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我的百姓

12 月 6 日的將臨期讀物。

Christianity Today December 6, 2021

將臨期週二:罪與救贖



在讓人們準備好迎接彌賽亞方面,施洗約翰發揮了關鍵作用。本週,我們會思考《聖經》對約翰的目的是怎麼說的。我們反思他關於罪和悔改的教導能如何影響我們自己的基督徒門徒生活。

閱讀:以賽亞書40:1-5

當我們試圖從這段美麗的經文中有所獲益時,了解它對猶太民族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它的背景和重要性。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會按周研讀經文,類似於基督徒的經課。整個研讀周期中最黑暗的幾周在仲夏,一直到聖殿被毀日(Tisha B’Av)這一猶太曆法中最悲傷的日子。它是為了紀念耶路撒冷第一和第二聖殿的毀滅。聖殿被毀日同時也標誌着整個猶太歷史上的許多其他悲劇。這是一個禁食和哀悼的日子。人們一起誦讀《耶利米哀歌》,在神面前袒露以色列民族的罪。

但這並非故事的結局。緊接着聖殿被毀日,研讀周期進入了七周的安慰期,直至猶太新年(Rosh Hashanah)。以賽亞書40:1-26是聖殿被毀日之後一周的指定經文,提醒人們審判不是最終的結局。每一年,猶太人在重新經歷了神的神聖訓斥的黑暗后,又再一次被提醒,神的恩典和赦免將最終得勝。他們從灰塵和絕望之時出來,進入神那不改變的愛的應許中。

以賽亞寫作的年代,正逢亞述帝國的擴張和以色列國(繼而是猶大國)的衰亡。那是一個動蕩而悲慘的時代,以賽亞用令人難以忘懷的意象描繪了它。但是以賽亞知道這不是以色列的最終命運。他同樣藉着預言描繪了復興,在這個被戰爭圍困並且不再相信神與他們同在的民族,注入了希望和堅強的毅力。

以賽亞的話也指向了《新約聖經》中神聖啟示的高峰,以及那被稱為“在曠野有人聲喊着”的施洗約翰(太3:3)所扮演的角色。這裡提到耶路撒冷爭戰的日子已經滿了,她的罪孽赦免了(paid for)(賽40:2),有一天竟會成為所有民族所領受的現實,因為耶穌宣布,如今地上的萬國都被邀請與神立此盟約。

由耶穌的生、死和復活所開啟的新約的輪廓,恰與以色列人早就知道的那個約相印證。儘管罪的餘波猶在,神對他子民的赦免和應許卻一次又一次地更新,就像波浪拍打着海岸。在等待神的榮耀全然彰顯的日子裡,願我們竭力進入祂的同在和應許的安慰中,正如以賽亞所預言的那樣。

珍·羅斯納(Jen Rosner)是富勒神學院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系統神學的附屬助理教授,並著有《尋找彌賽亞:福音的猶太性探索之旅》。

默想:以賽亞書40:1-5。(選項:同時閱讀 以賽亞書40:6-26。)

如此悲劇和悲傷的背景——無論是在猶太聖經研讀周期中還是在以賽亞的時代——如何豐富你對這段經文的閱讀感受和它所給你的安慰?它會如何加深你對施洗約翰蒙召目的的理解?

Our Latest

News

哈瑪斯攻擊兩年後,基督徒在苦難中看見果實

基督徒領袖盼望穆斯林和猶太人歸主,使上帝的和平臨到這地。

那間改變我生命的「和平教會」

重洗派已有五百年歷史。他們在聖經、群體等方面展現的獨特見證,是值得守護的珍寶。

安靜的見證,反而更響亮

如但以理所示範的那樣,「立志做安靜人」反而能開啟那允許我們「大聲傳講福音」的門。

基督徒,別被恐懼扭曲了

恐懼會扭曲我們的感知、縮窄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轉離對上帝與鄰舍的愛。

給上帝和鄰舍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不是一種可交易的資源,而是一份幫助我們愛神、愛鄰舍的禮物。

關於孤獨,以及基督徒的友情

即使身為基督徒,有時我們也忍不住覺得「一個人」更輕鬆。

教會,別再給Z世代貼標籤

教會常誤解如何塑造這個在螢幕中長大、渴望尋找生命目的年輕世代。

如何成為一間「沒有螢幕的教會」?

當基督的身體聚集一起時,他們不該感覺自己只是某個樂團或脫口秀的觀眾。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