巴別塔的人可能犯下的兩種罪行:驕傲和忤逆上帝——如今看來是站不住腳的解釋。創世記11:4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人類的天性包括想透過任何一種方式使後代記住自己。「傳揚(xx)的名」是一種用來表達尊敬和令人欽佩的名聲的說法。在舊約聖經裡,最常出現的用法是上帝傳揚自己的名聲——這極美的名提升了上帝的聲望(以賽亞書63:14;尼希米記9:10)。在一些情況下,聖經也提及上帝使人的名為大(如創世紀12:2裡的亞伯蘭,或撒母耳記下7:9及歷代志上17:8裡的大衛),其含意總是正面的。

創世紀11章是聖經裡人類唯一一次奮力想傳揚自己的名的紀錄,而這也並不意味著是冒犯上帝的行爲。當我們加入了其他古代近東文明(如《吉爾伽美什史詩》和《依塔納史詩》)的文化背景時,我們就會知道,想要傳揚自己的名通常是種光榮的努力,其特點是有好的行為和偉大的成就。在古代世界裡,人們傳揚己名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生養孩子;你的後裔是那些會在你離世後記念你的人。我們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在古代世界裡「傳揚自己的名」本質上是一件壞事——儘管在當今文化,我們可能傾向把它視為一種自大的表現,但在古代世界,這個詞比較接近傳承的意思。

當我們把注意力轉向人類不願分散至各地居住的事實時,我們也幾乎找不到這樣的行為是「冒犯神」的證據。創世記1:28明確表明,散居各地是一種祝福,而不是建造巴別塔的人後來對上帝命令的違背。祝福是不能被被違背的,因它本身沒有必須遵守的義務。從文法上來說,這一節經文的確是一個命令句,但在希伯來文學中,命令句除了代表命令外,還有多種用法。在這一節當中,遍滿全地這個代表結果的子句,表示上帝許可人類,可以沒有限制地生養眾多。

的確,在創世紀11章中,人們不想分散至各地居住,但這與不想生養眾多、遍滿全地是不同的概念。他們同屬一個大家庭,而家人本能的會反對住得離彼此太遠。我們在亞伯蘭和羅得(創世紀13章)的故事裡同樣看到他們不願分散太遠的想法。在創世記11章中,不願分開來住成了他們的動機,而他們試圖解決這問題的方法,根據自然的邏輯,結果通常是邁向都市化。

如果是為了傳承(傳揚自己的名)及渴望建立社群(不願分散各地)是正常的行為,那麼,我們就須要另起爐灶,重新思考這段經文究竟在說什麼。如果我們將巴別塔的故事僅僅視為一堂關於驕傲或忤逆上帝的道德課,那我們會在對上帝以及我們與祂的關係上,錯失這節經文所隱含的更深層的意涵。若我們從古代的文化開始研究,則能為我們提供新的理解方向。

在我開始研究這段經文時,有兩個重要的元素浮現在我眼前,它們使我能更清楚看懂這段經文,同時賦予了重新解釋它的可能性。第一個元素是,幾乎所有的釋經學者如今都認識到,此處所描述的塔即是所謂的「廟塔」——更重要的是,如今學者們知道古人建造廟塔的真正原因了。

廟塔建造的目的不是爲讓人類升上高天,而是爲了讓神從天而降。

在古代近東文化裡,廟塔是神廟建築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們建於神廟旁,被視爲是為了神而保留的神聖空間。廟塔建造的目的不是爲讓人類升上高天,而是爲了讓神從天而降。廟塔的設計理念是:讓神明能方便且正式的進入廟中,並在此接受人的膜拜。

一旦有了這些資訊,我們很難不注意到,就在創世記11章故事的核心,耶和華降臨了(第5節)——但祂並不開心。人們不是因爲驕傲而想要傳揚自己的名;他們的想法可能是,藉著為上帝提供一個可降臨且接受敬拜的途徑,他們可以傳揚自己的名。那麼,這種想法有什麼問題嗎?為什麼上帝不喜悅這種行為?此外,既然我們今天不再造廟塔了,這段經文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

在這裡,我們需要思考我們所研究得到的關於廟塔的另一個元素:人們相信神明將從這裡降臨並進入神廟接受膜拜。在古代近東世界裡,膜拜包含各種儀式,為要滿足他們認為的「神明的需要」。在眾多民族裡,巴比倫人認爲神明需要如食物、住處、衣服等事物,而神明創造人類是為了滿足祂的這些需求。他們認為神只在乎這些事。

在這類宗教體系裡,信仰生活並非以信心、教義、倫理或神學而定義的;基本上,是以照顧並餵養各種神明而定義。這種心態所導致的結果,便是神與人之間的共生關係裡存在著相互依賴性,這完全是一種交易的關係:人們會照顧神明的需要,而神明要保護人民,使他們繁榮昌盛。人若想要得到成功,就要得到神明的恩寵,而要能得到神的恩寵就要滿足神明所有的需求——滿足神明所有獨特、隨心所欲的需求。受人悉心照顧的神明便能造就繁榮豐盛的城市。

這樣的理解有助於我們瞭解,為何在創世記11章裡,人們會認爲建造城市及廟塔可以傳揚他們的名。他們要讓神對他們有所虧欠,因而使他們繁榮、名聲傳揚各地——只要這樣做,他們就會是蒙神眷顧的人。

所以問題的重點不在於人想要傳揚自己的名,而在於他們想利用自己與神的關係來達到這個目的,而這或許是我們完全能共鳴的行為。驅使我們去建造神聖空間的動機,應當是爲了使上帝的名為大,而不是為了要使我們的名為大。有多少我們拼了命為教會付出的努力——教會事工、建堂計畫、podcast外展事工、讓主日聚會擠滿人——是為了自己的榮耀和成功而做,而不是真的為了上帝?

爲了做一位謹慎且忠於聖經的釋經者,我學到,我們最好不要將聖經裡的敘事抽離上下文單獨處理。為要達到故事的文學和神學目的,聖經作者會將故事串連在一起。巴別塔的故事帶出創世紀從第1至第11章這一系列故事的結論,並且能連結至整本聖經接下來不同類型的故事。

創世記第1章確立了上帝在創造之初已存在的事實,並在出埃及記20:8-11有更詳細的描述。當上帝在第七天安息時,祂不只是停歇(希伯來文 shabbat)而已;更是坐在自己的寶座上(祂的「安息之所」;參詩篇132:14)。伊甸園是人與上帝同住的神聖空間,但在創世記第3章裡,人能進入與上帝同在的途徑被切斷了,我們常為此感到悲嘆。

但我們可能沒注意到的是,在第11章中,建造巴別塔的人正在啟動一項計畫——他們想讓上帝重新與他們同住。我在多年的研究後才得出這樣的關聯性:在上帝拒絕了人類受到誤導且自私尋求讓上帝與自己同在的計畫後,下一章就開啟了上帝的對策,亦即與亞伯蘭立約。

對古代世界來說,這個盟約相當的不尋常——它的前提不是上帝有任何的需求。上帝供應給亞伯蘭的恩惠,與古代世界諸神所給的一樣,即祂要使亞伯蘭的名為大。但這其中仍有驚人的差異:這個提議並非建立在相互倚賴的交易上。上帝的盟約提供了一種與祂建立關係的不同管道。

雖然創世紀1至11章常被視為「人類的犯罪故事」,但神學家沃爾頓(J. Harvey Walton)提出另一種解讀:這些記載代表著,在遠古世界裡,人們試圖透過如今依然常見的手段來為自己的生活建立秩序,例如,想變得跟上帝一樣(創世紀3章)、建立家庭(創世紀2章)、發展文明(創世紀4章)、建造城市,以及濫用上帝所賜的恩惠——但這些策略都不足以維持長久的秩序。上帝最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使人與祂一起工作,實現祂的秩序。但人類決定他們寧願倚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建立秩序。

創世記1至11章記錄了人類想靠自己建立秩序的徒勞無功,如同傳道書所說,人類的努力無法為他們解決生命虛空的問題。相反的是,創世紀稍後提供了上帝及人類以立下盟約來建立秩序的方式,這與人類曾試過的方式截然不同。

這種對經文的理解方式,將創世記1-11章及創世記12-50章緊緊相連起來,鋪陳了人類各種不適當的努力,並最終引至那條唯一可行的途徑:透過不以相互依賴為基礎的盟約來建立與上帝的關係。而這個盟約,如同創世之初那樣,最終能帶來上帝與人類的同在(在會幕和聖殿裡)、恢復上帝原先的設計——透過祂的子民為世界帶來秩序。

若人類在創世紀11章裡有得罪上帝的地方,那就是人類自私的動機,即他們認爲自己可以透過滿足上帝的需要來獲得好處,並以此建立名聲。但更嚴重的在於,人類再次為了自己的利益,企圖透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自己的秩序,而這些努力註定會失敗。上帝提供了通往秩序的唯一途徑,就是與祂建立適當的關係。祂是秩序的源頭及核心;過去是如此,將來也永遠會是如此。

跟據對經文這樣的解釋,加上對古代近東文化背景的理解,我們該如何看待巴別塔的故事?身爲耶穌的跟隨者,我們的理解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命樣式?

我們在今生或來世可能獲得的好處,不應成爲我們信仰的主要動機:上帝本身已值得我們所有一切。

這段經文顯然會使我們意識到,我們對待上帝的態度常常存有交易的心態,但這種想法完全不該出現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裡。我們在今生或來世可能獲得的好處,不應成爲我們信仰的主要動機:上帝本身已值得我們所有一切,單單這一真理就足以讓我們在生活的各個層面裡委身於祂。我每天都面對著這個事實的挑戰:上帝不需要我的禮物、我的注意力、我的禱告、我的崇拜或我的陪伴。我欠祂所有一切,而祂不欠我任何東西。

此外,我們能認識到,儘管文明和文化可作為建立秩序的工具,它們也可能帶來破壞。我們不能依靠它們作為我們的生活或世界的終極秩序。我們是藉著背負基督的軛找到安息(秩序)的,而不是在我們解決自己所有的不安全感或人生試煉後才能得著安息。

巴別塔的故事——以及整本創世紀——也提醒我們,上帝從起初就計畫與我們同在。我們需要有「以馬內利神學」——「神與我們同在」反映著祂的渴望及我們享有的特權。以馬內利並非只是一個聖誕節故事而已,神的計劃和目的從來就是為了與祂所造的人建立關係,並住在他們中間。這個計畫從伊甸園就開始了,也反映在建造聖殿的目的。這個計畫在基督道成肉身的事件裡成為全新的事實,並在五旬節那天實踐其全貌。五旬節那天,巴別塔的故事得到了逆轉——上帝的跟隨者自那天起分散至世界各處,這ㄧ次,不是因為上帝的計畫失敗了,而是因為上帝真實的與他們同在了。

我們深深渴望,將來在新天新地裡,上帝對人類的計畫能達到最高峰:「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示錄21:3)。

巴別塔的故事在創世紀裡扮演的角色,在於幫助我們瞭解「成為神的跟隨者」意味著什麼——成爲被上帝揀選參與在祂的目的和計畫裡的人。因此,我們也不難理解,耶穌為何會要求門徒放下自己的慾望及自己計劃的路,全心全意跟隨祂。上帝的名應被尊為聖,而不是我們的名;祂的旨意應得成就,而不是我們的旨意;祂的國應當降臨,而不是我們的國。

對巴別塔故事這樣的理解,提醒著我信仰的本質以及我願意委身的理由,並終生挑戰著我去「成為耶穌的真門徒」。當我還是個小男孩時,聖經裡這個令我著迷的故事在幾十年後仍繼續對我說話,儘管我對這個故事想傳遞的信息的理解已非常不同了。它挑戰我要像耶穌真正的跟隨者那樣過生活,因此我每天提醒自己——我的信仰事奉與我無關,乃是與我追尋及服事的上帝有關。

約翰·沃爾頓是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的舊約教授,著有許多書籍,包括《古希伯來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即將出版的《Wisdom for Faithful Read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Old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翻譯:榮懌真 / 校編:Yiting Tsai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 請透過訂閱通訊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支持你的牧師心理健康的6種方法

想幫助你的牧師持續茁壯成長嗎?這裡有六個實用的建議。

Man sitting on bed with hand on forehead

Man sitting on bed with hand on forehead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16, 2023
Mart Productions for Pexels.com

毫不誇張地說,不少牧師的心理健康都有問題。巴納調查統計,只有三分之一的牧師被判定處在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近期,參與Lifeway Research報告裡有84%的牧師說他們每天24小時待命於教會的需求,54%的人認為牧師的職位常讓他們過度疲憊。過去三年的疫情更是增加了牧師的壓力,因為這場流行病顛覆了傳統的教會服事方式,並激發了不少關於「教會該如何應對」等令人情緒激動的辯論。

在我們27年的婚姻生活裡,有幾乎一半的時間裡,我們親身經歷了傳道人生活的巨大壓力。我們因身為宣教士而相識,一起去念了神學院,然後凱里(Carey)在我們服事的教會裡擔任各類的職務,黛娜(Dena)則開始服以寫作和演講的方式服事女性。

多年來,我們家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起伏。2020年末,我們在兩週內失去了我們的兩位父親。在隨後的日子裡,我們的教會大家庭帶著食物、紀念禮物和卡片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的教會給了我們悲傷的空間,用關懷包圍我們。此外,透過教會給員工的福利裡所包含的心理健康補助,我們能夠負擔得起諮商的費用。

我們為能參與在一間有充滿同理心的會眾的教會而深深感恩,並感謝有遠見的領袖,他們為員工的家庭提供福利,考量全職事奉可能會帶來的精神、心靈和情感上的壓力。

如果你想更好地支持自己教會員工的心理健康,這裡有六個步驟供你和你的教會考慮:

1. 確保你們給予牧師應有的(所有的)休假

一些教會領袖會擔心,如果他們花時間休息,教會會意識到自己不需要他們(是的,牧師也可能會沒有安全感)。你們要向他或她保證,在長遠的天路歷程裡,教會需要的「狀態良好」的他們。讓他們知道良好的「自我照護」是必要的,是防止他們把自己燃燒殆盡的必要條件。

2. 提供他們低價或免費的聖經諮商

有些教派會為教會領袖提供員工福利,包括補助同工們參與心理諮商。在過去的11年裡,我們兩人和我們的兩個兒子都多次參加了聖經諮商。我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這對我們有多大的幫助以及這份祝福有多重要。

當然,你的教會可能很小,只有一個帶薪傳道人,或你住的地區可能沒有心理諮商的服務。現在多數諮商師都能提供遠距的諮商服務,這也可以是個選項。另一種可能性是,尋找能為牧師提供照護的退修中心(如修道院)或靈修特會。德州有個露營地免費為牧師家庭提供休息放鬆的小木屋,時間最長為一週。有些基督教特會也會提供補助讓牧師免費參加,並在特會期間為牧師提供心理諮商服務。

3. 給牧師們定期的帶薪休假

現今已有許多教會為教會領袖提供安息年/月的休假,但如果你的教會沒有,我們鼓勵你與教會人事委員會或人力資源部門討論這個可能性。我們的教會為全職同工提供每服事五年就有一個月的帶薪休假。對凱里來說,能夠摘掉他的事工「帽子」並完全放鬆是非常激勵他的生命的。他以各種方式度過休假的幾個星期:如旅行、參加其他教會的敬拜、好好裝修我們的家、享受大量的閱讀和休息。我們非常感謝教會果們這份慷慨的時間禮物。

如果你的教會沒有經濟能力在你的牧師休息的時候支付人員替補,你可以舉辦一個籌款活動,採取特別奉獻,或要求一兩個關鍵捐助者支持這一舉措。另一個選擇是聯繫你所在地區的退休牧師,他們可能會抓住機會為你服務幾週,而不期望得到報酬。

4. 不要要求你的牧師(或他們的家庭成員)參加教會所有會議或活動

裝備教會的平信徒,讓他們有能力帶領小組、教會委員會和會議。牧者可以提供監督的職責,但要求牧師出現在教會敞開的所有時段是不必要也不健康的。

此外,要確保牧師不是唯一負責醫院探訪、參與葬禮和婚禮的人。這些事件會吞噬牧師大量的時間和情感能量。

5. 為你的牧師和他們的家人禱告

更好的立即行動是,問他們有什麼具體的代禱需求,你可以為他們禱告——並在之後跟進關心他們的狀況。

當教會成員告訴我們他們在為我們禱告,或詢問我們的需求時,對我們而言實在意義重大。當他們意識到我們的生活充滿壓力,及教牧工作能使人過度燃燒時,我們感覺自己被人照看及照顧著。

6. 寫鼓勵的卡片或email給他們

牧師和他們的家人生活在一個魚缸裡,充滿來自教會成員間負面和正面的各種意見。隨著時間的推移,負面的意見會開始在教會牧者的腦海裡佔據很大的比重。

多年來,凱里一直保存著一個 "微笑檔案",裡面有成員的善意留言。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會打開來讀一讀。

最後,永遠不要假設你教會的同工處於「好的狀態」。雖然他們在教會工作,但他們和你一樣生活在真實的世界裡,有即將到來的賬單、為頭條新聞所擾,也會有困難的人際關係。他們不屬於(也不想屬於)任何類型的神壇。請與他們並肩作戰,像對待任何與你同奔天路歷程的夥伴那樣對待他們。

若能用創意和深思熟慮的政策來照顧神的僕人,你的教會不僅可以成為你的會眾和社區的避難所,也能成為你的牧師的避難所。

凱瑞和戴娜有兩個兒子,目前住在德州。凱瑞是一位全職的敬拜牧師,戴娜是HDI的新聞負責人。他們是《初戀:52個基於故事的已婚夫婦的靈修》的作者。

翻譯:Yiting Tsai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 通过订阅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學術「成就」從來就不是重點

身為基督徒父母,我們選擇從永恆的角度來看我們孩子的教育。

Christianity Today March 15, 2023
Illustration by Donna Grethen

美國的教育正處於困境中。隨著國家的分化,學校也在分化中。公立學校(再次的)面臨關於禁書令和在學校教導與性取向相關的課程的衝突,而基督教創立的學校則在生命起源論和批判性種族理論(critical race theory)上開戰。

雖然有關公校教育及私校教育的辯論在後疫情時代重新燃起,但在光譜上任何一端的教育工作者(包括支持在家教育者)仍面臨著相同的老挑戰:如何定義成功?

內特·希爾格在《大西洋雜誌》寫道:「數據證實,父母尋求更好的社區、更好的幼兒早期照護環境,以及就讀於系統性的K-12學校是正確的… 父母在這些選擇上的變化和不同的選擇後果『可能意味著(孩子)未來的收入變可能相差幾十萬美元』,而收入與孩子的健康和幸福緊緊相關。」(編按:K-12教育是美國基礎教育的統稱,從幼稚園到高中畢業的教育階段)

對基督徒而言,這類的分析提供了一個有用但非常有限的成功藍圖。當然,來自不同社會經濟階層的敬虔基督徒父母有義務盡可能地關注社會和學術因素所扮演的角色。只是,我們往往很容易在這條路上走得太遠,高估了精英學校、特殊教學計畫和大學錄取比賽的價值。

基督教機構也可能反映出一些膚淺層次的承諾。私立基督教K-12學校的管理層

喜歡談論「培育性格」,但有時候會被發現其真實內容只是薄弱的中產階級禮儀培訓。這些學校的老師往往會更多讚揚孩子們的考試成績和遵守課堂紀律的行為,而不是讚揚他們在當地賑濟所的志工服務時間。

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的切爾西·埃里克森(Chelsea Erickson)寫道:「學術成就身為一種偶像,以其能為人們贏得成功的承諾誘惑著我們。」賈斯汀·吉博尼(Justin Giboney)在《今日基督教》一篇關於福音派和教育的文章中提出,有社會意識的基督徒往往會受到「並非只有一點點的精英主義」的影響。

無論我們的孩子在哪上學——公立、私立或在家教育——聖經真理都呼召我們去改變這種以成就為導向的行為模式,採取特別屬於基督徒的思維模式:根據末世論的教導來看待孩子的教育。

身為父母和孩子的監護人,孩子的生命能「繁榮昌盛」的願景從他們在地球上的生活就開始了,一直延伸至永恆裡。我們不只要教導他們如何好好的治理身處的世界(創世紀1:28),更要培養他們能在未來與上帝共同管理「新天地」。所以,當我們塑造孩子的生命時,我們應該重視以末世論為根基出發的教育原則。

首先,我們需要從「好管家」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成功與否的角度來看待我們孩子未來的影響力、賺錢能力和社會階級流動性。我們希望他們是個好管家嗎?當然希望。社會成就和管家的職責並不相互排斥。但我們極其容易假借好管家之名來追求成就。我們對孩子設立的世俗目標必須低於他們是否能「成為好管家」這個目標。我們的孩子是否在他們內心「存記(上帝)的命令」?(箴言2:1)這是基督徒衡量成功最重要的標準。

第二,我們追求知識,但不能以犧牲智慧為代價。我們的社區需要年輕、聰明的基督徒,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聰明為教會和世界帶來好處。但我們的社區也需要有洞察力的先知,能了解所處的時代的屬靈狀態。我們需要教導孩子不僅僅要有收集信息和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更要「嫉惡如仇,一心向善」(羅馬書12:9)。

第三,我們重視上帝透過科學、自然、藝術和文學對我們孩子呈現的普遍啟示(general revelation),但我們也透過聖經和聖靈來尋求和接受祂的特殊啟示(special revelation)。在為我們的孩子作門徒訓練的背景下,我們可以透過聆聽式的禱告和其他屬靈操練,教導孩子們探索可見的和不可見的領域(弗6:12)。

第四,我們會關注我們身處的社區的靈命狀態。在基督教圈子裡,每當談及學校教育的內容時,我們的討論往往集中在課程設計、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和學校必修的項目(例如關於性傾向的課程教導)。但在教育場上,無形的學習型態與有形的學習型態同樣重要。來自孩子同儕的影響尤其關鍵。在午餐教室裡、在飲水機旁、在足球場上,是誰在塑造我的孩子?這些孩子生命裡的關係影響著我們孩子在世上及在永恆裡的生命(林前15:33)。

第五,我們要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聖經指示我們在我們的造物主面前保持敬畏和恐懼——丹尼爾·布洛克(Daniel Block)稱之為「在父神和聖子耶穌面前順服和敬畏」的態度。身為監護人,我們要為我們的孩子樹立這種態度的榜樣,我們要預備他們的心,讓他們有朝一日願意跪在「那坐在寶座上的」(啟示錄4:10)面前。沒有什麼比這更能體現以永恆為教育思維的核心了。

最後,我們要將孩子養育成為「朝聖者」。雖然父母有責任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但我們最終的目標不是盼望他們過著舒適無苦楚的生活。相反,聖經呼籲我們自身、以及我們兒女都要成為「身處異國的外國人」,因為我們的心有如「朝聖者的心」(詩篇84:5)。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基督在末世新造的世界,而不是現今所處的世界——而這意味著孩子們需要有受苦的勇氣。

這個世界上的成就本質上並不一定是壞的——但這取決於我們的孩子如何使用它。身為監護人,我們衡量成就的標準起始於一個完全不同的、更苛刻的問題:我們是否為我們的孩子預備好與上帝共同治理新世界的能力?在人生所有的考試裡,這是最值得我們通過的考試。

安德里亞·帕爾潘特·迪爾利(Andrea Palpant Dilley)是CT的線上刊物管理編輯。

翻譯:Yiting Tsai

如想收到关于中文新译文的通知, 通过订阅email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关注我们。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