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忘了自己屬於上帝

12月13日將臨節靈修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13, 2023

第四日

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書2:9

祝永恆之君的就職典禮,就是在慶祝我們如何因著耶穌從罪和死亡的束縛中獲得自由。我們這些曾遠離上帝的人被帶到上帝身旁,與祂恢復了關係,獲得永恆的安息(弗2:13)。

使徒彼得的話是寫給生活在羅馬帝國的外邦基督徒的,他稱他們為「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在這個階級制度非常重視公民身分的羅馬世界裡,這些基督徒並非公民,被視為臨時居民。當時的羅馬對宗教自由的寬容度也在逐漸降低。彼得寫信給逐漸被邊緣化和受迫害的基督徒,他們因效忠耶穌王而受苦。

在彼得前書2:9中,彼得為他的讀者提供醫治的良藥,提醒他們「是上帝而不是他人」決定他們真實的身份。彼得用四個片語來形容他們在基督裡的身分:被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

彼得的話可以追溯回《出埃及記》19:4-6,當時,上帝向摩西解釋了祂與以色列人立約的目的。上帝將以色列從列國中分別出來,是為了向世人展示「敬拜獨一真神」是什麼意思、會有著什麼樣與列國不同的生命樣式。若以色列人願成為上帝祝福列國的管道,他們會經歷到祂的祝福。

但苦難和迫害會使一個民族喪失人性和道德,剝奪他們的尊嚴和盼望。這個世界試圖從基督徒身上奪走的東西,彼得奮力去恢復。他提醒這些「客旅和寄居的」,他們的真實地位很高。因著基督,他們如今是亞伯拉罕家族的ㄧ員,可以直接接觸上帝。他們擁有皇家祭司的永恆地位,被上帝分別出來引領萬民歸向祂。

因著福音的好消息,我們這些曾經被奪去人性的人重新獲得了人性,滿有力量及尊嚴,因為我們是祂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的。

但在這個充滿罪和邪惡的世界裡,我們很容易忘記這個事實。

我們忘了自己屬於上帝。生活的掙扎蒙蔽了我們的雙眼,我們難以看見因著身為祂的子民而擁有的永恆盼望。

但雪莉·凱撒(Shirley Caesar)曾說:「我們擁有的這份盼望不是世界給予我們的,因此世界也無法奪去。」無論黑夜有多麼黑,我們始終擁有盼望。因著基督,上帝堅定的愛和信實會永遠跟隨我們。因此,在苦難和迫害中,我們的眼目要注視著永恆,而不是短暫的世界。我們要記住,我們的身份、價值和呼召是由上帝決定的,而不是由這世界決定的。我們永遠會是祂的子民;我們將在永恆的家裡與祂同住。

默想:

對於我們身為「被揀選的族類」和「屬神的子民」這一身份的理解如何影響我們對苦難和迫害的看法?這個世界試圖透過哪些方式來定義我們的身份和價值?我們能做什麼來避免忘記我們真實的身份是由神而定的?

Elizabeth Woodson是聖經教師、神學家、作家,也是The Woodson Institute的創始人。

點此閱讀更多《Christianity Today 繁體中文》的文章,如想收到關於新文章的通知, 可透過訂閱通訊或追蹤我們的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elegram

Our Latest

News

哈瑪斯攻擊兩年後,基督徒在苦難中看見果實

基督徒領袖盼望穆斯林和猶太人歸主,使上帝的和平臨到這地。

安靜的見證,反而更響亮

如但以理所示範的那樣,「立志做安靜人」反而能開啟那允許我們「大聲傳講福音」的門。

基督徒,別被恐懼扭曲了

恐懼會扭曲我們的感知、縮窄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轉離對上帝與鄰舍的愛。

給上帝和鄰舍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不是一種可交易的資源,而是一份幫助我們愛神、愛鄰舍的禮物。

關於孤獨,以及基督徒的友情

即使身為基督徒,有時我們也忍不住覺得「一個人」更輕鬆。

教會,別再給Z世代貼標籤

教會常誤解如何塑造這個在螢幕中長大、渴望尋找生命目的年輕世代。

如何成為一間「沒有螢幕的教會」?

當基督的身體聚集一起時,他們不該感覺自己只是某個樂團或脫口秀的觀眾。

身處「腦腐時代」的教會

我們可以透過自身的行動來見證:即使在這個數位網路時代,活出一種「與世界截然不同的基督徒共識」,是可能的。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