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對萬國的審判中,福音在哪裡?

在那些看似相反的經文中,如何找到善良,真實和美好。

Christianity Today February 11, 2021
Illustration by Rick Szuecs / Source images: Creative Commons / Envato

以我的經驗,聖經中最難的部分並不是你不明白的地方。 不能理解可以是好的;它可以引發思考、偵察和發現。 相反,真正的麻煩是在當你完全明確地知道正在發生甚麼事,而這些事看起來是不善良,不真實,也不美好。 例如,想想先知對各國的審判預言,可怕的一頁又一頁,(顯然地)見不到希望,沒有當代的應用,不知道將是何種結局。

耶利米書的最後七章就是一例。 一卷記錄着如此榮耀應許的書怎麼會有這麼令人沮喪的結局呢? 有九個對各國的審判預言-埃及、非利士、摩押、亞捫、以東、大馬色、基達和夏鎖、以攔及巴比倫- 接着是耶路撒冷的被毀。 審判是嚴厲的,有時候是活靈活現的。 四個國家得到一節關於將來得憐憫的應許(46:26;48:47;49:6;49:39),但這些只是七章災難沙漠中的四滴希望。 在這些經文裡,我們如何找到善良、喜樂和福音? 正如常常發生在《舊約》裡,我們在出埃及的故事中能找到答案。

耶利米書的最後幾章記載了十個神聖的審判:九個針對外邦國家,最後那個是針對猶大本身。 以西結書25-33章貫穿着一個同樣的順序:九個針對外邦國家及其帝王的預言,然後是耶路撒冷的被毀。 類似的模式在以賽亞書13-23章也出現。 這不可能是巧合。

當然,在出埃及的故事中,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 我們都認識十誡,也應該記得在曠野漂流的那一代人,因為十次不服從上帝而不能進入應許之地(民數記14:22–23)。 關鍵地,也有十災臨到外邦(埃及),最後一災導致半夜裡以色列的救贖。 由於災難是聖經中對外邦審判的典型例子,耶利米、以賽亞和以西結可能是故意將他們的預言描述為審判的災難。

仔細看,我們會見到其他線索。 耶利米的預言始於埃及(46:2); 終於被敵人追擊時的夜半逃亡(52:7-9)。 他在這些章節中使用的形象包括尼羅河、會叮人的蒼蠅、死去的牲畜、蝗蟲、對法老和埃及神明的審判、馬匹和戰車被推翻以及海被變乾。

如果我們把以上的都記在心裡,當我們讀耶利米書時,至少有三件事會變得更清晰。 首先,我們正在見證眾神明的戰鬥。 耶利米一再提醒我們,亞們、太陽神、基末、米勒公、彼勒、米羅達和其他眾神都被揭穿為假的。 我們的文化可能崇拜不同的神——戰神、財神、酒神、愛神、大地女神–但他們同樣是無力拯救的。 當上帝審判時,他們的無能會被揭示出來,這就是值得慶祝的原因。

第二個啟示是,審判的高潮落在神的子民身上。 在《出埃及記》,第十災擊打埃及,而法老失去了他的長子。 但在耶利米書,第十項審判擊打耶路撒冷,西底家王失去了兩個兒子,然後,他失明並被遞解到巴比倫。 各國所施的壓迫和崇拜偶像激發審判的災難;在錫安,後果是更嚴重的。 當聖殿裡有偶像時,以色列不能以墮落世界為其代罪羔羊。

第三件要注意的事是,在十災之後,救贖臨到。 《出埃及記》中,在神的子民陷於為奴四百年後,審判臨到,而他們從囚牢中被恩待得自由。 耶利米書也以同樣的方式結束。 神的子民陷於偶像崇拜四百年後,審判臨到。 但最後四節經文展示約雅斤王從囚牢中被恩待得自由,給予新的衣服,被高舉過於所有其他帝王,他在皇桌上坐席(52:31~34)。

在審判中,上帝依然是恩慈的。 約雅斤既有希望又有將來,他的子民同樣也有。 在未來的年日裡,他們當中有一人會從死亡囚牢中被升高,給予新的衣服,被高舉過於其他帝王及國家,並且在皇桌上坐席。 他會邀請所有人——包括好像我一樣的外邦人,來自於本來應該被審判的崇拜偶像的國家——加入他的行列。

安德魯·威爾遜(Andrew Wilson)是倫敦國王教會的教導牧師,也是《萬物之神》的作者。 在推特上關注他@AJWTheology

翻譯:季小玲

責任編輯:吳京寧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translation? Interested in helping u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Share your feedback here.

Interested in helping us promote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content on social media? Find out more here.

This article is 1 of 350+ CT Global translations—including Simplified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You can also now follow CT in Chinese on Facebook, Twitter and Telegram.

Our Latest

News

美簽不確定性打亂中國基督徒家庭的計畫

一些在家自學或在基督教學校就學的學生,開始尋找其他國家的大學就讀。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以修士的姿態生活

若不想隨波逐流地被文化所設定的社會規則牽引,就要選擇一種「有意識地跟隨主」的人生願景,讓基督的主權覆蓋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Review

如何在忙到無法思考時仍忠心於主?

當我們忘記上帝是一位什麼樣的神、忘記我們被造的目的時,會過著一種「浪費的人生」。

放下效率至上的「偽福音」

我們拼命追求效率最佳化,上帝卻選擇以更緩慢的步調在我們生命中工作。

Review

基督徒的首要呼召與職業無關

我們需要重新塑造我們對「工作」與「呼召」的理解。

Review

我們渴望世界無法給予的東西

《傳道書》為一個不快樂的世界指出一條通往有韌性的喜樂之路。

當人們不再害怕魔鬼時

Labubu、《Kpop獵魔女團》、《鬼滅之刃》:人們之所以將這些超自然生物人性化,是因爲對善惡有了模糊的定義。

Apple PodcastsDown ArrowDown ArrowDown Arrowarrow_left_altLeft ArrowLef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Right Arrowarrow_up_altUp ArrowUp ArrowAvailable at Amazoncaret-downCloseCloseEmailEmailExpandExpandExternalExternalFacebookfacebook-squareGiftGiftGooglegoogleGoogle KeephamburgerInstagraminstagram-squareLinkLinklinkedin-squareListenListenListenChristianity TodayCT Creative Studio Logologo_orgMegaphoneMenuMenupausePinterestPlayPlayPocketPodcastRSSRSSSaveSaveSaveSearchSearchsearchSpotifyStitcherTelegramTable of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twitter-squareWhatsAppXYouTubeYouTube