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奇旅》與目標導向的世代

迪士尼皮克斯的最新電影提醒我們,生命是有意義的,不僅是實現我們的目標或拯救世界。

Christianity Today February 7, 2021
© 2020 Disney/Pixar. All Rights Reserved.

喬·加德納(Joe Gardner)一直認為自己“生來就是”彈奏爵士鋼琴的料。 當他實現了與知名的薩克斯管演奏家多桃樂絲·威廉斯(Dorothea Williams)一起演奏的夢想時,他問她:“那麽,接下來做什麽?”她回答說:“我們明天晚上,再回到這裡演奏一遍。” 喬沮喪地承認説:“我這輩子都在等著這一天。 我還以為我會有不同的感覺。”

迪士尼皮克斯的《心靈奇旅》(Soul)這部電影給試圖想在有意義的工作中找到目標的現今焦慮的一代提供了令人又驚訝又興奮的哲學信息。 這部電影的主要觀點是基督徒已經知道的:就是人生中還有比我們的成就更重要的事。 事實上,導演彼特·達克特(Pete Docter) 也表示,正是這種認識啟發了他創作這部電影的靈感。 在完成皮克斯的票房賣座電影《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後,他一直在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麽。 “我意識到,僅管這些電影都很棒,但生活不只是單一的激情,”達克特説。 “有時候,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達克特的理念反映在喬·加德納(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飾)這個角色身上。他是一名兼職音樂教師,他有一個更大的志向就是成為一名專業的爵士鋼琴家。 他的一生都為要達成這目標努力,但當他那天與桃樂絲·威廉斯(安琪拉·貝瑟(Angela Bassett)飾)分手後,喬大意掉進人孔重傷昏迷,那幾乎摧毀了他的夢想——將他送入來世。

來世由兩部分組成:投胎先修班和作古畢業班。 喬發現他自己意外落入所謂投胎先修班的空間——那空間為新生靈魂發掘他們的個性和“生命火花”-吸引想像力的活動或經驗。 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名叫22的靈魂(蒂娜·費(Tina Fey)飾)。 她對地球上的生活,或是其他似乎可以賦予人生意義的東西,包括工作運動或知識,都毫無興趣。 對於22來說,如果沒有為一個偉大且奇妙的理由而活著的話,人生就是毫無意義的。 兩人就開始一個任務去尋找22號的“生命火花”。

近幾十年來,基督徒青年也開始了類似的探索去尋找他們的“生命火花”,為基督教信仰完成一件大事。 如果我們沒有“為了福音”(林前9:23)做些大事的話,我們也會有這種無目標感。 像華理克(Rick Warren)的《標竿人生》(2002年),約翰·派博(John Piper)的《僅此一生》(2003年,以及亞歷克斯(Alex Harris)和布雷特·哈裏斯(Brett Harris)的《挑戰難事》(2008年)這些暢銷書都挑戰我們要過宣教的生活,跳出舒適環境去完成偉大的使命。 但對於生活中其他平淡無奇的部份,這些指導是不夠的。 許多千禧世代發現自己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只是為了養家糊口,有些人 會反省,自己的 日常生活是否以某種宏大的方式為耶穌基督的福音作見證

面對今年疫情肆虐、種族和社會不公義惡化以及前所未見的政治衝突,這些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而我們的靈魂已經習慣於一些令人印象深刻和有果效的事情,今年的居家隔離、保持社交距離和停止活動的規定似乎與要為基督作見證背道而馳。 但是,當我們把資本主義的“竭力而為”的理念應用到神的事工上時,我們就有可能否認我們所要依賴的恩典。

當我們在能力和夢想中尋找意義,而不是謙卑地信靠基督,會使我們淪為自我崇拜的犧牲品。 這種交換的結果可能對我們的身體、心理和精神健康有害。

喬·加德納親眼目睹了將人生目標偶像化的後果。 當他沿著星光界面(物質層和精神層之間的思想界面)航行,並試圖回到留在地球上的身體時,他觀察到“迷失的靈魂”正在漫無目的地找尋東西。 月風(Moonwind)(葛雷翰·諾頓(Graham Norton)飾)是無國界神秘主義者的成員,“致力於幫助來自地球的迷失的靈魂找到他們的出路。” 他向喬解釋說,這些靈魂曾經是屬於“領域”的人,快樂地享受著他們能力的卓越和樂趣。 但後來,他們無法“放下自己的焦慮和執著,因此讓自己迷失、與生活脫節了”,最後就變成了面目可憎、空洞的自我。

神創造我們本不是要我們從工作和志向中得到滿足。 作家克萊奧·瑋德(Cleo Wade) 也認同 《心靈奇旅》中的信息,她鼓勵任何容易受這種微妙自我崇拜影響的人“放棄試圖通過一個想法或目標來肯定自己。 相反地,將自己委身於把目標和熱情注入在每一次的談話、工作場所和家裏。”

然而,基督徒應更進一步。 我們要委身將耶穌基督的愛帶入世俗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在這過程中,我們體驗到生命的意義,體驗到神設計我們成為人的意義。 傑米·休斯(Jamie Hughes)寫道:“如果我們記住,我們的日常行為能夠‘以我們對神的愛和渴望為目標’,我們的勞動就不再是件苦差事了。”

當我們過著忙碌的生活,一項任務接著另一項任務,也不關注其他任何的事,喝茶只不過是一劑咖啡因。 但如果我們與神同步調,以敬拜所需的較慢節奏生活,茶點時間就會更有內涵,成為提供庇護的“熱水和乾茶葉組合的奇蹟。”

耶穌是我們的榜樣。 牧師札克·蘭伯特(Zach Lambert)說,耶穌“來向我們示範 如何做人,如何愛神和我們的鄰居。 如何依靠聖靈,讓我們的生命結出聖靈的果子。 如何照顧我們當中受傷和需要幫助的人。 如何為正義而戰,反對壓迫。”

但對一位不斷想在人生下一件大事中尋找意義的人來說,這一切的事反而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我們可能會錯過神為我們作的安排。 就像喬一樣,我們會過度強調自己“生來就是要做某件事”的想法。 但事實上,我們生來不是為了要做什麼事,而是為了與基督同行。 我們的生命在乎祂(徒17:28)。 我們有可能用自己的目標來定義本身的價值,但對我們因在基督裏的身份所蒙受的最大福氣和奇蹟卻視而不見(西3:3-4)。

希望2020年提醒我們要珍惜“在基督裡”這一美好的禮物。 不然,《心靈奇旅》會啓發我們不要過於看重只對一個特定目標不懈地追求,也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意義,因為唯有神能為我們的人生賦予意義。

提摩太·托馬斯(Timothy Thomas)是一名高中教師,也是《基督和流行文化》雜誌的撰稿者。

翻譯:江山

責任編輯:吳京寧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translation? Interested in helping u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Share your feedback here.

Interested in helping us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tent on social media? Find out more here.

This article is 1 of 350+ CT Global translations—including Simplified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You can also now follow 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n Facebook and Telegram.

Our Latest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你的總統選票會讓你下地獄嗎?

若我們試圖為「基督被釘十字架並復活的福音」添加額外的門檻,我們所傳的就是另一種福音。

拒絕將人妖魔化的文化

教會應向世人展現基督的形象,然而今天這形象卻充滿爭議且四分五裂。

和不同信念的鄰舍尋找共同點

跨宗教的互動要不陷入含糊的多元文化主義十分困難——但在多元的民主社會中,仍是必要的事。

News

因為義怒而掀桌?未必如此

在這憤怒的時代,我們表達憤怒的方式可能是公義的,也可能是有罪的。

Public Theology Project

何時回應誹謗,何時不予理會

無論是糾正他人的誹謗或保持沉默,都不能脫離一件事:尋求認識耶穌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