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著應許

12 月 18 日的將臨期讀物。

路加福音1:13

路加福音1:13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8, 2022
Stephen Crotts

第四週: 以馬內利


當我們體驗著耶穌誕生的事件,我們默想道成肉身的耶穌 — 那全能者,上帝,和平之君,世界之光—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如同以賽亞的預言祂是 “與我們同在的上帝” 耶穌就是以馬內利。

讀路加福音1:5-25

舊約以 “將有一位(彌賽亞)能使父親與孩子的心和解” 的應許來做結尾。瑪拉基書結尾的那段話在幾個世紀的沉默中迴盪著。在舊約和新約之間的等待時期,我們全能的神正在喧囂的世界為和平之君的到來搭建舞台。

凡事都有它的時間。路加福音第1章是一幅錯綜複雜的神聖任務掛毯。這個場景指定了歷史上的一個時間:在希律王統治期間。撒迦利亞被指派了一生一次的祭司職責。伊麗莎白多年的不孕症是神指定要發生的,為了施洗約翰神蹟般的出生而準備。這對夫婦的祭司血統是神指定的家業,得以撫養他們受膏的兒子。而加百列是神所指定的使者,要來宣布上帝對施洗約翰所指定的人生目的。

當他們還年輕,剛開始一起生活時,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也許對他們的未來充滿希望。但隨著幾個月的不孕變成了幾年,生孩子的希望逐漸消退,變成如同“恥辱”的重擔(路加福音 1:25)。

這對夫婦首次出現在故事裡時,他們已經“非常老了”,但仍舊與上帝同行。這樣的忠心值得人們的讚揚 — 而不是在撒迦利亞那一刻的小信後就批評他。畢竟,這位老者對失望已是如此熟悉。

撒迦利亞在看似黑暗和沈默的歲月裡堅持著禱告。但就在這一天,當他履行點燃香火的祭司職責時,加百列出現,並宣布上帝已經聽到了他的禱告。上帝一直都與撒迦利亞同在 — 即使天堂感覺很安靜。但世界之光沒有忘記他;祂滿有主權的在為所指定的那日準備著。

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的故事讓我們看到自己生命裡等待的季節。我們被提醒: 我們的禱告不會過期。這對夫婦的信實引領出一個賦予生命的喜樂季節,因爲神的應許藉著他們的孩子 — 彌賽亞的先驅 — 而實現。

但是當我們進入他們的故事時,也無法略過他們長達數十年的不孕症。我們同樣進入了他們生命裡這個痛苦的部分。在他們漫長的悲痛中,我們看到了他們堅定的信心。

伊麗莎白明白,在這個奇蹟中,上帝對她特別眷顧。許多聖經中的英雄最終都沒有見到他們所盼望的,或沒有得到他們在永恆來臨之前應許會得到的東西(希伯來書11:39)。他們的信心最終極的實現超越了他們生命的範圍 — 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在這個降臨節,在我們的等待中,上帝正在描繪一幅更大的圖片 — 也將在上帝指定的時間完成。以馬內利 — 上帝與我們同在 — 直到今天仍然信守祂的應許。

Dorena Williamson是教會植堂者、演說家,並著有《全色》、《慶典場所》、《榮耀加冕》、《褐膚嬰兒耶穌》。

默想路加福音1:5-25。


你如何看待這個故事裡神的信實?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的信實?上帝的信實?你是如何看神的主權,以及神的同在?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祂在黑暗中閃耀

12 月 17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7, 2022
Stephen Crotts

第三週: 世界之光


聖經使用黑暗和光明的主題來描述應許的那一位 —— 耶穌自認他就是這個預言所說的光。在他身上,我們經歷到救贖和屬靈的光照。但耶穌是不僅是我們個人的光 —— 祂是所有國家的光。耶穌是世界之光。

讀約翰福音1:1-18

使徒約翰用一個充滿活力且非凡的序言來處境化的描述他的好朋友耶穌的言行舉止。約翰想告訴我們,耶穌就是神的道。祂在創造世界之初就與上帝同在。祂是上帝。祂是生命本身,祂的生命就是世界的光。

然後是第5節: “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並沒有勝過它。” — 至少在我的NIV 2011版本中是這樣翻譯的。但有件事引起我的注意:我的舊版NIV(1984年譯本)讀起來不同。它的翻譯是:“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卻不明白光。”

被交替譯為“克服”及“理解”的希臘詞是 katalambanó,意思是“抓著”或“拉住”。我們需要不止一個英文單字才能理解約翰在這裡想表達的重點。

約翰曾親眼見到世界之光。他曾和祂一起釣魚。他曾和祂一起吃飯。他曾和祂一起禱告。他看著祂承受了人所能想像的最可怕的死亡,然後復活了。所以約翰知道宇宙中沒有黑暗能永久的抓住並打敗這道光。黑暗無法戰勝祂。

但約翰也知道,單靠人類的思想,人類無法領會道成肉身的這個驚人事實之中的愛。因為黑暗無法理解光。

約翰的序言以令人屏息的深思來到最高點,他深入思考上帝光明的愛如何向我們伸出援手。 “道成了肉身,”他寫道,“住在我們中間。”或者,如 The Message (信息本聖經) 的翻譯,有血有肉的道“搬到了我們身邊”。

全能的上帝以極其脆弱的人類嬰兒的形式出現。和平之君讓自己出生在一個充滿罪惡和混亂的世界 — 上帝道成了那能被擁抱、被傷害、被親吻、被殺害的肉身。

只有世界之光才能讓我們漸漸理解上帝在耶穌誕生之時所賜予我們的東西。因此,在這個將臨節期間,讓我們用使徒保羅為以弗所人所寫的禱詞來禱告(弗3:17-18): “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Carolyn Arends是一位唱片音樂人,作家,更新學院(Renovaré)的教育主任。她最新的唱片集是《在早晨》。

默想約翰福音 1:1-18。


這段經文強調了”道”的什麼?如何敘述耶穌是世界之光?道成肉身是什麼意思?它在你心中激起了什麼樣的問題、想法或感受?用禱告來表達你對上帝的回應。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基督在萬有之處

12 月 16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6, 2022
Stephen Crotts

第三週: 世界之光


聖經使用黑暗和光明的主題來描述應許的那一位 —— 耶穌自認他就是這個預言所說的光。在他身上,我們經歷到救贖和屬靈的光照。但耶穌是不僅是我們個人的光 —— 祂是所有國家的光。耶穌是世界之光。

讀哥林多後書4:4-6和以弗所書1:15-23;5:8-11

在柏拉圖著名的地穴寓言(Allegory of the cave)裡,人們被鎖鏈囚禁,盯著前方的牆壁,背後有火光照著他們。他們不知道的是,是他們身後的木偶和移動的物體造出他們在牆上看到的陰影。他們相信這些影像是真實的,不知道外面有個陽光明媚的世界。即使別人告訴他們關於真實世界的一切,他們仍然不想離開他們的洞穴。

這個寓言讓我想起了保羅的話:“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 (林後4::4)。與這相反的是,當我們在基督裡重生時,我們就成為光明之子 — 屬於陽光明媚世界的孩子(弗 5:8)。上帝透過福音照亮我們的心靈和思想,使我們可以在祂的榮耀中看到基督。當我們定睛在耶穌身上並住在祂裡面時,上帝一步步地的帶著我們從祂的角度看這世界。這樣的結果是讓教會整體以及每個個別基督徒都能更好的辨別善惡。我們逐漸成長,能看見及辨識美、善及真理中的種種細節 — 能正確地看待這個世界和他人。毫無疑問的,我們需要彼此常住在光中,才得以體驗上帝的平安(shalom) — 能見真理,能去愛。

以弗所書5:9揭示了光所生的果子令人驚嘆之美。這果子是“一切良善、公義和真理”。當我們定睛仰望基督的臉,我們越來越能在我們的生活及世界裡看到祂。我們看到耶穌以成千上萬種方式出現在各個地方 — 有時讓我們出乎意料。即使在困難或痛苦的情境裡,我們也能找到良善、正義及真理的存在。同樣的,當別人在我們生命中看到這些美德的體現時,他們會因此感謝上帝。

上帝透過光啟示給我們的知識使我們充滿喜樂和持久的盼望(弗1:18)。我們在現今存有盼望,因為我們藉著聖靈有了“無比強大的力量”能在世上遵行上帝的旨意(第19節)。

而知道上帝會永遠在我們的身邊,更加深了這樣的盼望。也因我們瞥見了我們在天上榮耀的產業,我們對未來充滿著期待。

的確,當我們在基督裡彼此連結時,我們就深知邪惡是個贗品,是陰影所造的世界。正如傑拉爾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在他的詩 “如翠鳥著火” 中所描述那樣,我們逐漸看見基督 “在萬有之處” 玩耍,且上帝的榮耀無所不在。祂就是降臨節裡的光。

Marlena Graves是東北神學院的靈修教授。她出版的若干書籍中包括《往上的路是向下的》。

默想哥林多後書4:4-6和以弗所書1:15-23;5:8-11。


這些經文如何描述屬靈光照的樣子?對耶穌 — 那道光 — 的信仰如何點亮了你的生命?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從黑暗中得釋放

12 月 15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5, 2022
Stephen Crotts

第三週: 世界之光


聖經使用黑暗和光明的主題來描述應許的那一位 —— 耶穌自認他就是這個預言所說的光。在他身上,我們經歷到救贖和屬靈的光照。但耶穌是不僅是我們個人的光 —— 祂是所有國家的光。耶穌是世界之光。

讀歌羅西書1:9-14 和彼得前書2:9

害怕黑暗是一種本能。我們知道壞事常在黑暗的掩護下發生。屬靈的黑暗也是如此。聖經告訴我們,在黑暗的國度結不出好的果子,那裡是不敬虔和邪惡的居所(弗5:8-12)。如果我們處在黑暗的控制下,我們就無法與上帝親近(約翰一書 1:5-7)。

但耶穌來拯救那些被黑暗蒙蔽的人 — 也就是來拯救我們!我們如今身為住在基督之光裡的人,努力以跟隨耶穌的人應有的樣式過著每一天。我們帶著敬拜的心與主同行,為我們在主裡承受的天上基業充滿感恩。

起初,上帝說,“要有光”,而創造了白天(創 1:3)。上帝同樣也對著我們的生命說,“要有光”。祂並不是指這世界上的光,而是在我們心中有讓我們能見到基督榮耀的福音之光(林後 4:6)。世界之光親自走進了這個世界的黑暗,走進了我們內心的黑暗,打開了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讚美並宣揚那帶我們出黑暗的榮耀之光。而在這光中有公義、平安和喜樂。

身為基督光之國度的公民,我們得到救贖、赦免,且得以與上帝親密同行。祂把我們 — 這些曾經喜歡黑暗的人 — 轉變成祂寶貴的財產。

上帝選擇了一些屬於祂自己、能反映祂聖潔品格的人。祂選擇了這樣的一群人是能接受且勝過族群之間的差異,在祂充滿美麗多樣性的家裡敬拜祂。祂選擇了這樣的一群人,祂給了他們信徒祭司身份的全部特權及祝福 — 也就是,能直接與上帝同在。那曾經阻止我們親近上帝的幔子被撕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因著基督向我們展開 (希伯來書10:20)。祂選擇的這群人能在任何時候來到祂面前 — 這些人宣揚讚美祂的名,像上帝獻上個人的以及集體的屬靈獻祭。

在這個降臨節期間,我們慶祝、讚美那將我們從黑暗中拯救出來,將我們召喚到祂奇妙可畏的光中,使我們沐浴在祂的同在中的應許之子。

Kristie Anyabwile著有《從文學入手:了解聖經的文學分類如何改觀聖經學習》,是《他的見證,我的承繼》的編輯。

默想歌羅西書1:9-14 和彼得前書 2:9。


能成為光明國度的一份子而活,對你而言有什麼意義?耶穌 — 那拯救之光,是如何讓你明白真理及人生的目的?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令人敬畏卻使人自由的光

12 月 14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4, 2022
Stephen Crotts

第三週: 世界之光


聖經使用黑暗和光明的主題來描述應許的那一位 —— 耶穌自認他就是這個預言所說的光。在他身上,我們經歷到救贖和屬靈的光照。但耶穌是不僅是我們個人的光 —— 祂是所有國家的光。耶穌是世界之光。

讀約翰福音3:16-21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

你極可能可以不假思索的就完成這句經文。約翰福音3:16可以說是聖經中最著名的經文 — 但這句經文有它的上下文。雖然約翰福音第三章其餘的部分沒有受到同樣大的關注,但它蘊含引人深思且充滿希望的真理:

光已經來到世上,但世人不愛光,倒愛黑暗。……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 (vv. 19, 21)

世人的經驗是常在對黑暗的熱愛及對光的需求兩者間矛盾的混合。這個事實不僅僅對其他罪人而言為真,對我自己也是 —在我的心、思想和靈魂裡,也同樣在你的心裡。使徒保羅精確的描述了這普遍存在於每個人生命裡的張力:“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羅7:15)。我們都曾這樣掙扎。而我們如今依然如此掙扎。

光既能暴露黑暗又能照亮黑暗,它同時令人懼怕也使人自由。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說:“第一個原則是,你不能自我欺騙 — 你是最容易被自己騙的人。”如果他是對的 — 我相信他是對的 — 那麼這種令人恐懼又使人自由的光正是我們所需要的。這道光暴露了我們的驕傲,也照亮了我們的羞恥,從人類故事一開始就讓我們震懾。

在創世記的故事中,上帝創造了一個美好的世界,並將亞當和夏娃置於其中,作為祂的形象的承載者,並呼召他們善用地球美好的潛力。但是,正是因為他們相信了能變得“像上帝一樣”的謊言,人類的始祖得罪了上帝 (創世記 3:5)。這是驕傲的罪。而驕傲會把人引向何處?恥辱。 “我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所以我躲了起來,”那人如此說(3:10)。

耶穌,那光,來到世上將我們從驕傲和羞恥的黑暗中釋放出來。光已經來到世上告訴我們真相 — 我們是被饒恕、被接納、被愛的。光已經來到,化解人類墮落後發生的災難,並建立上帝美好的新世界。我們都可以屬於那個世界。

Jay Y. Kim是西門教會(WestGate Church)主任牧師。他著有《模擬格式的教會和模擬格式的基督徒》,現與家人居住於硅谷。

默想約翰福音3:16-21。


神的光有多令人敬畏?它如何能釋放人?涵蓋約翰福音3:16的上下文在哪些方面加深了你對耶穌的身份及目地的理解?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引領我們回家的光

12 月 13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3, 2022
Stephen Crotts

第三週: 世界之光


聖經使用黑暗和光明的主題來描述應許的那一位 —— 耶穌自認他就是這個預言所說的光。在他身上,我們經歷到救贖和屬靈的光照。但耶穌是不僅是我們個人的光 —— 祂是所有國家的光。耶穌是世界之光。

讀約翰福音8:12

19世紀的英國畫家約瑟夫·特納 (J. M. W. Turner) 因其對光令人驚豔的運用而聞名。當你看著《暴風雪》、《霜凍早晨》和我個人最喜歡的《海上漁夫》這樣的作品足夠久的時間,你會感覺特納如同用油畫及水彩般的用火來作畫。牧師兼藝術家邁克爾·米爾頓(Michael Milton)指出,”在特納的作品上不僅有光,且這光還引導著觀眾尋找意義。”在這位大師的作品中,光不是終點 — 而是對希望、美麗及意義的邀請。

在降臨節寒冷的夜晚,在家裡附近散步時,我被一排排的聖誕燈照得眼花。近幾年來,透過我兩個年幼孩子的眼睛來看這些光,喚醒了我內心的一些東西。那因著年齡增長產生的憤世嫉俗而失去的:渴望。光令人驚奇,因為它向我們承諾黑暗背後藏著輝煌的事物,等待著被發現、與生命搏動,且即將在我們面前顯現。

在約翰福音8章12節,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耶穌這句話本身很詩意,但祂不僅僅只是用了個讓人好記的比喻。耶穌在這個特定的地方和特定的時間,宣告自己是世界之光,祂大膽且美麗地宣告了隱藏在黑暗背後的東西 — 且更重要的是,宣告了祂的能力以及祂願意幫助我們到達那裡。

耶穌在住棚節期間說了這些話,這是一個為期一週的猶太節日,慶祝上帝帶領祂的子民擺脫離埃及的奴役,進入了自由的應許之地。在他們穿越曠野的漫長旅程中,耶和華以白天的雲柱、夜間的火柱(出埃及記 13:21-22;40:38)向他們顯現自己的同在。在住棚節期間,為了紀念上帝如此的神聖指引,聖殿庭院中立了兩根75英尺高的柱子,頂部點著火焰,象徵著出埃及記中的光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耶穌站在聖殿的院子裡 — 可能正在這兩根柱子的光下 — 宣稱:“我是世界的光。”

耶穌是那指引我們穿越絕望、痛苦和失落的曠野裡的光。祂是那除去我們在黑暗裡恐懼、焦慮及不確定性的光。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光,帶領我們回家。

Jay Y. Kim是西門教會(WestGate Church)主任牧師。他著有《模擬格式的教會和模擬格式的基督徒》,現與家人居住於硅谷。

默想約翰福音8:12。可選讀:約翰福音9:5和12:46。


當耶穌說這句話時,你認為耶穌的第一批聽眾會想到什麼?住棚節的背景如何豐富了你對耶穌的宣告的理解?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Culture

立足東南亞向華人傳福音的宣教士米憐

第二位赴中國的新教宣教士轉至東南亞,在文字事工和教育等方面建樹甚丰。

米憐牧師與馬六甲英華書院

米憐牧師與馬六甲英華書院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2
Illustration by Mallory Rentsch / Source Images: WikiMedia Commons

今年是宣教士米憐(William Milne, 1785–1822)逝世的兩百週年。他是繼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後第二位赴中國的宣教士,在東南亞宣教事業建樹甚多,卻又英年早逝,令後人唏噓不已。

早年預備

18世紀末,米憐生於蘇格蘭的亞伯丁郡(Aberdeenshire),家境貧寒,幼時僅能在家自學,且以農事、木工、牧羊為業,如此固能幫補家用,卻也使他舉止粗鄙,污言穢語成習。

儘管出身低微,米憐卻通過閱讀基督教小冊和書籍,和身旁敬虔信徒的榜樣,日漸受基督信仰之薰陶。1801年,16歲的米憐真心歸信基督。1809年,24歲的米憐加入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立志海外宣教。歷經3年訓練,27歲的米憐於1812年7月受按立為宣教士,8月與妻子瑞秋(Rachel Cowie, 1783–1819)結婚,9月就攜新婚妻子啟程前往澳門。

歷經10個月行程,米憐和妻子及一新生兒於1813年7月抵達澳門,成為已獨自宣教近7年的馬禮遜一家的同工和夥伴。馬、米二人嘗試在澳門工作不得其法,轉赴廣州亦無可作為,米憐只能在馬禮遜安排下先學習中文。米憐曾表示要有“銅的軀體、鐵的肺腑、橡樹的頭、彈簧的手、鷹的眼睛、使徒的心、天使般的記憶和瑪土撒拉的壽數”,才能把中文學好,箇中艱難可見一般。

米憐於1814年2月至8月離開中國,各地考察,派發書刊。1815春,米憐終於落腳當時荷蘭統治的馬六甲,成立宣教總部,除直接宣教外,也以文字、教育方式宣教,並參與聖經中譯。

文字宣教

馬、米二人原本在中國本土宣教無甚果效,轉至南洋一帶卻大有可為,因有當地許多華僑來自廣東、福建等沿海省分。經馬氏授意,米憐於1815年在馬六甲創辦世界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以“博愛者”為筆名擔任編輯,訴諸孔子所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向中國介紹西方,也向西方介紹中國,促進雙方相互理解,更開近世華人新聞傳播之先河。此前中文文獻多使用“英咭唎”或“英吉利”,但自1820年《察》的一期首次使用“英國”之後,此詞便一直沿用至今。

除報刊外,米憐也從事小說創作。其作品《張遠兩友相論》(1819)是第一部基督新教宣教士撰寫的小說,以虛構的張、遠二人之間的問答,來表達基督信仰的重點,且嘗試與中國宗教文化對話。這部共12回的章回小說最後以“汝要依靠救世者,勿疑、勿違神天之令,則必得救也”作結。作為此類作品之先河,其行文技巧未盡完美可想而知,但它是19世紀同類作品中修訂次數最多、發行量最高者,亦為後繼者效法的對象。

1815年幫助馬禮遜和米憐印刷中文聖經的印刷工匠梁發也隨米憐來到馬六甲幫助米憐印刷出版《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在米憐的影響下,梁發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并於1816年11月受洗歸主。梁發是中國教會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他是第二位由西方宣教士帶領歸主的中國基督徒(第一位是馬禮遜帶領信主的蔡高),而且後來被按立成爲歷史上第一位中國人牧師。

教育宣教

米憐除從事印刷外,也亟欲在馬六甲裝備一批信徒成為傳道人,將來回中國傳道。但辦神學院較之文字宣教困難太多,除須克服師資、場地、設備的不足外,學生來源才是真正問題所在。當時傳教士能接觸到的,幾乎全是社會最低下階層的文盲,完全不能讀寫。

1815年,米憐於馬六甲開設一間“一人主理學校”(one-man school),學生不足10人,於一馬廄上課,上半天由私塾老師教三字經、千字文等,下半天由傳教士教聖經和信仰要理。此外,此種學校模式不但不收學費,反而要補貼學生家長些許金錢,以彌補他們損失的勞動力。

1818年馬、米二人將“一人主理學校”擴大為英華書院(Anglo-Chinese College),舉行奠基禮,由米憐擔任首任校長,期待學生學習中西文化,且達到高中以上程度,雖實際上可能僅達小學高年級至初中程度。可想而知,書院之辦學面臨許多困難,包括學生人數有限、西籍學生稀少、經費有限、宣教士意見分歧,且米憐身兼多職難以兼顧。但馬、米二人仍堅持辦學,執意為將來的中國宣教儲備人才。

聖經中譯

馬禮遜到達廣州後就立即開始將新約聖經譯為中文。米憐到埠後也參與中譯,由馬禮遜領導,米憐協助。馬、米二人在中國僅初來乍到,米憐對中文更是只有初步掌握,且長時間奔走於澳門、廣州和南洋群島間,要潛心譯經談何容易?凡此種種均顯示聖經中譯的困難,而二人在困難中仍堅持不懈又突顯聖經中譯的重要和必要。米憐的日記中顯示,由1817年8月至1819年11月,他協助修訂了部分新約,也循序漸進完成部分舊約。二人合譯的《舊約》部分於1819年11月底完成翻譯。

加上馬禮遜先前已完成的新約,整部聖經於1823年在馬六甲出版,共21卷,取名為《神天聖書》 。惜米憐在修訂最後兩卷聖經時不幸染病逝世,未能親見整本聖經的出版。

英年早逝

儘管就來華順序言在馬禮遜之後,屈居第二,然而米憐的才華、能力較諸前輩實有過之而無不及。馬氏亦能愛才惜才,二人合作,傳為佳話。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於1820年授予米憐名譽神學博士,以表彰其於宣教領域的卓越貢獻。

1819年米憐遭遇喪妻之痛。米憐夫人瑞秋(Rachel Cowie Milne)在不到7年的婚姻中生了6位孩子,其中2位早夭(分別於出生2天及4天後過世)。她難耐熱帶氣候且經常生病,1819年1月再產下一位男嬰,但之後染病,於3月20日安息於馬六甲,年僅35歲,為來華宣教士的夫人中首位在宣教工場過世者。其時4位子女最年長的不到6歲,最年幼的仍在襁褓中。

米憐積勞成疾,早已病痛纏身,妻子離世更是重大打擊。他於1822年3月遵照醫囑暫離工作,前往新加坡休息。5月31日米憐回到馬六甲,原欲繼續工作,豈知6月2日即離世,年僅37歲。馬禮遜聞訊后對米憐“這位那位忠诚、献身、成功的宣教士提前离开表示哀悼:”他在这个伟大帝国的艰涩的语言方面造诣很高。他把自己整个的灵魂都投入在他的事工中”。

在米憐夫人與米憐去世之間,馬禮遜的夫人瑪麗(Mary Morrison, 1791–1821)亦於1821月6月過世。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三位親密戰友以未及40歲的年紀相繼離世,馬氏自是悲痛欲絕,我們這些後人也不禁唏噓。但觀乎米憐等人的一生,正如馬禮遜在日記中所寫:

“主的旨意總是好的,因為他們都是在福音的應許和盼望中去世的,而且都是死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忠心地把骸骨留在戰場上,他們盡忠於救主的大業,直到最後一天。他們沒有一個是臨陣退縮的”。

吳國安是台灣大學和中原大學文學碩士、愛丁堡大學神學博士,曾先後在香港、台灣、新加坡從事神學教育現任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歷史與系統神學助理教授。

Books

爲什麽耶穌不能在家鄉行神跡

沒有在拿撒勒行神跡奇事更多的顯示出耶穌本性,而不是出於人們缺少信心。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2
Illustration by Rick Szuecs / Source images: Painting by Nicolas Colombel

在菲律賓海岸附近,一位漁民發現了一顆非常大的畸形珍珠。它並不漂亮,看起來更像是個變形蟲,到處都是斑點和褶皺。他把這個不尋常的發現帶回家,把它藏在床底下。

十年後,當他搬家時,他覺得這珍珠沒有用,所以就把它送給了當地的旅遊局。後來發現原來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估計價值約為1億美元。

當某個事物與我們的看法毫無相似之處時,我們很容易錯過它的價值。聖經告訴我們,天國的好像買賣人尋找的好珠子(太13:45)。但是,如果它看起來不像我們見過的任何珍珠呢?

福音書中有一個故事,講的是耶穌在他事奉時,有一次回到了他童年時的家鄉拿撒勒。當地人並沒有熱情的接待他,因為他看起來不像任何人所期盼的希望。

沒有像家一樣的地方

馬可告訴我們,耶穌和他的門徒在安息日到達了他的家鄉。他走進會堂,開始以一種令會眾震驚的方式進行教導。人們感到震驚的是,這個他們從小就認識的人竟然敢說出他所教導的話語,彷彿他有這樣做的權威和資歷。這令他們厭惡。

那次這些人的接待也影響了基督在會堂外的工作:

他在那裡不得行什麽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馬可福音 6:5-6)

當我們讀到耶穌那天無法行任何神蹟的經文,我們會有點無法接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從表面上看,人們缺乏信心的事,聽起來好像是耶穌有如超人碰到了氪石,削弱了他的能力。這件事讀起來像是在一個很不順利的一天最後加上的註記。這是一個警示有關缺乏信心的危險的故事。

誠然,信心對基督徒的生活至關重要(希伯來書11:6)。如果一開始就不相信基督能提供任何東西,我們就很難從他那裡得到任何東西。但這就是這個故事的全部嗎?這只不過是對當信心低於標準時會發生什麼的警告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拿撒勒人(或我們)的不信就取代了基督成為了主角。

在《小飛俠》的戲劇中,有一段情節,如果觀眾好像真相信神話故事那樣,熱烈的拍手,那麽小叮噹就會活過來。她的存在與否取決於掌聲的音量。

我們可以對耶穌採取類似的態度,使他的能力取決於我們信仰的强度。我們變得專注於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信心,我們糾纏在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信心來使神蹟發生的問題。基督因此受到我們委身程度的限制。我們會為要增加自己信心程度的壓力而感受到不安。

這是我們注意力微妙而危險的轉變。正如作者布萊恩·查佩爾(Bryan Chapell)在他的《但以理的福音:以基督為中心的方法》一書中所說的那樣,當我們身處那個情景時,“我們的信心不在乎有多相信上帝,而在於我們能編織多少分量的信念來藉此控制上帝”。

馬可在他福音書的第一節經文中,清楚地表明他的寫作有一個主題:“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馬可福音1:1)。書中的每一行都成爲他論點的支持,耶穌是彌賽亞。作者在整本書中都保持著這唯一的主題。

這包括這段在拿撒勒的經文。儘管從經文字面上看來在講耶穌同鄉的態度,但它主要不是在講述關於追隨者和他們在神跡中的角色:而是在講述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這段經文是講他的能力,而不是他的弱點。

當馬可福音說耶穌“不能”在那裡行任何大能的事時,他並不是說主在某種程度上是無能的。正如新約學者威廉·萊恩(William Lane)在他對馬可福音的注釋中明確指出的那樣,“不能”是基於原則,而不是能力。在沒有信心的情況下行神蹟之所以是不可能的,是因為這會直接與基督的信息反道而行。

不需要人的批准

事實上,基督在這個故事中選擇不去行任何神跡包含了一個更大的真理。他沒有行神跡並不是表明失敗,反而是告訴世人,那來到的到底是誰。神學家P.T.福賽斯(P. T. Forsyth)在《十字架的關鍵性》一書中提到基督的沉默是如何的說明了他的事工。同樣的,在拿撒勒沒有任何戲劇性的展示,就成了耶穌本性的啟示。

我們想一想那些拿撒勒人。他們無法讓自己接受耶穌為神的兒子。有關任何認爲耶穌與常人不同的概念都令他們反感。因爲這不符合他們對世界的理解。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他們認爲重要的人有錢。他們有好看的外表,正確的學校教育,令人印象深刻的簡歷,還會與其他有影響力的人有聯繫關係。耶穌只是一個本地的男孩,與任何其他在粗糙環境成長,並具有些藍領工作技能的孩子沒有什麽不同。從人性上講,他沒有資格值得對他多加關注。以賽亞在幾個世紀前就談到這個事實:“他無佳行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羡慕他 ……我們也不尊重他”(以賽亞書53:2-3)。

面對這種懷疑和直接的敵意,耶穌選擇不行神蹟。如果我站在他的立場上,我想我會走相反的方向。由於我傾向於希望得到每個人的認可和接受,我會認爲“這是一個贏得這些人的機會。我必須給他們他們想要的東西。雖然他們現在不相信,但如果我做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將可以一勞永逸地說服他們,我真的是上帝的兒子”。

讚美神,基督並不與我一樣的有這種不安全感。人們總是要求他提供一個神跡,一些可以證明他所宣稱的證據。這是需要巨大的內在力量,才能不去採取行動來證明自己。這種力量來自於牢牢紮根於天父的愛和喜悅(馬可福音1:11)。天父是唯一重要的評估,而在耶穌開始他的事工之前,天父就非常喜悅他的兒子。

那不可動搖的愛是基督可以從要得到人的認可的衝動中解脫出來的基礎。他可以專注於他獨一的使命,而不會陷入滿足每個人期望的陷阱。他來是為了拯救,而不是為了討好。

試探的預表

我們很容易說服自己,給人留下最好的印象是最能為福音服務的事情。我們的理由是:我們把信息包裝得越好,基督就越有吸引力。

然而,我們想要有特別壯觀見證的動機往往是出於内心的恐懼感。我們怕被拒絕,怕看起來很愚蠢,怕被誤解,怕做的不夠。當這些焦慮在我們努力的背後作祟時,我們就不再生活在上帝無比的愛我們,甚至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把我們從他的手中奪走的這個事實中。

基督願意忍受自己家鄉同胞的誤解和拒絕,並不是本應有不同結果的那天在最後不幸的副產品。他沒有通過行神跡來應証他的教導。他所顯示的是一種遠遠超過神跡的方式來顯明他的本性。神的兒子忍受著不公正的折磨,承受著罪孽,卻沒有為自己辯護。這是天上之主心甘情願地擁抱無助。我們因此得以瞥見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賽53:7)。

基督在家鄉留下深刻印象的試探預表他在受審和被釘十字架期間所面臨的試探。從彼拉多到祭司再到門徒,每個人都認為耶穌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讓自己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對於任何擁有耶穌所聲稱他擁有的權力的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

宗教領袖們看著掛在十字架上的他,直接用語言說:“願這彌賽亞,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叫我們看見,就信了”(馬可福音15:32)。

然而,如果他聽從了他們的邏輯,並用他們的標準試圖證明自己——奇跡般地從十字架上下來——他就會因此破壞他使命的核心,反而否定了自己。他能力的真正展示與每個人都希望從他那裡得到的是相反的。他通過什麼都不做,通過挂在十字架上來展示他的能力。正是他的死,而不是一次非凡的逃脫,導致百夫長說:“這個人真是神的兒子!”(馬可福音15:39)。

每一個神跡都是一份禮物

小山浩介在《一小時三英里的上帝》中寫道:“耶穌基督來了。他走向“句點”。他失去了行動能力。他被釘死了。…在這個『句點(全然地靜止)』的時刻,使徒教會宣告上帝對人類的愛最終和完全地顯明出來了。”

我們經常談到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如果這就是它的樣子呢?不做任何事情,只擁抱我們的無能為力。不解釋、捍衛或證明自己。正如Brené Brown所說,你被帶到一個完全靜止的情況。在那裏,你“可以清楚地知道是誰眼中的看法對你才是重要的”。

我不太喜歡完全靜止。當我在事工中感到完全疲憊的地步時,當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當我沒有辦法去製造改變時,我會感覺不對勁。勝利在哪裡?誰完全有能力讓我們屏住呼吸?

在沒有神蹟的情況下,一個更偉大奇蹟出現了:一位救主,他通過與我同在來改變我的痛苦。他沒有屈服於我要求證明他能力的要求,而是以更具救贖的方式進入那空間。

我想要有一個很大的信心,期待那可以將水變爲酒,可以治療疾病,可以在水面行走的耶穌。我想活得像一個凡事都能的信徒(馬可福音9:23)。

但我很高興知道基督的工作並不完全取決於我。他的雙手沒有被懷疑所束縛。“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提後2:13)。他存在於不回應的沉默中,無論我的信任度如何起伏波動,他對自己仍是信實的。

他給我們帶來的每一個輝煌神跡都是值得慶祝的禮物。願他也讓我們看到並相信,即使是他的不作為——也許特別是他的不作為——也反映了他在十字架上的句號。因為只有他接受墳墓,才能給我們帶來復活的希望,這是最好的神跡。

Jeff Peabody是華盛頓州塔科馬東北部新日教會的主任牧師,也是一位作家。

翻譯:T.N. Ho 賀宗寧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救恩和愛

12 月 12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2, 2022
Stephen Crotts

第三週: 世界之光


聖經使用黑暗和光明的主題來描述應許的那一位 —— 耶穌自認他就是這個預言所說的光。在他身上,我們經歷到救贖和屬靈的光照。但耶穌是不僅是我們個人的光 —— 祂是所有國家的光。耶穌是世界之光。

讀以賽亞書42:1-14;49:1-15;和60:1-3

我們都曾有過在黑暗中醒來的經驗 — 霎時之間,我們找尋光源,想要看清楚周圍的世界。也許跟我一樣,你從未完全擺脫對黑暗的恐懼。怕黑是一種常見的恐懼,因為黑暗讓空間變得危險,而光則能帶我們到安全的地方。尤其是在電燈發明之前,黑暗意味著一個人更容易受到敵人或危險動物的攻擊。

因此,用光來象徵安全及救贖既有力又貼切。以賽亞形容上帝的僕人正是有如此能力的光。我們在新約中也看到這樣的概念,因為耶穌被形容為“世界的光”(約翰福音8:12, 9:5),與以賽亞書42,49, 60章中上帝的僕人是這世界的救贖之光的描述相呼應。

以賽亞形容上帝的僕人時,將這兩個概念並列:上帝對全世界的救恩,及與上帝深厚親密的關係。一方面來說,僕人能為全世界帶來救恩。就像太陽的光能照進世上所有角落一樣,上帝的僕人會為所有人、每一個部落、每一個國家帶來拯救(42:6; 49:6; 60:3)。這種救恩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對所有人都適用。

另一方面,當以賽亞描述這個拯救 — 僕人是那能照亮全世界的光 — 時,他也將這個視野錨定在與上帝親密的關係中。上帝在母腹中造了僕人(49:5),像產難的婦人一樣為拯救祂的子民而喊叫(42:14),並且像一個母親不會忘記曾在她胸前哺乳的嬰兒那般的惦記著祂的子民(49:15)。

同樣的,我們在耶穌身上看到了全球性的救恩及在耶穌裡與上帝有親密的個人關係之間的關聯性。耶穌這道光兌現了上帝與祂的子民所立的約(42:6)的那位。這光讓被囚禁的人得自由(42:7),並把萬國及君王從黑暗中救出,進到耶穌的光下(60:2-3)。

耶穌的光也為那些在黑暗地牢中等待釋放的人,及那些失明的人帶來個人且具體的盼望(42:7)。這盞燈既照耀著世界各地,也照進了我們各人家裡最小的縫隙之中。這就是我們在降臨節期間所等待的耶穌:祂是那道閃爍照亮並鼓勵世界各地人們的光,也是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裡發光的那根蠟燭,時刻提醒我們上帝就在我們身旁。

Beth Stovell在恩道神學院(Ambrose Seminary)教授舊約。她與人合編《十二門徒書中的神義論和盼望》,著有即將出版的聖經註釋《小先知書卷一和卷二》。

默想以賽亞書42:1-14;49:1-15;和 60:1-3。


你如何理解這些經文中上帝的光的普世性?你從哪裡看出光與人之間的親密感?你如何在耶穌身上同時看到這兩項特質?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Books

基督登山變像是預展我們的未來

耶穌的登山變像或許與我們本身有超乎想像的關聯。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1, 2022

我們有時會忘記耶穌是多麼奇特。他在地上的時候做了很多奇特的事情——他詛咒樹木,命令他的追隨者不要告訴任何人他是誰,與貪吃的和酗酒的相交。他又用比喻來故意混淆人們,還聲稱與父神平等,但同時又聲稱有某些事情是父所知道的,他卻不知道。

而竟有這麼一個在山上的時刻:耶穌的臉和衣服無緣無故地開始閃耀,兩個已經死亡多年的人出現,並與他交談。在彼得插嘴後,那段談話被天上的聲音打斷。後來,耶穌和同伴回到山下,繼續他們的一天,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就像是沒什麼大不了似的。

如果那天在山上,從耶穌爆發出來的榮耀不僅是神聖的榮耀,並且也是人類的榮耀呢?

我們或許並沒有感到這是件瘋狂的事。因為我們對這件事有個名稱 — 登山變像。好像有了個標題就覺得它的發生是理所當然了。如果我們認定這件事的唯一目的就在於是要表明耶穌的神性,我們就更可以將其荒謬性給抑制下來。如果一個故事的重點只是要表明耶穌是神,那麼當然會有超乎理性、近乎瘋狂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沒有讓我們感到驚訝,也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值得去進一步思考。

但是,如果表明耶穌神性并不是這件事所有要表面的情況呢?事實上,登山變像的重點并不僅僅是為了顯示耶穌與我們的不同(他是神),還要顯示他與我們有多麼的相同(他是人)呢?如果耶穌在山上發出來的榮耀不僅是神聖的榮耀,而且也是人類的榮耀——那種屬於所有與耶穌聯合的人有一天都可以分享的榮耀呢?換句話說,如果彼得、雅各和約翰那天在耶穌面前看到的是他們未來在鏡子裡可以看到的自我形像呢?

面對上帝的榮耀

記載耶穌登山變像的三個福音書(馬太福音17:1-13; 馬可福音9:2-13; 路加福音9:28-36)很清楚地描繪了這個奇特的時刻,像是為耶穌的獨特性提供了專屬的見解——你如果沒有在這些故事中看到耶穌與其他人不同,那你就根本沒有關注經文。但是馬太告訴我們,耶穌的臉“明亮如日頭”(17:2),這與13:43,“義人在他們父的國度,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是同樣的描述。所以,耶穌在山上的樣式和我們在主再來時的樣式是有關聯的。但是,這種關聯究竟是什麼呢?當然,馬太在17:2所寫的,並不是僅僅的在設想有一堆人類火把在新天新地中走來走去!

使徒保羅對這種情況有了更多的闡述。在哥林多後書3:18,他說所有接受聖靈的人不僅能夠看見主的榮光,而且還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這裡的“變成”是與馬太與馬可描繪耶穌在登山時所產生的轉變是同一個詞。)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首先,保羅說,接受聖靈意味著得到一顆新的心,讓聖靈給我們注入新的生命——這就是保羅所說的“新造的人”(5:17)。第二,如果沒有成為“新約”的工人,就不能參與新創造(3:6)。如果福音的光照耀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有責任讓周圍的人盡可能地看到這光。保羅給出了我們這樣做的幾種方法。

首先,我們大膽而公開地傳講同樣的福音,就可以帶我們進入光明。我們不行詭詐的,不謬講神的道理,因為那就是將它的榮耀隱藏起來,并阻止那榮耀去穿透那些仍然在黑暗中的人的心(3:12-13;4:1-2)。保羅將這種謬講神的道比作摩西在西奈山上與神相遇後,戴面紗遮蓋臉上的榮耀(出34:29-35; 林後3:7-15)。阻止別人看到神的榮耀,就像摩西所做的那樣(林後3:13),剝奪了他們獲得聖靈改變的能力。

此外,我們的“帳篷”(林後5:1)必須被摧毀——也就是說,我們地上的身體(保羅稱之為“瓦器”),其中有這寶貝(基督的榮耀)(4:7)。對保羅而言,這不僅僅是個理論而已,當他說:“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4:11)。他是在指那些事奉上所臨到真實的,肉體上的挑戰(如下監牢、被鞭打等等——見哥林多後書11:23-29所列出的各項苦難)。這些挑戰雖然在撕毀他屬世的生命,卻使不朽能夠閃耀。他說:“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4:16-17)。保羅所忍受的苦楚對他形象的轉變至關重要。因為這些苦楚摧毀了保羅可能會有的榮耀自我,而不是榮耀基督的任何傾向。隨著人的力量減弱,神聖的力量就變得明亮起來。用耶穌自己對保羅的話來說,“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12:9)。

我們需要在這裡停頓片刻,確認我們沒有誤解保羅。他並不是說我們的肉體是問題所在,我們越早擺脫它們,我們光榮不朽的靈魂就能越早構成我們存在的全部。從哥林多後書至少以兩種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首先,盼望得榮耀就是盼望(肉體)復活:保羅願意“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4:10),因為“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4:14)。耶穌的物質身體被提升了,并沒有為了要形成某種沒有肉體的超級存在形式而被遺留下來。因此,我們的肉體也將與我們同在。其次,保羅後來說:“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5:4)。

換句話說,我們的凡人身體毀滅并不會導致肉體的消失,而是帶來更新的身體:穿戴上屬天上的身體,一個“靈性的身體”,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44中所稱的那樣。在這方面,他強調了兩者之間的連續性:“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林前15:42-43)。換句話說,我們的身體被轉化了——變形了!——而不是被丟棄了。與耶穌一樣,我們榮耀的顯現不是通過我們人性的移除,而是通過它的轉變而達成。

經由苦難來改變形象

保羅在他自己的生命中和我們的生命中所設想的形象轉變是從內到外發生的——我們的心是新的,我們的靈呼吸著新的生命,那新的生命突破了我們以自力更生及以自我為中心的外在表層。但是這個外在的表層是相當堅韌有彈性的,所以上帝使用各種挑戰來打破這個表層。無論是身體上的、情感上的、心理上的,還是屬靈的,現實生活中的環境都會撕掉我們自主的面具,來揭示上帝的能力在工作,要使我們更像耶穌。

說到耶穌,我們不應該錯過一個事實。那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中如此強調的,要通過苦難來獲得榮耀的道路,也正是耶穌在登山變像後,在耶穌前面鋪設的道路。就在登山變像之前,耶穌第一次向門徒宣佈他要去耶路撒冷被捕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馬太福音16:21;馬可福音9:31;路加福音9:22)。彼得當然認為這是一個愚蠢的想法:“主啊,萬不可如此!“(馬太福音16:22)後來在山上,彼得又不知輕重的再次去攪和打斷耶穌與摩西和以利亞的對話,他竟然建議要為他們搭三座棚(馬太福音17:4; 馬可福音9:5; 路加福音9:33)。彼得的想法是他們可以就留在那裡,安穩舒適的過日子,享受那時的榮耀,不要太急於回到山下去面對等待他們的苦難。但他打斷的談話是關於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要成的事(路加福音9:31)。彼得建議他們在山上安頓下來,這與耶穌清清楚楚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完全不符。

不僅如此,當他們下山時,耶穌指示門徒在他復活之前不要告訴任何人剛剛發生的事情(馬太福音17:9,馬可福音9:9)。那等待著耶穌的榮耀就是復活的榮耀。這意味著除非忍受十字架,他不會得到這種榮耀。這聽起來很熟悉?就像聖子一樣,所有的兒女也要如此——形象的轉變是通過苦難發生的。在山上,耶穌臉上彰顯的榮耀乃是預先淺嘗那將發生的事情。這不僅是在說耶穌,也是對我們在說。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被稱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和從死裡首先復生的(西1:18)。

當我們看到耶穌的臉在山上迸發出光芒時,我們不僅要認識到他作為神的神聖兒子是與我們是多麼完全不同,而且我們要知道,如果我們跟隨他下山到十字架上,我們也可以像他一樣的得到榮耀。登山變像的記載呼召我們要拒絕彼得那種試圖保持安全和舒適,享受榮耀而不忍受苦難的想法。相反的,它呼召我們接受那跟隨耶穌不可避免的痛苦。耶穌首先忍受了十字架,然後在榮耀中坐在上帝的右邊(來12:2)。聖奧古斯丁對彼得的挑戰也是對我們的挑戰:“下山來,彼得!你太渴望繼續在山上享受安息。下來!你要辛勞刻苦,汗流浹背,忍受鞭打。這樣,藉著正直和善行的光明和美麗,你才可以在愛中擁有主白衣所代表的意義”(奧古斯丁講道集28.6)。

Michael Kibbe是華盛頓州斯波坎市穆迪聖經學院的聖經助理教授。他最近的一本書是《敬虔的恐懼還是不敬虔的失敗?》– 希伯來書12章和上帝在西奈的顯現(De Gruyter出版,2016)。

翻譯:賀宗寧 (T. N. Ho)

如想收到關於中文新譯文的通知,請通過簡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關注我們。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